超越苹果!微软市值登顶凭什么?
原標題:超越蘋果!微軟市值登頂憑什么?
來源:新華社
當地時間1月12日美股收盤,微軟股價上漲1%,市值達到2.887萬億美元,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有望成為下一個挺進“3萬億美元俱樂部”的美國科技公司。
微軟周四還在舊金山舉辦了一場人工智能活動,向市場傳遞出積極的信號,分析師為微軟的人工智能產品發(fā)展勢頭投上贊成票。
2023年,微軟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了瘋狂押注,其中最成功的投資是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背后的OpenAI公司100億美元的支持。盡管后者在去年年底發(fā)生了人事鬧劇,但這沒有影響市場對OpenAI的信心。
市場預計OpenAI在今年第一季度有望獲得一輪新的融資,這也將使該公司的估值突破1000億美元。
科技公司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需求正在催生云計算巨頭公司業(yè)務的激增,微軟是最大的贏家之一。去年每次發(fā)布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產品消息后,微軟的股價都應聲大漲。2023年,該公司累計漲幅近60%。
微軟首席財務官艾米·胡德(Amy Hood)和微軟首席技術官凱文·斯科特(Kevin Scott)此前強調,巨大的客戶需求推動了微軟下一代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快速增長,并將其定位為該公司迄今為止增長最快的百億美元級別的業(yè)務。
微軟云的收入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客戶用于開發(fā)AI應用程序的工具和服務,即利用Azure OpenAI API和Azure基礎設施,二是AI功能的集成,即將生成式AI的能力融入到每個微軟云解決方案中。
人工智能已經貫穿了微軟業(yè)務的方方面面,微軟一直在努力將OpenAI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其生產工具。2023年,微軟面向企業(yè)推出了Azure Open AI云服務;推出了首個集成人工智能支持的Windows Copilot的PC平臺,與聊天大模型Bing Chat和第三方插件一起使用,用戶可以完成復雜的項目和協作;微軟最近還宣布了新的Microsoft 365人工智能訂閱服務。
在微軟最新一季度財報中,該公司關鍵的云業(yè)務貢獻了超過40%的收入,達到243億美元,成為該公司業(yè)務增長的最大驅動力。這得益于該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持續(xù)投入。有市場分析預計,微軟2023年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支出總額有望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440億美元。
一邊是一馬當先的OpenAI的支持者,另一邊微軟還在利用其強大的合作網絡開拓新業(yè)務。去年,Meta公司發(fā)布了其首個開源人工智能模型Llama的商業(yè)版本 Llama 2,Llama 2也通過微軟云Azure分發(fā),并在Windows操作系統(tǒng)上運行。
一位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這波的人工智能浪潮中,微軟應該算是絕對的贏家了。”
不過,隨著各國政府加強對人工智能的監(jiān)管,微軟未來也會面臨挑戰(zhàn)。此外,歐盟、英國和美國正計劃對微軟投資OpenAI啟動反壟斷調查,以搞清這起投資背后的商業(yè)邏輯是否涉及壟斷,并可能要求微軟與OpenAI進行切割。
作為OpenAI的共同發(fā)起人之一,特斯拉CEO馬斯克一直對微軟控制下的OpenAI耿耿于懷,他認為,微軟將OpenAI閉源違背了該公司成立的初心。如今監(jiān)管機構盯上微軟,也成為市場的潛在不確定風險。
針對兩者的關系,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此前對外回應稱,微軟與OpenAI的合作促進了更多的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和競爭,而其在OpenAI理事會的新觀察員身份是兩家公司之間的唯一關聯。微軟并不擁有OpenAI的任何股份,而只是有權分享利潤。
今年1月,微軟副總裁迪·坦普爾頓(Dee Templeton)作為無投票權的觀察員加入OpenAI的新理事會。坦普爾頓能夠代表微軟參加OpenAI的理事會會議并獲取關鍵信息,但在OpenAI的選舉等重大事項上不具備投票權。盡管如此,業(yè)內仍然認為,微軟對OpenAI的潛在影響無法忽視。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超越苹果!微软市值登顶凭什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交易所市值跃居亚洲第一!日本股指连涨5天
- 下一篇: 原创:荣耀magic6系列手机发布,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