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计算机导学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
《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導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導學案(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導學案年級:三 編寫:小學科學組 課型:新知探究 課時:第一課時 課題: 溫度和溫度計導學案設計 展示日期:學習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1逐步學會運用溫度計測量物體的溫度,并學會作記錄。2體驗到合作探究的樂趣,知道科學技術與自己生活的密切關系。3能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常見物體的溫度,并能做好簡單記錄。探究目標一是初步認識溫度計,二是學會正確使用溫度計,三是熟練使用溫度計測量并學會記錄。教學用具燒杯,冷熱不同的水,溫度計,導學案教學重、難點學會使用和使用溫度計創設情境: 5分鐘一運用感官判斷水的冷熱。教師出示溫度不同的三杯水,由六位同學臺前用自己的方法感覺三杯水的不同溫度,轉告同學們。
2、你的判斷方法及溫度。二、定向導學 互動展示課堂元素導學流程自學指導互動策略隨堂筆記內容、學法、時間內容、方式、時間導學一認識溫度計1.根據生活經驗你認為溫度計有哪幾部分? 2. 你的認識對嗎? 5分鐘提示:溫度計是由玻璃管、刻度、玻璃泡三部分構成。試著給你的小組同學指一指、說一說。根據老師的提示找一找我最棒,我給大家說一說溫度計的構造。我來評價師板書:導學二學習使用溫度計活動一: 5分鐘1.你認為怎樣使用溫度計?想一想2.按自己的想法嘗試測量一下桌上兩杯水的溫度吧。3.你的做法對嗎?根據老師的提示檢測一下吧?;π〗M合作學習做好記錄(引導小結)師適時板書導學三我能完成探究哪種情況吸得多活動二:。
3、1溫度計有 、 、三部分構成。2. 我們常見的溫度計它的單位是 ,用 來表示。3. 今天天氣很涼爽,氣溫大約是( )10攝氏度22攝氏度 38攝氏4. 讀寫溫度13分鐘選代表反饋小組合作交流做好記錄(引導小結)師適時板書導學四實踐活動:拓展延伸生活中會用到各種溫度計,我知道的有: 5分鐘先小組討論、交流班內大展示師生做游戲三、當堂測評 5分鐘1. 完成活動冊2、3、42.我當小法官: 評判、打分、小結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導學案年級:三 編寫:小學科學組 課型:新知探究 課時:第一課時 課題: 磁鐵的力量 展示日期:學習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1、 認識磁鐵,通過探究性學習知道磁鐵的一些基本性質并了解。
4、磁鐵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2、養成敢于動手,樂于探究,善于發現的習慣。探究目標能從實驗結果中發現磁鐵的磁力大小與被吸引物體與磁鐵之間的距離有關,距離越近,吸引力越強,反之則越弱。教學用具磁鐵、鑰匙(鐵制的、銅制的)、曲別針、釘子、紙、橡皮、尺子、硬幣等。教學重、難點磁鐵能吸哪些物體,跟磁鐵的吸引力有關,初步掌握科學探究實驗的基本步驟。正確使用尺子測量,讓學生通過距離的變化感受磁力的強弱。創設情境: 5分鐘同學們,新課之前,老師為大家表演魔術,那你們愿意不愿意觀看呀? 看完“小魚水中游”,你有什么發現?這節課我們共同來探究磁鐵的性質。引入課題:磁鐵的力量(板書)二、定向導學 互動展示課堂元素導學流。
5、程自學指導互動策略隨堂筆記內容、學法、時間內容、方式、時間導學一認識磁鐵(出示磁鐵圖片)5分鐘給磁體取名字先獨立想一想再對學指名反饋師板書: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導學二探究磁鐵的性質活動一: 5分鐘磁鐵能吸哪些物體?1、猜測、假設(舉例說一說)2、實驗 驗證(后附實驗記錄表1)互對小組合作學習做好記錄(引導小結)師適時板書導學三探究哪種情況吸得多活動二:13分鐘1、 猜想假設為什么曲別針飛不起來?2、你覺得磁鐵磁力大小和什么有關?(后附實驗記錄表2)選代表反饋小組合作交流做好記錄(引導小結)師適時板書導學四拓展延伸聯系生活加深對磁鐵性質的理解 5分鐘我們知道了磁鐵有這么多秘密,下面,我們做個。
6、小游戲愿意參加嗎?(取曲別針)先小組討論、交流班內大展示師生做游戲三、當堂測評 5分鐘開心填空:1、磁鐵能吸引 物體。2、根據磁鐵的形狀不同,科學課中最常見的可分為( )、( )、( )。選擇: 磁鐵能吸引下面的哪個物體( )。A鐵釘 B塑料尺 C紙我當小法官: 磁鐵隔著東西能吸所有金屬。( )四、課堂反思 2分鐘實驗記錄表1實驗物體實驗結果能被磁體吸引不能被磁鐵吸引大頭針圖釘塑料鐵片實驗記錄表2磁鐵和鐵釘的距離磁鐵吸引鐵釘的數量我的發現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導學案年級:三 編寫:小學科學組 課型:新知探究 課時:第一課時 課題: 蠶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展示日期:學習目標知識。
7、目標能力目標1、了解蠶卵的顏色、形態、大小等。培養飼養、觀察動物的興趣。2、培養對動物的愛心及責任心,細心地照管小蠶。3、能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堅持觀察和記錄。探究目標1、飼養小蠶的方法,經歷小蠶孵出及小蠶不斷長大的過程。2、觀察、描述和記錄蠶卵孵化及小蠶生長過程中的變化。3、用放大鏡對蠶卵進行仔細的觀察,用測量的方法記錄蠶的生長變化。教學用具分組實驗:蠶卵,放大鏡和養蠶用的小盒。教師演示:蠶卵、放大鏡、養蠶用的小盒;桑葉、萵筍葉以及介紹養蠶方法的圖片或課件。教學重、難點1觀察蠶卵及了解飼養、觀察和記錄的方法。2觀察蠶卵及了解飼養、觀察和記錄的過程。創設情境: 5分鐘同學們,我們養上學期飼養過。
8、蝸牛,那么蝸牛的一生是怎樣生長變化的呢?它們的壽命有又多長呢?那么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一生的生長變化和它們的壽命呢?同學們你們觀察過蠶嗎?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長變化和它們的壽命嗎?二、定向導學 互動展示課堂元素導學流程自學指導互動策略隨堂筆記內容、學法、時間內容、方式、時間導學一觀察蠶卵:讓我們來飼養蠶,觀察蠶:仔細觀察,還有什么發現?5分鐘學生分組觀察蠶卵的顏色、大小、形狀。讓學生自己設計觀察記錄,把觀察到的現象及時記錄下來。 師板書:觀察蠶卵 導學二從卵里出來的小生命:活動一: 小蠶什么時候從卵里出來,小蠶是怎樣從卵里出來的,出來以后會干什么?小蠶就要出來了,我們要為它準備什么呢? 為什么要在盒。
9、蓋上扎小孔呢? 5分鐘互對小組合作學習做好記錄(引導小結)師適時板書顏色大小形狀導學三指導學生的養蠶活動。活動二:1指導學生為小蠶準備好家。2指導學生課外觀察蠶卵的變化:指導學習觀察和記錄的方法。3指導學生閱讀養蠶竅門3分鐘選代表反饋小組合作交流做好記錄(引導小結)師適時板書導學四觀看視頻蠶新生命的開始5分鐘先小組討論、交流三、當堂測評 5分鐘完成課堂檢測1、2題我當小法官: 學科班長總結、評價本節課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導學案年級:三 編寫:小學科學組 課型:新知探究 課時:第一課時 課題:蠶變了新摸樣 展示日期:學習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1.蠶蛹是蠶的一身中又一種生命形態及其特點。2.了解蠶繭是。
10、蠶一生變化過程中的必然產物。3.培養學生對蠶繭的觀察能力,在觀察活動中能夠自己 動手抽絲。探究目標1、觀察、猜測和描述蠶蛹和蠶繭。2、估計蠶絲的長度和抽取蠶絲。3、用畫圖、語言文字記錄和交流觀察結果。教學用具分組實驗器材:蠶繭,放大鏡,小剪刀,手電筒。教師演示器材:熱水,小碗,竹簽,絲綢制品教學重、難點觀察蠶蛹是本課的重點活動對蠶繭的形狀、顏色、大小進行觀察,測量繭的長度的方法創設情境: 5分鐘1 同學們蠶吐絲了,絲把蠶嚴嚴地包裹了起來。蠶為什么要做個繭把自己包起來 ?繭里的蠶變成什么樣子了?下來我們就來進行觀察。2. 蠶吐絲把自己裹了起來,結繭后就看不見蠶了。蠶變成了什么樣呢?繭里面的蠶還活。
11、著嗎?這是學生們非常好奇的問題。希望學生們能作出猜測,同時能想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測。二、定向導學 互動展示課堂元素導學流程自學指導互動策略隨堂筆記內容、學法、時間內容、方式、時間導學一觀察蠶蛹提出觀察問題:(1)蛹的外形和蠶有什么不同?(2)還能找到眼睛和足嗎?身上的環節還在嗎?(3)蛹會動嗎?它的身上長出了什么東西?(4)在剪開的繭里還發現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5)最后的推測是蛹還會變化嗎?它會變成什么模樣?希望學生的推測能以一定的觀察事實作為依據。5分鐘學生想辦法。討論并回答學生用剪刀剪開蠶繭觀察其他發現。(指繭里還能發現蠶吐盡絲后化蛹之前蛻下的皮等情況。)學生回答師板書:導學二觀察蠶繭活。
12、動一:第一,對蠶繭的形狀、顏色、大小進行觀察,測量繭的長度,統計全班同學的蠶繭大小、顏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蠶繭,它們分別長多少,寬多少? 5分鐘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討論,小組長記載。2學生匯報,(這個活動的日的意義在于對蠶繭有一定的認識。蠶繭的大小和重量是衡量其質量的重要標準,蠶繭的大小和重量與蠶的生長發育有關。)做好記錄(引導小結)師適時板書導學三觀察蠶絲活動二:第二,指導學生進行拉蠶絲的活動。(“把蠶繭放在熱水中泡一下吧”“用竹簽把絲頭挑出來,繞在紙板上”等。這個活動使他們對我國勞動人民的發明有更多的認識。)13分鐘選代表反饋小組合作交流做好記錄師適時板書導學四觀看視頻教師可通過多媒體介紹給學生。教學中還可以出示一些絲綢制品給學生欣賞。討論蠶絲制品為什么受到人們的喜愛?5分鐘1.學生歸納。學生討論。(如有時間請學生回答,如沒有時間做為課外討論)三、當堂測評 5分鐘完成活動冊1題我當小法官:學科班長總結、評價本節課。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计算机导学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2021-06-10 MYSQL存储过程
- 下一篇: 用数据分析选购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