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晒、水洗、蜜处理?简单带你认识咖啡加工处理法
在購買精品咖啡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見到在包裝袋上面標注處理方式,但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并且對咖啡來說這些處理法會如何影響咖啡豆的風味呢?今天就一起來揭秘。在此之前,我們首先要來認識什么是“咖啡櫻桃”?咖啡豆其實是咖啡櫻桃(coffee cherry) 的種子,咖啡櫻桃是一種紅紅小小圓圓的果實,果肉又薄又甜,而咖啡豆則被包裹其中,通常一顆咖啡櫻桃里有兩個咖啡豆。 我們所喝的咖啡,用的就是咖啡豆,而咖啡櫻桃的果肉及果皮則遭丟棄。
在變成咖啡豆之前,咖啡櫻桃必須經過加工處理。世界各產地的處理方式不盡相同,但主要可分為干式(日曬法)、濕式(水洗法或半日曬法)。
咖啡櫻桃采收完以后,就需要進入到加工程序,咖啡處理包括將咖啡種子(咖啡豆)從咖啡櫻桃的殘余物中分離的所有必要步驟,使其成為準備進入烘烤階段的產品。處理豆子所使用的方法對于咖啡豆的品質及風味有極大的影響,就像是衣索比亞的日曬處理咖啡會有芬芳的藍莓香味,而肯亞的水洗豆則有活潑的酸味。
每個咖啡生產地區都會變化出自己的咖啡豆處理方式,這通常取決于地理特性、氣候及水資源取得,處理過程中能夠造就一杯好咖啡,但也可能加以破壞。如果沒有小心進行,就算是再怎么悉心栽種與采收的咖啡果都有可能影響其品質。咖啡果的處理方式有很多種,有些咖啡農選擇自行加工,他們擁有自己的機器,在售出前對其咖啡采完全控管。有些咖啡農則將咖啡果賣給集中作業站,交由其負責曬干及/或脫殼。
在某些情況下,咖啡農為了實現期望的風味曲線,會選擇某種特別的處理方式,讓咖啡豆能夠獨具風格,而非單純受環境影響風味。咖啡豆的處理方式是從農場到咖啡杯這段旅程中最為復雜的步驟之一。然而,正如咖啡豆有不同品種、風味,若你有特殊偏好,在購買咖啡時,了解處理方式是最為重要的。咖啡豆處理有三個主要方式,你很可能在買咖啡時會碰到:日曬、水洗及蜜處理。大部分的精品咖啡包裝袋上面都會標示處理方式,但是大批量的商用咖啡卻很少提供這樣的資訊。
日曬處理法、水洗法、蜜處理法
日曬法(自然處理法)
以自然或“日曬”方式處理的咖啡具有強烈的水果香氣,以及來自于咖啡櫻桃的獨特風味。這種方式會讓沖煮的咖啡具有更深沉的醇厚度,并帶有些微不明亮的酸度。在自然處理的過程中,咖啡櫻桃會攤在陽光下曬干,必須固定用耙子翻動,以免過度發酵、腐爛或發霉。要讓咖啡櫻桃干燥到期望的濕度(約10%至12%)會花上幾週(根據氣溫及濕度)的時間,才能碾除包覆在種子外面已干燥的果肉及羊皮層,準備進入烘烤階段。
日曬法是處理咖啡豆最古老而廉價的方式,雖然有些咖啡農及咖啡專家認為這是比較差的處理方式,但對于巴西及衣索比亞等缺乏水資源的國家來說,卻是必要的。儘管如此,近來有些農夫已在努力改進日曬法,希望生產出能夠翻轉某些負面感受的優秀成品。
水洗法
以水洗法處理咖啡豆又稱為“濕處理”,會讓豆子產生干淨且活潑的風味,比起日曬法,水洗法更能夠帶出更多細緻的差異、使整體呈現更輕盈的純厚度,以及更深沉的酸度,種種特色都讓水洗豆成為許多精品咖啡烘焙師偏好的類型。
水洗處理過程中,會利用大型的自動機器或較小型的手動機器,先將咖啡種子的果肉去除,或是從櫻桃中擠出。剩馀的外殼就會被丟進堆肥中做成肥料,或曬干做成“咖啡果皮”(Cascara)。
咖啡豆從果肉中取出后,依舊包覆著黏滑的果膠層,得將豆子泡在水槽里12至72小時。這個過程就是“發酵”,微生物會在里面以含糖的果膠層為食,把它吃光。影響發酵時間長短的因素很多,像是溫度或水質,但重要的是不要讓種子泡在水中太久,不然會過度發酵,壞了風味。
種子發酵后,再度浸泡到清水中或是洗淨,才移到露臺或高架晾曬床上曬干,或是利用機械式干燥機烘干。露臺或高架床得花上幾週的時間,而機器僅需幾小時,當種子的含水量干燥到10%至12%,就可以將咖啡豆靜置二個月,之后碾除羊皮層,即為準備出口及烘焙的生豆。
蜜處理法
蜜處理又稱為“去果肉自然干燥”(也稱為半日曬)或是“半水洗”,有點介于水洗法即日曬法之間。首先取出咖啡櫻桃的果肉,但不是泡在清水中,而是讓咖啡豆黏附著果膠層就進行干燥。干燥后,讓咖啡豆靜置約兩個月的時間,才進行碾磨(去除羊皮層),然后準備出貨。
咖啡農會利用這個方法處理是因為環境(水資源限制)或是風格(達到特定的風味曲線)因素。如處理得當,蜜處理的咖啡也會有類似于水洗處理的干淨口感及酸度,同時保有些強烈氣味及復雜果香,這讓半日曬處理法的豆子別具一格。
了解完以上內容,建議大家在下次可以比較一下這三種不同處理法的咖啡豆風味,并從中分辨出自己喜愛的風味口感。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日晒、水洗、蜜处理?简单带你认识咖啡加工处理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记Mybatis
- 下一篇: 交互设计师为什么需要具备产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