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春招面试回顾(二)
前言
接上篇網易游戲運營的面試回顧,本篇記錄2018屆騰訊春招的面試回顧,篇幅上會著重寫一下群面的經歷以及分享一些技巧。另外需要補充的是,同樣,我是作為19屆畢業生參加18屆春招中暑期實習的的招聘。
面試經歷(騰訊)
面試崗位——游戲發行/運營(產品策劃)
準備過程
1)面試通知——面試前幾天會通過郵件和短信發來面試通知,包含面試崗位、面試時間、面試地點等信息。但這次騰訊春招出了不小的問題吧,先是提前批的時候,有很多人的面試狀態因為系統錯誤變成了下一階段面試,調整過來后又變成了未通過,讓很多人空歡喜一場。除此之外,在正式批的時候,很多人的面試邀請函都出現了崗位錯誤,我也是其中一個,投的是游戲發行/運營,收到的面試邀請函是產品策劃的。部分在后續補發了郵件進行修正,但我并沒有收到補發的郵件,所以當時非常茫然,不知道該按哪個崗位進行準備。(需要注意的是,騰訊確實有可能調整你的面試崗位)
2)面試準備——上面也提到,由于不確定面的是哪個崗,加上自己對于群面非常沒有信心,所以還是打算先把群面準備好,整個準備過程的時間都放在群面的準備上了。至于準備內容,首先是看面經,大概了解群面的流程和一些小技巧(角色分配、建群交流等等),然后就是去百度了往年的群面題,自己嘗試思考寫一些思路,當時搜出來的有三四十題吧,寫到面試前一天晚上,寫了十幾題。做這些其實并不是說為了面試的時候能碰上自己做過的題,而是鍛煉自己的思維,并且對題目的方向、難度以及問題設置心里有一個大概的底。
3)簡歷——準備了2份簡歷,一份游戲發行/運營的,用的是面網易游戲運營那一份;另一份簡歷是產品策劃的,花了幾個小時做了些小調整,內容上將游戲經歷替換成了對于互聯網產品的體驗經歷。
?
群面
騰訊廣州場的面試都在喜來登酒店進行,而且似乎每年都是同一個喜來登。騰訊的面試會按技術崗和非技術崗進行劃分,技術崗的流程不太清楚,非技術崗的流程是,在一樓大廳出示面試通知短信或郵件,來到酒店二樓,掃碼進行簽到,并且在非技術面的候場區外進行紙質簽到,填一個表,然后得到自己所在的組號、大致面試時間等信息。接著就是等待來自手機短信或者微信公眾號的通知,收到通知后,可以進入候場區,現場有一張長桌提供A4紙和油性筆制作自己的名牌群面時用,然后可以找到自己所屬的組坐下(每行椅子為一個組,有標組號。所以其實可以在面試前知道自己群面的組員是誰)。接著需要在候場區等待工作人員叫組號,叫到所在的組后,會有工作人員把人帶到酒店一個很大的宴會廳,同時有幾十個圓桌在進行群面,全員入座后群面正式開始。
面試開始后,有3分鐘的看題時間,看完題后,每人輪流進行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的時候,第一個人起了個頭,就只介紹了基本的個人信息(姓名、學校、專業等),后面大家都按這個模板來了,只有一個人額外介紹了一些自己的項目。群面討論時間為30分鐘,在自我介紹結束后開始計時。
?
面試題目:功能性游戲相關(具體題干和問題記不清了)
1.什么是功能性游戲
2.設計一款功能性游戲
?
正式討論開始后,Timer給出了時間分配方案并開始計時,時間分配方案為第一題10分鐘,第二題20分鐘,大家同意,開始討論。(我們在候場區時便定下了Timer和Recorder,至于Leader,直到面試結束也沒有明確由哪位同學來擔任,這個決定也并沒有對討論造成不好的影響)
第一題的討論十分順利,大家十分和諧地發言,給出的觀點也都是合理有價值的答案,很好地利用了這10分鐘,在我們計劃的10分鐘討論時間準備結束的時候,一個同學打算再補充一下他之前的觀點,被大家打斷了,希望按原計劃推進到第二題的討論,于是大家開始第二題的討論。
第二題剛開始時的討論也非常和諧,產出的一些觀點也是合理的,大家從游戲的受眾開始討論,確定了我們的游戲面向的是幼兒園到低年級小學生這樣一個群體,后面也陸續確認了一些像家長監管設置、教師管理功能、游戲內容和節奏與學校教學同步這樣的點。但是我們的討論卡在了一個地方,就是游戲核心玩法的設計。一方面,在游戲內容上產生了分歧,有人想專做數學,有人想做百科之類的;另一方面,在討論重點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覺得把整個游戲的框架定下來更重要,有人覺得細化游戲具體實現更重要。僵持一段時間之后,還好盡快定下來了是做數學的游戲,并且先把框架定下來。但這個過程中,有個同學依舊堅持要明確游戲的具體實現(關卡表現等),并給出了自己的例子進行說明(什么利用物理引擎設計齒輪之類的),然后我們打斷了他,因為我們實在沒聽懂他想表達什么,而且感覺如果由著他說,一時半會也說不完(當時時間所剩無幾)。最后,我們順利地給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方案,面試官沒有任何評價,直接讓我們離場并留意下一輪面試的通知。
?
Result——8進5。3個沒進的,一個是Timer,原因應該是發言太少,除了開頭分配了下時間之外,后面沒有說過一句話;一個是在第一題末尾被我們打斷的大兄弟,但被刷的原因肯定不是在大家約定的時間到了之后還想補充,而有可能是他在討論過程中給出的一些觀點是錯誤的,或者說是沒價值的(個人觀點);還有一個被刷的就是最后一直在扯什么物理引擎那個兄弟了,我個人認為的話,他主要問題是有些觀點自己沒想清楚就說出來了,一方面我們聽不懂,另一方面他提出來的東西和我們當時的討論內容是完全不匹配的,根本沒有辦法對整個討論起一個推進作用。總結來說的話,其實是很多人都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當自己腦海里有一個自己認為的“亮點”之后,便開始聽不進別人的觀點,開始忽略整個大環境,無論這個觀點是否正確,無論觀點的發表是否在一個最恰當的時機,一心只想著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
?
一面(初試)
早上面完群面之后一群人去喝了個早茶,過程中大家都陸續收到了面試結果了,但只有我一個是當天下午緊接著就進行一面的,雖然下午5點多才一面,但吃完飯就馬不停蹄地趕回喜來登了。等待的幾個小時里一直很緊張,想準備也不知道該怎么準備,和下午群面的同學聊天等到了5點多,收到手機短信和微信公眾號通知,來到酒店二樓的電梯處,出示通知,準許搭乘電梯前往面試房間。面試房間其實就是一個小的酒店單人間,有一張小桌,整層樓都是各個崗位的初試面試。進入房間后,發現面試的就是群面的面試官,打招呼坐下后,面試正式開始。
?
Q1:進行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A1:自我介紹之前,先說明了面試邀請函上的錯漏,拿出了準備好的2份簡歷,然后面試官拿了游戲發行/運營那一份簡歷,便按游戲發行/運營的簡歷來進行自我介紹了。(這里不確定該如何解讀,不知道是真的面試邀請函上的職位錯誤,還是說面試官聽了我的說明之后,覺得按我最開始的準備來面試對我的發揮更好。但感覺前者可能性稍大一點)
?
Q2:選擇一個你覺得最好玩的游戲,說一下它為什么好玩
A2:英雄聯盟。好玩的原因,提到了地圖元素的設計和改動(小龍改動、地圖果實的加入)以及等級和符文的改動。
?
Q3:你是哪里人,在哪讀書
Q4:平時喜歡出去玩嗎
Q5:給我介紹一下廣州
?
Result——當晚8點左右查狀態,已變成崗位不適合(即未通過)。
?
面試總結
1)準備階段——準備的時候看的一些關于群面的小技巧還是挺有用的,提前思考了往年的一些群面題,也確實對自己的思維有一定的鍛煉,正式面試的時候心里也沒那么虛;
2)群面——就自己的表現而言,其實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在過程中也犯了提出觀點的時機不適宜的錯誤,所幸當時組里有一個同學是認識的,出來幫忙打了個圓場。就對于整組的推動來說,做的還是不錯的,面試前有組織大家先互相認識,并且把Timer和Recorder定下來,面試過程中也有幫忙控場,推動整個討論進程;
3)初試——說到底還是之前的老問題,思維沒有從玩家思維切換過來,表述上的老毛病也沒有改善,所以在回答完第一個正式問題后,感覺面試官已經覺得沒必要問下去了,所以才會問后面那些有的沒的問題,撐撐面試時長吧。
4)其它——騰訊的群面問題一般會影射出日后的戰略布局,比如我群面時的題目講的是功能性游戲,而功能性游戲正是騰訊新的戰略布局中很重要的一環,在2018年也陸續推出了好幾款功能性游戲,得到了很不錯的反響。
?
問題再答
1.什么是功能性游戲
這里引用騰訊游戲學院的文章《十分鐘了解大家都在談的功能性游戲》中的內容:
“傳統的游戲是以娛樂為主要目的,主要為了讓玩家消磨時間,在游戲中獲得滿足感與虛榮感,且絕大多數的游戲公司是通過玩家的充值付費來營收。而“功能游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現實社會跟行業問題,在游戲的娛樂性基礎上增加了專業性以及實用性,根本目的是通過游戲幫助人們去解決工作、教育和生活等實際問題。”
“根據諸多國內外的報告總結,功能游戲具有跨界性、多元性和場景化三大特征。”
上面的內容基本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具體的解讀可以去看看這篇文章以及其它的一些文章,可以對功能性游戲的定義做不同方面的拓展。
?
2.功能性游戲的設計
其實對于功能性游戲,自己最近有過一個這類游戲的設計思路,整個游戲系統還沒完全想好,策劃案也還沒開始寫,所以這里就先不給出了,只是大概提提一些思路上的東西。
首先,我還是認為應該從用戶定位出發,明確游戲的受眾;其次,確定游戲的核心功能以及核心的玩法,進而把整個游戲的框架搭建起來;最后,針對用戶體驗和游戲本身的拓展性去細化游戲內容,對游戲進行優化。
回到功能性游戲設計這個核心問題,在設計過程中,其實還需要注意功能性與游戲性的結合以及平衡,不能讓功能性游戲喪失了游戲的趣味性,更不能讓游戲的功能性只是紙上談兵,這一點是功能性游戲設計的難點,克服了,也就成了亮點。
最后,是一些相關拓展功能,這個也是功能性游戲不可忽視的點,一方面便于核心功能更好地落實,另一方面也為游戲后續功能深度的拓展留下可能性。打個比方來說,我們群面討論時定下來的,面向小朋友的早教類型游戲,核心的游戲玩法和形式在市場上或許已經并不新鮮了,但如果能在游戲中加入完善的教師、家長的管理和監督功能,以及在內容上爭取與教材出版方合作做到游戲內容與教材的同步,那么勢必會成為這個功能性游戲的一大亮點。
?
3.說一個你覺得最好玩的游戲,它好玩在哪里
假設還是挑選英雄聯盟來說的話,其實可以從“MOBA類游戲的特點”以及“英雄聯盟本身的哪些特色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這兩點來說,整個思路邏輯和上篇文章里提到的是一致的。
但是回到面試來說,在經歷了大大小小很多次面試之后,我個人會認為,在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如果選擇像英雄聯盟這種市面上普及度非常高,而且已經有相當多年的運營時間的游戲,是吃力不討好的。因為對于這類游戲,作為業內人士肯定早已知根知底,你的答案很難有亮點,只能說通過確保給出的答案盡可能多地覆蓋正確答案,以及回答時邏輯的完整連貫、表述的流暢,來獲得面試官的好印象。
所以我的建議是:
1)選一些較新的熱門游戲,把握好這些游戲獲得成功的核心原因,并準確表述。一方面可以體現自己抓重點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體現自己對新游的關注和了解;
2)選一些較冷門的特色游戲,或者普及度沒那么高的熱門游戲。舉個例子來說,像《抽卡人生》這樣的游戲可能沒幾個人聽說過,但它將卡牌游戲中的抽卡設定單獨拿出來作為游戲的核心玩法,做成一款生存類游戲,這個思路和做法是非常有特色的;又比如《殺戮尖塔》、《月圓之夜》,以及最近的《太吾繪卷》和《中國式家長》這類游戲,它們其實在自身所在的游戲分區里引起了不小的關注,但可能并沒有成為一個像《王者榮耀》、《絕地求生》那么普及的游戲。挑選這類游戲進行回答,可以體現自己的游戲廣度,而且如果能夠吃透游戲的核心玩法設計思路,還能體現自己對游戲的快速理解能力,以及對不同品類游戲的接受度。
?
關于群面
上面有提到一些群面的技巧,在這里整理一下,然后結合一下自己的一些見解。
群面流程
群面的核心流程莫過于”自我介紹->討論->總結匯報“,但在細節上可能會有下面的不同。
1)是否有候場。像騰訊正式批的群面其實是有候場區的,但有些群面是不設候場區的,按面試通知時間自然成組,到你面試時直接把你帶到面試場地,還有些群面是根據簽到順序現場安排群面分組的。核心區別就是能否在面試前接觸到面試時的隊友,如果有機會接觸到,那么就要利用好這個機會,大家提前認識交流一下破破冰,最好能把一些分工提前定下來;
2)自我介紹時間是否計入討論總時間。若計入總時間,討論時間一般為40分鐘,若不計,討論時間一般為30分鐘,所以平均下來,其實自我介紹的時間大概為每人1分鐘。若自我介紹時間不計入總時間,可以作一個稍長的自我介紹,除了基本個人信息外,可以介紹一下自己的擅長領域;若自我介紹時間計入總時間,則需要在控制自己介紹時間的同時,及時提醒其他人注意不要超時。另外,若自我介紹計入總時間,那么對于Leader和Timer來說,則多了一個控場要求和時間分配點。
3)討論形式。一般來說,自我介紹后,直接進入自由發言的討論階段。但我在秋招時騰訊的中大/華工專場面試中經歷過的群面,形式上有所不同——自我介紹后,大家有幾分鐘的看題時間,看完題后,每個人都需要給出自己的答案,在這之后,才進入正式的30分鐘自由發言討論階段。這兩種討論形式的區別,說白了就是前者的思考時間其實相對較長,可以在討論的過程中再慢慢得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然后表達出來,而后者要求在極短的時間內得出一個相對完整的答案并且準確表達,對面試者的能力要求更高。換句話說,前者有“混”的可能性,而后者就只能靠真材實料了。從這兩點來看,后面一種形式也確實更符合專場面試。
?
角色分工
群面里按照行為或者表現會有以下幾種分工,但并不是說每個群面這種分工都是必須的,更不是說,你作為這個角色就只做對應的事,對于其它討論內容置之不理。
Leader——整個討論的領導者,需要帶領大家進行討論。具體需要做的事包含但不限于,給出整個討論的框架(即從什么方向和角度來思考什么問題)、把控討論進度,推動討論進程。
Timer——負責整個討論的時間把控。具體需要做的事包含但不限于,計時和報時、給出討論的時間分配、協助Leader進行控場,及時打斷一些沒有價值的發言以及提醒大家注意發言的速度與時間等。
Recorder——負責記錄大家的觀點。具體需要做的事包含但不限于,記錄發言內容、對觀點進行分類整理(比如有一題讓大家討論游戲爆紅的原因,大家給出各種原因后,可以對原因做一個分類整理,比如哪些屬于市場的原因,哪些屬于運營的原因,哪些又是游戲本身游戲性方面的原因等等)、適時對已收集到的觀點進行匯報。
Reporter——負責在討論最后向面試官進行匯報。具體需要做的事包含但不限于,根據Recorder記錄的內容,以一個更好的邏輯和表達方式進行匯報。(一般負責記錄的人,同時負責匯報)
在最后,需要強調的是,在群面中擔任某個角色,表現出色肯定是有加分的,但是相應的,出錯的可能性也大了,表現不好也涼得快。而且,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積極參與核心問題的討論上,僅僅在群面中發揮功能性作用是絕對不足以讓你通過群面的。
?
群面技巧
1)面試前和一起面試的組員拉個群,大家在群里交流一下各自的姓名、學校、專業這些基本信息,讓大家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群面結束后,也可以通過這個群看看大家的通過情況,了解一些信息等等;
2)面試前最好把Timer,Recorder,Reporter這三個角色定下來,Leader最好在看完題后,由擅長的人擔任,或者其實沒Leader也不會有什么大問題。記錄的人尤為重要,如果討論到一半才發現沒人在記錄,那么造成的后果是無法挽回的;
3)對于有能力的人,建議當Leader(可同時負責Timer的工作)或者Reporter(可同時負責Recorder的工作),可以讓面試官更容易注意到你;
4)面試過程中,想清楚、組織好語言再發表觀點,切忌多余的停頓和邊說邊想,一方面給人印象不好,另一方面無謂地拖長自己的發言時間是不利于面試進程的推進的;
5)要敢于打斷觀點有錯誤的人,及時提醒發言時間過長的人,控場并非是Leader和Timer才能做的事,每個參與討論的人都有義務協助控場和推進討論進程。但切忌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打斷他人的正常發言;
6)面對自己不熟悉的題目時,可以先聽其它人的發言,針對其他人的發言進行一些細節的補充或者內容的拓展,以此為方向去找到自己的思路,產出自己的觀點;
7)實在想不出觀點的時候,肯定或否定它人的觀點也是一種表現自己的方法,但需要合理的理由去支撐你的支持或反對行為(即需要帶上原因去肯定或否定一個觀點)。
8)群面是結果導向的,有一個完整的方案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千萬不能撕逼,一定要保證整個討論的進程有條不紊地推進。
?
?
?
?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18届春招面试回顾(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INA240三相无刷电机电流采样实例(a
- 下一篇: Skippr – 轻量、快速的 j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