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on为什么能让我放弃手账
本文共1458字,6張圖,閱讀時間約4min30s
今天在逛今日熱榜[1]的時候,看到了一篇知乎的文章“我的最后一款筆記應用-Notion”[2],是種草notion的。
一兩年前notion剛火的時候,因為被其極簡可愛的顏值吸引,我試用過一次.
極簡可愛的風格/notion官網圖
那時候我已經是“有道云筆記”的深度用戶了,備份類、筆記類、小應用類、電子書類、代碼類全都放在有道云筆記上,開了年會員加持,容量大、網速穩定、體驗感功能性都沒有缺陷。
當時覺得notion僅僅適合做筆記、做管理,并不適合我從有道云筆記轉型,而且剛剛起步的產品,還有這很多細節上體驗不好的地方。
直到今天,notion這款應用又重新進入我的視野,我被吸引了。
原因是,近兩年來,我一直在嘗試用手帳[3]的方式去做自我管理:
每年都要換本子,重新set up年目標、年總結、影單、書單、學習路徑、愿望清單、資產、習慣、體重等等的追蹤記錄,每個月也要做set up的工作,包括月封面、月歷、周歷、每日記錄......
即使中間我從普通手帳,轉型到了最簡潔的Bullet Journal[4],差別也僅僅是風格變成了極簡。
bullet journal官網圖
不需要花哨的涂涂畫畫,但也需要耗時耗精力的精心維護,花了很多時間在重復的工作:
-
重復的畫track表格
-
畫年歷月歷
-
每年新建一些需要長期維護的項目(例如愿望清單、書單影單都不適合以年為維度記錄,我更傾向于認為這些是需要以人生為維度去記錄積累的)
-
還需要每天帶著一堆文具和厚厚的一個本子。
低效、冗余、耗精力這些弊端都一直是我的心頭草,僅僅是靠著對手帳的興趣才維持了兩年時間。
兩年后再接觸到notion,又有了新的體驗。
這兩年notion團隊做出了卓越的努力,不斷的優化更新, 讓當初新露頭角毛毛糙糙的notion,在用戶體驗上有了華麗變身,更細致,更貼近用戶,客戶端也全端兼容了。
當然,對于我來說,notion的亮點不光在于顏值和用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它的:
-
“模塊化”的思想
-
設計新穎又實用的“數據庫”模式
-
文檔(Notion Page)之間的靈活鏈接
-
對markdown的友好支持。
1.模塊化思想,把整個文檔拆分成“塊”(block),可以隨意拖動排版。
所有“塊”都支持30多種媒體類型,包括文字、標題、多種list、文檔鏈接(Notion Page)、團隊成員、日期/提醒、圖片視頻、地圖、Github Gist片段、數據庫鏈接等等。
這些類型讓Notion既靈活又功能豐富。
2.數據庫模式,可以在一張數據表上保留所有數據記錄。
以表格、看板、畫廊、日歷等視圖展現,一次創建,多處引用。
例如創建一張待辦事項表,就可以通過簡單的引用數據表+新增視圖+篩選,展現出“今日待辦事項、團隊協作看板、待辦日歷”等視圖。
例如創建一張財務收支表,可以展現出“年收入支出、月收入支出、支出類別占比”等視圖,這些特性讓Notion既高效又細致入微。
舉個栗子:以下的三張表其實都是同一個數據源。
Notion/數據庫模式你還可以把數據庫的數據展現的更出彩一點,像這樣:
notion 畫廊
3.頁面之間的靈活鏈接,使Notion跳出了“以文件夾格式逐層管理“的固定模式。
用戶完全可以創建一張靈活排布的目錄Page,任意設計分類、排版、跳轉。例如我的手帳主頁:
Notion/頁面靈活排版?
最后,我的示例和觀點,只展示出了星星點點的用法,還有更多有意思的用法,等待開發~
這是我的邀請鏈接[5],歡迎注冊使用Notion
關于手賬的意義:
-
自我管理,自我規劃,自律
-
記錄、溫習回憶
-
自省
-
記錄、調節情緒,解壓
-
用意識控制生活,而非本能
參考資料
[1] 今日熱榜:?https://tophub.today
[2]?“我的最后一款筆記應用-Notion”:?https://zhuanlan.zhihu.com/p/49263306
[3]?手帳:?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9%8B%E8%B4%A6/8972475?fromtitle=%E6%89%8B%E5%B8%90&fromid=8657227&fr=aladdin
[4]?Bullet?Journal:?https://bulletjournal.com/
[5]?邀請鏈接:?https://www.notion.so/?r=a0690020239d4c52989afb7eb8042ca7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Notion为什么能让我放弃手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如何用sql计算回购率、复购率指标
- 下一篇: 政务云公共服务区与资源共享区数据交换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