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是研发顶尖高手,也不是销售大牛,为何偏偏获得2万RMB的首个涛思文化奖?...
剛過去的周一(6月13日),濤思數據開了一個全員大會,慶祝濤思數據成立五周年。其中一項就是給丁博頒發了首個濤思文化獎,獎金兩萬RMB。丁博加入濤思才7個月時間,在應用組做研發,無論其學歷背景、以前工作經驗,還是在濤思數據的工作,并不是特別突出,但為什么我偏偏將首個濤思文化獎頒發給了他?周末有空,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丁博去年11月初入職濤思,負責 Python 連接器的開發,還負責過一段時間的測試框架的開發。他入職后一個月,我便離開北京去了美國,因此與他在辦公室一起工作過的時間很短。他也不直接向我匯報,只是每周通過公司內部的IT系統了解做他的工作。從他寫的代碼、文檔以及參與的討論來看,他是一個做事嚴謹的人,有點較真,是一個合格的研發。
今年二月底,丁博申請轉正,我遠程參加了他的轉正答辯會。濤思數據隨著公司的壯大,大量新人入職,對入職和轉正,建有一套流程。答辯中的材料,需要提前進行書面準備,其中一部分就是給公司提出明確、有效、可執行的建議。大部分的答辯,這部分內容都是不痛不癢,但沒想到丁博毫不留情面,大篇幅的指出公司存在的問題,其中重點講述了TDengine的官方文檔問題。他寫到:“我看到一個傾向是:我們把功能宣傳得太好,而用戶不知道如何實踐。比如2.0添加了原生寫入接口,宣傳可謂鋪天蓋地,真正到了實踐上,文檔上找不到一個demo程序”, ?“文檔應該能解決90%以上日常遇到的問題, ?而不是像目前一樣:僅僅一個FQDN的問題,幾乎每個新手都要踩一次坑,在群里問一下”。
TDengine的文檔的問題我自己很清楚。2019年7月TDengine剛開源時,文檔的結構、大部分內容都是我自己寫的,作為第一版用戶手冊,還是有一定專業水平的。但2年多過去,增加了很多外圍的功能,特別是2020年8月集群版開源后,內容增加了很多,而結構沒做任何調整,大家習慣在老版本上修修補補。而且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搜索,沒有小的版本維護,幾乎沒有示例代碼,沒有導航,因此導致新用戶上手有困難。
這個問題也被一些同事和外部的開發者指出過,但因為所有研發同學都在忙于開發新版本或解決客戶問題,就一直沒有安排人手對文檔進行大手術。從我自己來看,用戶的體驗是極為重要的,文檔就是重要的一環。但因為牽涉到各種編程語言的接口定義以及示例代碼,我自己都無法上去把問題解決,因此一拖再拖,成了我心頭之痛,想等研發工作告一段落,再來組織大家大動干戈。
沒想到丁博在轉正申請材料里很認真的把這個問題指出來,而且洋洋灑灑的給出了詳細的修改建議。他建議直接采用開源的Docusaurus文檔框架,左側為目錄導航,中間為正文,右側為頁內導航,各種OS的選擇,各種編程語言的選擇都用TAB健,示例代碼進入CI,以免版本升級出現BUG,而且文檔與代碼同時發布等等一系列的措施。轉正答辯時,聽他講完后,覺得建議相當明確,可執行,而不是僅僅發了一頓牢騷。因此我當即提出,既然問題你都看到了,解決方法也有,那能否你挑頭來做?丁博當即答應可以試試。
沒想到幾天后,他自己就在現有文檔的基礎上,用Docusaurus搭了一個原型出來,給我看效果,我覺得相當不錯,當即表態,讓丁博領頭對文檔進行重構,其他研發同學,包括我自己來配合他的工作。經過近2個月的奮戰,在丁博的組織下,多位研發同學參與進來,重寫文檔,近100個頁面,我自己也至少花了兩周的時間,TDengine新版的中文和英文文檔正式上線。上線后,無論是公司內,還是外部的開發者,都感覺是耳目一新,文檔質量來了一個質的飛躍。我在美國呆了半年的時間,遠程管理,這半年里,讓我很滿意的工作只有幾件,這是其中一件。
TDengine文檔: docs.tdengine.com
濤思數據是一家研發底層時序數據庫(Time-Series Database) 的公司,存儲引擎、查詢計算引擎、分布式設計都有很大的技術挑戰和門檻。但作為一家公司,即使核心技術問題解決的再好,如果其他方面有問題,那就是短板,那就需要解決。因為用戶不會知道哪里是核心,也不會僅僅為核心模塊買單,他要的是完整的產品和完整的體驗。因此TDengine的各種編程語言的連接器、文檔、GitHub、官網、演示程序、客戶案例、乃至用戶群的互動都至關重要。只要一塊沒有做好,就會流失一批用戶。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濤思數據團隊規模一直很小,從2021年起,才開始真正招人,即使如此,現在也不到90人。很多工作的安排還無法做到專業化,往往一人就要身兼數職。在最開始的兩年,我們才5個人,唯一一個非研發的女生王婧,人事、財務、行政、市場都需要一肩挑,連我們第一版的網站都是她倒騰出來的。慢慢的團隊在變大,但專業化程度仍然不夠,我們全職的設計師半年前才入職,這之前每次活動的海報、PPT、網頁等都是夏昕做出來的。相當多的工作安排,小伙伴們都可以拒絕我,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做過,我也沒有提供相應的培訓,硬是趕著鴨子上架。很幸運的是,絕大部分小伙伴們還沒拒絕過我的工作安排。
但隨著公司的變大,團隊越來越專業,我們終于有了專業的人事、專業的財務、專門的測試研發小組,專門的應用開發組,專門的技術支持小組、市場組、生態組等等。但這樣導致的問題就是,每個人都只看自己的地盤,界限越來越清晰。大公司的毛病開始出現,對于非自己職責的問題,都慢慢的熟視無睹。對于一般的人來說,是較少去主動指出問題的,大多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來對待工作。雖然是CEO,我不可能看到公司所有問題,這其實是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大障礙。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只能依靠主人翁精神。只有認同公司的前景和發展,將自己的前途與公司的前途綁在一起的,熱愛公司,才不會計較工作的安排,才不會計較短期的得失,遇到任何問題才會想方設法去解決它,才會按時并超過業內同行水平的去完成分配的任何一項任務,也才會毫不留情的指出公司的問題,而且盡自己的可能去解決它,或推動它的解決。這樣的人越多,公司就越有希望。公司的成功絕不是創始人或創始團隊的獨角戲。如果你明明看到公司的問題,不樂意指出,一定要等到公司CEO看到并安排誰來解決,工作的完成不以卓越為目標,那其實你的心已經不在公司,只是領取一份工資而已。
TDengine文檔確實存在問題,文檔的編寫和維護并不在丁博的工作范圍之內,但他敢不留情面的指出問題,這就是主人翁精神的表現。不僅指出來問題,還提出解決的辦法,那說明他對問題沒有流于表面,而是做了很細致的分析,這是更難能可貴的。因此我才敢做出決定,讓他來領頭負責這項工作。我個人為了聽到不同的聲音,總是鼓勵大家多提意見,尤其是剛入職還沒有被同化的小伙伴們。但過去的兩年時間,聽到的抱怨并不少,但大部分都不夠具體明確,也沒有相應的可執行的建議,都被我當做耳邊風而已。舉個例子,幾乎所有入職的研發,都在抱怨代碼的文檔少,注釋少,但等到他自己寫代碼的時候,都沒看到拿出一個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而且還有那么一部分自己都達不到平均水平。在我看來,這種抱怨或批評,完全沒有價值。
因此丁博在文檔上所做的工作,完全符合我倡導的主人翁精神。濤思數據在發展過程中要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文化,主人翁精神是最需要鼓勵的。怎么鼓勵?那就是獎金,而不是口號,希望通過獎金的刺激來真正推動公司價值觀和文化的形成。因此在我開會前決定獎勵名單時,就定下2萬RMB的額度,而且將獎的名字定為"濤思文化獎”。創業的前2年,加入過濤思但隨即離開的也不少,但留下來的,都成為了濤思的聯合創始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有相當的主人翁精神。無論是勝亮、小廖、王婧,還是學校一畢業就加入團隊的洪澤同學,都不喜歡給我面子,都喜歡說我搞錯了,我都是很開心,因為他們是真心的想把濤思做好。
除主人翁精神之外,我們還需要特別鼓勵的是創新精神。創新不僅體現在核心技術的研發上,還體現在市場、銷售、運營以及公司的每一個部門,創新的實質是極大的提高工作或生產效率。如果你能將TDengine的性能提升一倍,能將穩定性大幅提升,能將項目實施時間縮短一半,能讓目前一些繁瑣的工作變成自動化,能在用戶群里更高效的回答問題,能讓我們的博客、視頻傳播的更廣等等,那都是我們需要鼓勵的,需要重獎的。創新需要大膽的嘗試,而且一定會有失敗,但我們絕不會指責失敗,只要我們能快速糾錯,從失敗中學習就行。
對于"濤思文化獎“,我們今后不設名額限制,不設時間,只要敢于指出非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問題,解決它或推動它的解決,只要有創新,能極大的提升工作效率或產品競爭力,我們就馬上獎勵,而且獎金馬上兌現。只有這樣,濤思數據才有希望,才有可能打造出頂級的時序數據庫產品(Time-Series Database),也才有可能成為世界一流的基礎軟件公司。
陶建輝
2022年6月19日于北京望京
點擊閱讀原文,體驗擁抱開源的TDengine!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既不是研发顶尖高手,也不是销售大牛,为何偏偏获得2万RMB的首个涛思文化奖?...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云开发电商小程序实战教程-篇首语
- 下一篇: 华为鸿蒙系统x2,华为多款机型开启鸿蒙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