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办的内涵解构
“一網通辦”節選
“一網通辦”這四個字的每一個字都有特定的含義,整合在一起便構成了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特定概念。
1、“一網通辦”的核心在于“辦”
“辦”重視的是辦理,一方面從民眾角度出發,提高和豐富企業與個人辦事的體驗度、滿意度、獲得感,使民眾能夠及時、方便地獲取公共服務;另一方面在政府部門方面,提高各個層級政府之間、同一級政府內部的不同部門之間提供管理和服務的協同性、便利度,促進辦事效率和效能的提高。
2、“一網通辦”的關鍵在于“通”
“通”主要是指虛擬空間和物理空間的整合和聯通,表現為線上和線下的聯動和共通。在虛擬空間方面,通過建立整合的大數據中心,建立統一的公共服務網,歸集原來分散在各個部門的數據,促進政府部門的數據和信息“以共享為原則,以不共享為例外”,實現政府部門內部的數據聯通和共享,為高效的公共服務和高質量的公共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在物理空間方面,整合多方資源,促進政府部門的集中和協同,推進政府服務資源和部門的整合,為社會提供整合性的公共服務。重視“通”,在橫向上要求政府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強調信息通、材料通、信用通、業務流程通;在縱向上強調促進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項目在一定的空間和領域內實現通辦,努力實現“兩個全覆蓋”,即網上辦理事項全覆蓋、個人辦理事項通辦在一定范圍內全覆蓋。
3、“一網通辦”的基礎在于“網”
通過構建統一的電子政務服務網,整合原來分散于各個政府部門的信息和數據,發現優化和完善政務服務流程的空間和可能,形成監督各個政府部門行政行為的客觀性機制,以信息化手段促進政府流程再造,倒逼政府進行改革,優化政務服務;同時,在優化線下服務的基礎上,提供類似“網購”的線上公共服務新路徑,優化和發展線上、線下兩個方面的公共服務路徑和公共管理方法,給予群眾更多更好的選擇權。
4、“一網通辦”的前提是“一”
強調“一個整體、一個門戶、一門服務、一窗受理”,努力實現“只跑一次、一次辦成”。一個整體。就是通過政務服務在虛擬空間(線上)中的統一和整合倒逼政府部門在物理空間(線下)中的整合,改變政府管理碎片化的現狀,打造整體性政府;一個門戶,就是建立統一的電子政務服務網,提供整合的公共服務;一門服務,就是將面向企業和群眾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集中到一個統一的地點,讓企業和群眾只要去一個地點就能獲得所需要的多種公共服務;一窗受理,就是將涉及民眾的行政審批事項集中到單一窗口,讓企業和群眾能夠集中申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只跑一次、一次辦成”,就是通過“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減少辦事環節,減少辦理時間,減少證明材料,減少群眾跑動次數,使群眾能夠更好、更方便地獲得公共服務。
總體來看,“一網通辦”的概念體現了智慧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相結合的特點。“網”這個字體現了互聯網概念和互聯網思維,“一”重視整合性、整體性,兩個字綜合起來體現了智慧政府建設的要求;“通辦”兩個字則彰顯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取向,是“以人民為中心”這一理念的重要體現。與此同時,從目標取向上來看,“一網通辦”并非簡單地減少跑動次數,而是努力集成多個價值目標,通過電子政府的建設倒逼政府進行流程再造,推動政府部門信息共享,實現“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的綜合目標。正是由于“一網通辦”的智慧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相結合的特點,使得它能夠得到中央政府的肯定和接納,為全國建設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所借鑒和使用,成為中國特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新名片。
by趙勇等著。
總結
- 上一篇: electron (二) 暗黑模式
- 下一篇: python如何读取二进制文件为图片_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