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判断力受制于他的知识和经验: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
“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的故事
?
要提高判斷力,就要不斷學習、思考、交流,要有當小學生的態度,因為人的判斷力受制于他的知識和經驗;當然對于特定的事情的判斷還有一點運氣成分。人無完人,承認自己的錯誤或不足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
(一)有人說這是講王安石改詩的故事。
?
?
王安石做了宰相后,在政務閑暇時,常常翻閱各地送來的詩文。有一天,他看到廣東有個秀才寫的詩:“彩蝶雙起舞,蟬蟲樹上鳴。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他看了第一、二句,點頭稱贊;看到第三、四句,便禁不住暗笑起來。一打聽,是一位多年不第的秀才所書。王安石心想,這樣糊涂的秀才,怎么能考得上呢?于是,他把后兩句改成:“明有當空照,黃犬臥花蔭。
?
后來,王安石變法失敗,被迫辭去宰相職務。真是無官一身輕,王安石到各地去游玩。一天,他來到潮州。晚上,明月當空,花香撲鼻,王安石便到寓所的花園賞月。不多久,來了一位老人,王安石便邀他一起賞月。老人告訴他沒有空閑奉陪。原來老人是這里的花匠,是來捉黃犬蟲的。這一種蟲一到晚上,就在花心里睡覺,糟蹋花朵。說著,老人捉來一條交給王安石看,這是一條黃色的小毛蟲。
?
正當王安石借著月光,看那條黃犬蟲時,忽然聽到空中一陣鳥鳴,極其宛轉悅耳。他感到奇怪,因為鳥在晚上是不叫啊!老花匠說:“這是本地一種稀罕的鳥兒,常在晚上鳴叫,明月當空,叫得更歡,所以當地人叫它明月鳥。”
?
聽了老花匠的話,王安石感到內疚,想起幾年前亂改那位秀才寫的“明月詩”,完全是因為自已無知而鑄成的大錯。后來,王安石還專程拜訪了那位秀才,并當面表示了歉意。
?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0208842.html
?
?
北宋著名詩人王安石喜歡改詩。他為同時代的詩人改詩,而且還為古人改詩。
?
有一次,王安石看見一首詩中的兩句詩:“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王安石看后不覺發笑,心想:“明月”怎么會叫?黃犬怎會臥在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筆改成“明月當空照,黃犬臥花陰”。
?
后來,他游歷南方,發現南方有一種鳥叫“明月”,叫聲婉轉動聽;有一種昆蟲叫“黃犬”,常在花心飛來飛去。這下子他才明白,那兩句詩是對的,而他給人家改錯了。謝貞的《春日閑居詩》:"風定花猶舞",王安石改"舞"字作"落"字,其語頓工。(《彥同詩話》)。
?
對于自己的詩,王安石更是斟酌了再斟酌。他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是詩人在試過"到"、"過"、"入"、"滿"之后才敲定的。春風本是看不見的,一個名詞用作動詞的"綠",把感覺切換成視覺形象,使留在讀者心里的印象更加鮮明。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935290
?
(二)也有人講這是蘇軾與王安石的故事。
?
大約是蘇東坡在朝廷當禮部尚書之時,在他被貶謫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書房烏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見烏齋臺桌上擺著一首只寫得兩句尚未寫完的詩——“明月枝頭叫,黃狗臥花心。”蘇東坡瞧了又瞧,好生質疑,覺得明月怎能在枝頭叫呢?黃狗又怎么會在花心上臥呢?以為不妥。于是提筆一改,將詩句改為“明月當空照,黃狗臥花蔭。”王安石回來后,對蘇軾改他的詩極為不滿,就將他貶到合浦。
?
蘇東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見一群小孩子圍在一堆花叢前猛喊:“黃狗羅羅,黑狗羅羅,快出來呀?羅羅羅,羅羅羅。 ”蘇東坡出于好奇心,走過去問小孩喊什么,小孩說,我們叫蟲子快點出來,好捉它。蘇東坡湊近花前一看,見有幾條黃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蟲在花蕊里蠕動。又問小孩說這是什么蟲?小孩說:黃狗蟲,黑狗蟲。蘇東坡離開花叢, 來到一棵榕樹下,正碰到樹上一陣清脆的鳥叫聲,問旁人,這是什么鳥叫?旁人答道:這叫明月鳥。此刻蘇東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錯改了王安石的詩。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0277833
?
?
古籍記載,有一天蘇軾到王安石處拜訪,看見放在書案上的紙中寫有“明月當空叫,五犬縮花心”的詩句,認為不合情理,拈起筆來改成“明月當空照,五犬伏花陰”。王安石送別蘇軾后看到被改過的詩句,說了聲“孤陋寡聞”,由此引出一個千古之謎。
?
“五犬”豈能“縮花心”?據說蘇軾后來被貶儋州,看到生長于此地的“狗仔花”,花盤托起的五片花瓣活像五只扎堆的小狗:圓圓的頭,突出的咀,鼓起的眼,豎起的耳,微微拱起的腰下有一條翹起緊貼的尾巴,它們曲腿圍坐在一起,把“五犬縮花心”這種奇景演繹得活靈活現。此謎因而得解,歷來也未見有人對這種詮釋提出異議。
?
至于“明月當空叫”這個奇景,蘇軾也領略到了嗎?古今的研究資料都避開此處,少見言及。這個謎也曾經迷倒了不少人。多數探究者都認為,能夠扮演“明月當空叫”這個角色的只能是一種鳥,而到底是哪種鳥則眾說紛紜。有的說這是一種叫“明月”的鳥,有的說是“五色雀”,還有的說這種鳥現在已不存在了。應該說,這種戲弄人的小精靈既不叫“明月”,也不是“五色雀”,它不但至今還存在,而且還有較廣的分布,這種鳥便是小云雀。
?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眾多鳥類由于各自習性不同,把自然界點綴得千姿百態。蜂鳥在飛行中快速抖動雙翅,可前進,可后退,還可以既不進又不退而作一個短時間的空中定點;貓頭鷹與眾不同,白天躲在窩里,夜晚則出來鳴叫和捕食。小云雀分別具有蜂鳥和貓頭鷹的某些習性。小云雀別名百靈、告天鳥、朝天柱,在海南島的沿海平原地區如文昌、海口、陵水、樂東和儋州都有分布,儋州峨蔓鎮一帶居民把它稱為飛天雀。小云雀食蟲和雜草籽,筑巢于坡地低草叢中,每年四至五月下蛋,每窩3至4枚,形狀和蛋殼斑點與鵪鶉蛋相似,只是蛋體較之稍小一些。小云雀喜歡騰地而起,高唱入云,鳴聲嘹亮動聽,音似“吱哩喳、吱哩喳……”,反復不停。小云雀升空歌唱多在兩個時間:一是在白天,天高云淡時。人們聽見空中傳來鳥叫聲,往往只聞聲不見鳥,如果刻意隨聲搜尋,通常還能在高高的天空中看見一個小小的黑點。二是在夜晚,明月高掛時。由于小云雀像蜂鳥一樣高頻率地抖動翅膀,能作一個較長時間的空中定點或緩慢移動,因此人們偶爾也能看到小云雀與月亮位置重疊,好像鳥在月中叫;但是更多的時候人們只聽到鳥在空中鳴叫而看不見鳥,在茫茫的夜空中,只有明月在照,仿佛明月在叫。這就是王安石筆下描述的“明月當空叫”的奇異的自然景觀。
?
王安石摒棄了常理中的“明月當空照,五犬伏花陰”而擷取了自然界中的兩種奇觀表述為非常理的“明月當空叫,五犬縮花心”,把人們引入一個神秘莫測的境界。在“明月當空叫,五犬縮花心”與“明月當空照,五犬伏花陰”中,“叫”與“照”,“心”與“陰”,其音相近而其義相悖。小云雀與狗仔花,一以其技巧,一以其形態,把“明月當空叫,五犬縮花心”這兩種神奇景觀演繹得淋漓盡致,使這些神奇景觀充滿了詩情畫意,耐人尋味,因而被視作唐宋傳奇之一,這也正是其千年流傳,萬人傳誦的原因。
?
王安石不僅是高官重臣,而且還是北宋的大文豪,他知識淵博,天文地理都很精通,從上面的兩句詩,讓我們看到他文字錘煉的功底,同時也看到他對自然界的一些奇異現象觀察入微。蘇軾如果也能看到自然界中的這兩個奇異現象,領略“明月當空叫,五犬縮花心”的奇特意境,肯定對王安石的學識佩服得五體投地。然而,蘇軾為什么會貶到擁有這兩種神奇景觀資源的儋州,是純屬巧合還是有意安排,更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
?
http://bbs.city.tianya.cn/tianyacity/Content/186/545437.shtml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人的判断力受制于他的知识和经验: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笔记33 笨办法学python练习40之
- 下一篇: 麻省理工计算机导论公开课,网易公开课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