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国学大师
百度等網站聯合舉辦了一個所謂我心目中的國學大師排名的投票活動,這下可熱鬧了!原來,國學大師是評出來的,是投票選出來的!這可真是夠民主了! 我 的第一反應就是,很反感。為什么呢?因為,這種活動基本上都是真正的國學大師所不熱中的,也不關心的,甚至也是很反感的。人們之所以熱中舉辦這樣的活動, 其實最基本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逗著國學大師們玩,即所謂的心理平衡問題:你不是國學大師嗎?我就不評你,看你怎么辦。也就是說,國學大師們的命運掌握在 別人的手里了,你說慘不慘!另一個原因則是利用評選國學大師的機會造聲勢,以鞏固自己現實中的地位。這是為何呢?原來,現在有相當的——應該說是中國現存 于世的著名學者,在學術界有點影響的人,基本上都是某個國學大師的徒子徒孫徒重孫徒重重孫輩,自己的祖師爺評選上了國學大師,這可是一件極其好的事情,要 知道,國學大師的含金量可真是太高了!如果說學術界有最高的獎項或榮譽的話,那么國學大師是當之無愧為第一個顯眼的名號的!評選上了國學大師,其實是他的 徒子徒孫的榮譽,而不直接是國學大師們的榮譽。彈冠相慶的,應該是這些人。從此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徒子徒孫之所以熱中于評選國學大師,其實是一種外強中干 的表現,自己的聲名已經遠遠不能支撐自己這一脈的未來了,于是就借祖師爺來裝點一下門面。而從真正學術上的意義來說,這是一種變相的學術腐敗行為和活動。 因為雖然是虛名,可是這些虛名實在又是和現實的若干利益聯系在一起的! 正 因為有以上兩點,所以近年來出現了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就是國學大師逐漸的多了起來。每當一個出名的學者逝世,最大的身后事當然是蓋棺論定,評價一下他的 學術地位。可想而知,加上一個國學大師的名號,可謂是對于死者對于存者都是很有好處的。面對中國學術的滑坡和創造精神的空前衰落,伴隨而生的是國學大師的 漸漸的增多。這真是一種非常好玩的極具諷刺意味的現象,可謂現代儒林新世相! 明 白了事實的背景和真相之后,我們就可以來談一談國學大師的問題了。那么究竟在成就上達到怎樣的程度才可以被稱為國學大師呢?國學大師的基本標準是什么呢? 這個倒不妨探討一下。所謂大師級別,是就學術和事業的四個層次而言的,即象現在的職稱一樣,有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四個級別,而和國學大師相提并論的 則是一般學者、名家、大家、宗師四個級別,而國學大師基本上屬于第三個級別即大家的程度和水平,但是國學大師因為是通才,所以還要比大家高一點,比宗師低 一點,介于二者之間吧。因此一般說來,最基本的一條就是,國學大師至少是通才式的人物,而且對于中國文化有著精深的理解和體悟。這樣說來,在某一方面和領 域達到大師級別的人,未必就是國學大師,例如在詞曲等方面達到大家層次的學者,如果在文化的層次上沒有達到相當的水平和影響,則只能是這一方面的大家或大 師,而不是國學大師。其次,即使是通才式的人物且已經達到了大家的水平,也在文化的層次上有了相當的了解,但是這種水平只要是體現在知識的廣泛程度上,即 我們經常所說的學問的博大精深,而沒有質的創造和突破,沒有自己對于中國文化的真正體悟,也是不能算是國學大師的。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國學大師,至少是應 該具備創新的精神,如果僅僅是停留在知識的積累上,那就是古代秀才的水平,而不是國學大師的境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現在所謂的許多國學大師,其實是 連古代的秀才也比不上的!古代的秀才背記了很多的經典名著以應付考試,當然也不能說只是死記硬背,許多有很高造詣的秀才、舉人終生沒有考上進士,這是事 實。現在的國學大師們,在掌握經典、理解這一個方面,就有大多數的人沒有古代的秀才們水平高。 什么叫做創新精神?我想,就是與時俱進的精神,作為國學大師, 不 能僅僅是在故紙堆里過活,津津樂道于故紙堆的樂趣而不關心現實世界、現實生活和人生,如果學問不在現實生活和人生的意義上來進行觀照的話,那做的就是死學 問,就更是連秀才也不如了。我們現在的國學大師們,很多不具備這樣的一種精神。什么叫創新精神,就是在某種歷史時空之內,你的作用不可替代的一種顯現。不 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在故紙堆里研究學問,最后搗弄出來了所謂的學術成果,一出一塊磚頭,怪嚇人的。這種工夫,打個比方,有很多人都可以達到,如果下相當的工 夫的話,也就是說,你的研究成果和成就,別人通過努力也可以達到。這種境界,就不是國學大師的境界。國學大師在一定的時代之內,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一 個頂一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真正的懷疑現在是否有所謂的國學大師。 建 國后不是沒有國學大師,但是基本上都是解放前遺留下來的。當這些人死后,國學大師就出現了斷層。但是,沒有國學大師的學術界是奈不住寂寞的,評選國學大師 就體現了這一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在的國學大師,其實是國學大師滅亡之后的產物,是掛羊頭賣狗肉。現在的國學大師,即使是被選上而仍然存活于世的,他 們也絕對沒有一個人敢承認自己是國學大師,我相信這是他們的真實想法,我們不聽他們的真實想法而評選所謂的國學大師,其實就是奸名盜利之輩,在這種情況被 國人津津樂道而大關心誰是國學大師的時候,學術的危險時代就真正的來臨了! 我 看到一些著名學者推薦的國學大師,居然有的沒有陳寅恪,這真是搞笑!又如,錢基博先生因為占了兒子的光,也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候選人之列——其實他早就被視 為國學大師了,早就被徒子徒孫們利用了,名不副實,這是很可悲的,將會導致反面的批評的增多。即使是錢鐘書,也是夠不上國學大師的層次和級別的,他不過是 在文學研究領域里做成出了很大成就的人而已,偏于文學方面,對于中國文化的理解和體會,頗有書呆子的意味,他的專心于治學而不熱中于現實中名利之浮華的態 度,一方面是極其值得提倡的,但是在另一方面,這種書呆子式象牙塔里的學者,缺乏對于中國民生和現實最真切的接觸和感受,當然在人生境界、精神境界上就有 所欠缺,在很多問題上點不到點上,仍人著急,這正是他缺乏創新精神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錢氏之研究已經熱了好些年,更為荒唐的是他早就被掛上了“文化昆侖” 的銜,這實在是比國學大師又上一個層次了!比起文學上的王國維的悟性和人文高度,及陳寅恪在史學方面的造詣,錢鐘書還差得很遠。我想,即使是送“文化昆侖 ”這頂帽子給錢鐘書的人,也是沒有真正的理解什么是“文化昆侖”的。這個名號實在是太大了,昆侖是中國的象征,在中國具有無上的地位,送他這樣的名號,其 實是把他送上了和孔子、老子等人并列的位置上,恐怕屁股受不了呀!即使錢鐘書本人在世,也不敢拜領這樣的名號的! 還 有一個人,我們不應該把他和國學大師聯系起來,那就是魯迅。魯迅的文學成就無可非議,一直居于中國現當代文學最第一的位置,我是一點也不否認的。但是,何 必要把他和國學大師扯到一起呢?魯迅的學問,實在是不上數的,雖然在很大程度上說,他的學問也是很不錯的。無聊的中國人又把我們這樣一個很好的文學大師送 上國學大師的位置,不知究竟要想干些什么!魯迅在世的話,一定要被氣死!還有一個問題和錢鐘書有關,那就是錢鐘書認為魯迅的《阿 Q 正傳》寫得太長了,因為他只適宜寫短篇的小說作品。恰恰相反,很多人認為魯迅最可惜的就是沒有寫長篇小說,因為當時的環境不允許。錢鐘書的見識,我們也由此可見一斑呢。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everspring/126009
總結
- 上一篇: python使用h5py读取mat文件数
- 下一篇: Flutter防微信还原度最高开发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