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产品,离不开这4个 层面
前言
一個優秀的產品,不僅有效解決了用戶的需求,還會讓用戶愛不釋手。這種解決用戶需求不是 “暫時性” 的解決,而讓用戶愛不釋手也不是 "短暫性"的。這其中蘊含的知識體系非常龐大,如果你的產品無法滿足用戶,那么再好的功能與系統也是白費。
巨頭、平臺太多,我們無法逃避用戶體驗這個問題
枚舉一個電商例子,假如,糯米網商城的界面非常亂,且無法輕松簡潔引導用戶完成交易的話,那么作為用戶我會馬上卸載。其實呢,糯米網不是技術不行,而是 “不尊重用戶”,平臺無法給予用戶良好的用戶體驗,那么用戶就會離開,進而選擇京東、淘寶、當當網…等等其他平臺。
歸結到用戶體驗,三言兩語無法闡述清楚,請先看下面兩幅圖:
 
 嗯,確實很有道理的兩張圖片,但會不會太過于抽象與片面?你能看懂嗎?如何實施?
 如果用戶體驗的概念用兩張圖片(上圖)就能完全闡述清楚的話,我覺得也沒有必要繼續花時間分析了。
那究竟什么是 “用戶體驗” ?怎們才算 “好的用戶體驗呢” ?
簡單來說,好的用戶體驗肯定存在以下三點:
具體實現,要圍繞著4個層面,下面展開詳談。
一、戰略層面
確定產品定位及目標用戶的同時,也決定了用戶體驗的核心基因!
我們要明白產品的目標用戶是誰?產品為他們解決什么樣的問題?他們的共性喜好是什么?產品怎么去迎合他們?這4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從公司的戰略層面決定了產品用戶體驗的核心基因。
用都沒用,何來體驗?
所以,產品的用戶體驗,一定是針對特定人群,特定應用場景的體驗。
枚舉幾個常見電商平臺
1. 新版天貓APP:與舊版相比,改版后的天貓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為追求品質的人群提供品質商品。因此整個APP從原來那種色彩鮮艷,玲瑯滿目的風格,轉變成了簡約清爽,且以品牌內容為主的風格。
 
 2. 唯品會:非常清晰的定位,做女性品牌的折扣商品特賣。因此其APP是這種偏女性喜歡的粉嫩系小清新風格。
 
 3. 貝貝:專注于媽媽群體,為其提供國內外最優質的孕嬰童品牌商品。因此其APP是這種呆萌可愛+親子美媽風格。
 
 總結
所以,公司戰略層面決定了產品定位和其目標用戶,其實也確定了這些用戶體驗的要素:
二、范圍層面
提供全流程閉環的,全接觸點的優質服務,讓所有用戶樂在其中!
以電商產品為例,其用戶通常都可分三類:
一個閉環的購物流程可能是這樣
商家入駐 → 發布商品 → 設置促銷活動 → 用戶瀏覽商品 → 咨詢商品信息 → 下單付款 → 物流收貨 → 使用商品 → 申請售后(若有問題) → 申請平臺介入(若有糾紛) → 糾紛處理 → 結束。
在這個流程里,上訴三類用戶(消費者,商家,平臺工作人員)都會參與其中,他們在使用產品時,每一個接觸點都是用戶體驗的一次積累。
枚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總結
所以,用戶體驗不僅僅體現在APP,網站,管理系統等等這些線上可觸碰,可操作的技術層面。它還存在于各種規則,各種支撐服務,公司各個窗口部門每位員工等等這些線下的非技術層面。
產品的每個接觸點都存在著用戶體驗,都做好了,做扎實了,不一定有人點贊。但是只要有一個接觸點沒做好,就有可能導致用戶流失和產品口碑下降。
三、表現層面
" 產品要讓傻子都會用 "
表現層面的用戶體驗,也可稱為技術層面的用戶體驗,是大家平時討論最多的,用戶最容易接觸到的,最容易感知到的。這個層面的用戶體驗,相對來說是比較好做的,因為有很多可參考的案例和方法論。簡單而言,做到三點即可。
流程設計和操作要簡潔明了
以APP注冊流程為例,其核心訴求有三點:
所以,這個最常見的注冊流程在經過無數產品的無數次捶打和驗證后,就變成了這樣:
 
 這是非常標準的流程,以最少的步驟完成了最核心的訴求,但有兩個地方可以改進:
用戶很懶、很挑剔、很容易煩躁
不管以什么理由,不管以什么噱頭和利益勾引,都盡量不要加入任何與核心訴求無關的步驟。因為每增加一個步驟,其實也增加了一次用戶流失的可能,你可以把需要收集的信息放在 “某些地方” ,比如收貨地址收集,你不要把收貨地址讓用戶注冊時填寫,而是在購買商品時填寫。
靜態內容要有焦點
以電商類APP為例,其表現層上超過70%的區域都是靜態內容的展示,而其用戶體驗的核心在于視覺焦點的設計和利用:
 
 以最新版的天貓APP為例,它這三個頁面靜態內容的用戶體驗設計上是挺有參考性的:
功能操作一定要有交互
通常涉及按鈕操作后的顏色變化,加載頁面時的動畫提示,異常問題出現時的原因告知等等,這些都是很常見的,非常容易理解的用戶體驗。舉幾個最常見的例子:
 
 說白了,有些時候要及時給予用戶反饋信息,很好理解,人人都想得到。
四、運營層面
讓用戶上癮,讓用戶離不開你
準確來說,運營層面不會直接提升用戶體驗,因為運營的本質是提升用戶粘性,通過讓用戶持續使用產品來達到盈利的目的。
但是,運營層面對產品用戶體驗的提升是隱性的,是輔助性的。
比如,作為電商平臺,定期為優質商家提供品牌營銷,品牌推廣培訓服務;定期安排客服人員回訪優質商家,解決問題,咨詢并收集建議;與優質商家合作,在公平公正不強迫的原則下,不定期舉辦的促銷活動等等。
再比如,邀請種子用戶或者粉絲用戶參與公司重大活動(比如年會)或者重大產品改進(比如新功能的灰度測試);定期安排客服人員回訪優質用戶,咨詢并收集建議;不定期舉辦主題類的用戶沙龍等等。
這些舉措都可以間接的提升用戶體驗,因為運營層面的用戶體驗,其核心是要與用戶形成互動,讓他們上癮,讓他們使用產品成為習慣,讓他們離不開你。
沒有極致的用戶體驗,它只是一個利益平衡點
前面說了那么多有關用戶體驗的事,其實根本不存在 "極致的用戶體驗 ",所謂追求極致的用戶體驗,那都是噱頭,那都是用來忽悠人的。
假如,小王與小李都創建了一個網站,都是電商平臺,小王做了 “極致的用戶體驗”,而小李把商品的價格在合理的利益范圍內壓到了全平臺最低,我們猜一下小王與小李未來誰的用戶流量大呢?
枚舉一些例子:
簡單來說,用戶想省錢,商家要掙錢,平臺要掙錢,這本來就是天生的訴求和矛盾。
寫在后面
所以,真實的 “用戶體驗” ,它只是一個平衡點,是產品各個參與角色的利益平衡點,在基本平衡的前提下,通過技術的、商務的、甚至是忽悠等各種手段,盡量讓產品看上去很美,用起來好。
希望大家各抒己見評論留言,一起討論分析。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优秀的产品,离不开这4个 层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老婆学计算机视频,教老婆学电脑-5.14
- 下一篇: Epson推AR眼镜:最大亮点就是可接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