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水环境与水生生态保护技术政策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水電水利建設項目水環境與水生生態保護技術政策
?
(2010-11-10 15:33:02) 轉載
▼ 關于印發水電水利建設項目水環境與水生生態保護技術政策研討會會議紀要的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局(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 為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提出的“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的要求,交流水電水利建設項目水環境與水生生態保護工作經驗,我局于2005年12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了水電水利建設項目水環境與水生生態保護技術政策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分析了當前水電水利建設與生態保護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研究了水電水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中突出的水環境與水生生態保護問題,提出了相關技術措施和建議?,F將會議紀要印發給你們,請根據會議精神開展工作。 附件:水電水利建設項目水環境與水生生態保護技術政策研討會會議紀要 二○○六年一月九日 主題詞:環保 水電水利 技術 政策 紀要 函 抄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綜合業務部,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各有關單位。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辦公廳2006年1月10日印發 附件: 水電水利建設項目水環境與水生生態保護技術政策研討會會議紀要 2005年12月13日~14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在北京組織召開了水電水利建設項目水環境與水生生態保護技術政策研討會。參加會議的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等單位的代表共計69人。國家環??偩汁h評司祝興祥司長、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史立山處長、農經司馮云飛副處長、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農林水業務部何平主任和能源業務部周家驄處長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家環??偩衷u估中心副主任吳波作了會議總結。 會議緊密圍繞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提出的“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的要求,從水電水利建設項目河道生態用水量的
確定及保障措施、水庫下泄低溫水影響及其工程措施、魚類保護方法等三個方面進行專題發言和交流討論,充分肯定了國家環??偩峙c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水電建設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環發〔2005〕13號)的指導和推動作用,對進一步作好水電水利項目水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技術措施和政策建議。本次研討會是在水電水利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務實的、富有成效的會議,各方面給予了積極評價。 與會代表認為,水能是我國的重要能源資源,水電水利工程對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大作用。從我國能源發展戰略和水電資源的再生特性,以及水電在電源結構中承擔的特殊作用看,水電在能源發展和電力建設規劃中需有適當比例,開發建設合理規模水電是必要的。但水電水利工程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環境影響,隨著水電水利建設力度加大,其環境問題日益凸現,社會關注程度加大。尤其是流域梯級水電建設影響范圍廣、因素復雜、周期長,有些影響具有累積和滯后效應,甚至還有一些不可逆的影響。水環境與水生生態保護既是目前水電水利工程建設面臨的敏感性問題,又是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管理的薄弱環節,過去資金和技術是制約水電水利建設的主要因素,現在環保和移民已成為水電水利發展的瓶頸,要妥善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矛盾,對水電水利建設生態保護問題的長期性、復雜性有足夠的認識,堅持“統籌規劃、保護優先、有序開發、嚴格準入,強化監管”。 解決水電水利建設生態保護問題必須堅持以法律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有關環保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有關資源法規均對水電水利建設項目水環境和水生生態保護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近年來,環保部門相繼頒布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水利
水電工程》(HJ/T88-2003)等一系列技術標準,有關行業部門與建設、設計、環評、科研單位共同努力,圍繞水電水利建設中的河道生態用水、緩減低溫水影響及魚類保護等若干環保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科研與工程實踐嘗試,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關于河道生態用水計算與解決措施 引水式和混合式電站引水發電以及堤壩式電站調峰運行將使壩下河段減(脫)水,調水、引水和供水等河道外用水水利工程也將造成下游河道減(脫)水,水文情勢的變化將對水生生態、生產和生活用水、河道景觀等產生一系列的不利影響。為維護河流的基本生態需求,水電水利工程必須下泄一定的生態流量,將其納入工程水資源配置中統籌考慮,使河流水電動能經濟規模和水資源配置向“綠色”方向發展。 1、河道生態用水需要考慮的因素 (1)工農業生產及生活需水量; (2)維持水生生態系統穩定所需水量; (3)維持河道水質的最小稀釋凈化水量; (4)維持河口泥沙沖淤平衡和防止咸潮上溯所需水量; (5)水面蒸散量; (6)維持地下水位動態平衡所需要的補給水量; (7)航運、景觀和水上娛樂環境需水量; (8)河道外生態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連濕地補給水量等。 2、河道生態用水的計算方法和原則 維持水生生態系統穩定所需水量的計算方法較多,目前常用的有水文學法、水力學法、組合法、生境模擬法、綜合法等。河道外生態需水量計算方法包括直接計算法與間接計算法。最小稀釋凈化水量計算方法有7Q10法、穩態水質模型法、環境功能設定法等。工農業生產及生活需水量應根據用水對象的具體需要予以
確定。維持河口泥沙沖淤平衡和防止咸潮上溯所需水量以及航運、景觀和水上娛樂環境需水量,應根據環境對河道控制斷面的水位、水深、流速、水面寬等水文情勢特征值的要求,采用水力學模型定量計算獲得。水面蒸散量應根據當地氣象特征和水面面積,采用數學模型定量計算獲得。 河道生態用水量的計算需開展多方法、多方案的比選。維持水生生態系統穩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應小于河道控制斷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當多年平均流量大于80m3/s時按5%取用),在生態系統有更多更高需要時應加大流量,不同地區、不同規模、不同類型河流、同一河流不同河段的生態用水要求差異較大,應針對具體情況采取合適計算方法予以
確定;應根據生態系統不同月份、不同季節對流量的要求,給出年內下泄流量過程線;工農業生產、生活需水量和最小稀釋凈化水量計算需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趨勢。 3、生態流量下泄方式及監控系統 根據目前國內外水電水利工程實踐,生態流量下泄方式可采取如下措施加以保證: (1)
水電工程樞紐布置中,在大機組之外單獨設置“小機組”,承擔泄放流量任務,同時可發揮一定的經濟效益; (2)承擔基荷發電任務,通過電站本身發電
下泄生態流量。但需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水庫運行方案和發電運行方案中明確; (3)在樞紐布置中單獨設置生態流量泄放設施,明確運行方案; (4)結合工程本身引水、泄流永久設施,修建改建生態流量泄放設施,明確運行方案。 此外,有必要在水電水利工程建立下泄流量自動測報和遠程傳輸系統,確保生態流量數據獲取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便于工程生態流量泄放調度管理和環保主管部門監督。同時可以在
下泄生態流量測報的基礎上,根據河道生態保護情況的監測結果,適時優化泄水調度。 二、關于水電水利
工程下泄低溫水影響及對策措施 多年調節、年調節、不完全年調節及季調節等調節性好的水庫建成運行,將對庫內的熱量起到調節作用,水庫在沿水深方向上呈現出有規律的水溫分層,大致表現為:冬季庫區趨于等溫分布,下泄水溫較天然情況高;春、夏季庫表水溫高,庫底水溫低,下泄水溫較天然情況低。下泄低溫水可對魚類造成突出的不利影響。水溫變冷,水體的溶氧量和水化學成分將發生變化,影響魚類和餌料生物的衍生,致使魚類區系組成發生變化。下泄低溫水將使魚類產卵季節推遲、影響魚卵孵化甚至造成不產卵。下泄低溫水還會降低魚類新陳代謝的能力,使魚生長緩慢。水溫低、餌料生物生長緩慢,將直接影響魚類的生長、育肥和越冬。低溫水會對農作物產生“冷害”影響,造成減產甚至絕產。 1、低溫水預測計算可首先對水庫水溫結構進行簡易判別,方法主要有:參數α-β判別法、密度佛汝德數判別法、水庫寬深比判別法等。在此基礎上對水庫水溫計算,方法主要有:中國水科院方法、東勘院計算方法等經驗法,以及垂向一維模型、立面二維模型和三維模型等數學模擬法。 2、為減輕水庫下泄低溫水對下游造成的不利影響,保護下游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應考慮采取分層取水、合理利用水庫洪水調度運行方式、寬淺式過水斷面的灌溉渠道、“田間調溫”等措施,其中采用分層取水是目前緩減低溫水影響的最有效辦法。分層取水建筑物主要有多層平板門、疊梁門、翻板門、浮筒等豎井式、斜涵臥管式以及多個不同高程取水口布置等形式。" 三、關于魚類保護 水電水利工程攔河建筑物使河流水生生境片斷化,阻隔魚類洄游通道,阻礙上下游魚類種質交流。庫區水深、流速等水文情勢的變化會造成原有水生生境的改變甚至消失,致使魚類區系組成發生變化,特別是珍稀保護、特有物種的消失。水電水利工程泄流消能可造成水體溶解氣體過飽和,對部分魚類特別是幼魚造成嚴重影響。 針對水電水利工程對魚類的影響特點,可采取以下保護措施: 1、在珍稀保護、特有、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魚類洄游通道建閘、筑壩,須采取過魚措施。對于攔河閘和水頭較低的大壩,宜修建魚道、魚梯、魚閘等永久性的過魚建筑物;對于高壩大庫,宜設置升魚機,配備魚泵、過魚船,以及采取人工網捕過壩措施。同時應重視掌握各種魚類生態習性和水電水利工程對魚類影響的研究,加強過魚措施實際效果的監測,并據此不斷修改過魚設施設計,調整改建過魚設施,優化運行管理。 2、工程建成運行造成魚類資源量減少,應實施人工增殖放流措施。對于大中型水電水利工程,應在截流前在工程管理區范圍內適當的地點建立魚類增殖站,長期運行,由工程業主承擔費用、負責建設和管理;對于增殖魚類苗種已市場化,可定期購買魚苗放流;對于流域梯級開發項目,可統籌考慮幾個相互聯系緊密的梯級聯合修建增殖站,但其規模應滿足全部梯級的增殖保護要求。重點增殖放流國家、地方保護及珍稀特有魚類和重要經濟魚類。適當提高放流規模和規格。沒有成熟繁殖技術的需開展魚類保護關鍵技術研究。建立水生生態環境監測系統,長期監測魚類增殖放流效果。 3、工程建設使魚類“三場”和重要棲息地遭到破壞和消失,應盡量選擇適宜河段人工營造相應水生生境。 4、工程建設造成珍稀保護、特有魚類資源量下降,影響魚類種群穩定,除了人工增殖措施外,可在社會和自然條件適宜河段設立魚類保護區和禁漁區。 5、對存在氣體過飽和影響的水電水利工程,需采取對策措施,如調整泄流建筑物形式;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適當延長泄流時間,降低泄流量;多種設施合理組合泄流措施等。 四、建議 1、鑒于過去一些水電水利工程的經驗和教訓,為了協調環保要求與工程主體設計之間的關系,與會代表提出:涉及樞紐總體布置、水資源配置、動能經濟計算等重大設計內容的環保措施,應在規劃、預可(項目建議書)階段予以盡早考慮。 2、為實現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保護的共贏,建議在水電水利工程設計和實際運行過程中,將生態保護要求納入工程運行調度方案,實施生態調度。工程生態調度方案考慮因素包括:下游河道生態用水需要、緩解下泄低溫水影響需要、魚類洄游和產卵需要、降低大壩泄流造成水體溶解氣體過飽和程度的需要、水體水質保護和防治富營養化的需要等方面。 3、積極借鑒國外水電水利工程周期性換發許可證的運行期監督管理制度,探索我國水電水利工程運行期環境管理制度,落實水電水利工程水環境和水生生態保護設施與措施的正常運行。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水环境与水生生态保护技术政策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如果覺得生活随笔網站內容還不錯,歡迎將生活随笔推薦給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