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窑赋的作者是谁?
寒窯賦的作者是誰?是為您推薦的內容,希望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1、寒窯賦的作者是誰?
寒窯賦的作者是誰?寒窯賦的作者相傳是北宋大臣呂蒙正,《寒窯賦》又稱為《破窯賦》、《勸世章》,也叫勸世文,是一篇警世的文章。創作背景是當時呂蒙正擔任太子也就是后來的宋真宗的太子太傅,為了勸誡太子而寫的。也有可能是明代的一些江湖人士掛用呂相之名的偽作,現在的《寒窯賦》有很多個版本,但整體風格大同小異,都是勸人向善的,還有鼓勵人們坦然面對困難和坎坷,以及積極面對世間的冷暖。文中還提出現實中存在的種種無常的例子,比如“楚霸雖雄敗于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里江山 “,還有”韓信未遇之時無一日三餐,青春美女卻招愚蠢之夫“等等一些通俗易懂,膾炙人口的句子。
2、繁星作者是誰?原名是誰?
《繁星》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謝婉瑩。冰心(謝婉瑩,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福建長樂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成員、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被稱為"世紀老人"。
《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詩集,詩集收入詩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寫小詩164首,最初發于北京的《晨報》。
《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將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集子里。總的說來,它們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作品部分節選入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七課。
3、繁星的作者是誰?
《繁星》的作者:
《繁星》的作者是冰心。《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詩集,詩集收錄了詩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寫的164首小詩,最初發于北京的《晨報》。《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用作者冰心的話說,就是將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集子里。總的來說,它們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后,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于1951年返回中國。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繁星》簡介:
冰心,這位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壇,便以宣揚“愛的哲學”著稱。而母愛,就是“愛的哲學”的根本出發點。她認為,母愛是孕育萬物的源泉,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有了愛,便有了一切”。在《繁星》中,她把母愛視為最崇高、最美好的東西,反復加以歌頌。
這種母愛的頌歌,在《繁星》里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可以說,正是對母愛的深情贊頌,奠定了這部作品深沉的細膩的感情基調。與頌揚母愛緊密相連的,便是對童真、童趣、童心及一切新生事物的珍愛。在詩人眼里,充滿純真童趣的世界才是人間最美的世界。
藝術形式:
在藝術上,《繁星》兼采中國古典詩詞和泰戈爾哲理小詩之長,善于捕捉剎那間的靈感,以三言兩語書寫內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長。特別是在語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瑩明麗,明白曉暢而又情韻悠長,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寫作背景:
冰心在后來回憶了自己當初寫詩時的情景。在她求知欲最旺盛的時候,課上課下貪婪地讀著各種書報,遇到自己喜歡的句子,就三言兩語歪歪斜斜地抄在筆記本的眉批上,這樣做慣了,有時也把自己隨時隨地的雜感和回憶寫上去,日子多了,數量也就相當可觀。雖然大致不過三五行,但這三五行背后,總有些與親身經歷有關的事,看到這些字,便想起很親切很真實的情景,舍不得丟掉。這時她偶然在一本什么雜志上,看到鄭振鐸譯的泰戈爾的《飛鳥集》連載,都是充滿詩意和哲理的三言兩語。她心里一動,覺得自己記在筆記本眉批上的那些三言兩語,也可以整理一下,抄錄出來。在抄的時候,她選擇那些更有詩意的,更含蓄一些的,放在一起,因為是零碎的思想,就選了其中的一段,以繁星兩個字起頭的,放在第一部,命名為《繁星》。
中心思想:
1、是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
2、是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贊頌。在冰心看來,人類來自自然,歸于自然,人與自然應該是和諧一致的。
3、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們稱這部分詩為“哲理詩”,這類詩簡練而雋永。
4、火燒云的作者是誰?
作者是蕭紅。《火燒云》蕭紅創作的《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摘入滬教版五年級課文。
蕭紅,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乳名榮華,學名張秀環,后由外祖父改名為張廼瑩。筆名蕭紅、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發表第一篇小說《棄兒》。1935年發表成名作《生死場》。1940年發表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結核和惡性氣管擴張病逝于香港。
原文節選:
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是在等人騎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來似的。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馬腿伸開了,馬脖子也長了,一條馬尾巴可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馬尾巴,那匹馬就變模糊了。
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那條狗十分兇猛,它在前面跑著,后邊似乎還跟著好幾條小狗。跑著跑著,小狗不知跑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見了。
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跟廟門前的大石頭獅子一模一樣,也是那么大,也是那么蹲著,很威武很鎮靜地蹲著。可是一轉眼就變了,想要再看到那頭大獅子,怎么也看不到了。
5、清貧的作者是誰?
《清貧》的作者是方志敏,清貧在文中指貧窮、清廉,貧苦而不失節。
簡介: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 陽人。
《清貧》是方志敏于1935年5月26日創作的一篇散文。
這篇自敘式的隨筆,篇幅不過幾百字,語言樸實無華,然而卻表現了極為深刻的內容,也顯示了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才能。
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第1段)寫方志敏一向過著樸素的生活,從沒有奢侈過,概敘“清貧”提挈全文。
第二部分(第2至9段)寫兩個事例,詳細記敘方志敏在被捕當天,敵人在他的身上一個銅板都沒有搜出的事。
第三部分(第10段)高度贊揚革命者的品德。
6、三顧茅廬的作者是誰?
陳壽。
三顧茅廬又名三顧草廬,典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後漢末年,漢朝宗親左將軍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他們的談話內容即《草廬對》(三分天下的戰略決策)。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去南陽臥龍崗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漢末劉備三次前往南陽臥龍崗誠訪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后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現在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南陽臥龍崗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
7、竇娥冤的作者是誰?
《竇娥冤》的作者是關漢卿。《感天動地竇娥冤》(簡稱《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雜劇,刊行于明萬歷十年。全劇四折,寫弱小寡婦竇娥,在無賴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為殺人兇手,被判斬首示眾。臨刑前,滿腔悲憤的竇娥許下三樁誓愿: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果然,竇娥冤屈感天動地,三樁誓愿一一實現。元朝時,為了滿足蒙古貴族窮奢極欲的生活和軍事的需要,一些蒙古大臣勾結地方官吏,貪贓枉法,無所不為。在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下,各族勞動人民都過著悲慘的日子,尤其是受到歧視的漢人和南人,冤案多得數也數不清。一些有正義感的讀書人,不滿官府的黑暗統治,便利用雜劇的形式來揭露官場的罪惡和社會不公平的現象,關漢卿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看到的、聽到的百姓悲慘的遭遇寫進他的劇本《感天動地竇娥冤》。
8、松鼠的作者是誰?
松鼠的作者是布豐。
這是一篇說明文,也是一篇描寫大自然中的小動物的文學作品。
通過對松鼠的形態、顏色、用途等方面的細致描寫,勾畫出了這種小動物漂亮的外貌、馴良的習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愛的特點。
說它是說明文,因為它是一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旨在說明松鼠外貌(形態與顏色)、習性(馴良與乖巧)、用途(肉、毛、皮)、繁殖能力及其他特點。說它是文學作品,因為它不同于一般的說明,它是將自己細致入微的觀察與研究的結果,用文學語言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來,給人以一種藝術享受。
這種文藝性的說明文又稱為科學小品。它的特點是短小精煉,一篇集中說明一個問題,資料可靠,數據確鑿,力求知識的科學性;活潑生動,有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可敘述,可描寫,把科學融于藝術之中,引人入勝。《松鼠》一文很好地體現了這個特點。
9、觀潮的作者是誰?
《觀潮》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作者是趙宗成、朱明元。
千百年來,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不知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本文記敘的就是一次觀潮的盛況,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的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描繪出江潮由風平浪靜到奔騰咆哮再到又恢復平靜的動態變化,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
《觀潮》在文中,作者不但運用比喻、形容、襯托等方法直接描繪了潮水洶涌澎湃、雷霆萬鈞的情狀和聲威,還從觀潮的人數之多、熱情之高間接地表現了大潮的奇特。這樣直接描寫和間接烘托將錢塘秋潮這一天下奇觀,生動形象的展現在讀者面前。
原文節選: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踮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10、落花生的作者是誰?筆名是什么?
《落花生》作者許地山,筆名落華生(古時“華”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
《落花生》課文主題:
《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本文寫了“我們”一家人從種花生到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對花生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也告訴我們: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落花生》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和議花生四部分內容。其中,議花生是課文的重點部分,作者通過花生的特點,贊美了默默奉獻、不圖虛名的品格。
最后一段第一句講過收獲節的談話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時間,把事情敘述完整。第二句寫出了父親的話給“我”的印象之深,以及作者在收獲節上的收獲之大,也可見母親安排這一活動的用意和父親參加這一活動的目的。這樣的結尾深化了主題。
11、牛郎織女的作者是誰?
1、牛郎織女是一個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葉圣陶1923年進入商務印書館,開始做出版工作,《牛郎織女》就是他寫的短篇小說。
2、牛郎織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漢族民間愛情故事,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主要講述了牛郎是牛家莊的一個孤兒,依靠哥嫂過活。嫂子為人刻薄,經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自耕自食。這頭老牛很通靈性,有一天,織女和諸仙女下凡嬉戲,在河里洗澡,老牛勸牛郎去見,后來他們很談得來明白了各自的難處,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12、木蘭詩的作者是誰?
《木蘭詩》的作者是郭茂倩。
《木蘭詩》是中國北朝的一首樂府民歌,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郭茂倩(1041—1099年),字德粲(《宋詩紀事補遺》卷二四有載),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人。萊州通判郭勸之孫,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
出身太原郭氏。自幼受詩禮熏陶,熟知音律,善篆隸,才氣非凡,對詩歌興趣極濃厚,以編纂《樂府詩集》百卷揚名后世,以解題考據精博,為學術界所重視。書中《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被后人合稱“樂府雙璧”。
13、蘆花鞋的作者是誰?
蘆花鞋的作者是曹文軒。
曹文軒的小說《青銅葵花》講的是一個城市女孩和一個農村男孩的故事,一個苦難年代里有一點甜的故事。那個苦難的年代,現在的孩子理解起來有點難,他們沒見過茅草屋、蘆葦蕩、草垛,他們也不能理解什么是貧困、災害和饑荒,洪水與蝗蟲災更是他們沒有見過也理解不了的,但是他們應該翻開這本書,試著理解祖輩們所經歷的那個苦難年代。青銅本是個不幸的孩子,那個時代的苦難不說,自己還在意外中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但是重重苦難并沒有讓他失去愛的能力和對美的追求,這種大愛讓他愿意付出一切而不求回報,他的愛是這苦難年代里的一點甜。
總結
- 上一篇: 姓赵的网名104个
- 下一篇: 两字的歌名集锦,两字歌名有哪些46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