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及翻譯是為您推薦的內容,希望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1、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及翻譯
1、《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2、譯文:
廉頗是趙國優秀的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擔任趙國的大將,攻打齊國,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被任命為上卿。于是廉頗以他的勇猛善戰而聞名于諸侯各國。藺相如是趙國人,做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
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給趙王一封信,說愿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趙王跟大將軍廉頗及許多大臣商量:想把這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想不給吧,又擔心秦兵打過來。主意拿不定,想找個可以派遣去回復秦國的人,又找不到。
2、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及翻譯及注釋
廉頗藺相如列傳
司馬遷 〔兩漢〕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抡吡羁娰t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紡钠溆?,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庇谑峭跽僖姡瑔柼A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蓖踉唬骸罢l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壁w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鼻赝醵戎?,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秦王齋五日后,乃設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馀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鼻赝跖c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于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于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蓖踉S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壁w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秦王,以相娛樂?!鼻赝跖?,不許。于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碧A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鼻赝蹙咕?,終不能加勝于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碧A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毕嗳缭唬骸胺蛞郧赝踔?,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弊湎嗯c歡,為刎頸之交。
譯文:
廉頗是趙國優秀的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時為趙國將軍的廉頗率領趙軍征討齊國,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晉升為上卿,從此他以英勇善戰聞名于諸侯各國。藺相如,趙國人,他是趙國的宦官首領繆賢家的門客。
趙惠文王在位的時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了這件事,就派人給趙王送來一封書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趙王同大將軍廉頗以及諸大臣們商量:如果把寶玉給了秦國,秦國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騙;如果不給他,又恐怕秦國來攻打。尚未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尋找一個能到秦國去回復的使者,也未能找到?;鹿倭羁娰t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趙王問:“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繆賢回答說:“微臣曾犯過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國去,我的門客相如勸阻我不要去,問我說:‘您怎么會了解燕王呢?’我對他說:‘我曾隨從大王在國境上與燕王會見,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說“情愿跟您交個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嗳鐚ξ艺f:‘趙國強,燕國弱,而您受寵于趙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結交?,F在您是從趙國逃亡到燕國去,燕國懼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還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您不如脫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請求治罪,這樣也許僥幸被赦免。’臣聽從了他的意見,大王也開恩赦免了為臣。為臣私下認為這人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可以出使。”于是趙王立即召見,問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請求交換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給他?”相如說:“秦國強,趙國弱,不能不答應它。”趙王說:“得了我的寶璧,不給我城邑,怎么辦?”相如說:“秦國請求用城換璧,趙國如不答應,趙國理虧;趙國給了璧而秦國不給趙國城邑,秦國理虧。衡量一下兩種對策,寧可答應它,使秦國來承擔理虧的責任。”趙王說:“誰可以前往?”相如說:“大王如果無人可派,臣愿捧護寶璧前往出使。城邑歸屬趙國了,就把寶璧留給秦國;城邑不能歸趙國,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帶回趙國。”趙王于是就派遣藺相如帶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臺上接見藺相如,相如捧璧呈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寶璧傳著給妻妾和左右侍從看,左右都高呼萬歲。相如看出秦王沒有用城邑抵償趙國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說:“璧上有個小斑點,讓我指給大王看?!鼻赝醢谚到唤o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幾步靠在柱子上,怒發沖冠,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寶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全體大臣商議,大家都說:‘秦國貪得無厭,倚仗它的強大,想用空話得到寶璧,說給我們城邑恐怕不可能。’商議的結果是不想把寶璧給秦國。但是我認為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騙,更何況是大國之間呢!況且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就使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也是不應該的。于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著寶璧,在朝廷上將國書交給我。為什么要這樣呢?是尊重大國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來到貴國,大王卻在一般的臺觀上接見我,禮節十分傲慢;得到寶璧后,傳給姬妾們觀看,這樣來戲弄我。我觀察大王沒有給趙王十五城的誠意,所以我又取回寶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頭今天就同寶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相如手持寶璧,斜視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寶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如此,并召來有司查看地圖,指明從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給趙國。相如估計秦王只不過用欺詐手段假裝給趙國城邑,實際上趙國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物,趙王懼怕貴國,不敢不奉獻出來。趙王送璧之前,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應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賓大典,我才敢獻上寶璧?!鼻赝豕懒?,畢竟不可能強力奪取,于是就答應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也必定背約不給城邑,便派他的隨從穿上粗麻布衣服,懷中藏好寶璧,從小路逃出,把寶璧送回趙國。
秦王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賓的大典禮,宴請趙國使者藺相如。相如來到后,對秦王說:“秦國從穆公以來的二十余位君主,從沒有一個是能切實遵守信約的。我實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王,所以派人帶著寶璧回去,已從小路回到趙國了。況且秦國強大趙國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趙國,趙國立即就會把璧送來。如今憑著秦國的強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讓給趙國,趙國哪里敢留下寶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是應該被誅殺的,我愿意接受湯鑊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從長計議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覷,發出苦笑之聲。侍從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機說:“如今殺了相如,終歸還是得不到寶璧,反而破壞了秦趙兩國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趙國,趙王難道會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最終還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見了相如,大禮完后讓他回了國。
相如回國后,趙王認為他是一位有德行、有才能的賢大夫,出使諸侯國,能做到不辱使命,于是封相如為上大夫。此后秦國并沒有把城邑給趙國,趙國也始終不給秦國寶璧。
此后秦國攻打趙國,奪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國再次攻打趙國,殺死兩萬人。
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想在西河外的澠池與趙王進行一次友好會見。趙王害怕秦國,打算不去。廉頗、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顯得趙國既軟弱又膽小?!壁w王于是前去赴會,藺相如隨行。廉頗送到邊境,和趙王訣別說:“大王此行,估計路程和會談結束,再加上返回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三十天還沒回來,就請您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要挾的妄想。”趙王答應了,便去澠池與秦王會見。秦王飲到酒興正濃時,說:“我私下里聽說趙王愛好音樂,請您奏瑟一曲!”趙王就彈起瑟來。秦國的史官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令趙王彈瑟。”藺相如上前說:“趙王私下里聽說秦王擅長秦地土樂,請讓我給秦王捧上盆,來相互為樂?!鼻赝醢l怒,不答應。這時藺相如向前進獻瓦缻,并跪下請秦王演奏。秦王不肯擊缻,藺相如說:“在這五步之內,如果我自殺,脖頸里的血可以濺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從們想要殺藺相如,藺相如睜圓雙眼大聲斥罵他們,侍從們都嚇得倒退。因此秦王很不高興,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頭來招呼趙國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缻?!鼻貒拇蟪紓冋f:“請你們用趙國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獻禮。”藺相如也說:“請你們用秦國的咸陽向趙王獻禮?!敝钡骄蒲缃Y束,秦王始終也未能壓倒趙王。趙國也部署了大批軍隊來防備秦國,因而秦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澠池會結束以后回到趙國,由于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官位在廉頗之上。廉頗說:“作為趙國的將軍,我有攻戰城池作戰曠野的大功勞,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藺相如本來就出身卑賤,我感到羞恥,無法容忍在他的下面?!辈⑶覔P言說:“我遇見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碧A相如聽到這話后,不愿意和廉頗相會。每到上朝時,藺相如常常聲稱有病,不愿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后。沒過多久,藺相如外出,遠遠看到廉頗,藺相如就掉轉車子回避。于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向藺相如抗議說:“我們之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頗傳出壞話,而您卻害怕躲避著他,膽怯得也太過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恥,更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有出息,請讓我們辭去吧!”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更厲害?”眾人都說:“廉將軍比不上秦王?!碧A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害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呀。如今我們倆相斗,就如同兩猛虎爭斗一般,勢必不能同時生存。我之所以這樣忍讓,就是將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而將個人的私怨擱在后面罷了!”廉頗聽說了這些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著荊鞭,由賓客引領,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他說:“我這個粗野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的胸懷如此寬大啊!”二人終于相互交歡和好,成了生死與共的好友。
注釋:
1.趙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趙國君主,名何。
2.陽晉:齊國城邑,在今山東菏澤西北。
3.上卿:戰國時期諸侯國大臣中最高的官位。
4.宦者令:宦官的首領。
5.舍人:有職務的門客。
6.和氏璧:戰國時著名的玉璧,是楚人卞和發現的,故名。事見《韓非子·何氏》。
7.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則。
8.遺(wèi):送。
9.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
10.亡走燕:逃到燕國去。
11.何以知燕王:根據什么知道燕王(會收留你)。
12.境上:指燕趙兩國的邊境。
13.幸于趙王:被趙王寵愛。幸,寵幸。
14.乃:卻,竟然。
15.束君歸趙:把您捆綁起來送還趙國。
16.肉袒伏斧質:解衣露體,伏在斧質上。袒,脫衣露體。質,同“锧”,承斧的砧板。
17.宜可使:可供差遣。宜,適宜。
18.不:同“否”。
19.曲:理屈,理虧。
20.均之二策:衡量這兩個計策。均,衡量。之,這。
21.寧許以負秦曲:寧可答應,而讓秦國承擔理虧的責任。
22.奉:捧著。
23.完璧歸趙:讓璧完整無損地歸還趙國。
24.章臺:秦宮名,舊址今陜西長安故城西南角。
25.奏:進獻。
26.美人:指秦王的姬妾。
27.償趙城:把十五城補償給趙國。
28.瑕:玉上的斑點或裂痕。
29.卻立:倒退幾步立定。
30.怒發上沖冠: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起了冠。形容極其憤怒。
31.負:倚仗。
32.布衣之交:平民間的交往。古代平民只穿麻衣、葛布,故稱布衣。
33.逆:拂逆,觸犯。
34.齋戒: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節制飲食,表示虔誠,叫做齋戒。
35.書:指趙王的復信。
36.庭:同“廷”,朝堂。
37.嚴:尊重,敬畏。
38.修敬:致敬。
39.列觀(guàn):一般的臺觀,指章臺。不在朝堂接見,說明秦對趙使的不尊重。
40.急:逼迫。
41.睨(nì):斜視。
42.辭謝:婉言道歉。
43.固請:堅決請求(相如不要把璧撞破)。
44.有司:職有專司的官吏。
45.案圖:查明地圖。案,同“按”。
46.都:城邑。
47.特:只,只是。
48.詳為:假裝做。詳,同“佯”,假裝。
49.共傳:等于說公認。
50.設九賓:一種外交上最隆重的儀式。有儐相九人依次傳呼接引賓客上殿。賓,同“儐”。
51.舍:安置。
52.廣成傳(zhuàn):廣成,賓館名。傳,傳舍,賓館。
53.衣(yì)褐:穿著粗麻布短衣,指化裝成平民百姓。
54.徑道:小路。
55.繆公:即秦穆公???,同“穆”。
56.堅明約束:堅決明確地遵守信約。約束,信約。
57.間(jiàn):抄小路,與上文“從徑道亡”相應。
58.立:立刻。
59.就湯鑊(huò):指接收烹刑。湯,沸水。鑊,大鍋。
60.孰:同“熟”,仔細。
61.嘻:苦笑聲。
62.因而厚遇之:趁此優厚地款待他。
63.卒廷見相如:終于在朝堂上接見藺相如。
64.畢禮而歸之:舉行完廷見的外交大禮然后送他回國。
65.拔石城:攻取石城。石城,故址在今河南林州西南。
66.為好:修好。
67.西河外澠(miǎn)池:西河,黃河西邊。澠池,今河南澠池。
68.欲毋行:想不去。
69.訣:告別。
70.度道里會遇之禮畢:估算前往澠池的路程和會談完畢的時間。道里,路程。
71.絕秦望:斷絕秦國要挾脅迫的念頭。
72.好音:喜歡音樂。
73.瑟:古代樂器,形似琴而較長大。通常配有二十五根弦。
74.御史:官名。戰國時御史專管圖籍,記載國家大事。
75.秦聲:秦國的音樂。
76.盆缶(fǒu):均為瓦器。秦人敲打盆缶作為唱歌時的節拍。
77.刃:刀鋒。這里是殺的意思。
78.叱:喝罵。
79.靡:倒下,這里指后退。
80.懌(yì):愉快。
81.為秦王壽:祝秦王長壽,指向秦王獻禮。
82.竟酒:直到酒宴完畢。
83.盛設兵:多布置軍隊。
84.右:上。古人以右為尊。
85.相如素賤人:指藺相如這個人做過太監的家臣,向來微賤。素,素來,向來。
86.爭列:爭位次的高下。
87.引車避匿:將車子調轉躲避。
88.舍人:指藺相如的門客。
89.相與:一起,共同。
90.孰與秦王:與秦王相比怎么樣?孰與,與……相比。孰,誰,哪一個。
91.駑:愚笨,拙劣。
92.負荊:背著荊條,表示愿受鞭打。
93.因:通過。
94.將軍:當時的上卿兼職將相,所以廉頗這樣稱呼藺相如。
95.刎(wěn)頸之交:指能夠共患難、同生死的朋友。刎頸,殺頭。刎,割。
3、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及注釋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抡吡羁娰t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庇谑峭跽僖姡瑔柼A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蓖踉唬骸叭∥徼?,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蓖踉唬骸罢l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秦王齋五日后,乃設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馀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于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于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壁w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蓖踉S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壁w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秦王,以相娛樂?!鼻赝跖辉S。于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鼻赝蹙咕疲K不能加勝于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毙栽唬骸拔乙娤嗳纾厝柚!毕嗳缏?,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绷H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4、廉頗藺相如列傳高中原文及翻譯
原文: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紡钠溆?,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p>
于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蓖踉唬骸叭∥徼?,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蓖踉唬骸罢l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壁w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h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據,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譯文:
廉頗是趙國的優秀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做趙國的大將去攻打齊國,把齊國打得大敗,奪取了陽晉,被任命做上卿,憑他的勇猛善戰在諸侯各國之間出了名。
藺相如是趙國人。做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
趙惠文王的時候,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到了這件事,派人送給趙王一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換取這塊寶玉。趙王跟大將軍廉頗一班大臣商議:想把這塊寶玉讓給秦國吧,恐怕秦國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騙;想不讓給秦國吧,又擔心秦國的大軍馬上打過來。(因此)商量不出結果來,想找個可以出使去回復秦國的人,也沒有找到。
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下客藺相如可以擔任這個差使?!壁w王問:“怎么知道他可以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了罪,私下打算逃跑到燕國去。我的門下客藺相如攔阻我說:‘您怎么了解燕王?’我告訴他說,我曾跟著大王到邊境上與燕王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愿意交個朋友’,因此我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去。相如對我說:‘趙國強而燕國弱,而您又受到趙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現在您卻是從趙國逃跑去投靠燕國,燕國害怕趙國,他們勢必不敢收留您,反而會把您綁起來送回趙國。您不如解衣露體伏在刑具上請求大王處罰,或許僥幸能得到赦免?!野凑账霓k法去做,(果然)大王恩赦了我的罪。我看他這個人是個勇士,又有智謀,應該可以擔當這個差使?!?/p>
于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藺相如說:“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換我的和氏璧,可以給他嗎?”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壁w王說:“拿了我的璧,(卻)不給我城池,怎么辦?”相如說:“秦王用城池來換寶玉而趙國不答應,理屈的是趙國;趙國給了寶玉而秦國不給趙國城池,理屈的是秦國。比較這兩個對策,寧可答應(給秦國璧),使秦國承擔理屈(的責任)。”趙王問:“誰可以擔當這個使者呢?”相如說:“大王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我愿捧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城池給了趙國,就讓它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一定將璧完完整整地帶回來?!庇谑勤w王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向西出發,到秦國去。
秦王在章臺宮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捧著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高興極了,把璧遞給宮中美人以及左右侍從們看,大家高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把城池抵償給趙國的意思,就走上前去說:“這寶玉有點毛病,讓我指給大王看?!鼻赝醢谚到唤o他。藺相如于是握著璧后退幾步,靠殿柱站著,氣得頭發都要豎起來了,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所有的大臣來商議,都說:‘秦王貪婪,仗著他勢力強,用空話來詐取寶玉,那些說要交換的城池恐怕得不到手?!塘坎淮蛩憬o秦國和氏璧。我以為普通人交往尚且互不欺騙,何況大國呢?而且為了一塊寶玉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也不好。于是趙王就齋戒了五天,派我來獻和氏璧,在朝廷上親自拜送了國書。為什么這樣呢?為的尊重(你們)大國的威嚴以表示敬意啊?,F在我來了,大王只在一般的宮殿上接見我,態度十分傲慢;得到了寶玉,把它傳給美人看,用來戲弄我。我看大王沒有誠意把城池交給趙王,所以我又把寶玉取回。您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腦袋今天就與和氏璧一齊在柱子上碰個粉碎!”
5、廉頗藺相如列傳后五段翻譯高中原文
廉頗藺相如列傳后五段翻譯如下:
澠池之會結束后,回到趙國,由于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是趙國的大將,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只憑言詞立下功勞,他的職位卻在我之上。再說相如本來是卑賤的人,我感到羞恥,不甘心自己的職位在他之下!”揚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聽到這些話后,不肯和他碰面,每逢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愿跟廉頗爭位次。過了些時候,相如出門,遠遠看見廉頗,就掉轉車子避開他。
于是相如的門客就一齊規諫說:“我們離開親人來侍奉您,不過是因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節義啊。現在您與廉頗職位相同,廉將軍口出惡言,您卻害怕他躲避他,怕得太過分了。就是普通人對這種情況也感到羞恥,更何況是將相呢!我們沒有才能,請允許我們告辭離開吧!”藺相如堅決挽留他們,說:“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相比哪個厲害?”門客回答說:“廉將軍不如秦王厲害。”相如說:“以秦王那樣的威勢,我藺相如卻敢在秦國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相如雖然才能低下,難道害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輕易對趙國用兵,只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啊!現在如果兩虎相斗,勢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以國家之急為先而以私仇為后??!”
廉頗聽到這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著荊條,由賓客引導到藺相如家的門前請罪,說:“我這個粗陋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寬容我到這樣的地步??!”
兩人終于相互交歡和好,成為生死與共的朋友。
6、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拼音版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lián pō zhě ,zhào zhī liáng jiāng yě 。zhào huì wén wáng shí liù nián ,lián pō wéi zhào jiāng fá qí ,dà pò zhī ,qǔ yáng jìn ,bài wéi shàng qīng ,yǐ yǒng qì wén yú zhū hóu 。lìn xiàng rú zhě ,zhào rén yě ,wéi zhào huàn zhě lìng miù xián shě rén 。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蓖鯁枺骸昂我灾??”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嗳缰^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于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蓖踉唬骸叭∥徼担挥栉页牵魏危俊毕嗳缭唬骸扒匾猿乔箬刀w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蓖踉唬骸罢l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zhào huì wén wáng shí ,dé chǔ hé shì bì 。qín zhāo wáng wén zhī ,shǐ rén yí zhào wáng shū ,yuàn yǐ shí wǔ chéng qǐng yì bì 。zhào wáng yǔ dà jiāng jun1 lián pō zhū dà chén móu :yù yǔ qín ,qín chéng kǒng bú kě dé ,tú jiàn qī ;yù wù yǔ ,jí huàn qín bīng zhī lái 。jì wèi dìng ,qiú rén kě shǐ bào qín zhě ,wèi dé 。huàn zhě lìng miù xián yuē :“chén shě rén lìn xiàng rú kě shǐ ?!眞áng wèn :“hé yǐ zhī zhī ?”duì yuē :“chén cháng yǒu zuì ,qiè jì yù wáng zǒu yàn ,chén shě rén xiàng rú zhǐ chén ,yuē :‘jun1 hé yǐ zhī yàn wáng ?’chén yǔ yuē :‘chén cháng cóng dà wáng yǔ yàn wáng huì jìng shàng ,yàn wáng sī wò chén shǒu ,yuē “yuàn jié yǒu ”。yǐ cǐ zhī zhī ,gù yù wǎng ?!痻iàng rú wèi chén yuē :‘fū zhào qiáng ér yàn ruò ,ér jun1 xìng yú zhào wáng ,gù yàn wáng yù jié yú jun1 。jīn jun1 nǎi wáng zhào zǒu yàn ,yàn wèi zhào ,qí shì bì bú gǎn liú jun1 ,ér shù jun1 guī zhào yǐ 。jun1 bú rú ròu tǎn fú fǔ zhì qǐng zuì ,zé xìng dé tuō yǐ ?!痗hén cóng qí jì ,dà wáng yì xìng shè chén 。chén qiè yǐ wéi qí rén yǒng shì ,yǒu zhì móu ,yí kě shǐ 。”yú shì wáng zhào jiàn ,wèn lìn xiàng rú yuē :“qín wáng yǐ shí wǔ chéng qǐng yì guǎ rén zhī bì ,kě yǔ bú ?”xiàng rú yuē :“qín qiáng ér zhào ruò ,bú kě bú xǔ ?!眞áng yuē :“qǔ wú bì ,bú yǔ wǒ chéng ,nài hé ?”xiàng rú yuē :“qín yǐ chéng qiú bì ér zhào bú xǔ ,qǔ zài zhào 。zhào yǔ bì ér qín bú yǔ zhào chéng ,qǔ zài qín 。jun1 zhī èr cè ,níng xǔ yǐ fù qín qǔ ?!眞áng yuē :“shuí kě shǐ zhě ?”xiàng rú yuē :“wáng bì wú rén ,chén yuàn fèng bì wǎng shǐ 。chéng rù zhào ér bì liú qín ;chéng bú rù ,chén qǐng wán bì guī zhào ?!眤hào wáng yú shì suí qiǎn xiàng rú fèng bì xī rù qín 。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蓖跏阼担嗳缫虺骤祬s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鼻赝醵戎?,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qín wáng zuò zhāng tái jiàn xiàng rú ,xiàng rú fèng bì zòu qín wáng 。qín wáng dà xǐ ,chuán yǐ shì měi rén jí zuǒ yòu ,zuǒ yòu jiē hū wàn suì 。xiàng rú shì qín wáng wú yì cháng zhào chéng ,nǎi qián yuē :“bì yǒu xiá ,qǐng zhǐ shì wáng ?!眞áng shòu bì ,xiàng rú yīn chí bì què lì ,yǐ zhù ,nù fā shàng chōng guàn ,wèi qín wáng yuē :“dà wáng yù dé bì ,shǐ rén fā shū zhì zhào wáng ,zhào wáng xī zhào qún chén yì ,jiē yuē ‘qín tān ,fù qí qiáng ,yǐ kōng yán qiú bì ,cháng chéng kǒng bú kě dé ’。yì bú yù yǔ qín bì 。chén yǐ wéi bù yī zhī jiāo shàng bú xiàng qī ,kuàng dà guó hū !qiě yǐ yī bì zhī gù nì qiáng qín zhī huān ,bú kě 。yú shì zhào wáng nǎi zhāi jiè wǔ rì ,shǐ chén fèng bì ,bài sòng shū yú tíng 。hé zhě ?yán dà guó zhī wēi yǐ xiū jìng yě 。jīn chén zhì ,dà wáng jiàn chén liè guān ,lǐ jiē shèn jù ;dé bì ,chuán zhī měi rén ,yǐ xì nòng chén 。chén guān dà wáng wú yì cháng zhào wáng chéng yì ,gù chén fù qǔ bì 。dà wáng bì yù jí chén ,chén tóu jīn yǔ bì jù suì yú zhù yǐ !”xiàng rú chí qí bì nì zhù ,yù yǐ jī zhù 。qín wáng kǒng qí pò bì ,nǎi cí xiè gù qǐng ,zhào yǒu sī àn tú ,zhǐ cóng cǐ yǐ wǎng shí wǔ dōu yǔ zhào 。xiàng rú dù qín wáng tè yǐ zhà xiáng wéi yǔ zhào chéng ,shí bú kě dé ,nǎi wèi qín wáng yuē :“hé shì bì ,tiān xià suǒ gòng chuán bǎo yě ,zhào wáng kǒng ,bú gǎn bú xiàn 。zhào wáng sòng bì shí ,zhāi jiè wǔ rì ,jīn dà wáng yì yí zhāi jiè wǔ rì ,shè jiǔ bīn yú tíng ,chén nǎi gǎn shàng bì 。”qín wáng dù zhī ,zhōng bú kě qiáng duó ,suí xǔ zhāi wǔ rì ,shě xiàng rú guǎng chéng chuán 。xiàng rú dù qín wáng suī zhāi ,jué fù yuē bú cháng chéng ,nǎi shǐ qí cóng zhě yī hè ,huái qí bì ,cóng jìng dào wáng ,guī bì yú zhào 。
秦王齋五日后,乃設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馀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鼻赝跖c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qín wáng zhāi wǔ rì hòu ,nǎi shè jiǔ bīn lǐ yú tíng ,yǐn zhào shǐ zhě lìn xiàng rú 。xiàng rú zhì ,wèi qín wáng yuē :“qín zì miù gōng yǐ lái èr shí yú jun1 ,wèi cháng yǒu jiān míng yuē shù zhě yě 。chén chéng kǒng jiàn qī yú wáng ér fù zhào ,gù lìng rén chí bì guī ,jiān zhì zhào yǐ 。qiě qín qiáng ér zhào ruò ,dà wáng qiǎn yī jiè zhī shǐ zhì zhào ,zhào lì fèng bì lái 。jīn yǐ qín zhī qiáng ér xiān gē shí wǔ dōu yǔ zhào ,zhào qǐ gǎn liú bì ér dé zuì yú dà wáng hū ?chén zhī qī dà wáng zhī zuì dāng zhū ,chén qǐng jiù tāng huò ,wéi dà wáng yǔ qún chén shú jì yì zhī ?!眖ín wáng yǔ qún chén xiàng shì ér xī 。zuǒ yòu huò yù yǐn xiàng rú qù ,qín wáng yīn yuē :“jīn shā xiàng rú ,zhōng bú néng dé bì yě ,ér jué qín zhào zhī huān ,bú rú yīn ér hòu yù zhī ,shǐ guī zhào ,zhào wáng qǐ yǐ yī bì zhī gù qī qín xié !”zú tíng jiàn xiàng rú ,bì lǐ ér guī zhī 。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于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xiàng rú jì guī ,zhào wáng yǐ wéi xián dà fū shǐ bú rǔ yú zhū hóu ,bài xiàng rú wéi shàng dà fū 。qín yì bú yǐ chéng yǔ zhào ,zhào yì zhōng bú yǔ qín bì 。
其后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qí hòu qín fá zhào ,bá shí chéng 。míng nián ,fù gōng zhào ,shā èr wàn rén 。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于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壁w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秦王,以相娛樂?!鼻赝跖?,不許。于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qín wáng shǐ shǐ zhě gào zhào wáng ,yù yǔ wáng wéi hǎo huì yú xī hé wài miǎn chí 。zhào wáng wèi qín ,yù wú háng 。lián pō 、lìn xiàng rú jì yuē :“wáng bú háng ,shì zhào ruò qiě qiè yě ?!眤hào wáng suí háng ,xiàng rú cóng 。lián pō sòng zhì jìng ,yǔ wáng jué yuē :“wáng háng ,dù dào lǐ huì yù zhī lǐ bì ,hái ,bú guò sān shí rì 。sān shí rì bú hái ,zé qǐng lì tài zǐ wéi wáng ,yǐ jué qín wàng ?!眞áng xǔ zhī ,suí yǔ qín wáng huì miǎn chí 。qín wáng yǐn jiǔ hān ,yuē :“guǎ rén qiè wén zhào wáng hǎo yīn ,qǐng zòu sè ?!眤hào wáng gǔ sè 。qín yù shǐ qián shū yuē “mǒu nián yuè rì ,qín wáng yǔ zhào wáng huì yǐn ,lìng zhào wáng gǔ sè ”。lìn xiàng rú qián yuē :“zhào wáng qiè wén qín wáng shàn wéi qín shēng ,qǐng zòu pén fǒu qín wáng ,yǐ xiàng yú lè 。”qín wáng nù ,bú xǔ 。yú shì xiàng rú qián jìn fǒu ,yīn guì qǐng qín wáng 。qín wáng bú kěn jī fǒu 。xiàng rú yuē :“wǔ bù zhī nèi ,xiàng rú qǐng dé yǐ jǐng xuè jiàn dà wáng yǐ !”zuǒ yòu yù rèn xiàng rú ,xiàng rú zhāng mù chì zhī ,zuǒ yòu jiē mí 。yú shì qín wáng bú yì ,wéi yī jī fǒu 。xiàng rú gù zhào zhào yù shǐ shū yuē “mǒu nián yuè rì ,qín wáng wéi zhào wáng jī fǒu ”。qín zhī qún chén yuē :“qǐng yǐ zhào shí wǔ chéng wéi qín wáng shòu 。”lìn xiàng rú yì yuē :“qǐng yǐ qín zhī xián yáng wéi zhào wáng shòu ?!眖ín wáng jìng jiǔ ,zhōng bú néng jiā shèng yú zhào 。zhào yì shèng shè bīng yǐ dài qín ,qín bú gǎn dòng 。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毙栽唬骸拔乙娤嗳?,必辱之?!毕嗳缏劊豢吓c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碧A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毕嗳缭唬骸胺蛞郧赝踔?,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jì bà guī guó ,yǐ xiàng rú gōng dà ,bài wéi shàng qīng ,wèi zài lián pō zhī yòu 。lián pō yuē :“wǒ wéi zhào jiāng ,yǒu gōng chéng yě zhàn zhī dà gōng ,ér lìn xiàng rú tú yǐ kǒu shé wéi láo ,ér wèi jū wǒ shàng ,qiě xiàng rú sù jiàn rén ,wú xiū ,bú rěn wéi zhī xià 。”xuān yán yuē :“wǒ jiàn xiàng rú ,bì rǔ zhī ?!眡iàng rú wén ,bú kěn yǔ huì 。xiàng rú měi cháo shí ,cháng chēng bìng ,bú yù yǔ lián pō zhēng liè 。yǐ ér xiàng rú chū ,wàng jiàn lián pō ,xiàng rú yǐn chē bì nì 。yú shì shě rén xiàng yǔ jiàn yuē :“chén suǒ yǐ qù qīn qī ér shì jun1 zhě ,tú mù jun1 zhī gāo yì yě 。jīn jun1 yǔ lián pō tóng liè ,lián jun1 xuān è yán ér jun1 wèi nì zhī ,kǒng jù shū shèn ,qiě yōng rén shàng xiū zhī ,kuàng yú jiāng xiàng hū !chén děng bú xiāo ,qǐng cí qù ?!眑ìn xiàng rú gù zhǐ zhī ,yuē :“gōng zhī shì lián jiāng jun1 shú yǔ qín wáng ?”yuē :“bú ruò yě ?!眡iàng rú yuē :“fū yǐ qín wáng zhī wēi ,ér xiàng rú tíng chì zhī ,rǔ qí qún chén ,xiàng rú suī nú ,dú wèi lián jiāng jun1 zāi ?gù wú niàn zhī ,qiáng qín zhī suǒ yǐ bú gǎn jiā bīng yú zhào zhě ,tú yǐ wú liǎng rén zài yě 。jīn liǎng hǔ gòng dòu ,qí shì bú jù shēng 。wú suǒ yǐ wéi cǐ zhě ,yǐ xiān guó jiā zhī jí ér hòu sī chóu yě ?!眑ián pō wén zhī ,ròu tǎn fù jīng ,yīn bīn kè zhì lìn xiàng rú mén xiè zuì 。yuē :“bǐ jiàn zhī rén ,bú zhī jiāng jun1 kuān zhī zhì cǐ yě 。”zú xiàng yǔ huān ,wéi wěn jǐng zhī jiāo 。
7、廉頗藺相如列傳必修四原文及翻譯
《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抡吡羁娰t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蓖鯁枺骸昂我灾??”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嗳缰^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紡钠溆?,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庇谑峭跽僖?,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蓖踉唬骸罢l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蓖跏阼担嗳缫虺骤祬s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秦王齋五日后,乃設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馀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鼻赝跖c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于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于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壁w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蓖踉S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壁w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秦王,以相娛樂?!鼻赝跖?,不許。于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碧A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鼻赝蹙咕?,終不能加勝于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毙栽唬骸拔乙娤嗳?,必辱之?!毕嗳缏?,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碧A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毕嗳缭唬骸胺蛞郧赝踔?,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廉頗藺相如列傳》翻譯:
廉頗是趙國優秀的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時為趙國將軍的廉頗率領趙軍征討齊國,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晉升為上卿,從此他以英勇善戰聞名于諸侯各國。藺相如,趙國人,他是趙國的宦官首領繆賢家的門客。
趙惠文王在位的時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了這件事,就派人給趙王送來一封書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趙王同大將軍廉頗以及諸大臣們商量:如果把寶玉給了秦國,秦國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騙;如果不給他,又恐怕秦國來攻打。尚未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尋找一個能到秦國去回復的使者,也未能找到。宦官令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壁w王問:“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繆賢回答說:“微臣曾犯過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國去,我的門客相如勸阻我不要去,問我說:‘您怎么會了解燕王呢?’我對他說:‘我曾隨從大王在國境上與燕王會見,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說“情愿跟您交個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嗳鐚ξ艺f:‘趙國強,燕國弱,而您受寵于趙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結交?,F在您是從趙國逃亡到燕國去,燕國懼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還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您不如脫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請求治罪,這樣也許僥幸被赦免。’臣聽從了他的意見,大王也開恩赦免了為臣。為臣私下認為這人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可以出使。”于是趙王立即召見,問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請求交換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給他?”相如說:“秦國強,趙國弱,不能不答應它?!壁w王說:“得了我的寶璧,不給我城邑,怎么辦?”相如說:“秦國請求用城換璧,趙國如不答應,趙國理虧;趙國給了璧而秦國不給趙國城邑,秦國理虧。衡量一下兩種對策,寧可答應它,使秦國來承擔理虧的責任?!壁w王說:“誰可以前往?”相如說:“大王如果無人可派,臣愿捧護寶璧前往出使。城邑歸屬趙國了,就把寶璧留給秦國;城邑不能歸趙國,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帶回趙國?!壁w王于是就派遣藺相如帶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臺上接見藺相如,相如捧璧呈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寶璧傳著給妻妾和左右侍從看,左右都高呼萬歲。相如看出秦王沒有用城邑抵償趙國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說:“璧上有個小斑點,讓我指給大王看?!鼻赝醢谚到唤o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幾步靠在柱子上,怒發沖冠,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寶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全體大臣商議,大家都說:‘秦國貪得無厭,倚仗它的強大,想用空話得到寶璧,說給我們城邑恐怕不可能?!套h的結果是不想把寶璧給秦國。但是我認為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騙,更何況是大國之間呢!況且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就使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也是不應該的。于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著寶璧,在朝廷上將國書交給我。為什么要這樣呢?是尊重大國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來到貴國,大王卻在一般的臺觀上接見我,禮節十分傲慢;得到寶璧后,傳給姬妾們觀看,這樣來戲弄我。我觀察大王沒有給趙王十五城的誠意,所以我又取回寶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頭今天就同寶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相如手持寶璧,斜視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寶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如此,并召來有司查看地圖,指明從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給趙國。相如估計秦王只不過用欺詐手段假裝給趙國城邑,實際上趙國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物,趙王懼怕貴國,不敢不奉獻出來。趙王送璧之前,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應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賓大典,我才敢獻上寶璧?!鼻赝豕懒?,畢竟不可能強力奪取,于是就答應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也必定背約不給城邑,便派他的隨從穿上粗麻布衣服,懷中藏好寶璧,從小路逃出,把寶璧送回趙國。
秦王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賓的大典禮,宴請趙國使者藺相如。相如來到后,對秦王說:“秦國從穆公以來的二十余位君主,從沒有一個是能切實遵守信約的。我實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王,所以派人帶著寶璧回去,已從小路回到趙國了。況且秦國強大趙國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趙國,趙國立即就會把璧送來。如今憑著秦國的強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讓給趙國,趙國哪里敢留下寶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是應該被誅殺的,我愿意接受湯鑊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從長計議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覷,發出苦笑之聲。侍從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機說:“如今殺了相如,終歸還是得不到寶璧,反而破壞了秦趙兩國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趙國,趙王難道會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最終還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見了相如,大禮完后讓他回了國。
相如回國后,趙王認為他是一位有德行、有才能的賢大夫,出使諸侯國,能做到不辱使命,于是封相如為上大夫。此后秦國并沒有把城邑給趙國,趙國也始終不給秦國寶璧。
此后秦國攻打趙國,奪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國再次攻打趙國,殺死兩萬人。
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想在西河外的澠池與趙王進行一次友好會見。趙王害怕秦國,打算不去。廉頗、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顯得趙國既軟弱又膽小?!壁w王于是前去赴會,藺相如隨行。廉頗送到邊境,和趙王訣別說:“大王此行,估計路程和會談結束,再加上返回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三十天還沒回來,就請您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要挾的妄想?!壁w王答應了,便去澠池與秦王會見。秦王飲到酒興正濃時,說:“我私下里聽說趙王愛好音樂,請您奏瑟一曲!”趙王就彈起瑟來。秦國的史官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令趙王彈瑟。”藺相如上前說:“趙王私下里聽說秦王擅長秦地土樂,請讓我給秦王捧上盆,來相互為樂。”秦王發怒,不答應。這時藺相如向前進獻瓦缻,并跪下請秦王演奏。秦王不肯擊缻,藺相如說:“在這五步之內,如果我自殺,脖頸里的血可以濺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從們想要殺藺相如,藺相如睜圓雙眼大聲斥罵他們,侍從們都嚇得倒退。因此秦王很不高興,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頭來招呼趙國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缻。”秦國的大臣們說:“請你們用趙國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獻禮?!碧A相如也說:“請你們用秦國的咸陽向趙王獻禮。”直到酒宴結束,秦王始終也未能壓倒趙王。趙國也部署了大批軍隊來防備秦國,因而秦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澠池會結束以后回到趙國,由于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官位在廉頗之上。廉頗說:“作為趙國的將軍,我有攻戰城池作戰曠野的大功勞,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藺相如本來就出身卑賤,我感到羞恥,無法容忍在他的下面?!辈⑶覔P言說:“我遇見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碧A相如聽到這話后,不愿意和廉頗相會。每到上朝時,藺相如常常聲稱有病,不愿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后。沒過多久,藺相如外出,遠遠看到廉頗,藺相如就掉轉車子回避。于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向藺相如抗議說:“我們之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頗傳出壞話,而您卻害怕躲避著他,膽怯得也太過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恥,更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有出息,請讓我們辭去吧!”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更厲害?”眾人都說:“廉將軍比不上秦王。”藺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害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呀。如今我們倆相斗,就如同兩猛虎爭斗一般,勢必不能同時生存。我之所以這樣忍讓,就是將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而將個人的私怨擱在后面罷了!”廉頗聽說了這些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著荊鞭,由賓客引領,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他說:“我這個粗野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的胸懷如此寬大??!”二人終于相互交歡和好,成了生死與共的好友。
8、廉頗藺相如列傳678段翻譯
秦王在章臺宮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捧著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高興極了,把璧遞給宮中美人以及左右侍從們看,大家高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把城池抵償給趙國的意思,就走上前去說:“這寶玉有點毛病,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給他。藺相如于是握著璧后退幾步,靠殿柱站著,氣得頭發都要豎起來了,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所有的大臣來商議,都說:‘秦王貪婪,仗著他勢力強,用空話來詐取寶玉,那些說要交換的城池恐怕得不到手?!塘坎淮蛩憬o秦國和氏璧。我以為普通人交往尚且互不欺騙,何況大國呢?而且為了一塊寶玉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也不好。于是趙王就齋戒了五天,派我來獻和氏璧,在朝廷上親自拜送了國書。為什么這樣呢?為的尊重(你們)大國的威嚴以表示敬意啊?,F在我來了,大王只在一般的宮殿上接見我,態度十分傲慢;得到了寶玉,把它傳給美人看,用來戲弄我。我看大王沒有誠意把城池交給趙王,所以我又把寶玉取回。您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腦袋今天就與和氏璧一齊在柱子上碰個粉碎!”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蓖跏阼?。相如因持譬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h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據,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藺相如拿著那塊寶玉斜瞅著廷柱,準備拿它去撞擊廷柱。秦王怕他撞壞寶玉,就向他道歉,堅決地請他不要這樣做,同時召來管版圖的官吏察看地圖,指著從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池劃歸趙國。
9、廉頗藺相如列傳19段翻譯
19段翻譯:于是相如的門客就一齊規諫說:“我們離開親人來侍奉您,不過是因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節義啊。現在您與廉頗職位相同,廉將軍口出惡言,您卻害怕他躲避他,怕得太過分了。就是普通人對這種情況也感到羞恥,更何況是將相呢!我們沒有才能,請允許我們告辭離開吧!”藺相如堅決挽留他們,說:“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相比哪個厲害?”門客回答說:“廉將軍不如秦王厲害。”相如說:“以秦王那樣的威勢,我藺相如卻敢在秦國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相如雖然才能低下,難道偏偏害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輕易對趙國用兵,只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啊!現在如果兩虎相斗,勢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以國家之急為先而以私仇為后??!”
10、廉頗藺相如列傳前四段翻譯
廉頗是趙國優秀的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擔任趙國的大將,攻打齊國,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被任命為上卿。于是廉頗以他的勇猛善戰而聞名于諸侯各國。藺相如是趙國人,做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
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給趙王一封信,說愿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趙王跟大將軍廉頗及許多大臣商量:想把這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想不給吧,又擔心秦兵打過來。主意拿不定,想找個可以派遣去回復秦國的人,又找不到。
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壁w王問:“您根據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有罪過,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攔我說:‘您憑什么知道燕王(會收留您)?
我告訴他,我曾跟隨大王與燕王在邊境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愿意交個朋友’,憑這個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藺相如對我說:‘如今趙國強,燕國弱,您又受趙王寵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結交。
11、廉頗藺相如列傳78段翻譯
廉頗藺相如列傳78段翻譯:
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把城酬報給趙國的意思,就上前說:“璧上有點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鼻赝醢押褪翔到唤o藺相如。藺相如于是捧著璧退了幾步站住,背靠著柱子,怒發豎立,像要把帽子頂起來。
他對秦王說:“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議,都說:‘秦國貪婪,依仗它強大,想用空話來求和氏璧,補償給趙國的城恐怕得不到?!蛩悴唤o秦國和氏璧。但是我認為平民之間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的交往呢!而且因為一塊璧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不應該。
12、廉頗藺相如列傳34段翻譯
古詩和文言文翻譯是高考必考的內容之一,所以平時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積累。文言文翻譯要以直譯為主,并保持語意通暢,而且應注意原文用詞造句和表達方式的特點。以下《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及翻譯僅供參考,請大家以所在地區課本為主。
《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翻譯
廉頗是趙國優秀的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時為趙國將軍的廉頗率領趙軍征討齊國,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晉升為上卿,從此他以英勇善戰聞名于諸侯各國。藺相如,趙國人,他是趙國的宦官首領繆賢家的門客。
趙惠文王的時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了這件事,就派人給趙王送來一封書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趙王同大將軍廉頗以及諸大臣們商量:如果把寶玉給了秦國,秦國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到欺騙;如果不給他,又恐怕秦國來攻打。尚未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尋找一個能到秦國去回復的使者,也未能找到。宦官令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壁w王問:“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繆賢回答說:“微臣曾犯過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國去,我的門客相如勸阻我不要去,問我說:‘您怎么會了解燕王呢?’我對他說:‘我曾隨從大王在國境上與燕王會見,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說“情愿跟您交個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相如對我說:‘趙國強,燕國弱,而您受寵于趙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結交?,F在您是從趙國逃亡到燕國去,燕國懼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還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您不如脫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請求治罪,這樣也許僥幸被赦免。’臣聽從了他的意見,大王也開恩赦免了為臣。為臣私下認為這人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可以出使?!庇谑勤w王立即召見,問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請求交換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給他?”相如說:“秦國強,趙國弱,不能不答應它?!壁w王說:“得了我的寶璧,不給我城邑,怎么辦?”相如說:“秦國請求用城換璧,趙國如不答應,趙國理虧;趙國給了璧而秦國不給趙國城邑,秦國理虧。衡量一下兩種對策,寧可答應它,使秦國來承擔理虧的責任?!壁w王說:“誰可以前往?”相如說:“大王如果無人可派,臣愿捧護寶璧前往出使。城邑歸屬趙國了,就把寶璧留給秦國;城邑不能歸趙國,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帶回趙國?!壁w王于是就派遣藺相如帶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臺上接見藺相如,相如捧璧呈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寶璧傳著給妻妾和左右侍從看,左右都高呼萬歲。相如看出秦王沒有用城邑抵償趙國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說:“璧上有個小斑點,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給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幾步靠在柱子上,怒發沖冠,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寶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全體大臣商議,大家都說:‘秦國貪得無厭,倚仗它的強大,想用空話得到寶璧,說給我們城邑恐怕不可能?!套h的結果是不想把寶璧給秦國。但是我認為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騙,更何況是大國之間呢!況且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就使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也是不應該的。于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著寶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國書。為什么要這樣呢?是尊重大國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來到貴國,大王卻在一般的臺觀上接見我,禮節十分傲慢;得到寶璧后,傳給姬妾們觀看,這樣來戲弄我。我觀察大王沒有給趙王十五城的誠意,所以我又取回寶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頭今天就同寶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相如手持寶璧,斜視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寶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如此,并召來有司查看地圖,指明從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給趙國。相如估計秦王只不過用欺詐手段假裝給趙國城邑,實際上趙國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物,趙王懼怕貴國,不敢不奉獻出來。趙王送璧之前,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應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賓大典,我才敢獻上寶璧?!鼻赝豕懒?,畢竟不可能強力奪取,于是就答應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也必定背約不給城邑,便派他的隨從穿上粗麻布衣服,懷中藏好寶璧,從小路逃出,把寶璧送回趙國。
13、廉頗藺相如列傳14段翻譯
其后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于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壁w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決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蓖踉S之。遂與秦王會澠池。
后來,秦國攻打趙國,奪取了石城。第二年又攻打趙國,殺了兩萬人。秦國派使者告訴趙王,說愿意與趙王聯歡,在西河以外的澠池相會。趙王害怕秦國,想不去。廉頗與藺相如商量說:“大王不去,顯得趙國軟弱膽小。”趙王于是決定赴會,藺相如隨從同去。廉頗送到邊境上,跟趙王告別說:“大王這一去,估計一路行程和會見的禮節完畢回來,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三十天不回來,就請容許我們擁立太子為趙王,以打消秦國要挾的念頭?!壁w王答應了他。于是就和秦王在澠池相會。
14、廉頗藺相如列傳后三段翻譯
《廉頗藺相如列傳》后三段翻譯:
趙悼襄王元年(前244),廉頗已經逃到魏國之后,趙國派李牧攻打燕國,攻克了武遂和方城。過了兩年,龐眗打敗燕軍,殺掉其將領劇辛。又過了七年,秦軍在武遂打敗并殺死趙將扈輒,斬殺趙軍十萬人。趙國便派李牧為大將軍,在宜安進攻秦軍,大敗秦軍,趕走秦將桓齮。李牧被封為武安君。又過三年,秦軍進攻番吾,李牧擊敗秦軍,又向南抵御韓、魏兩國的入侵。
趙王遷七年(前229),秦國派王翦進攻趙國,趙國派李牧和司馬尚御敵。秦國用大筆金錢收買趙王的寵臣郭開,讓他做反間的工作,進讒言說李牧、司馬尚圖謀反叛。趙王便派趙蔥和齊國將軍顏聚接替李牧,李牧抗旨,趙王派人暗地里趁李牧沒有防備就捉住了他,并把他殺了,還撤了司馬尚的官職。三個月后,王翦乘機猛攻趙國,大敗趙軍,殺死了趙蔥,俘虜了趙王遷和將軍顏聚,最后滅掉了趙國。
太史公說:知道將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氣,死并非是難事,而怎樣對待死才是難事。當藺相如手舉寶璧斜視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從的時候,就面前形勢來說,最多不過是被殺,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為膽小懦弱而不敢如此表現。相如一旦振奮起他的勇氣,其威力就伸張出來壓倒敵國。后來又對廉頗謙遜退讓,他的聲譽比泰山還重,他處事中表現的智慧和勇氣,可以說是兼而有之??!
15、廉頗藺相如列傳56段翻譯
1、廉頗是趙國優秀的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擔任趙國的大將,攻打齊國,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被任命為上卿。于是廉頗以他的勇猛善戰而聞名于諸侯各國。藺相如是趙國人,做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
2、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給趙王一封信,說愿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趙王跟大將軍廉頗及許多大臣商量:想把這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想不給吧,又擔心秦兵打過來。主意拿不定,想找個可以派遣去回復秦國的人,又找不到。
3、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壁w王問:“您根據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有罪過,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攔我說:‘您憑什么知道燕王(會收留您)?
4、我告訴他,我曾跟隨大王與燕王在邊境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愿意交個朋友’,憑這個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藺相如對我說:‘如今趙國強,燕國弱,您又受趙王寵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結交。
5、現在您竟從趙國逃奔到燕國,燕王害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質上請罪,就能僥幸得到趙王赦免’。我聽從了他的意見,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認為藺相如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是可以出使的?!?/p>
16、廉頗藺相如列傳9段翻譯
1、廉頗是趙國優秀的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擔任趙國的大將,攻打齊國,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被任命為上卿。于是廉頗以他的勇猛善戰而聞名于諸侯各國。藺相如是趙國人,做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
2、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給趙王一封信,說愿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趙王跟大將軍廉頗及許多大臣商量:想把這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想不給吧,又擔心秦兵打過來。主意拿不定,想找個可以派遣去回復秦國的人,又找不到。
3、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趙王問:“您根據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有罪過,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攔我說:‘您憑什么知道燕王(會收留您)。
17、廉頗藺相如列傳15段翻譯
趙括從小就學習兵法,論戰談略,自以為天下人沒有能比得上他的。有一次與他父親談戰陣布設之道,趙奢也難不倒他,但是也并不因此就認為他懂兵法。趙括的母親詢問其中原因,趙奢說:“戰爭,是關系將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兒竟說得如此輕松容易。將來趙國不用括兒為將則已,若果真用了他,使趙國慘敗的,一定是他了?!钡鹊节w括所率領的大軍就要起程時,他母親上書給趙王說:“不可以讓趙括做將軍?!壁w王問:“為什么?”回答說:“當初我侍奉他父親,那時他是將軍,由他親自捧著飯食侍候吃喝的人數以十計,被他認作朋友的數以百計,大王和王族們賞賜的財物全都分給軍吏和僚屬,從接受軍令的當天起,就不再過問家事?,F在趙括一下子做了將軍,就面向東接受朝見,軍吏沒有一個敢抬頭看他的,大王賞賜的金帛,都帶回家收藏起來,還天天訪查便宜合適的田地房產,可買的就買下來。大王你看他哪里像他父親?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領兵。”趙王答道“:您把這事放下別管了,我已經決定了。”趙括的母親接著說:“您一定要派他領兵,日后一旦他不稱職,老身能不受株連嗎?”趙王答應了她的請求。
18、廉頗藺相如列傳456段翻譯
廉頗藺相如列傳456段翻譯:
我告訴他,我曾跟隨大王與燕王在邊境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愿意交個朋友’,憑這個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藺相如對我說:‘如今趙國強,燕國弱,您又受趙王寵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結交。
現在您竟從趙國逃奔到燕國,燕王害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質上請罪,就能僥幸得到趙王赦免’。我聽從了他的意見,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認為藺相如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是可以出使的。”
于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換我的璧,可不可以給他?”藺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他的要求?!壁w王說:“拿走我的璧,不給我城,怎么辦?”藺相如說:“秦王用城換璧而趙國不答應,理虧的是趙國;趙國給秦璧而它不給趙國城,理虧的是秦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桃花源记拼音版原文及翻译
- 下一篇: 中班教案《跳方格》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