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蓝新能源CEO李彦:做固态电池的普及者,我们有充足的自信
成立于2018年的太藍新能源,是一家專注于新型固態鋰電池及關鍵鋰電材料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的公司,最近兩年內完成多輪上億規模融資。這與其在固態鋰電池材料和工藝上突破密切相關。
“0.2GWh是國內第一條量產化的生產線。”太藍能源CEO李彥近日接受網易科技專訪時談到,公司重慶兩江新區投產的0.2Gwh生產線是國內首條半固態鋰電池產線,現處于滿產狀態。
相關資料顯示,當下液態鋰電池能量密度逐漸逼近極限,但主流替代路線:全固態鋰電池卻囿于成本問題,行業內尚未有企業真正實現量產。
“全固態電池要想全面商業化,關鍵是將成本降到與液態鋰電池一個水平線上。但這還需要很長時間?!崩顝┫蚓W易科技表示,基于成本考慮,現階端全固態電池量產還不現實。未來幾年,固液混合電池或許將成為主流。不過,固液混合電池并不是“過渡”產品。
李彥向網易科技表示,太藍能源升產的固液混合電池,在成本和綜合性能相較當下的液態鋰電池具有多重優勢:“我們固液電池的成本與當下液態電池的成本相當?!彼劦剑{能源生產線與液態鋰電池兼容性能達到80%以上,成本控制不是難題。
此外,太藍固液混合電池相比傳統液態鋰電池,在安全性能、能量密度、充電速率、循環壽命、寬溫域適應性、應用場景上都有相應提升:“我們在做‘六邊形’戰士?!崩?,在安全性突破上,太藍當下量產半固態電池采用了非收縮性的固態電解質薄膜,可解決了傳統鋰電池易燃易爆的安全隱患。
據了解,目前太藍第一代半固態電池產品,液態電解質含量在5%-10%,能量密度最大到400Wh/kg;第二代準固態電池產品,液態電解質含量將降至5%以下,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500Wh/kg,預計2023年底量產。第三代全固態電池,將不再含有液態電解質。
李彥向網易科技談到,從固液混合到全固態電池的產能規劃與邏輯,是為實現產能與商業化的協同。據了解,太藍目前投入使用和正在建設的產能總計12.2GWh。其中,重慶兩江新區一期0.2GWh為小型半固態動力電池產線,二期2GWh為面向車規級半固態動力電池產線,正在建設的安徽淮南工廠總計10GWh為全固態電池產線。
“我們認為能夠迅速規模化量產的方案,應該是一個盡量兼容現有的的設備和技術的方案。”李彥表示,要達成固態電池未來的逐漸量產,也離不開公司在工藝和材料上的突破。據介紹,太藍能源研發電解質超薄膜制備技術和界面柔化技術,解決鋰離子導電率低、電極與電解質之間固固界面接觸性差等問題,最終開發出了氧化物體系的固態電解質和動力固態鋰電池,實現了電池綜合性能的提升。
太藍新能源定位于“綜合性的電池供應商”,產品將覆蓋大動力+小動力+儲能系統+3C。不過李彥坦言,現階端重慶0.2Gwh生產線無法滿足整車廠產能需要,但公司正為“小動力”市場客戶的實際交付做緊鑼密鼓的準備,另一方面也在積極配合汽車主機廠“大動力”電池的匹配。未來,仍會將重點放在整車廠客戶上。
具體而言,太藍新能源已與國內某頭部兩輪電動車企業簽訂協議,擬成為其動力電池sop供應商。此外,公司半固態電池樣品已經為多家主機廠進行送樣測試。
談及不同技術路線可操作性,以及電池技術的新一輪競爭,李彥表示,不同電池產商要想真正生存,產品的落地、商業上完成規模交付是關鍵。
“我們是一個為產業化而生的團隊。”李彥表示,公司創視人高博最早確定的技術路線,就是選擇了能夠跟現有的液態電池做最大化兼容的產線。據了解,太藍新能源創始人高翔博士,曾是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日本精細陶瓷研究中心高層研發人員,具備12年固態鋰電研發經驗。
“我們將自己看作是固態電池的普及者,在這個路線上我們有充足的自信?!崩顝┍硎尽#ㄆ兆玉悖?/p>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太蓝新能源CEO李彦:做固态电池的普及者,我们有充足的自信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魔兽世界挂机宏怎么弄(魔兽用宏会封号吗)
- 下一篇: vivo发布6nm制程工艺自研影像芯片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