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风静女原文及翻译
邶風靜女原文及翻譯是為您推薦的內容,希望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1、邶風靜女原文及翻譯
1、《靜女》全稱為《國風·邶風·靜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原文為: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2、譯文為:
嫻靜的姑娘真可愛,約我城角樓上來。 故意躲藏讓我看不見,急的我抓耳撓腮。嫻靜的姑娘面目姣好,送我紅管的筆。筆管光彩鮮亮,喜歡她那美麗的容顏。自郊野外歸來贈我荑草,荑草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而是美人相贈情意深厚。
3、《邶風·靜女》是一首寫青年男女幽會的詩。全詩以男子的口吻來寫,生動描繪了幽會的全過程:男子赴約的歡快,女子故意隱藏起來的天真活潑可愛,以及向男子贈物表達愛意的情景,使整首詩充滿愉快而又幽默的情趣。此詩構思十分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洋溢著濃烈的生活氣息。
2、靜女原文及翻譯
邶風·靜女
佚名 〔先秦〕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收藏下載復制完善
譯文:
嫻靜姑娘真漂亮,約我等在城角樓上。故意躲藏讓我找,急得搔頭徘徊心緊張。
嫻靜姑娘真嬌艷,送我一枝紅彤管。鮮紅彤管有光彩,愛它顏色真鮮艷。
郊野采荑送給我,荑草確實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美人相贈厚情意。
《邶風·靜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寫青年男女幽會的過程,表現了男子對戀人溫柔嫻靜的稱贊以及對她的深深情意,體現出年輕男女之間純美愛情的美好。全詩構思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通篇以男子的口吻來寫,充滿了幽默和健康快樂的情緒,尤其是對于青年人戀愛的心理描寫惟妙惟肖。
3、靜女原文及翻譯拼音
jìng nǚ qí shū sì wǒ yú chéng yú ài ér bú xiàn sāo shǒu chí chú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jìng nǚ qí luán yí wǒ tóng guǎn tóng guǎn yǒu wěi yuè yì rǔ měi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zì mù guī tí xún měi qiě yì feī nǚ zhī weí měi měi rén zhī yí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譯文
嫻靜姑娘真漂亮,約我等在城角樓上。故意躲藏讓我找,急得搔頭徘徊心緊張。
嫻靜姑娘真嬌艷,送我一枝紅彤管。鮮紅彤管有光彩,愛它顏色真鮮艷。
郊野采荑送給我,荑草確實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美人相贈厚情意。
《邶風·靜女》是一首愛情詩?,F代學者一般都認為此詩寫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約。而舊時的各家之說,則有多解。最早《毛詩序》云:“《靜女》,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鄭箋釋云:“以君及夫人無道德,故陳靜女遺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踟躕,結衿待時;終日至暮,百兩不來”、“季姬踟躕,望我城隅;終日至暮,不見齊侯,居室無憂”、“躑躅踟躕,撫心搔首;五晝四夜,睹我齊侯”之句,則反映齊詩之說,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遂謂“此媵俟迎而嫡作詩也”。宋人解詩,能破除舊說,歐陽修《詩本義》以為“此乃述衛風俗男女淫奔之詩”,朱熹《詩集傳》也以為“此淫奔期會之詩”,他們的說法已經表明此詩寫的是男女的愛情活動。
4、詩經邶風靜女
1、這是寫青年男女幽會的詩歌,說的是一對戀人相約在城角幽會,但是當那男子趕到時,那女子卻故意躲了起來,急得那男子“搔首踟躕”,那女子這才走出來,又贈給那男子一支桿身漆朱的筆,那男子不禁驚喜交集,本來這筆是平常之物,但因為是心上人送給自己的,所以,他覺得真是分外美麗,不同尋常。
2、這大概算是歷史上較為成功而浪漫的一次約會。
3、而說到古代男女最經典的一次約會,莫過于張生與崔鶯鶯的“爬墻約會”了。
4、《西廂記》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敘述的是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邂逅、一見鐘情,經紅娘的幫助,為爭取婚姻自主,敢于沖破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
5、詩經靜女原文及翻譯及注釋
原文: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翻譯:
嫻靜姑娘真漂亮,約我等在城角樓上。故意躲藏讓我找,急得搔頭徘徊心緊張。嫻靜姑娘真嬌艷,送我一枝紅彤管。鮮紅彤管有光彩,愛它顏色真鮮艷。郊野采荑送給我,荑草確實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美人相贈厚情意。
注釋:
1、靜女:貞靜嫻雅之女。
2、靜:嫻雅貞靜。姝:美好。
3、俟:等待,此處指約好地方等待。
4、城隅:城角隱蔽處。一說城上角樓。
5、城:城墻。
6、隅:城墻上的角樓。
7、愛:同“蔓",隱藏。
8、搔首踟躕:以手指撓頭,徘徊不進。
《邶風·靜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寫青年男女幽會的過程,表現了男子對戀人溫柔嫻靜的稱贊以及對她的深深情意,體現出年輕男女之間純美愛情的美好。全詩構思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通篇以男子的口吻來寫,充滿了幽默和健康快樂的情緒,尤其是對于青年人戀愛的心理描寫惟妙惟肖。
6、靜女原文翻譯及賞析
《靜女》全稱為《國風·邶風·靜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
原文為: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譯文為:
嫻靜的姑娘真可愛,約我城角樓上來。 故意躲藏讓我看不見,急的我抓耳撓腮。嫻靜的姑娘面目姣好,送我紅管的筆。筆管光彩鮮亮,喜歡她那美麗的容顏。自郊野外歸來贈我荑草,荑草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而是美人相贈情意深厚。
《邶風·靜女》是一首寫青年男女幽會的詩。全詩以男子的口吻來寫,生動描繪了幽會的全過程:男子赴約的歡快,女子故意隱藏起來的天真活潑可愛,以及向男子贈物表達愛意的情景,使整首詩充滿愉快而又幽默的情趣。此詩構思十分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洋溢著濃烈的生活氣息。
《毛詩序》說:“《靜女》,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狈接駶櫋对娊浽肌氛f:“《靜女》,刺衛宣公納伋妻也?!奔粗感l宣公劫奪了其兒子伋的媳婦宣姜的事。以上二說似皆不符詩意。
而歐陽修《詩本義》以為“此乃述衛風俗男女淫奔之詩”,朱熹《詩集傳》也以為“此淫奔期會之詩”,他們的說法已經表明此詩寫的是男女的愛情活動。
7、靜女《邶風·靜女》
《邶風·靜女》的靜女人物形象:
女主人公活潑開朗,純樸熱情,對愛情表現得十分積極主動甚至是大膽熱烈,對生活寄予了強烈的希望和美好的憧憬。“愛而不見”表現出姑娘機智風趣、活潑頑皮的一面。一根紅白柔嫩的茅草,彰顯出姑娘純潔無瑕而又大膽熱烈的愛心,姑娘剛剛結束一天的勞動,就急急忙忙趕來約會,不難了解到姑娘勤勞質樸、堅強能干的勞動本色。姑娘處處主動,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表現出大膽潑辣、熱烈火爆的性情。
此詩是從男子一方來寫的,但通過他對戀人外貌的贊美,對她待自己情義之深的宣揚,也可見出未直接在詩中出現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說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稱敘述中顯得更為鮮明。而這又反過來使讀者對小伙子的癡情加深了印象。
8、靜女邶風
1、《靜女》全稱為《國風·邶風·靜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原文為: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2、譯文為:
嫻靜的姑娘真可愛,約我城角樓上來。 故意躲藏讓我看不見,急的我抓耳撓腮。嫻靜的姑娘面目姣好,送我紅管的筆。筆管光彩鮮亮,喜歡她那美麗的容顏。自郊野外歸來贈我荑草,荑草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而是美人相贈情意深厚。
3、《邶風·靜女》是一首寫青年男女幽會的詩。全詩以男子的口吻來寫,生動描繪了幽會的全過程:男子赴約的歡快,女子故意隱藏起來的天真活潑可愛,以及向男子贈物表達愛意的情景,使整首詩充滿愉快而又幽默的情趣。此詩構思十分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洋溢著濃烈的生活氣息。
4、《毛詩序》說:“《靜女》,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狈接駶櫋对娊浽肌氛f:“《靜女》,刺衛宣公納伋妻也。”即指衛宣公劫奪了其兒子伋的媳婦宣姜的事。以上二說似皆不符詩意。
5、而歐陽修《詩本義》以為“此乃述衛風俗男女淫奔之詩”,朱熹《詩集傳》也以為“此淫奔期會之詩”,他們的說法已經表明此詩寫的是男女的愛情活動。
9、靜女翻譯及原文
1、全文:靜女
先秦:佚名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2、釋義:
嫻靜姑娘真可愛,約我城角樓上來。故意躲藏讓我找,急得抓耳又撓腮。
嫻靜姑娘好容顏,送我一枝紅彤管。鮮紅彤管有光彩,愛它顏色真鮮艷。
郊野采荑送給我,荑草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美人相贈厚情意。
3、《邶風·靜女》是一首愛情詩。現代學者一般都認為此詩寫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約?!鹅o女》一詩,向來為選家所注目?,F代學者一般都認為此詩寫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約,也就是說,它是一首愛情詩?!?/p>
4、詩是從男子一方來寫的,但通過他對戀人外貌的贊美,對她待自己情義之深的宣揚,也可見出未直接在詩中出現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說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稱敘述中顯得更為鮮明。而這又反過來使讀者對小伙子的癡情加深了印象。
10、女媧補天原文及翻譯
原文: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譯文;
以往古代的時候,四根天柱傾折,大地陷裂;天有所損毀,不能全部覆蓋萬物,地有所陷壞,不能完全承載萬物;烈火燃燒并且不滅,洪水浩大汪洋泛濫并且不消退;猛獸吞食善良的人民,兇猛的禽鳥用爪抓取年老弱小的人吃掉。于是女媧煉出五色石來補青天,斬斷大龜的四腳來把豎立天的四根梁柱,殺死水怪黑龍來拯救冀州,累積蘆葦的灰燼來制止抵御過量的洪水。蒼天得以修補,四個天柱得以扶正直立;過多的洪水干涸了,翼州太平了;惡禽猛獸死去,善良的人民百姓生存下來。
11、靜女詩經邶風
《邶風·靜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寫青年男女幽會的過程,表現了男子對戀人溫柔嫻靜的稱贊以及對她的深深情意,體現出年輕男女之間純美愛情的美好。全詩構思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通篇以男子的口吻來寫,充滿了幽默和健康快樂的情緒,尤其是對于青年人戀愛的心理描寫惟妙惟肖。
此詩是從男子一方來寫的,但通過他對戀人外貌的贊美,對她待自己情義之深的宣揚,也可見出未直接在詩中出現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說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稱敘述中顯得更為鮮明。而這又反過來使讀者對小伙子的癡情加深了印象。詩的第一章是即時的場景:有一位閑雅而又美麗的姑娘,與小伙子約好在城墻角落會面,他早早趕到約會地點,急不可耐地張望著,卻被樹木房舍之類東西擋住了視線,于是只能抓耳撓腮,一籌莫展,徘徊原地?!皭鄱灰?,搔首踟躕”雖描寫的是人物外在的動作,卻極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劃了人物的內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戀慕至深、如癡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12、女媧補天淮南子原文及翻譯
【文譯】
以往古代的時候,四根天柱傾折,大地陷裂;天(有所損毀,)不能全部覆蓋(萬物),地(有所陷壞,)不能完全承載萬物;烈火燃燒并且不滅,洪水浩大汪洋(泛濫)并且不消退;猛獸吞食善良的人民,兇猛的禽鳥(用爪)抓取年老弱小的人(吃掉)。于是女媧煉出五色石來補青天,斬斷大龜的四腳來把豎立(天的)四根梁柱,殺死(水怪)黑龍來拯救翼州,累積蘆葦的灰燼來制止(抵御)過量的洪水。蒼天(得以)修補,四個天柱(得以)扶正(直立);過多的洪水干涸(了),翼州太平(了);狡詐的惡蟲(惡禽猛獸)死去,善良的人民百姓生存(下來)。
【全文】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濫(lǎn)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
13、詩經兩首靜女采薇原文和翻譯
《詩經·采薇》全文翻譯: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長大。說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沒有家,為跟玁狁去廝殺。沒有空閑來坐下,為跟玁狁來廝殺。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發芽。說回家呀道回家,心里憂悶多牽掛。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饑又渴真苦煞。防地調動難定下,書信托誰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發杈枒。說回家呀道回家,轉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沒個罷,想要休息沒閑暇。滿懷憂愁太痛苦,生怕從此不回家。
什么花兒開得盛?棠棣花開密層層。什么車兒高又大?高大戰車將軍乘。駕起兵車要出戰,四匹壯馬齊奔騰。邊地怎敢圖安居?一月要爭幾回勝!
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雄駿高又大。將軍威武倚車立,兵士掩護也靠它。四匹馬兒多齊整,魚皮箭袋雕弓掛。哪有一天不戒備,軍情緊急不卸甲!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14、靜女原文
全文:靜女
先秦:佚名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釋義:嫻靜姑娘真可愛,約我城角樓上來。故意躲藏讓我找,急得抓耳又撓腮。
嫻靜姑娘好容顏,送我一枝紅彤管。鮮紅彤管有光彩,愛它顏色真鮮艷。
郊野采荑送給我,荑草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美人相贈厚情意。
出自:《詩經·國風·邶風·靜女》
擴展資料:這首詩寫青年男女幽會的詩歌,表現了男子對戀人溫柔嫻靜的稱贊以及對她的深深情意,體現出年輕男女之間純美愛情的美好。
詩是從男子一方來寫的,但通過他對戀人外貌的贊美,對她待自己情義之深的宣揚,也可見出未直接在詩中出現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說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稱敘述中顯得更為鮮明。
詩的第一章是即時的場景:有一位閑雅而又美麗的姑娘,與小伙子約好在城墻角落會面,他早早趕到約會地點,急不可耐地張望著,卻被樹木房舍之類東西擋住了視線,于是只能抓耳撓腮,一籌莫展,徘徊原地。
15、靜女原文注音
《邶風·靜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寫青年男女幽會的過程,表現了男子對戀人溫柔嫻靜的稱贊以及對她的深深情意,體現出年輕男女之間純美愛情的美好。全詩構思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通篇以男子的口吻來寫,充滿了幽默和健康快樂的情緒,尤其是對于青年人戀愛的心理描寫惟妙惟肖。
賞析:此詩是從男子一方來寫的,但通過他對戀人外貌的贊美,對她待自己情義之深的宣揚,也可見出未直接在詩中出現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說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稱敘述中顯得更為鮮明。而這又反過來使讀者對小伙子的癡情加深了印象。
詩的第一章是即時的場景:有一位閑雅而又美麗的姑娘,與小伙子約好在城墻角落會面,他早早趕到約會地點,急不可耐地張望著,卻被樹木房舍之類東西擋住了視線,于是只能抓耳撓腮,一籌莫展,徘徊原地。“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雖描寫的是人物外在的動作,卻極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劃了人物的內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戀慕至深、如癡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16、靜女300字翻譯
譯文
嫻靜姑娘真漂亮,約我等在城角旁視線遮蔽看不見,搔頭徘徊心緊張。
嫻靜姑娘真嬌艷,送我新筆紅筆管。鮮紅筆管有光彩,愛她姑娘好容顏。
遠自郊野贈柔荑,誠然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美人相贈厚情意。
注釋
⑴靜女:貞靜嫻雅之女。馬瑞辰《毛傳箋通釋》:“靜當讀靖,謂善女,猶云淑女、碩女也?!辨╯hū):美好。
⑵俟,等待,此處指約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隱蔽處。
⑶愛:“薆”的假借字。隱蔽,躲藏。
⑷踟躇(chí chú):徘徊不定。
⑸孌(luán):面目姣好。
⑹貽(yí),贈。彤管:不詳何物。一說紅管的筆,一說和荑應是一物。有的植物初生時或者才發芽不久時呈紅色,不僅顏色鮮亮,有的還可吃。如是此意,就與下文的“荑”同類。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紅顏色的管狀樂器等。
⑺有:形容詞詞頭。煒(wěi):盛明貌。
⑻說懌(yuè yì):喜悅。女:汝,你。
⑼牧:野外。歸:借作“饋”,贈。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
⑽洵美且異:確實美得特別。洵:實在,誠然。異:特殊。
⑾匪:非。
⑿貽:贈與。
17、靜女文言文翻譯
譯文:
嫻靜姑娘真漂亮,約我等在城角樓上。故意躲藏讓我找,急得搔頭徘徊心緊張。
嫻靜姑娘真嬌艷,送我一枝紅彤管。鮮紅彤管有光彩,愛它顏色真鮮艷。
郊野采荑送給我,荑草確實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美人相贈厚情意。
《邶風·靜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寫青年男女幽會的過程,表現了男子對戀人溫柔嫻靜的稱贊以及對她的深深情意,體現出年輕男女之間純美愛情的美好。全詩構思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通篇以男子的口吻來寫,充滿了幽默和健康快樂的情緒,尤其是對于青年人戀愛的心理描寫惟妙惟肖。
賞析:此詩是從男子一方來寫的,但通過他對戀人外貌的贊美,對她待自己情義之深的宣揚,也可見出未直接在詩中出現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說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稱敘述中顯得更為鮮明。而這又反過來使讀者對小伙子的癡情加深了印象。
總結
- 上一篇: 大班教案《文明礼貌歌》
- 下一篇: iOS 13 使用“备忘录”的三个小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