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零下50度环境中站岗,部队为什么不给配置玻璃房?看完涨知识了
圖文|書山里的墨客
編輯|書山里的墨客
不知道什么時候,社交媒體上有這樣一張照片引起了熱議,只見兩名邊防戰士在零下50度的寒風中屹立不倒,身上已經布滿了冰碴子。
要知道,這要換做普通人,別說站幾個小時一動不動,哪怕就是十分鐘,恐怕身體也吃不消。對此,有網友表示:“怎么不給戰士修個玻璃哨所?”
如果突然發生緊急情況,士兵卻由于在低溫環境下長時間身體出現僵直,萬一導致戰力下降該怎么辦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有必要知道這張照片的具體來源,它就是被稱為生命禁區的查果拉哨所。
該哨所位于青藏高原,是我國最艱苦的邊關哨所,其海拔高達5300米。不僅要面臨缺氧的情況,甚至還要面臨低溫考驗。
雖然查果拉在藏語中的意思是“鮮花盛開的地方”,但實際上,在這里睡覺經常失眠,哪怕走上一步也會累的氣喘吁吁。
不僅如此,尤其是查果拉的巡邏任務,極其考驗邊防戰士們的耐力。要知道,巡邏途中要爬雪山,越冰河。
然而,邊防戰士們在這里頑強地生存了下來,而且還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圓滿地完成了保衛邊疆的任務。對于他們來說,西南地區是充滿爭議的地帶,他們必須嚴防死守。
據相關資料記載,哨所自建立43年來,先后有數十位邊防戰士們長眠此地。可見,查果拉的環境有多么艱苦。
除了巡邏和站崗外,查果拉的戰士們同樣面臨著給養問題。畢竟這里人跡罕至,如果需要生活用水,必須跑到120公里以外的村里。
好在近幾年生活得到了改善,戰士們在此地建立了溫室,可以利用閑暇時間種一些自己愛吃的蔬菜。這放在以前,都是不敢想象的生活。
也正是這樣,有網友提出了一些質疑。比如武器凍壞了,發現敵情不能有效制止。還有說為什么不能弄個玻璃崗位,以免把人凍壞了。
看的出來,大部分網友還是非常心疼戰士們的。但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不清楚具體情況。
其實我也是查閱過資料,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站崗。
首先,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修一個玻璃崗哨豈不是輕輕松松。可大家不要忘了,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如果敵人能夠承受這種環境,我們卻無法承受,那無疑會錯失發現對方的良機。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只有更規范的適應性訓練,才能熟悉當下的環境。而軍人的意志鍛煉,也是為了保家衛國。
除此之外,像查果拉哨所,屬于高海拔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天氣。如果修建玻璃哨所,很容易像車窗一樣結冰,屆時會影響站崗的效果。
也有網友表示,能不能充分利用高科技,提升站崗的效果。或者裝幾個攝像頭,輕松監視外面的一舉一動。
其實這個想法是好的,可大家有沒有想過,不管是高科技還是監控,也希望人力。而監控還需要電力系統,如果不能保證電力24小時供應,監控攝像頭也就等同于沒有安裝。況且查果拉地區可是高原,網線又該如何保證呢?
就跟上面介紹的一樣,供水都需要跑120公里,別說供電和拉網線了。這種想法,恐怕也只能想象一下了。
值得一提的是,像圖片中那樣的站崗頻率并不高。因為這種崗位更多的則是象征一些禮儀性和光榮傳統,并不需要處理一些突發狀況。
個人感覺,這種具有意外的站崗非常有必要,作為保衛國家的棟梁,有理由像公眾展示,畢竟這可以讓大家知道戰士們的不容易。
事實上,雖然以前咱們的邊防戰士們條件非常艱苦,可現在已經改善了很多。
據沈陽軍區某集團軍表示,該集團后勤部研發的電熱防寒產品,能夠實現送溫暖效益最大化。正如大家所想,加熱服和加熱軍靴。
要知道,該集團軍所在地,跟查果拉不相上下,也是屬于高寒地區,冬季平均氣溫始終維持在零下20度。由于環境原因,戰士們在冬季執勤的時候,經常會被凍傷。
時間一長,說不定還會患上風濕病等問題。也正是這樣,該集團后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決定使用現代化科技,幫執勤哨兵送上溫暖。
在實驗論證階段,電熱防寒服也曾出現過一些問題,但經過數十次的實驗,最終定下了方案。而這種電熱防寒服,不僅不會影響戰斗力,還能增添實戰功能。
據哨兵介紹,電熱防寒服穿起來十分方便,只需要打開預熱開關,便能在五分鐘內體驗到溫暖,就跟身上裝個大空調似的。
不管怎么說,解放軍才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哪里有困難、哪里有危險,就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戰友們辛苦了!讓我們像戰士們致以崇高敬意,如果不是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歲月靜好。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士兵零下50度环境中站岗,部队为什么不给配置玻璃房?看完涨知识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志愿军为什么要撤销第六次战役的作战计划
- 下一篇: 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多年年后美国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