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现有移动版CPU介绍和性能评价
字號:大 中 小
雙核心系列
X9000>X7900>=T9500>T9300>T7800>T8300>=T7700>T8100>T7600>=T7500>T7400>=T7300
>T7250>=T7200>=T2700>T5750>T2600>=L7700>T7100>T5600>T2500>T2450>=P7500>=T5500
=T5450>=T5470>=T2370>=T2350>T2250>=T2130>T2300/E>T2330>=T2080>T2050>T2060>
T2310>=T5250>=T5270>=SL7100>U7600>U7500>U2500>U2400
單核心系列
CM540>CM530>=CM440>CM420>CM420>U1300
注:>表示在絕大多數測試種都具有優勢,
??? >=表示有些測試中有優勢,一些測試沒優勢,可以認為是同檔次產品
接下來,就進入扯淡環節,對于這些四位數字到底代表什么進行一些說明~
隨著新的Penryn架構處理器發布,Intel在移動平臺上的CPU型號已經是亂成一鍋粥了
一般人根本無法根據四位數字的區別來判斷哪個型號更好一些~
我這里談談 現在各種型號的CPU的區別,再說說如何判斷判斷不同cpu的性能水平
算是一個基礎知識普及貼,老鳥就不用看了
先來說普通版的(低電壓版,超低電壓版和小封裝版型號很少,比較容易區分)
按照微體系架構來分,有三種大類,每一種都有高中低端不同的衍生型號
微架構的改進,是對CPU的綜合能力提升最明顯的升級,按照不同微架構可以了解
現在intel的筆記本CPU中,微架構有Penryn,Merom和Yonah三大類
對于不同微架構的產品用頻率,緩存,FSB之類的指標比較性能是沒有意義的
Penryn是現在最新發布的45nm的CPU,型號較少,按照換成容量不同分為8系列和9系列
X9000? 2.8G??? 800FSB 6M L2cache
T9500? 2.6G??? 800FSB 6M L2cache
T9300? 2.6G??? 800FSB 6M L2cache
T8300? 2.4G??? 800FSB 3M L2cache
T8100? 2.1G??? 800FSB 3M L2cache
都是高度啊產品,采用這個微架構的低端型號還沒有發布
Merom是現在最主流的微架構,高中低端型號很齊全
高端和中端的Core2系列(注:所有T7和T5開頭的CPU都叫做Core2)
所有的Core2都是采用Merom架構的,按照FSB,緩存,和是否支持一些技術分成了很多型號
X7900 T7800 T7700 T7500 T7300 都是采用800FSB 4M L2cache的
頻率為2.8 2.6 2.4 2.2 2.0G
T7250 T7100 T5470 T5270 是800FSB 2M L2cache的
頻率為2.0 1.8 1.6 1.4G
T7600 T7400 T7200 是667FSB 4M L2cache的
頻率為2.33 2.16 2.0G
T5750 T5600 T5500 T5450 T5250 是667FSB 2M L2cache
頻率為2.0 1.83 1.66 1.66 1.5G
T5300 T5200 是 533 FSB 2M L2cache,頻率為1.73G和1.6G
除了T7600 T7400 T7200 T5600 T5500 T5300 T5200之外,其他型號都是采用Socket P接口
的搭配的是965PM/GM芯片組,算是Santa Rosa平臺
低端的奔騰雙核和賽揚M系列CPU當中也有一些采用Merom架構的型號
T2310 T2330 T2370 這三個都是533 FSB 1M L2cache,頻率分別是1.46 1.6 1.73G
CM530 CM540 單核 533FSB 1M L2Cache 頻率為1.73和1.86G
低端賽揚M的CPU不支持動態調節頻率的speedstep技術,所以平時低負荷狀態下功耗要比酷
睿2和奔騰雙核的CPU高~
明白了每個型號的技術指標,再來說說性能。
單核心賽揚系列和雙核心沒有直接比較的意義,這里只討論雙核心的型號
CPU的性能,由微架構,主頻,緩存,FSB等因素綜合決定
影響最大的是微架構,Merom微架構平均比Yonah微架構強10%左右,Penryn微架構比Merom
微架構強5%-10%
其次是主頻,在其他指標相同的情況下,性能基本上和主頻呈線性關系,如T7300和T7500
的性能差距就是10%
其次是緩存,緩存帶來的影響在不同應用中差距很大,有些程序對于緩存大小很敏感,而
有些相當不敏感,總的來說,緩存容量從1M到2M,從2M到4M能帶來的性能提升都是在3-5%
這個級別。
最后說FSB,這個的變化對性能的影響相當小,每一個檔次之間的差距不會超過3%,從533
提升到800帶來的差距不會超過5%
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大致估計兩個CPU之間的性能差距
比如T2080和T2330,這兩個緩存,FSB都相同,頻率1.73 vs 1.6G高了8%,而后者是Merom
微架構前者是Yonah微架構,性能上后者應該有10%的加權,綜合來說T2330應該有2%左右
的優勢~
對于其他型號,可以按照上面的計算方法類似做出比較
再來考慮低電壓和超低電壓以及封裝系列
低電壓版都是用L開頭的,TDP功耗為17W(注:并非實際功耗)
L7300 L7500 L7700 這三個是Merom核心 800FSB 4M L2cache 頻率為1.4 1.6 1.8G
L2500 L2400 這兩個是Yonah核心 667 FSB 2M L2cache 頻率為1.66 1.83G
超低電壓版 以U開頭
U7500 U7600? Merom架構 533FSB 2M L2cache TDP 10W 頻率為1.06G和1.2G
U2400 U2500 Yonah架構? 533FSB 2M L2cache TDP 9W 頻率1.06G 1.2G
U1300 U1400 Yonah架構,單核心 533FSB 2M L2cache TDP 5.5W 頻率1.06G 1.2G
性能上,同樣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來進行比較
如L7700的性能應該是大于T7100(因為緩存多一倍),但是不如T7250(頻率低10%影響更大)
小尺寸封裝的型號目前只有P7500和SL7100兩種,都是Merom架構,800FSB 4M L2cache,
頻率分別為1.6G和1.2G,TDP為20W和12W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children/638839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ntel现有移动版CPU介绍和性能评价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MS 开发全过程介绍
- 下一篇: 微软OA认证/ADFS认证 java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