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计划书范文,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专业.doc
計算機應用技術(博士)專業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
(博士)
上海大學
2011年4月
目 錄
1 培養目標2
2 培養標準3
3 實現矩陣5
4 課程體系5
5 企業培養方案6
上海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博士)
卓越工程師培養
通過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博士“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實施,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國家和地方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層次的創新型人才;為國家或企業培養具有領導和組織企業研究院開展創新預研、領導或組織制定大規?;虺笠幠醚芯空n題的高層次人才。
2 培養標準
一、深入系統地掌握技術的理論和專業知識,現狀和發展趨勢。
具有從事大型或復雜工程問題研究和系統設計開發、科學研究所需的相關數學、經濟管理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寬厚的數學、自然科學基礎;工程經濟、情報交流、管理、社會學、法律、環境等人文與社會學的知識,并對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等社會責任等有較深入的認知和理解。深入系統地掌握領域的理論和方法。
① 系統掌握的理論和方法;
② 對社會有廣泛深入理解,并具有對現代對社會的影響關系等有獨特的認識
熟悉技術標準、法律、法規和政策。二、綜合運用理論方法和手段,進行工程技術創新和工程科學研究,具有工程項目研究開發能力、復雜工程項目集成能力。
具有運用一般性原理。
掌握在復雜系統中發現因素;、驗證、分析、評估優化設計方案。三、
掌握本行業相關的政策、法律和法規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按確定的質量標準、開展工作
具有設計、預算、組織、指揮和管理大系統、組織協調整合必要人力和資源的基本能力具有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能夠洞察質量標準、和預算的變化,并采取相應的修正措施,指導項目或工程的順利進行
領導并支持團隊及個人的發展;評估團隊和個人工作表現,并提供反饋意見和主持項目或工程評估,提出改進建議,持續改進質量管理水平。四、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能力。
使用技術語言,在跨文化、跨區域、跨行業環境下進行溝通能夠制定工程文件,如:可行性分析報告、項目任務書、投標書等,并進行說明、闡釋。
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自信、靈活地處理新的和不斷變化的人際環境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具備團隊合作精神,較強的協調、管理、競爭與合作的能力,在團隊中發揮領導作用五、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體現對職業、社會、環境的責任。
熟悉適用的主要職業健康安全、環保的法律法規、標準知識。熟悉企業員工應遵守的職業道德規范和相關法律知識。遵守所屬職業體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并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
為保持和增強職業能力,制定并實施發展計劃。
實現矩陣
培養1.技術知識和推理能力2.個人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3.人際交往技能團隊協作和交流4.企業和社會的構思,設計,實施和運行系統基礎科學知識核心工程基礎知識高級工程基礎知識工程推理和解決問題實驗中探尋知識個人技能和態度職業技能和道德團隊精神外部和社會環境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馬克思主義●●●●●●●●●●英語●●●●●●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計算機應用前沿技術●●●●●●●●●●●●○●●●●工程實踐○●○●○○○○●●○○○○○畢業論文●●●●●●○●●●○●●●○注:●為“已經實現”,○為“已有一定基礎,有待進一步加強”
4 課程體系
上海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博士工程型人才培養學制為3年(根據具體情況可適當延長培養期限)。第一學年在相對集中完成培養計劃課程的同時,開始在企業進行工程實踐、課題研究的基礎準備(如基本文獻調研,嘗試提出研究課題);從第二學年開始圍繞合作企業的重要技術需求開展課題研究。研究課題在“雙導師”(企業工程師與我校教師)商議指導下加以確定,確保研究課題既解決企業技術問題又具備一定深度的理論價值,上海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博士工程型人才培養方案如下表所示。
上海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博士工程型人才培養方案(修滿15學分)
類別課程編號名稱學時學分學期備注公共基礎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馬克思主義6031,2英語12041,2專業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4041計算機應用前沿技術4041學術研討課(按方向)2,3不計學分注:學術研討課由本校教師與企業教師聯合授課。
5 企業培養方案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信息技術在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中具有一定的引領作用。與國家和地方的經濟建設、與企業的生產發展經營模式以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计划书范文,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专业.doc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制定CA6140C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设
- 下一篇: portlet java_Port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