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测量
對gap測量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概念階段,也沒有定位過gap的單子。本文轉載:http://blog.csdn.net/m_052148,歡迎一起學習。
幾個問題:1、gap是什么?gap周期是多少?
??????????????????? 2、gap是UE測還是網絡側行為?什么時候起gap?gap的好處是什么?
??????????????????? 3、gap與哪些特性有關系?
1.什么是測量GAP
協議36300中提到,測量分為同頻測量(Intra-frequency measurement)和異頻測量(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所謂同頻測量,是指UE當前所在的小區和待測量的目標小區在同一個載波頻點(中心頻點)上。而異頻測量,是指UE當前所在的小區和目標小區不在一個載波頻點上。
如果UE需要進行異頻測量(包括異制式測量),一種簡單的方式是在UE設備中安裝2種射頻接收機,分別測量本小區的頻點和目標小區的頻點,但這樣會帶來成本提升和不同頻點之間相互間擾的問題。因此,3GPP提出了測量GAP(measurement gap)這種方式,即預留一部分時間(即測量GAP時間),在這段時間內,UE不會發送和接收任何數據,而將接收機調向目標小區頻點,進行異頻的測量,GAP時間結束時再轉到當前本小區。
從這看出,gap就是異頻測量,測量目標小區信息,(目標小區頻點和本小區不同)
2.什么時候需要配置測量GAP
UE是否需要GAP進行輔助測量,需要考慮以下六種場景:
場景A(當前所在小區和目標小區的載波頻點相同,帶寬也相同):這種場景屬于同頻測量,不需要測量GAP。
場景B(當前所在小區和目標小區的載波頻點相同,目標小區帶寬小于當前小區帶寬):這種場景也屬于同頻測量,不需要測量GAP。
場景C(當前所在小區和目標小區的載波頻點相同,目標小區帶寬大于當前小區帶寬):這種場景也屬于同頻測量,不需要測量GAP。
場景D(當前所在小區和目標小區的載波頻點不同,目標小區帶寬小于當前小區帶寬且目標小區帶寬在當前小區帶寬內):這種場景屬于異頻測量,需要測量GAP。
場景E(當前所在小區和目標小區的載波頻點不同,目標小區帶寬大于當前小區帶寬且當前小區帶寬在目標小區帶寬內):這種場景屬于異頻測量,需要測量GAP。
場景F(當前所在小區和目標小區的載波頻點不同,目標小區帶寬和當前小區帶寬不重疊):這種場景屬于異頻測量,需要測量GAP。
一句話:同頻不需要GAP測量,異頻需要GAP測量。若是有部分重疊,應該也是需要GAP測量。
3.測量GAP周期的配置和計算
當UE需要進行異頻測量時,eNB的RRC層需要給UE配置GAP參數:gap模式和gapOffset。這兩個參數包含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的MeasConfig字段的measGapConfig信元中,如下圖所示。
gap模式分為gp0和gp1兩種,gp0模式的GAP周期是40ms,gp1模式的GAP周期是80ms。無論是哪種模式,每次GAP的持續時間都是6ms。gapOffset參數會影響GAP的起始時刻,gp0模式下gapOffset的范圍是0-39,gp1模式下gapOffset的范圍是0-79。有了GAP周期和gapOffset兩個值,就可以計算出具體的GAP時刻,如下圖所示。
比如RRC配置的GAP模式是gp0,gapOffset=1,那么GAP周期是下圖這樣的。
當UE處于測量GAP時,不會發送任何數據,即不會向eNB發送PUSCH數據,也不會發送HARQ-ACK、CQI/PMI/RI/SRS等信息。在這段時間內,eNB也不會給UE調度任何下行或上行資源。下圖以上下行子幀配置1為例,介紹上下行如何避開GAP。圖中的DCI1A也可以是DCI2/2A等其它下行DCI。
從上面的介紹就可以看出,UE在那個系統幀,那個子幀開始起GAP,GAP的長度是6,周期是多少?然后GAP前面幀里面有多少不可以進行調度,這個ENB和UE都是知道。
UE進入GAP后,不發送PUSCH,也不發送下行反饋。所以對應的需要下行反饋或上行調度的都是不可以的。
總結
- 上一篇: C# winform上位机
- 下一篇: IEEE1394(火线)接口全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