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的第一家公司
回顧我的第一家公司
- 怎么進入公司的
- 對這家公司的看法
- 個人改變相關
- 人際交往相關
- 職場工作相關
怎么進入公司的
當初9月秋季校園招聘會的時候,那大中午的,南京的太陽是真的毒啊。有幾家在學生之間知名度比較高的公司,隊伍排的老長,至少都要在太陽底下等1個小時。我拿著剛打印好的簡歷,真的快曬的眼睛都睜不開了,正好看到一家公司名字聽著像是個大公司,前面就排了3個人,好,就決定是你了。
我走到隊伍后面,排我前面的是個女生,當面試官問她平常喜歡干嘛的時候,她自信的說出:平常喜歡唱歌和跳舞。真的把我的三觀都震碎了一地,大姐,人家招的是移動開發(fā)工程師,你跑過來參加明星海選呢你。輪到我的時候,面試官看了看我的簡歷,問我喜歡干嘛?我拍著胸脯理直氣壯地說道:平常最喜歡看書和寫代碼,偶爾逛一逛技術論壇和網友交流一下技術啥的(其實宿舍里的電腦還開著LOL)。可能是因為前后兩人落差比較大吧,總之后面就順利地進入了公司。
對這家公司的看法
首先,我到現(xiàn)在為止,也感到很幸運能加入這家公司,作為畢業(yè)后的第一份工作,他給我?guī)淼母淖冋娴耐Υ蟮?#xff0c;我從來不后悔來到這家公司。我只寫正面的事情,不想花時間寫一些負能量的東西。
個人改變相關
我本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就是那種在熟人面前是個沙雕,但是一點也不想和陌生人交流的那類人。但是做項目經理就必須有很強的溝通能力和管理協(xié)調能力。這可真是難為死我了,我記得第一次給客戶打電話的時候,由于過度緊張,放下手機后,發(fā)現(xiàn)手心都是汗,剛才打電話說的什么也全都忘了。辛虧當時還拿著筆記了幾個需求重點,不然估計還要再打一遍😭(一刀殺了我算了)
當天下班回去后,我真的內心掙扎了好久,我真的能做項目經理嗎?我連項目經理是干嘛的我都不知道,我到底該不該在這家公司呆下去?到最后,我說服我自己,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你不是內向嘛,這份工作正好適合你改變性格,反正是實習,盡力去做好,大不了辭職不干,反正還沒畢業(yè)。
到后面,給客戶打電話、組織項目組開會、單獨出差應對客戶、給廳長演示、給部長演示、幾十人的會議上發(fā)言,幾百人的會議上培訓等等,事情從小到大,這些我都嘗試著做了,每一件事做之前,我都很緊張,我怕犯錯,怕做不好,怕別人說。但是我都盡力去做了,盡管有些做的不盡如人意,但是我都在吸取教訓,一點一滴地去改進,因為我不想去犯同樣的錯誤。
為什么要說這些呢?正省級、正國級的這些處于金字塔尖的這些難以接觸到的人,不是因為我的能力,只是因為公司提供了這個平臺,讓我有機會在一段時間內和他們進行過很多的接觸和交流,甚至在一群市級和省級領導面前演講,我覺得這種經歷是難得的,我可能以后都再也不會有這種類似的經歷了。對我個人的鍛煉和個人能力的提高也是很大的(比如我現(xiàn)在出去面試真的一點也不緊張,問題即使不會的也能淡定的瞎掰)。
當然,這里我不是說我接觸的人都是多么厲害的人,因為數量太少,掰掰手指都能數的過來。相反,由于工作原因,經常需要再全國各地出差,接觸最多的是那些各地其他公司的普通員工,還有那些為生計疲于奔命的人。我在杭州見到那位年近半百,每天加班到凌晨,周末也堅持上班,只是為了給上學的孩子掙點學費錢的大齡程序員;我在成都見到那些早上8:00就要到單位打掃衛(wèi)生、準備會議、端茶倒水的剛考進來的科員們;我在北京的凌晨見到那些身披著報紙,蜷縮在西二環(huán)某個墻角的流浪者們,那是北京的3月啊,寒風刮在臉上像刀割一樣疼。我在紹興見過,打扮精致的女孩嘴里叼著手抓餅。然后去早餐店買上一碗熱粥遞給路邊的乞討者。我在濟南見過寒冬臘月的晚上11:00 ,還在火車站門口等著拉客的黑車司機,雖然這是違規(guī),但他們的家里應該也有等爸爸回家的媳婦和孩子吧。
有時候一個人在外面出差,下班后也沒事。就特喜歡在人群嚷嚷的街邊,站在那里去看那些人,那些形形色色的人,那些可能一輩子都不可能再見到的異鄉(xiāng)人。各種層次的人見多了,對于我的改變或許是,我能更好地變換角度去思考問題,后面每當我和別人爭吵,或者看別人不順眼,或是責備公司的新人(這種情況比較少,我脾氣還是蠻好的)都會在怒氣上來的時候,去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我如果是她,憑借自己聽說的那些事情,或許也會這樣認為;我當時做新人的時候,這些也不懂,也是需要別人教才知道的;千萬不要看別人不順眼,每個人都獨立且平等的,看別人不順眼就是自己的修養(yǎng)有問題等等。每次我都是通過這些方法去穩(wěn)定住自己將要失控的情緒和失態(tài)的措辭。
如果我一入職就是一名不會和客戶接觸、不會到處出差的開發(fā)人員的話,我可能性格不會發(fā)生這么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際交往相關
留在這個公司最大的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有一幫“沙雕”同事了。
工作前,看到一些雞湯文整天宣揚:同事就是同事,和朋友永遠不沾邊。除了工作以外,其它事情都不能說的理論。搞得我以為職場里都是一幫整天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心機表。畢業(yè)后,才發(fā)現(xiàn),不是這樣啊,之前那些文章寫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兒,整天在那里販賣焦慮,提升流量,全部取關。
或許也是這個行業(yè)的原因吧,勾心斗角、找后門上位等等狗血的劇情在我們這里真的沒有過(現(xiàn)在有一點了)。我記得17年的時候,大家在公司吃辣條、吃薯片、聽音樂,一邊碼字一邊講段子,下午再定個奶茶。每個人都在專心做自己的事情,只要事情做好了,你干啥都沒人管。感覺像在大學里在機房里上課,不就這個狀態(tài)嘛,真是舒服的一批啊。比樓下網站那幫人氣氛活躍多了,那邊真是死氣沉沉的。
當然中間因為一位花名為胖頭魚的領導,搞的大家很不愉快。不過也正因如此,我們下面的幾位同事關系才會如此的團結,一致向外。由于都是年輕人,大家三觀都合得來,人品也都沒問題,所以關系非常好。偶爾會線下聚餐,即使現(xiàn)在有的離職一年多了,也還是會保持聯(lián)系。
為什么留下來的原因是這個呢。或許正因為每天和沙雕們的互相調侃這件事,抵消掉了大部分來自于工作方面的負面情緒。即使工作再多,壓力再大,大家也都是一起做,并沒有感到不愉快。當然,每個人身上都有可圈可點之處,大家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這就是我沒有很快離職的最大原因。
雖然說遇上胖頭魚是一件極其惡心的事情,但是也是幸運的。如果他沒有那么惡心,或許不會有我那個已經置頂了將近2年的微信群。大部分人都會經歷很多公司,但是像這樣能夠有一個保持聯(lián)系的同事群,有一幫能夠隨時約出來吃飯看電影聽你吐槽的朋友,估計在其它公司都是很少有的。所以,這也是我來到這家公司感到幸運的地方之一。
職場工作相關
工作能力說起來就有點乏味了。
雖然說上學時候做過幾年班長,但是我的那一丟丟的管理能力的確是在公司鍛煉出來的。上學的時候,無非就是:不要講話了!再講話記名字啦!然后組織一下班級活動啥的。但是在公司中,你的每一個行為真的都會涉及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需要維護好客戶和公司之間的關系、處理好項目組成員之間的關系(感謝那些年大哥大姐們的不殺之恩)、處理好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系、處理好下屬之間的平衡關系等等,讓每個人在你這里都能公平地得到最大利益,并且能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部門工作的順利開展。怪不得人說,中管真是里外不是人,因為維護好一方利益必定會損失另一方的利益。
項目組成員憑什么給你加班趕項目、部門的同事憑什么聽你安排項目。有可能你會說,他們做項目是為公司做的,又不是為了我,我并沒有因此能多拿一分錢啊。但是,這就是責任,也是義務,項目經理就要擔負起這種管理和協(xié)調的工作。
工作中一定要多和領導溝通,及時匯報工作情況,最好每天都匯報。作為領導,最希望的就是盡可能的了解下屬的工作內容和進度,如果長時間對一個下屬的工作狀態(tài)不了解,他會很焦慮,認為掌控不了你,所以就會給你主動給你打電話,給你發(fā)消息讓你匯報工作或者談心。當然作為一個下屬,最重要的不是工作能力,而是減少領導的麻煩,即使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再厲害,如果你的領導因為你而多了很多麻煩,那這個人離開除就不太遠了。
工作中向前輩或者領導問問題,不要直接拋一個問題給他,讓他來解答,這相當于間接給他制造一個麻煩,建議最好,提問題之前自己好好思考過,然后給領導兩個選項,關于這個問題,您覺得用A方案比較好,還是用B方案更穩(wěn)妥。這樣會讓領導覺得你是一個會獨立思考有想法的人,而不是只會無腦提問的人。
工作中不要和領導玩心機,這點真的很重要,因為你玩的那些心機,真的太幼稚了。領導基本都是年齡比你大,資歷比你深的,你想在他負責的工作中玩心機,真的會死的很慘。稍微聰明一點的領導就會一眼看穿,然后你在他的心中基本就沒什么好形象了,完全就是心機婊一枚。
還有就是,工作不是單純?yōu)榱斯べY,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在這個社會中的競爭力。你現(xiàn)在拿的工資和你現(xiàn)在的能力基本不會相差太遠,你拿著4000的工資,能力可能價值7000,但是絕對沒有9000。領導不都是傻子,誰厲害誰不厲害,大家都看在眼里的,如果不是對你懷恨在心,不會讓你太吃虧的。
慢慢成長,你會越來越覺得薪資多少對幸福感的影響是低于對工作本身熱愛程度對幸福感的影響的。現(xiàn)在大多數年輕人不是貪財,而是喜歡錢堆出來的東西,喜歡錢帶來的那種獨立和自由的感覺。
總結
- 上一篇: 判断字符串中的括号是否匹配-C语言
- 下一篇: 正则匹配手机号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