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8八大行业并购
通常,資本市場的變化是一個行業或領域發展的晴雨表。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快速興起后,IT行業當前和未來的走勢如何?哪些領域會成為投資的熱點?哪些細分市場又會遭遇冰點?我們試圖通過對云計算、開源、人工智能、半導體、區塊鏈、大數據、網絡和安全八大領域的企業并購案進行梳理和總結,一窺整個IT行業的走勢。
記者在投資界網站的并購事件欄目下,輸入關鍵字——2018、IT,進行搜索,結果顯示出498條搜索結果。這些收購案的金額從幾百萬元到數十億元不等,涉及領域從IT硬件、軟件到服務,可謂包羅萬象。參與并購的企業中既有行業知名的大咖,還有更多名不見經傳的企業。粗略一看,云計算、大數據、軟件和IT服務等是并購最熱門的領域。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并購市場共完成并購交易1258起,有1073起并購案例披露了金額,涉及交易金額超過6503億元。跨境并購共完成交易104起。從行業分布來看,2018年上半年,并購案數量最多的行業前三是IT、生物技術/醫療健康、機械制造,其中IT行業的并購案例數量達到150起。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指出,在宏觀政策相對積極寬松、社會融資規模觸底回升,以及證監會一系列利好新規推出的情況下,預計未來并購市場有望走出低位行情。
從并購主體的規模看,并購有勢均力敵、大魚吃小魚,以及蛇吞象三種類型。最常見的并購是大魚吃小魚,一家綜合實力強、規模性的企業出于完善自身產品線,或者快速進入某一新型市場的需求,并購一些規模可能不太大,卻是某一特定領域的領先者。這些被收購的公司往往具有某一技術特長,大多是創業企業。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型領域,此類收購不勝枚舉。2018年,無論是IT廠商,比如甲骨文、思科、微軟、VMware等,還是互聯網巨頭,包括亞馬遜、谷歌等都是并購市場的活躍分子,他們通過收購中小創業企業,加緊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布局。像甲骨文、思科等在一年之內發起了多次收購。
另外,像之前的戴爾收購EMC,以及2018年IBM收購紅帽,都可以歸為勢均力敵型的并購。并購雙方的業務規模可能會有差異,但都是各自領域的領頭羊式的企業,其一舉一動對本領域的發展具有示范或帶頭作用。比如,IBM收購紅帽釋放出清晰的信號,混合云/多云時代已經到來。
本文整理的八大行業并購案,從行業來看,可以粗略分成兩大類:一是新興行業,比如云計算、開源、人工智能、區塊鏈和大數據;另一類是所謂的傳統行業,包括半導體、網絡和安全等。從整體來看,廠商間的并購整合十分活躍,不僅行業巨頭動作頻頻,就連一些資本雄厚的創業企業也試圖通過并購、合作等多種方式,積極實現規模擴張,以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面對劇烈的市場變動,層出不窮的新技術,無論廠商規模大小、行業屬性如何,誰都不想坐以待斃,而是通過勇敢地嘗試,期待抓住新的“風口”。
通常,并購被認為是一把雙刃劍:其積極的一面是,通過資本的運作,可以有效推動企業業務的迅速擴張,進一步拓展新興市場;消極的一面,一旦決策失誤,或受某些內外因素的影響,并購失敗或沒有達到預期,很可能造成企業從此走上下坡路。在歷史上,投入數十億美元甚至數百億美元用于并購,最后黯然收場的例子也不鮮見。這些歷史教訓必須汲取。并購有風險,介入需謹慎。
所有企業都希望并購能夠實現1+1〉2的效果,這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除了并購雙方在技術和市場上互補以外,并購時機的選擇、并購企業的文化是否相融,這些都可能成為決定一次并購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01
IBM收購紅帽,混合云/多云大戰拉開帷幕
并購時間:2018年10月
并購金額:約340億美元
所屬行業或領域:云計算
約340億美元收購金額,IBM收購紅帽是IBM公司史上最大一次收購。根據兩家公司的聯合聲明,IBM將支付現金,以每股190美元的價格購買紅帽所有股票。按計劃,紅帽將并入IBM的混合云部門。紅帽CEO吉姆·懷特赫斯特(Jim Whitehurst)將加入IBM的高管團隊,并向IBM CEO羅睿蘭(Ginni Rometty)匯報。
顯而易見,此次并購將促使兩家公司在云計算業務領域展開更多更深入的工作。在多云時代到來時,IBM可以抓住這一轉型契機,成為多云和混合云市場的領導者。
之前,戴爾670億美元并購EMC這一美國科技領域最大的并購案曾轟動整個業界,被認為是改變IT行業原有格局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從事件本身的轟動效應以及對IT行業未來發展的影響程度來看,IBM并購紅帽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和深遠意義。
IBM在傳統數據中心市場上的地位和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隨著云計算、開源技術的興起, IBM的核心業務也面臨沖擊。在云計算時代,IBM這頭“大象”還能否繼續翩翩起舞?這是所有人都關注和好奇的。紅帽公司創立于25年前,主要從事開源操作系統Linux的開發和銷售,并以訂閱模式聲譽鵲起,如今亦可以提供支持云計算的全軟件堆棧。紅帽也是開源軟件領域年營收率先突破10億美元、20億美元大關的公司,現在又有可能最先突破30億美元。
云計算是IBM現有的四大關鍵戰略要素之一,也是其增長的重要驅動力。IBM并購紅帽確實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是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在云計算和開源大行其道的今天,IBM并購紅帽,除了跑贏多云管理市場意外,加速開源的商業化創新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潛臺詞。
點評:如果非要打個比方,從規模、地位和影響力來看,IBM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金領”,而紅帽則是一個充滿朝氣且不斷進取的“白領”。兩者相互學習、借鑒,肯定有利于共同快速成長。但是從歷史背景、成長環境、公司文化的角度看,兩家公司又有太多不同。大公司之間的并購,相互磨合,尤其是文化的認同是非常重要的。IBM并購紅帽能否如兩家的預期,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02
微軟并購GitHub,得開發者得天下
并購時間:2018年6月
并購金額:約75億美元
所屬行業或領域:開源
GitHub憑什么讓微軟牽腸掛肚?GitHub號稱全球最大的開源代碼托管平臺,許多互聯網巨頭和開發者都是它的擁躉。該平臺于2007年10月開始開發,2008年4月正式上線。截至2018年6月,GitHub在全球擁有超過2800萬個用戶和5700萬個代碼倉庫,并且在2011年就實現了盈利。在代碼和軟件開發領域,GitHub的地位舉足輕重。
GitHub之所以受到開發者的追捧,一方面因為它為全球的開發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提高開發技能的平臺。GitHub被戲稱為“全球最大同性交友網站”。另一方面,GitHub以協議存儲代碼庫為核心,改變了傳統的編程方式,讓整個編程過程變得更加簡單、高效。
對于這一并購,外界的普遍觀點是,GitHub可以為微軟帶來更加適合開發者使用的工具,尤其是在開源方面,此舉將有利于微軟開發者生態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另外,微軟Azure云平臺也將因此而受益,可以與GitHub緊密集成,讓開發者更容易地在云端運行GitHub項目。這對GitHub和Azure未來的發展來說是雙贏。而且,GitHub有可能成為微軟在公有云領域與AWS這樣的強勁對手抗衡的重要砝碼。
不過,外界對于微軟并購GitHub并不是一片鮮花和掌聲。在并購消息宣布后,一些開發者擔心GitHub從此失去其中立性,而選擇離開GitHub,投入GitHub競爭者的懷抱。在一段時間內甚至掀起了一股遷移潮。
通過這次并購,微軟對于公有云和開源生態的重視程度再次得到了印證。其實在并購GitHub前,微軟已經在十分努力地靠近開發者社區,向開發者表明其誠意。微軟不僅在GitHub上開源了全部NET框架,還推出了豐富的系統層面的Windows功能。未來,如何更好地整合和使用GitHub,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從而將廣大的開發者緊緊團結在自己周圍,這是微軟要認真思考和對待的問題。
點評:行業客戶與開發者,這是平臺型企業要牢牢抓住的兩端。尤其是在開源軟件逐漸盛行的今天,許多創新思路和嘗試都來自于開源領域。無論是傳統IT企業,比如華為,還是互聯網公司,比如騰訊,都在想方設法吸引并長期留住開發者。騰訊2018年5月投資了國內的代碼托管平臺CODING,并將其產品整合進最新推出的騰訊云開發者平臺,為開發者提供運維開發全套流程體系。微軟并購GitHub讓人們對代碼托管甚至軟件眾包平臺外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03
Splunk并購Phantom Cyber,數據驅動業務
并購時間:2018年2月
并購金額:約3.5億美元
所屬行業或領域:大數據
在大數據領域,Splunk猶如一面旗幟。它是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大數據企業,做了很多開創性的工作。因此,Splunk成了很多有志于大數據的企業爭相模仿的對象。
2018年2月,Splunk以大約3.5億美元并購了Phantom Cyber Corporation。Phantom的主營業務與Splunk相近,即安全和自動化。Phantom的編排和自動化技術可以與Splunk的安全運營中心平臺相結合,從而使用分析驅動的安全來加速事件響應。另外,2018年6月,Splunk還以1.2億美元現金和Splunk證券的形式收購了VictorOps。VictorOps是一家專門提供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DevOps事件管理服務。
從2012年到現在,大數據從概念到應用落地,正在沿著行業化、產業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前進。如果說以前大數據是由科研和技術驅動的,現在則進入了真正由“數據”驅動的新階段。行業用戶迫切希望從數據中挖掘價值,為自身的業務發展帶來改變和更大收益。
大數據分析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各個行業和領域。比如,2018年1月AWS以4000萬美元收購主營數據分析的網絡安全軟件公司Sqrrl,就是希望借助Sqrrl的數據分析技術,幫助企業預測和解決潛在的網絡威脅。再比如,2018年5月,甲骨文收購Datascience.com,也是希望客戶能夠更有效地利用數據科學平臺肯大數據預測分析,改善業務結果。谷歌在大數據方面也有類似的收購。
數據是企業的戰略資產,也曾經是沉睡的金礦。現在,互聯網、金融等行業對于大數據的利用已經到達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也有一些行業,比如石油、采礦、農業等,還沒有建立數據連續采集和使用的機制,沒能將大數據的價值充分挖掘出來。從現在的趨勢看,大數據與行業的結合將是大數據未來發展的必然途徑。
點評:大數據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讓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數據之于業務的價值。未來的企業都將是數據企業。從IT系統的運維到企業的決策,從安全風險的預測到業務模式的創新,都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以Splunk為代表的大數據企業,正將大數據、智能分析等應用于安全、IT運維等專業領域,這是大勢所趨。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大數據的內涵和外延都變得越來越清晰。作為一個界限明晰、獨立發展的行業,大數據未來將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
04
Palo Alto Networks并購Evident.io,架構新一代信息安全
并購時間:2018年3月
并購金額:約3億美元
所屬行業或領域:安全
在安全領域,Palo Alto Networks的上升勢頭很猛。過去人們都知道Palo Alto Networks在防火墻產品上是把好手,而現在,Palo Alto Networks在云安全方面同樣確立了行業領先地位。
2018年3月,Palo Alto Networks以約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Evident.io,使得Palo Alto Networks在基于API的安全能力上有了進一步提升。不僅如此,2018年4月,Palo Alto Networks還以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另一家獨具特色的公司Secdo,為的是進一步增強Palo Alto Networks自身安全產品的快速檢測能力,同時強化動態軟件在端點上的數據收集能力,提升可視化交互的性能。對創新公司的成功收購,在不斷完善產品能力的同時,也促進了Palo Alto Networks業務的快速發展。
Palo Alto Networks的“云應用框架”于2018年下半年開始正式商用。它以云為基礎,可實現對Palo Alto Networks下一代安全平臺的功能擴展,助力客戶快速購買和使用由各種規模供應商提供的豐富的云安全創新應用。該應用框架引入了SaaS使用模式,允許客戶通過Palo Alto Networks、第三方開發者、托管安全服務提供商及其團隊所提供的安全應用,快速評估并部署全新功能,從而更好地解決安全方面的問題。這一全新模式充分利用了Palo Alto Networks現有的傳感器、客戶特定的數據存儲和安全基礎設施,可根據企業變化的安全需求,快速啟動不同供應商提供的云交付應用,而無需部署或管理其他額外的產品。
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新的技術給了像Palo Alto Networks這樣新一代信息安全架構提供者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2018年,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安全領域并購事件是Thoma Bravo收購Barracuda Networks。作為一家老牌投資公司,Thoma Bravo于2018年2月以16億美元收購了Barracuda Networks。Thoma Bravo為梭子魚注入更多資金,有利于梭子魚在安全平臺方面的創新和發展,拓寬業務領域,更好地向云安全轉型。
點評:安全是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因為安全形勢時刻都在變化,黑客不遺余力地尋找可攻擊的漏洞,這讓安全廠商一刻也不敢松懈。云計算的出現,對于安全來說既拓寬了其應用領域,同時也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云安全需求的出現催生了一批新的安全企業,也讓一些基礎架構廠商在云的安全防護上積極地查遺補缺。Oracle收購Zenedge、VMware收購E8 Security就是具體體現。作為安全領域創新的代表,Palo Alto Networks、Barracuda Networks等都將云安全作為努力的方向。都說時勢造英雄。相信在云安全、智能安全領域,會涌現出新的領軍企業。
05
幣安收購Trust Wallet,區塊鏈市場要洗牌?
并購時間:2018年8月
并購金額:不詳
所屬行業或領域:區塊鏈
有專家指出,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有炒作的成分。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關于區塊鏈的討論仍然熱度不減。2018年8月,幣安宣布收購加密貨幣手機錢包Trust Wallet。錢包是加密經濟最基礎的應用。一款安全、好用的錢包是推動加密貨幣走向普及的關鍵。Trust Wallet是去中心化的鏈上錢包,用戶的私鑰永遠不在服務器上,這和幣安目前中心化的架構形成了非常好的互補。雖然Trust Wallet并不是最知名的以太坊錢包,但是兩家公司的價值觀一致,這也是幣安眾里尋它千百度,最終花落Trust Wallet的一個重要原因。未來,Trust Wallet將繼續以獨立公司進行運營,幣安則會向Trust Wallet提供行政和營銷等方面的支持。
有分析人士指出,收購Trust Wallet其實是幣安在為建設去中心化交易所提前做的鋪墊。幣安已經完成了區塊鏈網絡的研發,而許多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也在進行建設類似的去中心化平臺。幣安只是順勢而為。
從2018年初開始,區塊鏈和數字貨幣領域的并購就一樁接一樁:2月,Circle以4億美元收購加密交易平臺Poloniex;5月,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收購以太坊P2P交易平臺Paradex;6月,區塊鏈創業公司Tron以1.26億美元收購了分散數據共享平臺BitTorrent;9月據CCN消息,Lightyear收購位于舊金山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公司Chain。這些還只是區塊鏈和數字貨幣領域并購的冰山一角。
頻繁的收購無疑是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市場保持“溫度”的一個原因。通過并購,企業的規模和市場份額變大,市場存在感增強。并購也加劇了行業的整合。戰略性收購讓一些資金雄厚的區塊鏈初創企業快速進入新的商業領域,并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行業競爭壁壘。
點評:如今,許多IT企業都將區塊鏈與人工智能一起作為企業未來發展戰略的重點進行研究。區塊鏈確實已經在金融、工業、監管等領域找到了落腳點。在今年烏鎮舉行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螞蟻金服的金融級區塊鏈應用平臺還入選了“2018年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地實現去中介化和信息透明化,將風險降到最低。這是人們對區塊鏈技術得期盼。區塊鏈確實有它的優勢,但是在與更多行業應用場景的結合上,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深入探討。已經有廠商在考慮能否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災備領域。區塊鏈的未來有無限的想象空間,關鍵是避免空洞的炒作,多發掘行業應用的潛力。
06
瑞薩電子收購IDT,半導體始終是戰略高地
并購時間:2018年9月
并購金額:約67億美元
所屬行業或領域:半導體
2018年9月,日本芯片廠商瑞薩電子以約67億美元收購美國Fabless廠商IDT(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IDT在無線網絡和數據存儲芯片方面的技術有助于進一步完善瑞薩電子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布局。在此項交易中,瑞薩電子以每股49美元的現金收購所有IDT流通股,整個交易預計將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
并購是瑞薩電子常用的策略。在選擇被收購方時,瑞薩電子主要關注的是雙方在產品和市場上是否具有兼容性和互補性,被收購對象的競爭力和財務穩健性,以及整合能否使公司利益最大化。近幾年,隨著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和汽車智能化的快速發展,各大半導體廠商紛紛加入汽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IDT在通訊芯片的設計和研發上具有很強的能力,有助于瑞薩電子進一步拓展汽車與工業產品市場。
2018年,無論是在國際市場,還是在國內市場,與半導體企業相關的并購事件頻發。包括互聯網企業在內的跨界而來的收購也屢見不鮮。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言而喻。與其他行業不同,半導體產業技術積累和生態的要求非常高,是一種典型的金字塔結構盈利模式,上游的企業往往掌握著核心的技術與資源,也能獲得更豐厚的利潤。這也是國內一些半導體企業希望不斷攀登,走向上游,獲得主動權的重要原因。
點評:近幾年,國家高度重視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在政策、資金、技術轉讓、人才培養和獲取等方面提供了全面支持。中國已將半導體產業發展提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并對設計、制造、封測等各環節提出了明確要求和計劃。
可以說,半導體是皇冠上的明珠。它是一個國家整體實力的象征和標志。半導體市場上的風吹草動對于整個IT產業鏈下游市場會產生極大的影響。我國是半導體產品的消費大國,每年的進口額十分可觀。突破和掌握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可控,半導體是繞不過去的一環。參與國際競爭,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中國半導體企業必須邁出的一步。
07
甲骨文收購Talari Networks,SD-WAN又有好戲看
并購時間:2018年11月
并購金額:不詳
所屬行業或領域:網絡
2018年11月,甲骨文宣布收購SD-WAN專業供應商Talari Networks。這是近期甲骨文一系列收購中的一筆。
Talari Networks的總部位于美國硅谷,專注于從事軟件定義廣域網(SD-WAN)的開發和銷售。成立于2009年的Talari之前已獲得5350萬美元的風投資金,擁有500多家客戶,主要覆蓋公共部門、金融、零售和制造等行業。Talari的Failsafe SD-WAN可以跨越任何IP網絡,為站點到站點、站點到云的連接,以及應用訪問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Oracle可以利用Talari的SD-WAN技術加強自己的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和網絡管理基礎設施。Oracle預計2018年底完成對Talari的收購。
市場調研公司MarketsandMarkets預測,到2021年,SD-WAN的市場規模將超過90億美元,從2016年到2021的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65.11%。網絡的有效管理和安全需求增加了企業對SD-WAN的需求。在SD-WAN 1.0階段關注的是聚合MPLS和Internet連接,以降低帶寬成本,并提高性能。而SD-WAN 2.0則聚焦多租戶,旨在改善管理和監控,獲得更好的安全性。隨著企業分支機構的增多,以及多個數據中心的整合需求日益強烈,SD-WAN的應用也會越來越普及。
2018年,網絡市場熱鬧異常,企業間的并購主要目的是打造更加完整,從核心到邊緣的集成的解決方案,從而幫助客戶簡化網絡環境的管理和運維,提升效益。企業網絡管理和可視化廠商LiveAction在2018年6月收購了Walnut Creek網絡診斷專家Savvius,旨在建立一個完全集成的網絡管理平臺。思科公司收購了Skyport Systems公司,這是一家超融合初創企業,主要從事云管理、安全的超融合系統的銷售。Windstream公司于2018年3月以375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私營電信網絡管理提供商MASS Communications公司,目的是為合作伙伴和客戶提供更加廣泛的定制化的語音、網絡和全球云解決方案。Ribbon通訊公司表示以1.1億美元收購了Edgewater Networks公司,將創建一個完整的核心到邊緣產品組合,以及集成化的軟件定義WAN服務。HPE于2018年5月通過收購軟件定義數據結構網絡技術提供商Plexxi公司,為其下一代混合IT平臺增添了一個關鍵組合。在云網融合的大趨勢下,網絡自身的強壯,以及滿足云服務和智能化的需求,成立網絡廠商努力的方向。
點評:云計算時代的到來對于網絡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從組網方式到網絡的管理和運維都有新的需求和變化。向云邁進,這個方向是肯定的。在這個過程中,解決好大規模應用、帶寬和延遲、安全和可靠性,以及增強網絡的智能化是網絡創新的重點。包括“自動駕駛網絡”在內的一些新概念的誕生,讓我們對網絡的下一步演進充滿好奇和期待。
08
阿里收購中天微,AI擁有無盡的想象空間
并購時間:2018年4月
并購金額:不詳
所屬行業或領域:人工智能
2018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全資收購中國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收購中天微是阿里巴巴布局人工智能的關鍵籌碼。中天微是一家從事32位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CPU研發與產業化的公司,其基于自主指令架構研發的嵌入式CPU已實現量產。進入IP Core領域是中國芯片實現自主可控的基礎。
人工智能的興起有力地推動了計算、數據、算法等行業的發展,智能芯片行業首當其沖。一方面,以寒武紀、地平線等為代表的創業公司快速崛起,另一方面,以阿里巴巴、百度、華為等為代表的行業巨頭加入,使得AI芯片市場一下火熱起來。阿里巴巴正不斷加大對AI領域的研發和投入。阿里巴巴不僅收購了中天微,還投資了寒武紀、Barefoot Networks、深鑒、翱捷科技等芯片公司。阿里巴巴達摩院還在研發最新的神經網絡芯片Ali-NPU,它可以運用于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
人工智能引無數英雄競折腰。2018年2月,甲骨文收購了提供AI支持的安全軟件公司Zenedge;5月,微軟收購了專注于會話AI的初創公司Semantic Machines;SaaS提供商ServiceNow收購了AI初創公司Parlo,Parlo創建了一個由人工智能和自然語言技術支持的勞動力解決方案;亞馬遜以超過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智能門鈴公司Ring;英特爾收購的Vertex.AI開發了名為PlaidML的開源深度學習引擎,可以幫助開發人員將AI部署到各種設備上。當前,人工智能正在各個行業和領域開花、結果。
點評:當前,人工智能的熱度遠遠超過了云計算、大數據。未來是屬于人工智能的,這毫無疑問。但是,人工智能市場還需要進一步壓出多余的“水分”。人工智能的前景是光明的,但最終成功的取得還是要靠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干出來。人工智能已經有60多年的發展史,對于這次人工智能熱潮的興起,大家都持樂觀態度,因為人工智能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所有條件。中國企業對人工智能傾注了極大的熱情,一大批創業企業涌現出來。接下來的關鍵是,找到人工智能適用的具體場景,為用戶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往期回顧
●【深度解讀】戴爾收購EMC,痛并快樂著●一次收購揭開了Palo Alto Networks的云安全底牌●Polycom被收購,視頻會議市場好玩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盘点2018八大行业并购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超级财报周首波“轰炸”:苹果稳了,谷歌飙
- 下一篇: CentOS国内镜像源地址汇总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