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发布城市大脑白皮书,公布三大衡量标准
今天,阿里云研究中心發布《城市大腦探索“數字孿生城市”白皮書》,指出真正的“城市大腦”應有三大衡量標準,市場應該學會去偽存真。據統計,智慧城市的投入已經高達5000億元,然而卻只是光有一身“肌肉”,卻無“最強大腦”的“植物人”。
?
舉個例子,無論政府花了多少巨資建設智慧城市,也無法根治諸如交通擁擠、住房緊張、供水不足、能源緊缺、環境污染、秩序混亂,以及物質流、能量流的輸入、輸出失去平衡,需求矛盾加劇等“城市病”。
?
過去20年,城市治理者只是從單一的硬件投入著手,沒有清晰地認識到一個城市最具戰略價值的應是數據,城市治理的本質是網絡協同。因此也就無法解決數據多但效果少、單點強但全局弱、科技新但落地少。
?
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曾表示,現在所處的“智慧城市”沒有大腦,城市管理者并沒有把數據當作城市的資源,而大數據是城市發展的戰略性資源,計算能力是城市新的發展動力。
那什么是真正的“城市大腦”呢?根據阿里云今日公布的白皮書,這里存在三大衡量標準。
?
1,整體認知:能夠實時處理人所不能理解的超大規模全量多源數據;
2,機器學習:能夠從海量數據中洞悉人所沒有發現的復雜隱藏規律;
3,全局協同:能夠制定超越人類局部次優決策的全局最優策略。、
?
只有符合上述三點,才能稱之為真正的“城市大腦”。
?
阿里云ET城市大腦基于阿里云彈性計算與大數據處理平臺,結合機器視覺、大規模拓撲網絡計算、認知反演、交通流分析等跨學科領域的頂尖能力,在互聯網級開放平臺上實現了城市海量多源數據的收集、實時處理與智能計算。
?
目前阿里云ET城市大腦已在杭州、衢州、澳門、吉隆坡等11個城市先后落地。未來,ET城市大腦還將向醫療、城管、環境、旅游、城規、平安、民生等七大領域拓展,從智能交通管理全面升級為整個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樞,并向生態全面開放平臺的AI能力。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投稿、約訪、合作,聯系郵箱aiobservation@qq.com
添加微信aixiaozhijun,更多交流或進AI觀察團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阿里云发布城市大脑白皮书,公布三大衡量标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第六大晶圆代工厂商2021净利润大增59
- 下一篇: 致远SPM国资企业解决方案之信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