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计算机选修一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浅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策略...
淺談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復習策略
[摘要]目前,信息技術在我國普通高中已成為必修課,江蘇省已舉行過八屆高中信息技術會考,形成了一套完整有序的考核方案。08高考新方案的出臺對高中信息技術水平測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據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進行導向性的復習,為廣大學生的高考創造條件,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這需要我們正確認識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仔細研讀教學大綱和學業水平測試說明、明確復習目標,制定好復習計劃,加強信息技術的“雙基”訓練,進行優差生的雙向輔導。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教學?復習
江蘇省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是全面檢查和認定學生是否達到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它不僅能促進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校素質教育和高中新課程的實施;還對信息技術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學業水平測試成績是學生能否獲得參加高考資格的重要依據之一,面對08高考新方案,普通高中學生的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必須達到合格,才能參加高考。同時,由于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時間延期,使得我們的復習戰線拉長,老的復習策略已不適應新的形勢,學生早已鼓足的復習干勁在得知學業水平測試延至明年3月份后一下泄了氣。面對這種形勢及與高考資格掛鉤的壓力,結合我校信息技術教師多年的復習經驗,在此,我就以下幾方面談談如何抓好信息技術科目考前的復習策略。
一、正確認識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是學生能否參加高考的重要依據之一。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以教育部制訂的《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和江蘇省《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教學要求》為依據,注重考查高中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適度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反映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學思想,關注信息技術與社會進步的協調發展,增強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全面發展。信息技術考試形式與其它科目傳統考試方式不一樣,它采用的是無紙化考試方式,通過專門的考試系統隨機抽出試題,讓學生在電腦上操作實現完成,即上機操作考試。通過測試來檢查、評價普通高中辦學水平和教師教學質量,考核高中學生信息技術科目學習是否達到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基本要求的重要手段,
因此,學校、教師應該統一認識。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注重考查學生的“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學業水平測試,幫助學生樹立順利通過學業水平測試的信心,并鼓勵學生積極進取,爭取優異的成績。
二、仔細研讀教學大綱和學業水平測試說明,明確復習目標。
新的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的試卷結構與往年有很大的不同,具體表現為:
1、題型比例由原來的單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和操作題的占比4:2:4變成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操作題的占比5:2:3。
題型明顯向基礎知識方面傾斜,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在考前做好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復習。
2、內容比例由原來的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各占100分,總分共200分,變成必修模塊內容約占60%,選修模塊內容約占40%,共100分。
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了學業水平測試注重考查的是學生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即“雙基”的考查。試卷也由原由的兩套(必修、選修各一套)變成一套。
3、考試時間由原由的80分鐘變為75分鐘。這就與其他必修科目考試時間達成一致。
在復習課的教學中應認真領會《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必修科目)說明》中知識內容考查的不同層次的要求,明確復習目標,從而進行全面系統復習,切實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應用,不要盲目加深操作題難度。
三、認真制定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的復習計劃。
由于考試時間的延期及學業水平測試成績是參加高考資格考試之一,今年考試給很多學校、教師帶來一定的壓力。因此,認真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業水平測試的復習計劃就顯得尤為必要。
我校根據考試變化和學生特點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一要重視對每個知識點的理解掌握,不能臨時抱佛腳、死記硬背;二要把握知識聯系,靈活應用知識,學會運用一個知識或多個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或運用多種方法去解決一個問題,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綜合能力。
根據必修的每個主題,依據教材和課程標準要求,編制相應的理論復習試卷,加強基礎知識的鞏固。試卷結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考綱內容及要求。
以表格的形式將學業水平測試內容、內容細目(知識與技能要求)、測試要求(試題類型)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清楚每一章節學業水平測試的具體要求和目標,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
2、相關知識與具體要求。
將該主題的所涉及的各章節的每個具體知識點羅列出來,便于學生在復習過程夯實基礎知識。
3、基本操作。
將該主題中所涉及到的信息技術中的基本操作細分出來,包括該操作的目的,具體的操作方法及步驟,完成后能達到的效果等。這也是為了在實踐操作課中便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能熟練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4、基本練習。
以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的基本素養。
復習課我們采用一節理論課、一節操作實踐課的形式展開。理論課我們以教材為主,輔以理論復習試卷;做到考綱中每個知識點讓學生了然于心。操作實踐課我們也以主題形式展開,對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注重“雙基”復習并加強訓練,使學生能清楚每項操作的基本方法與步驟,盡可能舉一反三;對于基礎較好學生,盡可能做到考試復習和能力培養兩手抓。在操作輔導中,根據早期教學過程中個人完成課堂作業記錄和當堂課操作完成情況,采用分層指導和個別輔導的方式展開。
四、認真分析上屆考生會考模擬系統中的習題卷。
盡管考試涉及教材、考綱的方方面面,但在實際復習教學中還是應分析各部分的考試內容和要求,力求抓住主要的、基礎的東西。在與考綱同等程度要求的基礎上,針對學生水平差異進行適當的鞏固訓練,盡量做到教師少講、學生多練。
對上屆會考模擬考題進行分析對比,今年考試的內容、各內容的比重與往年相比的變化,做到教師、學生心中有數。
五、進行優(差)生輔導計劃。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講到具體的操作,因硬件條件的限制而形成的學生的個體差異直接影響到學習的效果。某些學生接觸計算機的機會多,自然如魚得水;某些學生接觸機會很少,就只能束手無策,從而形成很大層面的優差生,對優生應進行提高性的知識擴展,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操作技能。而針對基礎較差的這部分學生應對基礎知識部分輔導指導。
輔導方式一種是在實踐操作課中當堂給予分層指導,另外,在水平測試前一兩個星期,安排合適時間,分班級、分操作技能水平給予平時教學中由于電腦數緊張而操作得較少,基本操作不太熟練的學生練習,教師單獨指導,提高這部分同學的基本操作技能水平。
六、結合學科特點,提高復習效率
上機操作是信息技術教學的必要環節。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應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主動學習,通過動手操作完成任務、解決問題,逐步提高操作能力和熟練程度。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的目標、重點、難點,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進行合理的安排并布置科學的研究、操作任務,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可通過任務驅動、協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樂于思考、勤于動手,實現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同步進行;再者對于教學中學生一學就會、時間一長就忘的知識與操作,應適當加強鞏固訓練,特別在考前要多加練習。
總之,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值得大家共同思考,而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的復習也值得大家共同探討,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促進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江蘇省《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教學要求》?2007年1月
<2>教育部《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2000
<3>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2008《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必修科目)說明》信息技術?2007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高中计算机选修一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浅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策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思科ocserv服务搭建
- 下一篇: Cisco iOS的三类密码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