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14.04使用Systemback进行系统克隆
本文參考有關文章并結合自己數天的排坑工作,現總結如下,目前可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系統克隆的系統支持Ubuntu14.04-16.04。
【注意】:
1. 制作sblive文件以及向U盤寫入時,一定要在正常的Ubuntu內核中(一般來說系統默認的是第一個啟動項)!!
在前期多次嘗試中,制作sblive文件成功,但向U盤寫入時提示“Live鏡像寫入被中止,解壓Live系統文件時發生了一個錯誤。”
后來經過反復嘗試和驗證,發現在進入系統時,沒有選擇正常的第一個Ubuntu啟動項,而是選擇了因安裝CSITool而生成的Linux 4.2.0內核。
當把系統切換回正常內核時,會發現重新制作的sblive文件比在4.2.0內核下制作的文件要小,并且能夠向U盤中寫入成功。
2. 向目標主機插入克隆后的U盤之前一定要開機重啟!!
不然無法進入正常的裝機界面,顯示的裝機界面和本文的不一樣,而且“安裝GRUB2引導程序”的位置顯示“禁用”,無法成功安裝。
文章目錄
- 一、源系統打包
- 1.1 安裝Systemback
- 1.1.1 添加源
- 1.1.2 安裝Systemback
- 1.2 配置Systemback
- 二、制作啟動盤
- 2.1 格式化U盤
- 2.2 將Sblive文件寫入U盤
- 三、向目標主機安裝源系統
- 3.1 目標主機重啟
- 3.2 U盤啟動安裝程序
- 3.3 配置賬戶密碼信息
- 3.4 配置磁盤分區
- 3.5 開始安裝系統
- 四、可能出現的錯誤
一、源系統打包
1.1 安裝Systemback
1.1.1 添加源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nemh/systemback
源添加成功提示如下:
1.1.2 安裝Systemback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systemback unionfs-fuse按Y鍵進行下一步
1.2 配置Systemback
在程序里搜索Systemback并打開
輸入鎖屏密碼
選擇創建實時系統(Live system create)
點擊完成后選擇工作目錄(可直接使用/home)以及輸入實時系統名稱(生成的sblive文件名稱),最后勾選保留用戶數據文件如下:
配置結束后選擇Create new即可
創建系統時間很久,大概得一個小時左右,創建成功后界面如下:
點擊OK后,Systemback的右上欄會出現已生成的sblive文件,暫時停留在這個界面。接下來使用一個格式化后的U盤,利用Systemback制作啟動盤。
一般制作的系統大小大于4G,所以不能直接將sblive文件轉為iso鏡像,那么就要通過下面的方式制作啟動盤。
二、制作啟動盤
2.1 格式化U盤
選擇文件系統為FAT32進行格式化。
有些資料說大于4G只能用NTFS,但是由于Systemback打包的系統sblive的引導文件不支持NTFS格式,故在此我們使用FAT32。
2.2 將Sblive文件寫入U盤
將U盤插入源主機,在Systemback制作好的界面,點一下綠色刷新箭頭會在左下欄“寫入目標設備”顯示出插入的U盤,選中該U盤和右上欄“創建支持的Live模式的鏡像”的sblive文件,勾選“包含用戶數據文件”,再點擊“向目標設備寫入”
接下來等待寫入完成。
成功完成寫入后,U盤即可作為啟動盤,可以將源系統安裝到目標主機。
三、向目標主機安裝源系統
3.1 目標主機重啟
經過多次驗證,必須先將目標主機開機進入原來的系統,重啟后再執行下一步(或許這一步是將開機模式在UEFI和Legacy之間進行了切換)。
3.2 U盤啟動安裝程序
在目標主機上插入上面做好的啟動盤,開機按F8或F11等進入啟動項選擇,然后選擇U盤名稱對應的啟動項(一般會有兩個跟U盤相關的啟動項,不要選帶UEFI那個),然后會出現下圖所示的系統安裝引導界面(可能文字顯示會亂碼,但順序、界面和圖中一樣)
3.3 配置賬戶密碼信息
主機名稱可以自定義和之前不同,但用戶名最好和源系統相同。
如果源系統中有些配置涉及到用戶名,如Pycharm桌面圖標的配置,那么最好將目標主機的用戶名和源主機的用戶名保持一致,這樣目標系統才能像源系統一樣可直接使用而不需要額外的修改。如果使用了不一樣的新用戶名,那么進入新系統后記得修改相關配置中的用戶名,否則無法正常使用某些應用或功能。
3.4 配置磁盤分區
首先選擇需要安裝系統的硬盤,點擊“!Delete”按鈕,會對當前選中的磁盤進行刪除操作,若想撤銷此delete操作,點擊下方綠色的撤銷按鈕即可。
所有磁盤已清空后,會顯示一個未分配的磁盤,選中它,在右上角會有新建容量,也就是將此磁盤分區,一般設置4個區間即可:“swap”, “boot/efi”,"/"(ext4), “/home”(ext4)。
先分好四個區,再逐一選擇掛載點,點擊綠色箭頭生效,具體分配操作如下:
① 8G:掛載點選擇"swap";
② 500M-1G:掛載點選擇"boot/efi",在此我們分配1G;
③ 20-40G:掛載點選擇"/",文件系統選擇ext4,在此我們分配40G;
④ 剩余空間:掛載點選擇"/home",文件系統選擇ext4;
"/“與”/home"的大小比一般是1:10到3:10,看個人需求而定。
勾選“傳遞用戶配置文件”,檢查"安裝GRUB2引導程序"選項并非"禁用"(可以選擇AUTO,也可以選擇磁盤整區,如/dev/sda)。
3.5 開始安裝系統
然后點擊下一步(next),就會開始安裝系統了,約等待20分鐘,直到提示重啟(reboot),拔出U盤,重啟系統即可。
四、可能出現的錯誤
sblive文件制作成功后,執行“向目標設備寫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如下報錯:
此時,不要關閉這一界面,打開終端,輸入命令:
會發現如下詳細的報錯:
但這一錯誤并沒有找到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的,也沒有找到相關的解決辦法。經過反復嘗試和驗證,發現在進入系統時,沒有選擇正常的第一個Ubuntu啟動項,而是選擇了因安裝CSITool而生成的Linux 4.2.0內核。
當把系統切換回正常內核時,會發現重新制作的sblive文件比在4.2.0內核下制作的文件要小,并且能夠向U盤中寫入成功。
參考文章: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Ubuntu14.04使用Systemback进行系统克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32位操作系统支持大内存
- 下一篇: 微软黑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