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期刊申请清华博士_清华大学不再硬性要求博士生毕业发表期刊论文,对博士有何影响?...
清華大學不再硬性要求博士生畢業發表期刊論文,對博士有何影響?
對于清華大學不再硬性要求博士生畢業發論文,我并不覺得意外。一方面,我多年以來到清華招聘就發現,清華大學對博士小論文的數量要求一直都不高,特別是一些大牌的導師,學生只需要達到學校或學院論文最低要求就可以了,想再發,導師就不支持了,或者要求就非常高了。另一方面,從去年開始,國家開展了破四唯的運動,中科院率先整改,而清華大學作為高校中的排頭兵,自然要拿出點改革魄力來,否則,好的學校不改,一般的學校更不愿意改了,清華大學這一改,很有可能帶動全國高校的改變。可以說,清華大學拿自己開刀也是符合高層想法的。
對于清華大學的這個改革,我認為應該客觀、理性看待。取消小論文硬性要求,并不代表博士就不發表論文了,更不是代表博士生活就此輕松了,相反,一些配套的政策一定會陸續出臺,一套組合拳打出來才更精彩。對此,我有三點思考:
第一、論文要寫,但不是多多益善
寫論文,是總結梳理研究結果的過程,作為科研工作者,把自己的研究進展記錄下來,整理成論文,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寫論文本身并不是一個創新的過程,而且,寫論文尤其是高水平期刊論文,是非常耗時耗力的。打個比方,搞研究就像是日常上課,而寫論文就像是考試,雖然考試能幫助學習,但它本身并不能增長知識。如果一個博士把大量的時間用來寫論文,必然會占用正常研究的時間,甚至影響自己的研究思路,就好比老師不上課,天天搞測驗一樣。一句話,博士寫論文,要提倡厚積薄發,少而精。對博士的評價,也不能停留在某某博士發表了多少sci,而是要轉變為某某博士在某個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第二、提高學位論文質量就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對于碩士、博士來說,最重要的一個論文應該畢業大論文,這個論文應該囊括研究生期間的所有工作了,把這個論文寫好,就足夠證明一個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研究水平了,因此,想要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把好學位論文這一關就足夠了。但現實情況是,小論文作為硬性要求正是源自于學位論文質量關的失守,是博士論文放水倒逼產生的。研究生學位論文,除了一部分外審的,其余的往往都是本校老師來評價,公正性就成了最大問題。如果遇到像北影那一窩導師,那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就難以保證了,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肯定也好不到那里去,有小論文要求,起碼能某些不學無術的人給挖出來。所以我認為,清華大學一定會采取學位論文全部送外盲審或者其他創新舉措,來加強博士學位論文的審核把關,否則,博士培養質量難以把控。
第三、加強博士培養的過程管理才是對博士的負責
近年來,博士延期畢業甚至畢不了業的情況是屢見不鮮,除去博士自身能力的原因,我們也要質疑一下:這么多年早干嘛去了?在博士期間,選擇的研究方向是否合適,導師是否定期指導?博士本人是消極怠工還是能力不足?也不難發現,只要研究方向合理和導師指導適度,博士能力不算太差,博士正常畢業并不是很難。然而很多時候,這三個方面并沒有得到滿足,學校、導師、博士本人也沒有及時采取措施來扭轉,等到博士畢不了業的時候,才發現已經白白浪費了一段最寶貴的黃金時間。因此,適當設置一個小論文要求,其實是增加了一種過程考核,督促博士在一定時間內做出一些東西來,而不是等到最后來著急。當然,也許還有更有效更合理的過程管理方法,甚至可以增加博士的中期淘汰機制,讓不適合學術的博士可以早點退出。這樣才是真正為博士負責。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看法,思慮有限,并不成熟,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没有期刊申请清华博士_清华大学不再硬性要求博士生毕业发表期刊论文,对博士有何影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yBatis框架的特性
- 下一篇: 区块链-1 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