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辐射测试小结
前段時間做認證的時候,有一個項目叫RFID輻射測試,遇到兩個問題:
1.主頻功率不足;
2.頻偏不滿足要求。
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相關內容及遇到問題的解決辦法。
一、RFID簡介
1.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
2.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shù)據(jù)。
3.RFID系統(tǒng)由一個詢問器(或閱讀器)和很多應答器(或標簽)組成。在詢問器和應答器間通過天線傳遞射頻信號。
4.一般RFID的代表性頻率有低頻135KHz以下、高頻13.56MHz。
5.應用場合有會員卡、公交卡、停車場和門禁考勤等。
二、功率問題
測試要求:在帶寬30MHz—1GHz范圍內,主頻功率大于雜散功率,即主頻功率最大。
實測:刷卡器RFID的主頻是13.56MHz,到功率最大只有56dB,雜散最大卻有78dB,不滿足要求。
由于刷卡器RFID是外購的,所以馬上就聯(lián)系供應商,供應商提出如下解決方案。
調節(jié)板載天線的阻抗(將原阻抗90Ω改為50Ω),可增大主頻功率。
三、頻偏問題
①理解頻偏
頻偏表示在一個特定中心頻率下,允許偏差的值,一般是以PPM為單位。PPM表示百萬分之一的意思。
PPM和頻率F之間的換算關系如下:
△F=(F*PPM)/10^6或PPM=(△F/F)*10^6
△F表示允許最大的頻率變化量;
F是中心頻率;
PPM 是最大變化值。
例如:一個晶振的頻率標值是8MHz,實測值為7.99998MHz,那么△F=0.00002MHz。
PPM=(0.00002/8)*10^6=1.67
同理,假如10MHz的頻率允許的10 PPM的頻率誤差。得出△F=0.0001MHz。那么最大頻率是10.0001MHz,最小是9.9999 MHz。
②問題
測試過程中,頻率偏移了0.001MHz,雖然不是很多。但也不滿足測試要求。于是將晶振的匹配電容C1,C2由20P改為30P就可以了。
C1和C2為晶振兩腳對地電容,稱為匹配電容。在一般情況下,增大負載電容會使振蕩頻率下降,而減小負載電容會使振蕩頻率升高。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RFID辐射测试小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q 模板
- 下一篇: CVE和CVSS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