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协议——NAT技术
在之前介紹網絡層時,我們有提到過對于IPv4協議來講,IP地址不夠的問題。NAT(網絡地址轉)技術則是當前解決IP地址不夠用的重要手段,它是路由器的一個重要功能。
1.NAT技術的作用
(1)NAT可以將私有IP對外通信時轉化為全局IP,即NAT就是將私有IP與全局IP相互轉化的技術
(2)很多家庭,學校,公司內部采用每個終端設置私有IP,而在路由器或必要的服務器設置全局IP
(3)全局IP要求唯一性,但是私有IP不需要,在不同局域網出現相同的私有IP是沒有影響的
2.NAT技術的IP轉化過程
如上圖,客戶端為10.0.0.10的A要向目的地址為163.221.120.9的主機發數據。即私有IP要去找全局IP,需要經過NAT技術的轉化。所以NAT路由器將A的地址轉換成了全局IP202.244.174.37。同樣的,若163.221.120.9的主機要向A客戶機發數據時,NAT路由器則會給將目的地址202.244.174.37轉化為10.0.0.10。
NAT路由器內部有一張自動生成的,用于地址轉換的表。當第一次10.0.0.10向163.221.120.9發送數據時就在表中生成了它們的映射關系。上述的轉化就是建立在該表上完成的,這樣就不會擔心從外網返回局域網時找不到對應的客戶端。
3.NAPT技術
若是在同一局域網下,有多臺主機都訪問同一個外網服務器,那么對于服務器返回的數據中,目的IP都是相同的,那么NAT路由器就不確定這個數據包到底是發給局域網中的哪一個主機。所以這里有了NAPT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IP+port來建立這個關聯關系。即在上述的NAT路由器中維護的表中添加每個主機對于的端口號,這樣數據返回時就知道具體是返回給局域網的哪臺主機了
這種關聯關系也是有NAT路由器自動維護的。例如在TCP情況下,當連接建立時就會生成這個表項;當連接斷開時,就會刪除這個表項。
4.NAT技術的缺陷
由于NAT的實現都要依賴于上述過程提到的表,所以會有諸多的限制:
(1)無法從NAT外部向內部服務器建立連接。因為全局IP不知道局域網中的信息,但是私有IP可以看到全局IP的信息
(2)y轉化表的生成和銷毀都需要額外的開銷
(3)通信過程中,一旦NAT設備異常,即使存在熱備,所有的TCP連接也會斷開
5.NAT和代理服務器
路由器往往具有NAT設備的功能,通過NAT技術進行中轉,完成子網設備和其他子網設備的通信過程。
代理服務器看起來與NAT設備類似,客戶端向代理服務器發送請求,代理服務器將請求發給真正要請求的服務器;等服務器返回結果后,代理服務器又把結果傳回給客戶端。代理服務器還可以分為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但是NAT與代理服務器的區別也有以下幾點:
(1)NAT設備是網絡基礎設備之一,解決的是IP不足的問題;代理服務器則更貼近具體應用,比如可以通過代理服務器翻墻,另外像迅游這樣的加速器,也是使用代理服務器
(2)NAT工作在網絡層,直接對IP地址進行替換;代理服務器則往往工作在應用層
(3)NAT一般在局域網的出口部署;代理服務器可以在局域網做,也可在廣域網,也可以跨網
(4)NAT一般集成在防火墻,路由器等硬件設備上;代理服務器則是一個軟件程序,需要部署在服務器上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P协议——NAT技术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CD和CMOS和sCMOS详解
- 下一篇: nat优缺点_使用NAT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