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过程:【1】基于MATLAB对泊松过程的仿真与数字特征的验证
最近剛好完成了學校里隨機過程專業課的大作業,想著還從來沒有發過一篇正式的博客,就把這個當成養成寫博客好習慣的開頭吧。希望可以給讀者一定的啟示。
P.S. 如果后續有學弟學妹看到這篇文章的話,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小小的啟示~同時由于本人能力實在有限,希望大家能夠指出我的錯誤,大家共同進步~
? ? ? ? ? ? ? ? ? 目錄
一.概念原理
二.實現步驟
三.實驗結果
四.結論
五.源代碼
一.概念原理
首先我們需要回顧一下計數過程以及泊松過程的定義,將對代碼的書寫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計數過程
- 泊松過程定義1
- 泊松過程定義2
- ?泊松過程的數字特征
二.實現步驟
由于MATLAB中具有自帶生成泊松隨機數的random函數,可以按照以下格式產生服從特定參數的泊松隨機數。
random('Poisson',lambda)基于上述的辦法,整體思路如下:
三.實驗結果
任意一次樣本函數展示如下,可以發現,基本符合泊松過程樣本函數的特點,呈現一個具有隨機性的階梯狀。
利用MATLAB仿真程序所得到的數據,分別計算了不同樣本函數數量,時間間隔大小, lambda 對樣本均值函數和方差函數的影響,并對不同樣本集的均值函數、方差函數與理論 值進行了對比,并計算了兩者與理論值之間的線性相關系數。不同樣本集的數據分布和他們的均值函數、方差函數與理論值(𝜆𝑡)的對比如下,可發現理論值和真實值基本吻合,且相關性很好。
注:圖 4 為圖 3 的局部放大圖,因圖 3 出現數據線的重疊現象。?
- 樣本函數數量 = 100、 時間間隔 T=1、 𝝀=10
| 進行比較的曲線 | 相關系數 |
| 理論值與樣本方差函數 | 0.995209665496913 |
| 理論值與樣本均值函數 | 0.999996538503252 |
- 樣本函數數量 = 1000、 時間間隔 T=1、 𝝀=10
| 進行比較的曲線 | 相關系數 |
| 理論值與樣本方差函數 | 0.999214626772327 |
| 理論值與樣本均值函數 | 0.999999392860723 |
- 樣本函數數量 = 10000、 時間間隔 T=1、 𝝀=10
| 進行比較的曲線 | 相關系數 |
| 理論值與樣本方差函數 | 0.999937944446522 |
| 理論值與樣本均值函數 | 0.999999941351360 |
- 樣本函數數量 = 1000、 時間間隔 T=2、 𝝀=10
| 進行比較的曲線 | 相關系數 |
| 理論值與樣本方差函數 | 0.999691706642537 |
| 理論值與樣本均值函數 | 0.999999838156047 |
- 樣本函數數量 = 1000、 時間間隔 T=1、 𝝀=30
| 進行比較的曲線 | 相關系數 |
| 理論值與樣本方差函數 | 0.998571520503543 |
| 理論值與樣本均值函數 | 0.999999857436511 |
基于上述實驗的基礎,在樣本函數數量 = 10000、 時間間隔T=1、 λ=10 的情況下
進一步計算了樣本的均方值函數值,自相關函數值,自協方差函數值,圖像如下,可發現理論值和真實值基本吻合,且相關性很好。
| 進行比較的曲線 | 相關系數 |
| 理論值與樣本均方值函數 | 0.999997709686615 |
| 理論值與自相關函數 | 0.999997397175130 |
| 理論值與樣本自協方差函數 | 0.999928631593560 |
?四.結論
- 初步驗證了泊松過程的數學特征,其樣本的均值函數和方差函數滿足以下等式:
- 經過分析實驗結果,得知當樣本函數數量增加時,樣本的均值函數和方差函數與理論值的擬合效果更好,同時λ與時間間隔T對相關系數的影響不大。
五.源代碼
下載地址:隨機過程:【1】基于MATLAB對泊松過程的仿真與數字特征的驗證.zip-電信代碼類資源-CSDN下載
- 代碼調用界面
- PoissonProcess.m
- ResultShow.m
- PoissonPlus.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随机过程:【1】基于MATLAB对泊松过程的仿真与数字特征的验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简单好用,在线PDF、抠图、OCR识字、
- 下一篇: ElastricSearch打分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