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之成熟度模型
大家想一想,自己做的工作都是這個道理。如果我能力很強。我其實完全可以不需要依靠我們企業的流程和制度。有這種場景吧,我這個團隊很厲害,我們可以拋開那些流程和制度。那些繁文縟節。
所以就像大家如果有興趣了解到scrum這種敏捷敏捷管理的思想。他實際上不是在說幫助我們把這些文件、文檔都拋開。它是希望通過一些科學的方法和工具,幫我們把這些文檔變得電子化、信息化,幫助我們提高效率,也不是真的是把這些文檔都拋掉。
團隊如果不成熟,我們需要流程和制度,幫助我們彌補能力的不足。所以說團隊如果能力非常強,我們可以把這些流程制度都拋棄掉,因為我們凌駕在了流程制度之上。但是如果我們不成熟,就需要借助一個成熟的體系,幫助我們去指導工作的開展。
就麥當勞來說,我現在是一個新員工,我進去不會炸薯條,也不會做漢堡。那我現在就是一個不成熟的人,那怎么來幫助我提高我的能力呢?靠什么?麥當勞現有的這種標準化科學化的體系,制度,流程。但如果說,我在麥當勞做的時間長了,我對做漢堡,有了一個新的心得體會,我打算挑戰米其林,變成一個五星大廚。
這種情況下,你現有的流程和制度對我會形成約束,那我就需要打破這個流程和制度,所以道理都一樣。團隊如果有能力,我們可以拋開一些流程制度,但是如果團隊能力不足,我們就需要科學的管理方法,科學的流程,制度,程序,政策,幫助我們去指導大家如何開展工作。
那對項目管理來說,成熟的東西在哪呢?于是出現了一個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成熟度模型是幫助我們評估我們企業做項目、管理項目成熟不成熟,你到底行不行。實際上它分成了五個等級。
最下面這個等級叫混沌的,就是說白了,摸著石頭過河。這事我們不知道怎么管,完全沒經驗,那就大家走一步算一步,這是一個混沌的狀態。然后這件事情,如果我們經歷過了之后,我們做過一次了。我們可以總結出來一些經驗教訓,把這些經驗教訓變成一些相關的規范吧。就像那個疫情期間,大家都一樣嘛,一開始不知道怎么來保護自己,這是一個混沌的狀態,慢慢的看看周邊,我們的同事、親戚、朋友會發一些他們總結出來的心得體會。告訴我們進門應該怎么消毒,外套怎么脫,然后怎么去洗手,口罩怎么處理,這些東西慢慢的就變成了一個叫已管理。這事我們大概知道怎么管。慢慢的我們管理的經驗多了,是不是國家把這個管理的東西慢慢的不斷的總結積淀、更新換代,是不是就變成了標準。
企業有企業的復工標準,居家有居家的消毒標準,防護措施,在醫院有醫院的這種標準,防護措施,坐飛機,機場,火車站。在各個地方都會有相關的這些標準,所以就變成了已定義。我們能夠把這個事情說清楚,應該按照什么樣的規范、操作去處理。那到目前為止,認為這件事情我們至少大家是有共識,應該怎么處理更合適。這種情況下,就可以指導我們這些不成熟的團隊成員了,告訴我們的成員去看相關的流程,看政策,你就知道12345如何去處理。
去新公司入職的時候,拿到員工手冊里面都有什么。流程制度和程序,告訴我們去哪吃飯比較方便,告訴我們怎么來辦理入職,需要提交什么資料,告訴我們什么時間上班、怎么打卡,怎么請假這些都是流程、制度和程序。當我們能力不足的時候,需要它來給我們提供指導,那成熟度模型實際上不止局限于此,在我們已定義的這個基礎上,又提出了我們需要對事情能夠做到量化管理。這大家KPI、OKR做的多了也知道,領導總提量化。我們的工作都應該可以做一些量化的指標,找到這些量化的指標是干什么用呢?不是為了統計分析,做報表,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做決策。做什么樣的決策呢?改進。
去年我一天能炸10個漢堡,培訓了一個月,我這第二個月應該每天能做20個漢堡。只要把這個工作做了量化,量化出我們的工作績效指標。我們就可以想辦法對這個工作做改進,提高我們的效率,降本增效。所以實際上這是對企業我們處理事情這個成熟不成熟。就這樣一個能力的評估模型,從混沌的到已管理,已定義到量化的到持續改進,持續優化。
提升不止關乎發展,更關乎生存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希望能給你一點點啟發
需要項目管理資料合集的同學可留言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项目管理之成熟度模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vn合并分支到主干,工具操作
- 下一篇: 点云配准(三) 传统点云配准算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