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勤计算机考研高分笔记(一)绪论1数据结构
1.1.1
答題規則,技巧
1.算法設計題中的代碼部分,只需要寫出一個或者多個可以解決問題的有著清楚接口描述的函數即可。
定義
1.接口:為用戶和函數打交道的地方,通過接口,用戶輸入自己的數據,得到想要的結果。
eg:count<<“ERROR”<<endl;
1.1.2 C 和C語言的基礎
1.數據類型
整型,字符型,浮點型,數組等;
重點:結構型和指針型
1.1.1結構型
1.結構型是用戶利用已有的數據類型構造的新的結構類型。
2.結構體:系統提供給程序員制作新的數據類型的機制,即可利用系統的不同的數據類型和用戶定義的結構型,組合成用戶所需要的復雜的數據類型。
1.1.2指針型
1.相比于其他數據類型,變量里裝的不是數據元素的內容,而是變量的指針。
2.如果a是指針型變量,且已經指向變量b。則a中存放變量b所在的地址。
*a就是去b的內容(x = *a則表示x = b);&b就是取變量的地址。語句
a = &b,就是將b的地址存放到a 中。
3.指針型可以和結構型用來構造節點。
1.1.3 節點的構造
1.鏈表節點的定義
a.鏈表的節點有兩個域:數據域(*用來存放數據 )和指針域(用來存放下一個節點的位置)
b.代碼表示
注意:
凡結構型a內部有指針型b,即b是用來存放和a類型相同的結構體變量地址的指針型。
2.二叉樹節點的定義
a.二叉樹的節點有三個域:數據域(*用來存放數據 )和兩個指針域
b.代碼表示
3.制作新節點
二叉樹:
代碼表示
在②中,先定義了一個節點的指針BT;然后用malloc申請這個節點的內存空間;最后讓指針BT指向內存空間。
BT 是指針型變量,用來儲存剛做好的節點的位置。
指針指向的新節點p = (A所定義的結構型名稱*)malloc(sizeof(A));
申請動態節點:
int *p; p= (int*)malloc(n*sizeof(int));BT取分量的操作:
①中x=BT.data; ②中x=BT->data;1.1.4 關于typedef和#define(都為定義)
a.可以理解成給現有的數據類型起的名字;
b.宏定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天勤计算机考研高分笔记(一)绪论1数据结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深度学习之学习(1-1) VGG16网络
- 下一篇: 操作系统期末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