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陆招股书讲了个AI的故事,但资本市场愿意听吗?
?
9月26日,比特大陸于港交所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正式啟動香港上市計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家科技企業IPO,作為礦機巨頭和算力霸主的比特大陸上市,被視為加密貨幣極客圈走向大眾的標志性事件,但在此之前,它還得先經歷一場傳統資本市場的大考。
?
招股書的財務數據相當亮眼,營收方面,由2015年的1.37億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25.1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328.2%,2018年上半年的營收28.46億美元,同比再增936.6%;利潤方面,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為7.43億美元,與2017年上半年的8300萬美元相比,年增幅高達 794.8%,盈利能力超越了市值近4000億港元的小米。
?
然而,就如硬幣有正反兩面,無限風光背后,風險也在不期而至。對于吳忌寒和詹克團,還有比特大陸的整個技術團隊,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
根據招股書,截止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的礦機的收入占比高達94.3%,同時總資產有28%是來自于加密貨幣,在2017年下半年牛市的時候,S9礦機的售價最高去到6499美元,而到了今年6月份,S9已經跌到649美元,從頂峰到低谷,跌去了整整90%。
?
比特大陸對目前所持有的將近9.9億美元的加密貨幣進行了1億美元的減值撥備,約占總價值的10.37%,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招股書中是按成本法入賬,不會對其在各會計期間按公允價值進行重估,所以反映在報表上的這1億美元的減值撥備還只是相對保守的估算。然而加密貨幣總市值從最高峰的超8000億美元,到現在的2000億美元,已經下降了近75%。
?
這里反映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比特大陸的盈利,嚴重受到加密貨幣行情的影響。高比重加密貨幣資產本身的價值波動,價格劇烈波動嚴重影響礦機的售價和銷量,都使比特大陸處于一個極度被動的位置。然而這還只是表象,比特大陸目前的最大不確定,來自于它的技術突破速度是否能快速跟上市場對高性能礦機快速更新迭代的需求。
?
從目前情況來看,比特大陸似乎壓力不小。
?
?
S9礦機之后,比特大陸再也沒有推出過突破性的礦機產品,對于傳聞已久的7nm專業芯片,也遲遲沒有落地,反而由一家叫OKEANOS的臺灣半導體芯片公司首先流片成功。在今年8月份,這家公司在臺積電流片成功后,還率先在同月完成了芯片封裝和功能性能測試,這是超出所有人預料的。
?
前有OKEANOS,后有嘉楠耘智和神馬礦機,加上日本IT巨頭GMO,在7nm專業芯片這條賽道上,比特大陸的腳步明顯有些遲緩。但招股書出來后,我們發現,不能再僅僅從挖礦芯片行業地位的維度去衡度比特大陸的價值,因為早在2015年,它的火力指向,已經到達了時代更前沿的AI芯片領域。
?
有人做過統計,整個招股書中,提到“AI”203次,“人工智能”8次,“AI芯片”70次,而“區塊鏈”不過95次。或許就像吳忌寒說的,本質上,比特大陸是一家高性能計算芯片企業。
?
但從決定轉型AI芯片的那一刻起,也就注定了等待著比特大陸的,將是一場異常艱難的戰役。而比特大陸,已經做好足夠的準備了嗎?
?
?AI芯片攻堅戰已經打響?
?
今年5月份,吳忌寒曾公開揚言,未來5年內,公司40%的收入可能來自AI部門。但目前來看,比特大陸離這個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
招股書顯示,截止2018年上半年,94.3%的收入來自于礦機銷售,自營挖礦占3.3%,礦池運營和礦場服務約合2.3%,由此大致可以推斷出,AI芯片的收入還不到比特大陸整體收入的0.0002%,也就是說,還不到43.6萬美元。
?
?
截止到現在,比特大陸的AI芯片已經推出了兩代,分別為2017年第二季度推出的BM1680和2018年第一季度推出的BM1682,皆應用于云端推斷。最新一代的AI芯片,也即將于2018年第四季度推出。
?
比特大陸的AI芯片主要針對云端訓練及推斷,目前全球在做同類產品的,只有Google和英偉達兩家大公司,但這兩家公司已經幾乎占據了人工智能處理領域80%的市場份額。
?
目前,AI芯片主要的使用場景可以分為云端(服務器端)和終端兩大類。云端AI芯片的特點是性能強大、能夠同時支持大量運算、并且能夠靈活地支持圖片、語音、視頻等不同AI應用。終端AI芯片則需要嵌入到設備內部,它們的特點是體積小、耗電少,而且性能不需要特別強大,通常只需要支持一兩種AI能力,如華為的手機AI芯片麒麟970就是終端芯片。
?
目前巨頭們競爭最激烈的戰場在云端芯片。在云端上,以英偉達的GPU為主導,其GPU特別適合用于如今的主流AI算法——深度學習的訓練,在專用芯片上,比特大陸最大的對手是谷歌TPU。谷歌TPU的來頭可不小,當初將中國圍棋天才少年柯潔打敗的AlphaGo(阿爾法狗)就是靠AI芯片“TPU”提供的強大算力。
?
TPU本質上是一種ASIC專用芯片,它相對于GPU最大的優勢是效率更高、而成本更低,一旦AI算法相對穩定,ASIC有望成為最主流的芯片形態。但盡管比特大陸在ASIC芯片設計上有較豐富的經驗,但在谷歌、Intel等實力強勁的互聯網巨頭面前,比特大陸的優勢尚未凸顯。更何況,在FPGA、DSP、類腦芯片等處理器架構上,還有非常多強勁的對手,如Intel、IBM。
?
Compass Intelligence公布的全球AI芯片榜單
?
由于AI芯片目前在終端應用極少,所以榜單頭部的排名可以近似的認為就是云端AI芯片的目前市場格局。從上圖中可以看到,目前云端AI芯片,幾乎已經被傳統巨頭控制,那留給比特大陸的空間,到底還有多少。
?
然而,比特大陸的對手還不僅僅是外國的互聯網巨頭,在國內,更多的攪局者正在出現。2017年,粗略估算就有數十家初創公司對外宣布要做AI芯片,寒武紀、地平線、深鑒科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寒武紀在2017年8月宣布完成1億美元A輪融資,戰略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聯想、科大訊飛,可謂國內AI芯片界首個獨角獸。
?
?
目前呈現的局面是,云端市場已被巨頭瓜分殆盡,創業公司要搶占一席之地尚且困難,更別說建立自己的護城河,而且芯片又是一個非常燒錢的硬件,研發周期和成本都非常高,成功率也很難有保證,出了一點紕漏,損失的都是千萬元以上,短時間內回本都非常困難,更別說實現盈利,而資本市場,愿意給比特大陸這個時間嗎?
?
毫無疑問,比特大陸正試圖通過業務轉型,邁進新的歷史進程。比特大陸曾表示,融資后會更致力于人工智能的加速服務,但前提是,它得先獲得資本市場的接納。在目前AI芯片營收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海內外科技巨頭擠壓的環境下,比特大陸想講一個人工智能的故事,但資本市場愿意聽嗎?
?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AI芯片這條賽道上,比特大陸要走的路,或許比想象中的,要更長得多。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比特大陆招股书讲了个AI的故事,但资本市场愿意听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大学python教材课后答案_大学慕课2
- 下一篇: Android影院选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