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e编程指南电子版_2020浙江省太阳能利用及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
? 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依托浙江浙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圍繞太陽能光電技術、太陽能光熱技術、節能技術等開展創新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我國太陽能及節能技術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為充分發揮重點實驗室科研平臺的作用,促進科研合作、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使實驗室成為高水平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的基地,本實驗室特設立開放課題基金,用于資助相關領域內的創新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課題申請人須選定本實驗室研究人員為聯系人進行聯合研究,以促進相關學科的相互交叉和集成。現發布《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申請指南(2020年)》如下:
開放基金重點資助研究領域
ONE
????開放基金主要資助與本實驗研究方向相關的項目,即光電技術、光熱技術和節能技術。綜合考慮本實驗室目前的科研情況,2020年度將主要資助下列方向的研究。對于不直接屬于這些范圍,但具有重要科學意義的、有創意的項目,也將考慮擇優支持。
01
用于光伏組件的防污膜層材料的開發與應用
研發出一系列針對不同氣候環境和灰塵類別的增透防污(自清潔)納米薄膜材料,并通過實驗室測試和戶外實證來論證產品的實際性能。
02
用于鈣鈦礦組件封裝的高阻水阻氧材料的開發
通過配方設計和產品結構設計實現高分子材料的優勢互補。通過對特種無機材料進行特殊表面處理,同時采用超納米分散技術實現特種無機材料在特種有機聚合物材料中的超納米分散效果;通過產品結構設計采用多層熱復合或共擠出技術實現多層材料的優勢互補,最終實現可應用于鈣鈦礦組件的、兼具有高阻水阻氧效果的、長久耐候的多層復合膜材料。
03
疊層聚合物太陽電池的光場分布模擬及調控研究
依據Matlab自編程和AMPS軟件,結合光場分布模擬,篩選出光學匹配的各功能層材料,并通過計算闡明光子在各層中的分布規律。通過光場分布擬合確定電子收集層、空穴收集層和光電活性層的最佳厚度,實現子電池的電流匹配,從而為器件的材料及結構優化提供理論指導。
04
弱光環境下新型光伏器件為物聯網傳感器
提供電源供給的應用研究
有機太陽電池和鈣鈦礦太陽電池等新型太陽電池在柔性器件、弱光性能優異等方面具有優勢。結合物聯網傳感器種類多、分布范圍廣,安裝條件多樣復雜的特點,研究不同輻照度條件下新型薄膜太陽電池的性能輸出。以柔性、高效的薄膜太陽電池作為電源供給單元,研究弱光條件下性能最優的光伏器件設計策略。得到至少一種光伏器件/傳感器功能集成的實例器件。
05
光場分布對鈣鈦礦太陽電池器件性能影響的研究
研究鈣鈦礦太陽電池器件中光場分布對器件性能的影響,通過模擬計算得出最優鈣鈦礦器件中各功能層厚度,揭示太陽電池電荷轉移機制,實現對鈣鈦礦太陽電池器件性能輸出的初步預測,為實驗驗證提供理論支撐。
06
具備光電傳感作用的新型太陽電池研究
利用帶隙可調的新型光伏材料實現太陽電池發電與光電信號傳導的雙重應用。發展可監測不同波長與強度的光電傳感的同時,具備太陽電池發電的作用,實現自功能傳感。
07
載流子傳輸材料與器件性能的構效關系研究
通過測量鈣鈦礦半導體的光電響應特性,提取得到鈣鈦礦材料中少子壽命、單晶表面或多晶晶界耗盡區寬度和勢壘高度,以及鈣鈦礦雜質和缺陷態濃度。該研究結果可預測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能指導材料制備、剖析鈣鈦礦不穩定性的來源、優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
08
可彎式熒光太陽能聚光管面向光伏建筑
一體化的研究
開發可彎式熒光太陽能聚光管, 即在高折射率且可彎曲的塑料管中注入適當的熒光材料。該熒光材料可將部分太陽光轉換成熒光, 接著利用波導的概念將熒光傳導至聚光管兩端進行發電。具體研究內容包括: 納米熒光材料量子效率、再吸收、粒徑引起散射等關鍵因素對整體光電轉換效率的影響, 找出最佳的納米熒光材料種類與濃度及聚光管長度等, 最后在建筑物外墻大面積布置并進行實地測試來驗證其光伏效能。
09
基于無線充電的無人機電力巡檢關鍵技術研究
設計一種電力巡線四旋翼無人機自主充電系統,此系統具有如下功能:無人機在巡線過程中會實時監測電池電量,并將當前的坐標位置以無線方式發送給地面監控站,地面控制站會返還最近充電平臺的坐標信息。之后無人機利用導航系統自動精確降落在充電平臺,并對無人機進行自主充電,充電完成后,無人機返回繼續執行巡線任務。
10
基于太陽能光伏/光熱能量梯級利用的電力-
淡水聯產技術研究
基于光伏-多級膜蒸餾的協同增效原理,研究新型淡水和電力聯產技術,提出一種新型高效太陽能綜合利用方法。
11
太陽能的電力淡水聯產梯級能量利用系統的研究
基于太陽能梯級利用思想,通過建立太陽光分頻利用系統,將能量大于1.12 eV 的光子用于發電,而小于1.12 eV 的能量則通過集熱加熱海水,進而通過高溫海水進行蒸發,并冷凝取得淡水。本項目主要通過熱力學第二定律進行系統梯級利用和優化,通過調節模組的尺寸和大小、控制流量等方式,最終實現太陽能的分頻高效利用。
12
面向太陽能集熱的納米流體光熱轉換機理研究
針對納米流體基直接式集熱器,通過實驗與理論結合的方式研究在太陽光照射下,納米顆粒的光熱轉化、顆粒與液體環境介質之間能量傳遞的新機制、以及納米顆粒表面沸騰相變的基礎理論,探索提升直接式集熱器光熱轉換性能的新方法。
13
光熱轉換太陽能管研究
開發一種基于金屬管的光熱轉換器件,研究金屬管表面超浸潤改性對光熱轉換效率的影響,并通過調控外表面吸收光譜進一步提升光熱轉換效率。
14
低熱損長距離熱能輸送新技術研究
結合電廠余熱或者大規模太陽能熱場,通過熱能低熱損長距離輸送方法,將供熱半徑擴大1倍以上(100公里),實現高效集中供暖目的。
15
基于熱化學反應流體的低熱損長距離熱能
輸送新技術研究
在一定溫度范圍之內,隨著溫度的升高,C將逐漸分解為A和B,并在該過程中吸熱,即將熱能儲存為化學能;而當溫度降低時,A和B將合成C,并釋放出熱量,將化學能轉換為熱能。本項目擬對該類熱化學反應流體進行傳熱傳質方面的理論研究。具體內容包括:(1)采用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混合工質在不同溫度、成分比例下的熱導率和粘性。(2)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搜尋不同工作溫度的流體組分,以滿足低、中、高不同溫區的傳熱需求。
16
利用棄電或谷電的高溫熱化學儲能與
高效利用技術
針對光伏或風電的棄電或者低價的谷電,通過固體氧化物的可逆熱化學反應,將電能轉換為的化學能進行高效儲存。熱化學反應配方可以根據應用場景的需求而變化,儲能溫度可從100-1000℃,儲能密度200-800kJ/kg(可達顯熱3-10倍)
17
太陽能-燃氣互補的自維持供熱技術研究
采用聚光集熱與燃氣燃燒互補的方式獲得高溫熱源,通過高溫段(1000℃以上)驅動熱光伏發電自供給裝置電力,中低溫段(200-500℃)用于采暖與生活熱水,在實現穩定的電力輸出以滿足裝置用電需求的同時,能夠高效地產生熱氣(水),實現能量的梯級利用。
18
新型WO3納米晶修飾雙頻電致變色材料的
可控制備與性能研究
研究一種新型的可見光-近紅外波段雙頻電致調控智能節能玻璃,采用膠體晶體模板法可控制備納米晶嵌入型(無序)和雙相陣列型(有序)氧化鎢基復合薄膜,創建脈沖型器件管理策略,以獲得高效智能節能玻璃為整體目標,獲取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為我國建筑節能戰略的實施提供重要的支撐材料。
19
低成本綠色可溶液加工的電致變色聚合物
基于3,4-二烷氧基噻吩衍生物的聚合物,開發低成本純綠可溶液加工的電致變色材料。以完善低成本可商用的智能玻璃材料庫為目標,為我國建筑、運輸、顯示等領域提供重要的支撐材料。
20
半透明量子點發光二極管的能級匹配和
載流子輸運調控研究
研究不同半透明電極對電荷的注入及平衡的影響,同時發展具有高功函的高性能空穴傳輸層材料實現發光層電子-空穴的注入平衡,從而構筑可全溶液加工的高效半透明量子點發光二極管。
重點資助對象
TWO
????面向從事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相關企業等單位,申請者具備博士學位或高級職稱。
資助強度
THREE
? ? 資助金額為每項最高不超過10萬元,擬資助5-20項課題,課題期限為1-2年。實驗室歡迎和鼓勵獲得項目資助的申請者來實驗室開展研究工作或派研究生到本實驗室進行學位論文研究。
開放基金申請注意事項
FOUR
1、申請人在申請開放課題時應首先閱讀《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管理辦法》(見附件1)及相關通知;
2、符合《指南》資助范圍的研究;
3、研究目標明確,研究內容具體,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合理、可行,近期可取得重要進展的研究;
4、申請者與項目組成員應具備實施該項目的研究能力和可靠的時間保證;
5、經費預算實事求是;
6、申請項目數說明:原則上一名申請人一個項目周期內申請數為1項,連同在研的基金項目數不得超過1項。
基金申請的審批
01
凡擬申請本實驗室開放課題者,請來函聯系實驗室秘書處并索取《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和《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預算說明》(見附件2和附件3),需經所在單位同意,在指定時間內將電子版申請書(word版和PDF掃描件)報送本實驗室秘書處。重點實驗室秘書處對申請項目進行資格審查,審查通過后將邀請相關研究領域專家進行匿名評審或直接由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討論審批,根據有重點擇優資助的原則,確定資助課題和資助額度。根據最終評審意見,經實驗室主任批準后,實驗室對外公布評審結果,通知申請人完成后續手續。
02
課題獲得批準后,雙方確定課題研究計劃并簽署《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委托)合同》。資助期內,受資助人每年要填寫《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年度報告(中期檢查)》,經所在單位審查后,報送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秘書處。
項目結題和成果標準
01
基金資助項目完成后,請認真填寫《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結題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工作總結、課題完成情況、成果目錄等,報實驗室學術委員會驗收,并將課題完成情況通報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
02
基金資助項目有關的研究成果,包括論文、專著、成果評議鑒定資料等,均應標注“本工作受到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基金編號)”。論文、專著應為研究者與本實驗室人員聯合發表,需同時注明本實驗室和研究者所在單位的名稱(本實驗室人員為通訊作者(含共同通訊)或其他作者)。
1)論文作者單位標注:
中文: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浙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311121
英文:Key Laboratory of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of Zhejiang Province, Zhejiang Energy Group R&D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311121, China
2)致謝標注:
中文:獲得“本研究受到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基金編號)”。
英文:The present work was Supported by Open Project of Key Laboratory of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of Zhejiang Province (Project Number)
03
原則上資助金額不大于5萬元的項目需發表1篇及以上SCI/EI論文,資助金額為5-10萬元的項目需發表2篇及以上SCI/EI論文。如果所發表期刊為浙江省重點實驗室考核所認定的TOP期刊(見附件4),相當于2篇普通SCI/EI論文。
04
原則上課題負責人至少到實驗室做1 次學術交流報告。
05
基金資助項目所取得的成果(原始技術檔案、數據記錄、程序源代碼、圖紙、底片和資料等的原件或復印件)歸研究者及本實驗室所有。
06
獲評優秀的課題,可考慮滾動支持并邀請課題負責人在學術委員會會議上做專題學術報告。
郵寄指定收件人
開放基金申請時間:2020年10月31日前(以郵戳或郵件時間為準)。
聯 系 人:彭浩
電話號碼:0571-86605420
電子郵箱:zj_solarlab@163.com
寄件地址:杭州市余杭區余杭塘路2159-1號浙能創業大廈C座
郵??? 編:311121
本申請指南由該重點實驗室負責解釋
2020.9.30
相關附件
附件1: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管理辦法
附件2: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
附件3: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預算說明
附件4:TOP期刊列表
附件可以選擇公眾號后臺回復“P1022”獲得相關下載鏈接
聲明
來源浙江省太陽能利用及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電力學會清潔能源節能專委會,僅用于學術交流分享歡迎個人轉發朋友圈/群聊!干貨
他山之石:國自然感悟經驗分享
丨更多
干貨
尋找新機遇,新申請專輯
丨更多
干貨
2021國自然該啟航了!
丨更多
干貨
2021國自然申請書撰寫策略
丨更多
干貨
2020國自然計劃書填寫的注意事項
丨更多
后臺回復“自科加群”獲取國自然交流加群通道。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hive编程指南电子版_2020浙江省太阳能利用及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 获取PDF文档的字体信息及指定文字
- 下一篇: 使用Docker实现vsftpd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