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水动力笔记5_建立水动力模型
本文目錄
- 前言
- Step 1 導出mesh文件
- Step 2 設置模型參數
- Step 3 邊界條件的獲取與處理
- Step 4 擬合對比
前言
前文已經講了如何制作網格文件(.mdf文件),這一博文就講如何建立水動力模型。
Step 1 導出mesh文件
前文制作好的mdf網格文件不可以直接拿來用的,需要先導出成mesh文件,步驟如下三圖:
于是,就可以看到你設定的文件夾里出現(xiàn)了一個 .mesh 的文件,這個就可以用作建立模型了。
Step 2 設置模型參數
首先,選擇【MIKE 21】→【Flow Model FM(.m21fm)】,然后就打開了設置參數的界面,如下兩圖:
接下來,設置一下參數。
【Domain】,加載mesh文件,其他參數均保持默認。
【Time】,這個需要自己設置,如下圖:
模擬結束時間 - 模擬開始時間 = 時間步長 × 時間步數
對于時間步長如何確定,也并沒有特定的要求,我一般是根據情況取 60(1分鐘) 或 120(2分鐘) 或 180(3分鐘) 或 240(4分鐘)。
關于時間步長和時間步數,我自己做了一個 Excel 小工具,很方便計算,上傳到我的CSDN資源庫里了,有需要的讀者可以到資源欄目中自行下載(不需要積分),叫做:【MIKE小工具】-計算時間步數-晏長街。
【Module Selection】,模塊選擇,其中水動力模塊(Hydrodynamic)是必選的。我們這里也只選擇水動力模塊。
接下來的設置就都是水動力模塊的參數了。
【Solution Technique】,算法。
Shallow water equations,淺水方程,Time和Space均選擇低階運算方法(Low order,fast algorithm)就行,其余均保持默認。
Transport equations,傳輸方程,均保持默認。
【Depth】,一般不需要水深校正,No depth correction,保持默認。
【Flood and Dry】,干濕邊界,一般取默認值。干水深 0.005m,淹沒水深 0.05m,濕水深 0.1m。
【Density】,密度,一般保持默認選擇正壓模型,Barotropic。
如果選擇正壓模型,溫度和鹽度會被定義為常數,在整個模型中保持不變。
事實上,如果水體充分混合,溫鹽密度在垂直方向都是定值;并且在大多數情況 下,密度梯度對二維淺水方程的影響是很小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Eddy Viscosity】,渦粘系數,默認采用Smagorinsky formulation,均采用默認即可。
【Bed Resistance】,底床糙率選用曼寧系數(Manning number),常數值需要自己設置,一般是根據擬合結果來多次回代確定。
一般我們根據擬合結果回調的值也就是底床糙率這個參數了。
【Coriolis Forcing】,科氏力,一般默認選擇Varying in domain。
【Wind Forcing】,如果有風力數據,可以勾選這一項。隨時間、空間變化的情況,對應dfs2文件。隨時間變化、空間定值的情況,對應dfs0文件。其他均保持默認。
【Ice Coverage】,冰蓋,一般不考慮。
【Tidal Potential】,引潮勢,這是一個很弱的作用力,通常會在深且封閉的水體中作用明顯,一般不考慮。
【Precipitation - Evaporation】,降水-蒸發(fā),一般不需考慮。
【Wave Radiation】,波浪輻射應力,一般不需考慮。
【Sources】,源,一般不需考慮。
【Structures】,水工結構物,一般不需考慮。
【Initial Conditions】,初始條件,這個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冷啟動”還是“熱啟動”。關于兩者概念及具體操作今后會專門再講的。一般第一次跑模型都會選擇冷啟動方式,選擇Constant 常數,Surface elevation 初始水位默認保持0就行。其他默認即可。
【Boundary Conditions】,邊界條件。
對于 Land boundary 陸地邊界,選擇 Land(zero normal velocity)即可。
對于開邊界,選擇 Specified level 水位設定,邊界格式選擇 Varying in time and along boundary 隨時間且沿邊界變化,然后導入潮汐邊界條件dfs1文件。關于這個潮汐邊界條件dfs1文件如何獲取,請讀者耐心往后看,在本博文Step3里面會講到的。其他均按默認即可。
如下圖所示:
【Decoupling】,解耦,一般不需要考慮。
【Outputs】,輸出。
首先 New output,新建一個輸出項目,如下圖,可以自己命名。
然后,Output specification,對這個輸出項目進行設置,一般如下圖設置就行。
再然后,Output items,選擇自己需要的模塊,一般研究水動力的話就勾選Surface elevation,U velocity,V velocity。其他根據自己情況添加。
至此,參數就設置完成了。
接下來,就點擊【Run】→【Start Simulation】,模型就開始運行了。運行完成后,點擊【View】就可以查看模型計算結果。如下圖:
Step 3 邊界條件的獲取與處理
我們剛剛講了,邊界條件 Boundary Conditions,對于開邊界,需要導入 dfs1 文件。那么,這個dfs1文件是怎樣獲取的呢?
MIKE自帶了一個潮汐預測的工具,可以根據這個工具來生成開邊界水位數據。
具體操作如下圖:
然后,就會發(fā)現(xiàn),你選擇的目錄里生成了一個dfs1的文件,那個就是開邊界的水位條件。
但這個dfs1文件還不能直接用在模型參數輸入里面,必須修改一下。因為這個軟件生成潮位邊界的時間是格林尼治時間,而我們中國的海域的驗測的水文數據用的是北京時間,北京時間比格林尼治時間滯后8個小時。
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開邊界水位條件dfs1文件中的全部數據整體滯后8個小時。具體操作如下:
先復制一份水位條件,然后把兩個dfs1文件同時打開,如下兩圖:
然后對dfs1源文件,選中全部數據,將其刪除,操作如下兩圖:
再然后對dfs1副本文件,選中全部數據,ctrl + C 復制,如下圖。
再轉到剛剛數據全部被刪掉了的源文件中,找到滯后8小時后的時間行,選中這一行,然后ctrl + V 粘貼,如下兩圖。
這樣,這個邊界條件文件dfs1就可以用在參數輸入里面了。那個副本已經沒用了,刪掉就行了。
Step 4 擬合對比
擬合對比就是將你的模擬結果與實測數據進行對比,一般實測數據就是潮位站的水位數據,和潮流站的u速度分量、v速度分量數據(或流速流向數據)。
如果擬合的結果較好,則代表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擬現(xiàn)實海灣;如果模擬結果較差,則代表模型不能代表海灣情況,必須重新調整,調整邊界或者參數,一般如果你覺得邊界基本沒啥問題的話,那就調整參數就行,基本就是底床糙率那個參數了。
至此,水動力模型就初步建立起來啦!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啦~
希望可以得到你的贊,非常感謝!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MIKE水动力笔记5_建立水动力模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ad怎样弄出放线的坐标_利用CAD绘制
- 下一篇: python爬虫分析百度文库、道客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