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iOS开发环境
1.準備
當前移動開發主要分為安卓開發和iOS開發,安卓是谷歌在2007年宣布開源的移動操作系統,iOS是蘋果2007年發布的。兩個系統出現的時間大致相同,在隨后的十年間引領了移動開發浪潮。如今各種移動開發技術層出不窮,一些跨平臺的技術也相繼出現,比如React Native,Flutter等,但目前仍然沒有取代Native開發的地位,在一些核心頁面依然采用的Native方式開發,所以Native開發依然是必備的技能。如果想入門移動開發,安卓和iOS兩者都是不錯的選擇,本篇文章介紹iOS開發的搭建。iOS開發最方便的是在macOS上開發,所以需要準備一臺macOS電腦。
2.下載XCode
打開macOS電腦上App Store,搜索Xcode,下載,這個過程會比較長,耐心等待幾天,不。。。等待幾個小時。
下載完成后打開,可能會出現以下彈框,點擊install.
3.建立工程
打開Xcode,點擊File-New-Project,然后點擊iOS下面的App選項
然后,在輸入框中填入工程名稱就可以了,Organization Identifier可以隨便填寫個,Interface保持默認的StoryBoard,Life Cycle保持默認的UIKit App Delegate,language根據需要選擇,如果你熟悉Swift,可以選擇Swift作為開發語言,這里我們選擇Objective-C作為開發語言。4.工程目錄
在寫代碼之前,我們先看看工程的目錄結構
iOSProject工程目錄下面,有AppDelegate,SceneDelegate,ViewController類。AppDelegate用來初始化根視圖,SceneDelegate主要用來開發分屏設備,比如ipad,如果你僅僅開發iOS應用,不想做ipad適配,直接刪除這個類就可以了,待會我們也會刪除它。ViewController是控制器,它將是我們app的第一個頁面,它包含了我們構建的UI和交互。Main.Storyboard可以作為首頁使用,我們暫時不打算使用它,LaunchScreen.storyboard是啟動開屏頁面,作為入門開發,先不使用這個文件。Assets.xcassets用來存放app需要的各種圖片資源。
5.代碼編寫
刪除SceneDelegate.h和.m文件,需要點擊Move to Trash選項
打開info.plist文件,刪除Application Scene Manifest,因為本篇入門介紹不涉及適配iPad分屏等場景,所以不需要這個配置。
打開AppDelegate.h,加入window屬性
@interface AppDelegate : UIResponder <UIApplicationDelegate>@property(nonatomic, strong) UIWindow *window;@end打開AppDelegate.m,刪除AppDelegate.m中兩個方法,configurationForConnectingSceneSession和didDiscardSceneSessions
在頂部加入#import “ViewController.h”,引入頭文件
在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中加入window初始化代碼
- (BOOL)application:(UIApplication *)application 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NSDictionary *)launchOptions {// Override point for customization after application launch.self.window = [[UIWindow alloc] initWithFrame:[UIScreen mainScreen].bounds];ViewController *controller = [[ViewController alloc] init];//為了看到頁面效果,這里把背景顏色設置為藍色controller.vie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blueColor];UINavigationController *navigation = [[UINavigationController alloc] initWithRootViewController:controller];self.window.rootViewController = navigation;[self.window makeKeyAndVisible];return YES; }打開ViewController.m文件,在viewDidLoad中加入代碼,我們設置下這個頁面的標題
- (void)viewDidLoad {[super viewDidLoad];// Do any additional setup after loading the view.self.navigationItem.title = @"iOS頁面"; }6.啟動工程
點擊左上角選擇設備,這里選擇iphone12。點擊三角形按鈕,運行工程,此時工程已經可以在模擬器上運行起來了,在實際的開發中,我們也可以主要使用模擬器來完成開發,只有部分功能比如消息推送才必須使用真機。
7.進一步完善,安裝cocoapods
前面6個步驟完成后,已經可以進行iOS開發了。在實際開發過程中,我們會用到各種功能,比如網絡請求,下載圖片等,這些功能使用iOS原生的api都可以完成,但是原生的接口功能不太好用。這時,我們可以使用第三方庫輔助開發。比如下載圖片我們可以使用SDWebImage,它提供了圖片緩存等功能,讓我們的app加載圖片更快,用戶體驗更好。為了進一步完成我們的工程,我們需要增加依賴第三方庫的功能。我們需要用到一個工具,cocoapods,它是使用ruby編寫的iOS依賴管理工具。
cocoapods安裝
首先需要安裝rvm,它用來管理ruby版本。
執行以下命令
curl -L https://get.rvm.io | bash -s stable如果報錯,Failed to connect to raw.githubusercontent.com port 443: Connection refused,
再執行sudo vim /etc/hosts,加入這行(自行ping一下raw.githubusercontent.com,將IP替換)
199.232.68.133 raw.githubusercontent.com重啟命令行,
rvm install 3.0.0rvm list known可以看到當前有哪些ruby版本可用。這里安裝ruby的最新版本3.0.0,安裝過程中會自動觸發安裝homebrew。homebrew是macOS下的包管理工具,安裝過程可能會等待較長時間。
rvm和ruby安裝完成后,在命令行中執行
sudo gem install cocoapods如果這一步執行很慢或者沒有反應,需要切換下ruby鏡像源,命令行中執行
gem sources --add https://gems.ruby-china.com/ --remove https://rubygems.org/使用命令檢查下鏡像源有沒有切換成功
gem sources -l如果輸出https://gems.ruby-china.com/說明已經切換完成了。
完成cocoapods安裝后,執行命令
pod setup這行命令會提示Setup completed,實際并沒有安裝完成,需要執行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CocoaPods/Specs.git ~/.cocoapods/repos/trunkclone的過程需要消耗較長時間。。。執行完成后,使用pod search AFNetworking試驗下,如果能搜索到,說明執行成功了。
8.引入第三方依賴
經歷了漫長的時間,配置好cocoapods,接下來就可以使用它來引入第三方依賴了。
在iOSProject目錄下新建Podfile文件寫入依賴代碼
platform : ios, '9.0'target 'iOSProject' dopod "AFNetworking", "~> 4.0.0" end在iOSProject目錄下執行pod install命令,執行成功后,新的依賴AFNetworking就引入進來了。iOSProject目錄下多了iOSProject.xcworkspace文件,使用Xcode打開它。工程目錄下面自動增加了Pods目錄,Pods里面就是我們剛剛在Podfile里面新增的依賴。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在主工程中,比如ViewController中引入AFNetworking中的頭文件,進行相關功能開發了。
9.完成
iOS開發環境已經配置完成了,接下來可以進行iOS app開發了。
總結
- 上一篇: 商品库存管理系统(c语言)
- 下一篇: bochs镜像java模拟器_boc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