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状态空间法
1 狀態空間法
在經典控制理論中,在建立數學模型時是通過傳遞函數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只考慮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關系,所以會將系統變成一個黑盒子,里面的內容被濃縮了。
而在現代控制理論中,會首先從系統中抽取出一些狀態變量來,通過表示這些狀態變量之間的關系來描述這個系統,這個過程中會暴露系統的內容,所以不是一個黑盒子。
在現代控制理論中,采用的是狀態空間法進行描述。系統被看作一個狀態空間,這個狀態空間是有階數的。
階數 = 狀態變量數 = 儲能元件數 = 狀態變量圖中的積分器的個數 = 傳遞函數特征方程的階數
一般直接看這個系統會求導幾次,這個系統就是幾階了。
從線性代數的角度講,這個狀態空間就對應線性空間,階數就對應秩,狀態變量就是從線性空間中可以抽取出的線性無關變量,可以看做線性空間的軸數,基坐標數。
經典控制理論的缺點:
- 模型為外部描述,不能全面描述被控對象的結構特性
- 單輸入單輸出
- 忽略初始條件的影響
系統的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內部信息,而是內部結構。
對于線性定常系統而言,前者用狀態變量表示,后者用動態方程表示。
動態方程 = 狀態方程 + 輸出方程
狀態方程主要是描述狀態變量之間的關系,輸出方程則是在狀態方程的基礎上描述輸出。
狀態方程: dx/dt = f(x, u) = Ax + Bu
輸出方程: y = f(x, u) = Cx + Du
A: 系統矩陣
B: 輸入矩陣
C: 輸出矩陣
D: 前饋矩陣
x∈\in∈Rn , u∈\in∈Rp,, y∈\in∈Rq
2 如何建立動態方程?
- step1: 確定狀態變量的個數,選取狀態變量(x1,…,xn),確定輸入輸出變量(u1,…,un; y1, …,y2)
- step2: 列出微分方程
- step3: 借助微分方程表示狀態變量的一階導數和輸出變量
x˙\dot{x}x˙1 = a11×\times×x1 + … + a1n×\times×xn + b11×\times×u1 + b1n×\times×un
…
x˙\dot{x}x˙n = an1×\times×x1 + … + ann×\times×xn + bn1×\times×u1 + bnn×\times×un
y˙\dot{y}y˙?1 = c11×\times×x1 + … + c1n×\times×xn + d11×\times×u1 + d1n×\times×un
…
y˙\dot{y}y˙?n = cn1×\times×x1 + … + cnn×\times×xn + dn1×\times×u1 + dnn×\times×un
- step4: 整理成矩陣A,B,C,D
3 如何由動態方程畫出狀態變量圖
有幾個狀態變量就先畫出幾個積分器,積分器前放x˙\dot{x}x˙i,積分器后放x\it{x}xi,然后依據上面列出的兩組式子就可以把整個圖連接起來了。
總結
- 上一篇: 模糊控制完全理解系列(二)—— 模糊集合
- 下一篇: 【Oracle19C】数据库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