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彩 计算机组成原理,国家教委关于批转试行全国考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气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其应用三个专业专科考试计划的通知...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制訂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氣工程〔(86)考委字077號文中稱電力工程〕、電子技術、計算機及其應用三個專業專科考試計劃,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進行了研究、修改。現將這三個專業考試計劃轉發給你們,請按照試行。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制訂的專業考試計劃起著統一考試標準的作用,是各地制訂專業考試計劃的重要依據。各地在據此制訂相應專業考試計劃時,有關課程的規定,一般不宜變動;對本計劃中所列選考課,各地可按規定課程門數和學分數從中確定,也可以另行確定,但不要減少課程門數和學分數,以確保課程質量。
已經開考電氣工程、電子技術或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的地區,應認真研究本計劃,逐步做到與本計劃的要求相一致;準備開考的地區,應按本計劃的要求辦理;對本計劃如作原則變動,須報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同意。
各地在試行本計劃的過程中有何意見,望及時報告全國考委辦公室。
附件:一、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氣工程專業專科考試計劃
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子技術專業專科考試計劃
三、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專科考試計劃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氣工程專業專科考試計劃
一、指導思想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一種國家考試,是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既是對社會自學者進行的高等教育學歷考試,也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一種新的教育形式。
電氣工程專業專科自學考試的要求,在總體上與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相近專業專科的水平相一致;同時根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特點,注重考核自學應考者應用基本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歷的層次與規格
本專業各門課采用學分制計算。
應考者在每門課程考試合格后,發給單科合格證書。凡取得本計劃中所規定的14門課程的合格成績,累計達73學分,思想品德經所在單位組織鑒定符合要求者,發給專科畢業證書。
三、專業的基本要求
電氣工程專業(專科)的自學考試是為了培養和選拔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的、面向應用的電氣技術人才。電氣工程專業是一個適應性較強的寬口徑專業,它覆蓋了電機、電器、電磁測量技術、工業電氣自動化、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高電壓技術等技術領域。
具體的業務要求是:初步掌握電路基本理論、電機原理,并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與初步分析和解決電氣工程有關技術問題的能力。自學考試重點是本計劃考試課程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并能借助字典運用一種外國語閱讀專業書刊。
四、考試課程與學分
序 號 課 程 名 稱 學分 備 注 必考課 1 哲學 6 2 外語 7 英、日、俄、德、法語任選一門 3 高等數學 7 4 工程數學 3 含拉普拉氏變換、線性代數 5 普通物理 8 含實驗2學分 6 工程制圖 3 7 計算機基礎與算法語言 3 8 電工原理 8 含實驗2學分 9 電子技術基礎 8 含實驗2學分 10 電機學 8 含實驗2學分 11 自動控制理論 3 選考課 1 電機設計 4 2 控制電機及其控制 3 從序號1至21中選考三門 3 電器學 4 其中,1至7中至少選一門 4 電磁測量及儀表 4 8至21中最多可選兩門 5 電力拖動與控制系統 4 6 電力系統分析 4 7 高壓絕緣 4 8 機械原理與零件 3 9 電磁場 3 10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3 11 電機測量技術 3 12 低壓電器 3 13 高壓電器 3 14 數據轉換技術 3 15 非電量電測技術 3 16 半導體變流技術 3 17 發電廠電氣部分 3 18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 3 19 過電壓保護 3 20 電力工程 3 21 工廠供電 3 合計 73
幾點說明:
1.關于實驗,本專業四門課程有實驗,應考者須在取得相應理論課程合格成績后方能參加實驗考核。各門課程的實驗可在主考學校或在主考學校認可的單位進行,但應考者都須交驗實驗報告并由主考學校負責考核。
2.工程數學課程內容為拉普拉氏變換與線性代數。
3.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中包括模擬電子技術與數學電子技術。
4.關于選考課,應考者可根據其工作性質與意愿在序號1至7中至少選一門,在序號8至21中至多選兩門,共三門課,9學分以上。應考者在選課時必須考慮到課程之間的技術知識結構關系,做到有所銜接與有利于自學。
五、課程說明和自學用書
1.工程數學的理論與方法在自然科學和各技術領域中均有廣泛的應用。應考者在學習了高等數學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工程數學課程,為學習后續專業課程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結果與常用的方法,所以工程數學課程是電氣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課程內容包括線性代數與拉普拉氏變換兩部分,著重于學習行列式、矩陣、線性方程組、線性變換、復變函數、拉普拉氏變換、付里葉變換。
自學用書:
《線性代數》 上海交通大學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復變函數》 西安交通大學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積分變換》 南京工學院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電工原理課程是電氣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技術基礎課,著重于研究電路與磁路的分析。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應考者掌握電路與磁路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熟悉其基本分析方法,能熟練地進行計算,為學習后續的技術基礎課與專業課打好扎實的電路與磁路的基礎。本課程的先修課是高等數學、工程數學與普通物理學。要求考生已初步掌握微分方程、線性代數、復變函數和積分變換;物理學中電磁學部分是本課程的直接基礎,考生對電磁現象與電磁場運動的一般規律應有較深的認識。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有: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電阻電路的分析,正弦電流電路的穩態分析,雙口網絡,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線性電路的時域分析,線性電路的復頻域分析,非線性電阻電路,網絡圖論和網絡方程,分布參數電路,磁路。習題是本課程的必要環節,為達到牢固掌握課程的基本概念與理論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運算技能,自學者必須完成相當數量的習題。實驗按電工原理課程自學考試大綱的要求進行,這是培養實踐技能的主要手段。
自學用書:
《電路》(修訂本)上、下冊 邱關源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年
3.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也是電氣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技術基礎課,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一門課程。本課程包括模擬電子技術與數字電子技術兩大部分,其先修課為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和電工原理。應考者要掌握數學分析的一般方法,半導體物理的基本概念以及電路分析手段。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獲得電子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分析計算的基本方法,為以后深入學習電子技術的某些領域以及為它在專業中的應用打下較好的基礎。主要內容有晶體管基礎,基本放大電路及其頻率特性,負反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蕩器,整流電路與直流穩壓電源,直接耦合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基礎及其應用,數字電路的邏輯分析基礎,晶體管開關電路,集成邏輯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時序邏輯電路,脈沖的整形和發生電路以及數字集成電路應用舉例等。為了學好本課程,應通過習題和實驗加深對課程各章內容的理解,習題有論證性的,電路和波形分析性的和參數選擇、計算性的;實驗按電子技術課程自學考試大綱的要求進行。
自學用書: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簡明教程》 楊素音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簡明教程》 余孟嘗主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4.電機學課程是電氣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技術基礎課。在專業中起到承上啟下,溝通基礎課與各后續專業課之間聯系的作用,并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應考者必須先行掌握數學類課程中的微積分、矢量運算、線性代數、積分變換等,物理中的力學知識、振動與波、電磁學,電工原理中的電路、磁路分析等內容。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單相、三相變壓器以及直流電機、交流異步電機、交流同步電機在正常運行時的穩態性能;學會分析電機性能的基本方法,如運行方程式、等效電路、相量圖、復數運算等。實驗按電機學課程自學考試大綱的要求進行。
自學用書:
《電機學》 汪國梁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1987年
《電機與拖動》 陳伯時等編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1983年
5.計算機基礎與算法語言是一門技術基礎課,是學習電子計算機的入門課程。其任務是使應考者初步懂得微機的基本結構和原理,并在此基礎上掌握算法語言及程序設計的基礎知識,從而得到能用BASIC語言或FORTRAN語言的規則編寫程序和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解算工程設計中的一些問題。因此應考者在學習本課程時,還必須上機操作。主要學習內容有,微型計算機系統結構和原理概述,輸入、輸出語句,條件轉移語句,循環語句,函數,子程序,數組,字符串等語句,程序初步設計及計算方法等。
自學用書:
《電子計算機與算法語言》上冊 華南工學院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年再版
《BASIC語言》 譚浩強等編 科學普及出版社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子技術專業專科考試計劃
一、指導思想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一種國家考試,是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既是對社會自學者進行的高等教育學歷考試,也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一種新的教育形式。
電子技術專業專科自學考試的要求,在總體上與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相近專業專科的要求相一致;同時根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特點,注重考核自學應考者應用基本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歷的層次和規格
本專業各門課程采用學分制計算。
應考者在每門課程考試合格后,發給單科合格證書。
凡取得本計劃所規定的14門課程的合格成績,累計達75學分,思想品德經鑒定符合要求者,發給專科畢業證書。
三、專業的基本要求
電子技術專業專科自學考試為我國培養和選拔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面向應用的電子技術專門人才。電子技術專業是一個寬口徑的專業,和它相近的專業有無線電技術、電子工程、電磁場及微波技術、通信工程、多路通信、無線通信、廣播電視工程、電子儀器測量技術、應用電子技術等專業。
具體業務要求是:初步掌握信息傳輸、信息處理等專業知識,并具有初步分析和解決電子系統的有關電路技術問題的能力。能借助詞典運用一種外國語閱讀專業書刊。
四、考試課程與學分
序 號 課 程 名 稱 學分 備 注 必考課 1 哲學 6 2 外語 7 英、日、俄、德、法語任選一門 3 高等數學 7 4 工程數學 3 含拉普拉氏變換、線性代數 5 普通物理 8 含實驗2學分 6 電路基礎 9 含實驗2學分 7 模擬電子電路 6 8 脈沖與數字電路 4 9 模擬、數字電路實驗 6 10 計算機基礎與算法語言 3 11 電磁場與電磁波 4 12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其應用 3 13 課程設計 5 選考課(任選一門) 1 通信原理 4 2 電視原理 4 3 電子測量原理 4 合計 75
幾點說明:
1.外語主要考核基礎語法。要求應考者具備借助詞典閱讀本專業外語書刊的能力。
2.電路基礎考核內容除電路理論外還包括信號分析部分。
3.模擬電子電路考核內容包括半導體器件物理基礎,電子放大、反饋、振蕩、調制、解調等部分。
4.電磁場與電磁波考核內容還包括場論、振子天線、傳輸線等基礎知識。
5.關于實驗,應考者須取得相應理論課程考試合格成績后方能參加實驗考核。
各門課程的實驗可在主考學校或在主考學校認可的單位進行,但應考者都須交驗實驗報告并由主考學校負責考核。
6.課程設計的選題可根據某一門課程(如模擬電子電路、脈沖數字電路、微型計算機原理及其應用)的內容確定,可在主考學校或主考學校同意的單位進行,最后由主考學校組織考核。
五、課程說明和自學用書
1.工程數學的理論與方法在自然科學和各技術領域中均有廣泛的應用。應考者在學習了高等數學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工程數學課程,為學習后續專業課程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結果與常用的方法。所以工程數學課程是電子技術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課程內容包括線性代數和拉普拉氏變換兩部分,著重于學習行列式、矩陣、線性方程組、線性變換、復變函數、拉普拉氏變換、付里葉變換。
自學用書:
《線性代數》 上海交通大學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復變函數》 西安交通大學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積分變換》 南京工學院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電路理論是一門研究電網絡分析、設計與綜合的基礎工程學科,它屬于電子類各專業共同的理論基礎。本課程是電路理論的入門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應考者掌握線性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分析計算的基本方法,為學習后續有關課程準備必要的電路知識。本課程的先修課是:高等數學和普通物理學,要求應考者首先初步掌握微積分與線性常系數常微分方程;電磁現象和電磁運動的知識。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有:電路元件和電路定律,電阻電路的分析,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正弦穩態分析,耦合電路與理想變壓器,電路的頻率特性,復頻域分析,二端口網絡,信號分析。習題是本課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通過做習題以達到消化和鞏固所學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運算能力。實驗是培養工科學生實踐技能的主要手段,應按電路基礎課程自學考試大綱的要求進行。
自學用書:
《電路分析基礎》 北京郵電學院編 人民郵電出版社 1984年
《電路》(修訂本)上、下冊 邱關源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年第2版
《電路分析基礎》 李瀚蓀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8年
3.模擬電子電路課程是電子技術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本課程不包括脈沖與數字電路部分,在介紹常用半導體器件的基礎上,著重研究模擬電路和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內容有:半導體器件原理,小信號放大器的分析,放大器的反饋,集成運算放大器原理及其應用,小信號諧振放大器,高、低頻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蕩器,晶體管的頻率變換電路,整流與穩壓電源。本課程是一門應用廣、實踐性強、發展快的學科,主要是研究各種功能電路的基本原理、基本組成和基本工程分析方法,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著眼于全面介紹各種實用電路,而是采用典型的電路來介紹上述的內容。隨著集成電路和計算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本課程內容可不斷更新。本課程的先修課是: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電路基礎。為了更好地學習本課程,應做好模擬與數字電路實驗課的各種實驗。
自學用書:
《電子線路基礎》 藍鴻翔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年
《電子線路》 謝嘉奎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4年第2版
4.脈沖與數字電路課程是電子類各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主要研究數字邏輯電路和基本脈沖電路,其中著重研究中、小規模集成數字電路。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有:二進制,邏輯代數,集成邏輯門,組合邏輯門,集成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大規模集成存儲器,A/D、D/A轉換器,脈沖波形的產生與整形。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是:熟悉晶體管和MOS場效應管的開關特性,常用的數制與編碼,邏輯代數的基本定律和運算規則,熟練地應用卡諾圖化簡邏輯函數,熟悉基本邏輯門和觸發器的工作原理及其邏輯功能,組合電路和時序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設計方法,了解常用中規模集成功能部件和大規模集成存儲器,A/D、D/A轉換工作原理,幾種常見A/D、D/A轉換器的特點,熟悉幾種常見脈沖產生電路和整形電路的工作原理。本課程的先修課是電路基礎,與模擬電子電路課程有部分交叉。后續課程是微機原理及應用,通信原理。
自學用書:
《脈沖與數字電路》 王毓銀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年
《脈沖與數字電路》 顧德仁等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0年
5.計算機基礎與算法語言是一門技術基礎課,是學習電子計算機的入門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應考者初步掌握微機的基本結構和原理,并在此基礎上掌握算法語言及程序設計的基礎知識,從而做到能用BASIC語言FORTRAN語言的規則編寫程序和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解算工程設計中的一些問題。
主要學習內容有:微型計算機系統結構和應用的概述,BASIC程序入門,輸入、輸出語句,條件轉移語句,循環語句,函數,子程序,數組,字符串,計算方法,磁盤操作系統和漢字系統。
本課程的先修課是高等數學,學習本課程時要多看,多編,多上機。要注意“算法”和“語言”的兩個特點,還要注意讀程序和編程序的訓練。
自學用書:
《BASIC語言》 譚浩強等編 科學普及出版社
《電子計算機與算法語言》 華南工學院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年再版
6.電磁場與電磁波是電類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在物理電磁學的基礎上,進一步熟悉宏觀電磁場的基本性質和基本規律。對電工及無線電技術中的一些共同性的電磁現象和電磁過程,能應用場的觀點進行初步分析,對一些較簡單的問題進行計算;對波的傳播、微波原理、天線原理具有初步認識。主要學習內容有:矢量分析與場論,靜電場,恒定電場,恒定磁場,時變電磁場及平面波,微波原理,電波傳播與天線原理。本課程的先修課是: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為后續課微波技術和天線打好基礎。本課程所用的數學工具和數學推導較多,在學習過程中,不要被數學推導所迷惑,數學僅是一種工具,通過數學推導,著眼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要加強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各類電磁場與電磁波要注意其空間分布特點和隨時間的變化規律。重點放在無線電工程方面有關內容。有條件的要進行實驗,以鞏固和加深對本課程的掌握。
自學用書:
《電磁場與電磁波》 謝處方 饒克謹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工程數學??矢量分析與場論》 謝樹藝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7.微型計算機原理及其應用課程是電子技術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是從事非計算機專業工作人員學習微型計算機的基礎課程,是微機原理和應用的入門課。本課程主要通過對Z-80微機軟硬件全面的介紹,使自學者對微機的基本原理,匯編語言編程的基本方法,接口技術,系統組成和應用有一個較完整的概念和認識。本課程的先修課是算法語言和脈沖與數字電路。學習本課程前,應具備有一定的數字電路知識,對計算機的數制和編碼,邏輯門電路,半導體貯存和數/模、模/數轉換等概念應有所了解和認識。本課程主要學習內容有: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基本概念,計算機數制、編碼和運算;數字邏輯電路,Z-80尋址方式和指令系統,微機的輸入和輸出,中斷;微機的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半導體貯存器,Z-80機計數器/定時器電路,Z-80機并行接口電路,微機和模擬通道的接口技術,Z-80單板機介紹。習題和上機實驗是必不可少的學習環節,應考者必須做好。
自學用書:
《微型計算機硬件軟件及其應用》 周明德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王長胤等編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專科考試計劃
一、指導思想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一種國家考試,是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既是對社會自學者進行的高等教育學歷考試,也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一種新的教育形式。
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專科自學考試,在總體上與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同類專業專科的要求相一致;同時,根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特點,應注重考核自學應考者綜合應用基本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歷的層次與規格
本專業各門課程采用學分制計算。
每門課程考試合格后,發給單科合格證。
凡取得本計劃所規定的15門課程(包括實驗和實習)合格成績,累計達71學分,思想品德經鑒定符合要求者,發給專科畢業證書。
三、專業基本要求
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專科自學考試為我國造就和選拔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面向應用的計算機科學技術人才。其具體要求是:應能系統地理解和掌握計算機及其應用所需要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使用計算機系統的基本技能,并具有從事計算機系統的維護和應用開發的能力。
四、考試課程與學分
序 號 課 程 名 稱 學分 備 注 必考課 1 哲 學 6 2 英 語 7 3 普通物理學 8 含實驗2學分 4 高等數學 7 5 線性代數 3 6 電子線路與數字邏輯 7 7 計算引論 3 8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3 FORTRAN或PASCAL 9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3 10 計算方法 4 11 數據結構 4 12 操作系統 4 13 計算機組成原理 4 14 微型計算機及其應用 4 15 數據庫概論 4 合計 71
說明:
實驗與上機實習是本專業自學考試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本計劃中普通物理、電子線路與數字邏輯、計算機組成原理、微型計算機及其應用等課程均包括必要的實驗;計算引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方法和數據庫概論等課程均包括必要的上機實習。實驗和上機實習可在主考院校進行,也可在應考者所在單位和其他部門進行,但須由主考院校進行考核并評定成績。實驗和實習成績應與課程考試成績一并評定,作為該課程的總成績。
五、課程說明和自學用書
1.電子線路與數字邏輯是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專科)的一門主要專業基礎課。內容包括:數制與編碼,布爾代數,集成邏輯門,組合邏輯電路,同步時序邏輯電路,異步時序邏輯電路,中大規模集成電路與邏輯設計,數字系統設計等。本課程還有實驗環節。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有普通物理學。
自學用書:
《數字邏輯》 毛法藝編著 華中工學院出版社 1985年
《數字邏輯》 蔣大宗等編 電子工業出版社 1984年
《計算機硬件實驗教程》 白英彩主編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4年
B.HoIdsworth Digital Logic Design 1982年
M.Morris Digital Logic and Computer Design 1979年
2.計算引論是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專科)的一門主要專業基礎課,內容包括:計算機概貌,FORTRAN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上機實習等。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有電子線路與數字邏輯。
自學用書:
《計算機基礎教程》 譚浩強 王攻本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FORTRAN語言》 譚浩強 田淑清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FORTRAN語言》 丘玉圃編著 科學出版社
3.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是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專科)的一門主要專業基礎課,內容包括:PASCAL語言程序結構與語法描述,數據與類型,表達式,各類語句,過程與函數,程序的編制與程序的層次等。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有計算機引論。
自學用書:
《PASCAL程序設計》 夏憲理編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1986年
《PASCAL語言》 邱光誼等編著 湖南科學院出版社 1985年
4.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是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專科)的一門主要專業基礎課,內容包括:程序設計概述,數制及計算機中數據的表示,匯編語言及其硬件背景,簡單程序設計,分支程序設計,循環程序設計,子程序設計,宏指令程序設計,輸入輸出程序設計和中斷處理,程序質量和程序設計風格,程序的調試等。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有計算引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自學用書:
《計算機程序設計技巧》第一卷 D?E?克魯特著 管紀文 蘇運霖譯 國防工業出版社 1980年
《計算機軟件實踐教程》 郭浩志編 西北電訊工程學院出版社 1985年
5.計算方法是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專科)的一門主要專業基礎課,內容包括:基本的插值理論,數值微分與積分,常微分方程初值問題,函數逼近與計算,非線性方程求根,解線性代數方程組的直接法、迭代法,計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常用算法等。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自學用書:
《數值分析及其應用》 齊浩昌編 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 1981年
《數值分析簡明教程》 王能超編 華中工學院出版社
6.數據結構是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專科)的一門主要專業基礎課,內容包括:順序表和鏈表,數組和串、樹、圖和表,存貯管理,排序,檢索,文件等。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有計算引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自學用書:
《數據結構》 許卓群等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數據結構基礎》 張乃孝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數據結構》 嚴蔚敏 沈佩娟編 國防工業出版社
7.操作系統是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專科)的一門主要專業基礎課,內容包括:操作系統的功能和作用,系統命令,系統調用,進程和進程管理,資源管理,系統命令執行流程,高效率使用操作系統等。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有計算引論,數據結構,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自學用書:
《實用UNIX系統》 楊芙清等編 科學出版社
《UNIX操作系統》 孫玉方等譯 電子工業出版社
《計算機操作系統》 曹東啟等著 科學出版社
《操作系統原理》 徐良賢 尤晉元編 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
8.計算機組成原理是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專科)的一門主要專業基礎課。內容包括計算機系統的基本概念,運算器組織,存貯器組織,尋址技術和指令系統,整機結構,控制器的設計,程序控制輸入輸出操作,通道控制輸入輸出操作等。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有電子線路與數字邏輯,匯編程序設計。
自學用書:
《計算機組織與結構》 鄒海明 韓世強 沈品編 電子工業出版社 1986年
《小型/微型機硬件設計》 G?D?克拉夫特 W?N?托伊著 科學出版社 1984年
《計算機硬件實驗教程》 白英彩主編 電子工業出版社 1985年
9.微型計算機及其應用是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專科)的一門主要的專業基礎課,內容包括:微型計算機概論,微處理機結構,微處理機的指令系統,微處理機的匯編語言及程序設計,微處理機的存貯器及其接口,微型機的中斷系統,微處理機的輸入/輸出及其接口,微型機的基本軟件,微型機的總線,微型機開發系統,16位微型機系統,單片微機與位片微處理機,新一代的微處理機等。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有計算引論,電子線路與數字邏輯,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
自學用書:
《微型機應用基礎》 白英彩編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微處理機的程序設計和軟件研制》 F.G.Duncan著 白英彩譯 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 1983年
《微型計算機常用芯片手冊》 白英彩主編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4年
《計算機硬件實驗教程》 白英彩主編 上海科技出版社
《微型計算機系統與應用》 白英彩編 國防工業出版社 1985年
10.數據庫概念是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專科)的一門主要專業基礎課,內容包括:數據庫概況,磁帶和磁盤,文件組織,數據庫模式,網狀數據模式,關系數據模式,關系數據庫設計理論,DBASE及其使用等。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有:計算引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
自學用書:
《數據庫系統基礎》 馮玉才 華中工學院出版社
《0520IBM-PCⅡ級培訓教材》第三部分DBASEⅡ 張喜英
國家教委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白英彩 计算机组成原理,国家教委关于批转试行全国考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气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其应用三个专业专科考试计划的通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非线性调频信号matlab仿真,线性调频
- 下一篇: mysql 局域网数据库共享,SQL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