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高项备考心得
21年下半年通過了軟考高項,受人邀請,分享備考心得,也就順便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其實我的分數并不高,綜合:49、案例:45、論文:50。分不在高,過了就行。
大家選擇考軟考高項肯定是有各種原因的,為什么要考,考了有什么好處這里就不多說了,畢竟我報名的時候也是隨便一考。不過呢,多拿個證總是有好處的,這個證現在對我來說就已經有用處了。
考試科目
軟考高項每年考兩次,分別是5月和11月。分為三科,每科滿分75分,一般45分及格,每次考試要三門一起通過才算通過。上午綜合知識,下午案例分析和論文,全部紙考。
其中綜合知識為單選,考試時間150分鐘;案例分析為問答題,考試時間90分鐘;論文科目考試時間120分鐘。
綜合知識
綜合知識為75道單選題,每題1分,45分及格。150分的答題時間,時間上是非常充沛的。選擇題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信息化與信息系統
試卷最開始部分是信息化與信息系統相關的知識,在教材中屬于第一章的內容,分值很高,大概20多分。
這部分主要考計算機相關的基礎知識,涉及面很廣,但是考的不深。這部分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同學來說會比較難,需要多看幾遍教材視頻,反復記憶。對于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同學來說,這部分知識丟分也很嚴重,尤其是畢業之后很多東西都忘了。我也是反復看了好幾遍以后才記住。
除了計算機相關的知識,也會考一些法律法規,新趨勢,新技術的內容。
2. 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類的內容主干部分是PMBook第五版的內容,如果有PMP基礎的話會比較容易。這塊內容主要就是五大管理過程組、十大知識領域,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需要保證正確率。一開始正確率不高不要擔心,后面準備完案例分析和論文后,正確率自然就上去了。
除此之外,還有立項管理、配置管理、戰略管理、項目集和項目組合等等一系列邊邊角角的知識。每章只考一兩道,加起來分值也不少,還是需要重視的。
3. 計算題
計算題分為兩類,一部分是和項目管理相關的知識,主要是項目網絡圖計算關鍵路徑、進度及成本掙值計算。這部分是下午案例題的必考部分,學案例分析的時候有專門的講解,選擇題的計算比案例的要簡單的多,不會有太多的問題。
另一部分是試卷最后的那幾道運籌學相關的計算題。這部分題目和項目管理無關,就是普通的數學題,很簡單,做兩套卷子就知道怎么做了。
4. 英語題
最后5道是英語題,這部分考的知識點并不難,把相關的英文專業術語記住就行。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共三道題,每個25分,共75分,45分及格。考試時間90分鐘,這個時間是有些緊張的,我的話也就剛答案卷子。
案例中的一道題是計算題,考的是成本、進度或兩者綜合,具體點是關鍵路徑、趕工計算及后續掙值計算、完工估算等。這個題是必須掌握的,如果不會很難及格。2021年下的計算題考的和往年不太一樣,題目不好理解,估計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很多人沒過。
剩下兩道題會給一個案例,也就是場景描述,問其中存在的問題,如何改進等等。這個重點是考十大知識領域,也會考一些別的方面,比如項目集項目組合、配置管理等。
做題技巧:計算題要把公式寫上,有步驟分。別空著,盡量往上寫,按要點給分。
論文
論文一共兩道題,選一題作答,考試的時候記得把相應的題號涂上。按這些年的考試題目來看,有一道題是十大知識領域。考試時間120分鐘,時間非常緊張,要寫2500字。
論文寫作是有技巧的,這個可以在網上搜一下,掌握技巧后并不難。
開頭部分是項目介紹。論文要求是自己的項目,所以這里不能照抄網上的范文,得自己寫,不管是不是真實的項目,都要寫的看起來像是自己的項目。
正文部分是十大知識領域的子過程,例如考風險管理,正文小標題就是風險管理下的子過程。
結尾做個總結,不管什么題目,開頭結尾都是一樣的,只需要改動正文部分即可。
論文在考試前會準備3-4篇,并不是現場寫的。即使沒押對題目,開頭結尾也是一樣的。十大知識領域對應的子過程是必須要背下來的,這樣萬一考的題目沒準備,也可以現場寫。
另外要注意的是,考試時需要仔細讀題,里面一般會有一些子題目。例如21年下半年的考試:
子題目1,就是項目背景,也就是開頭部分。子題目2.1是子過程,如果押對題了,這個也沒問題。子題目2.1和子題目3,在準備的時候可能就沒有寫上,這就得考試的時候現場寫。
備考計劃
備考的話建議3個月比較合適,每天學2個小時。8月份報名,報完名到考試差不多3個月的時間。我最開始是計劃3個月的復習時間,實際是沒有的,不過依舊是按照計劃的三個階段進行復習的,只是壓縮了時間。
第一個階段,學習基礎知識。也就是看視頻,看教程。我的話是報了一個培訓機構,看他們的視頻教程,說實話講的不怎么樣,不過看視頻總是比自己看書效率高的。我是一邊看視頻,一邊用比較老的真題(2016年的)當章節練習,看完一章就去做相應的選擇題。
剛開始備考,很是懶散,到9月底才看完。比較好的做法還是看的快一些,一個月結束,以免給后面的階段造成太大的壓力。
第二個階段,做題。這個階段主要是做真題,只做選擇和案例分析,按照考試的時間,掐著時間做。做題是很快的,重點是做完題以后要進行分析總結。
選擇題做完以后,照著書把考過的知識點標注出來,這個知識點是反復考的,所以標注出知識點并反復看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是按照從前往后的順序做題,從2016年的題一直做到2021年上半年,除了最開始兩套正確率較低以外,后面的題最低也都超過了45分。
案例分析我的得分情況一向不高,平時做題的正確率也是在45分左右上,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方法。計算題是有方法的,這個學完以后做幾道題鞏固下就可以了。剩下兩道題不知道要如何復習,只能是做真題,背答案,按概率講還是能遇到一道做過的題。
我因為前面沒抓緊時間學習,9月底才開始做題,十一放假還出去玩了,迫不得已在出去玩的路上做題。到后來做題和論文是一起準備的。
第三個階段,論文。有了前面的基礎之后,最后的階段就是寫論文了。臨近考試的時候,老師會進行押題,根據題目準備3-4篇論文。如果沒有報班的話,在網上也能搜到一些老師的押題。也可以自己押題,論文的題目是有限的,就是十大知識領域,總共10個題目,而最近兩次考到的題目一般不會再考。報班的一個好處是論文可以找老師修改,先自己寫,寫完后找老師進行批改。
論文最開始可以用電子檔,批改后的論文,先拿筆寫在答題紙上。這是為了看下自己的寫字速度,并看一下在格子上的字數到了哪里。根據實際情況對論文進行一定的修改。例如我一開始是寫了摘要的,后來發現寫摘要的話,論文有可能寫不完,最終就沒有寫摘要。120分鐘的論文,要在100分鐘內默寫完成,因為考試的時候還需要閱讀題目,還有一些沒有準備的子題目需要現場思考。
論文寫完后要進行背誦,背的時候挺容易背混的。開頭結尾是一樣的,這個一定要背熟。其余的,一定要把十大知識領域對應的子過程背熟,不能出錯。這樣的話一旦忘記,可以現場寫。
總結
- 上一篇: 幅频特性曲线protues_【2017年
- 下一篇: 软考高项笔记 | 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