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冒泡排序选择排序
冒泡排序
依次比較相鄰的兩個數,將小數放在前面,大數放在后面。雙層循環比較,然后交換位置
注意:冒泡排序比較的是相鄰的兩個數,而選擇排序比較的整個隊列中最大或者是最小的數進行交換。
第一趟:首先比較第1個和第2個數,將小數放前,大數放后。然后比較第2個數和第3個數,將小數放前,大數放后,如此繼續,直至比較最后兩個數,將小數放前,大數放后。(此時最后一個數一定是整個數組中的最大值)
第二趟:和第一趟一樣,不過最后一個數已經是最大值,比較到倒數第二個即可。(此時倒數第二個數一定是整個數組倒數第二大的數)
第三趟、第四趟以此類推即可。
我們來一張動圖演示一下:
上面的這種寫法非常簡單,不過我們可能會發現,每一趟其實得到是一個值,這個值可能是當前數組的最大值又或者是最小值。
這樣做的缺點:
數組有一部分是本來就有序的,每一趟冒泡那么將會在此部分浪費時間
選擇排序
選擇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種簡單直觀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首先在未排序的數列中找到最小(or最大)元素,然后將其存放到數列的起始位置;接著,再從剩余未排序的元素中繼續尋找最小(or最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類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畢。
以數列{20,40,30,10,60,50}為例,演示其選擇排序過程(如下圖)。
排序流程如下:
第1趟:i=0。找出a[1…5]中的最小值a[3]=10,然后將a[0]和a[3]互換。 數組變化:20,40,30,10,60,50 – > 10,40,30,20,60,50
第2趟:i=1。找出a[2…5]中的最小值a[3]=20,然后將a[1]和a[3]互換。 數組變化:10,40,30,20,60,50 – > 10,20,30,40,60,50
第3趟:i=2。找出a[3…5]中的最小值,由于該最小值大于a[2],該趟不做任何處理。
第4趟:i=3。找出a[4…5]中的最小值,由于該最小值大于a[3],該趟不做任何處理。
第5趟:i=4。交換a[4]和a[5]的數據。 數組變化:10,20,30,40,60,50 – > 10,20,30,40,50,60
var arr=[9,8,7,6,5,4];//選擇排序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1; i++) {//需要比較多少輪//每一輪的比較都是當前的值和他后面的所有元素比較for (var j =i+1; j < arr.length; j++) {if (arr[i]>arr[j]) {var swap=arr[i];arr[i]=arr[j];arr[j]=swap;}}}console.log(arr);通過比較首先選出最小的一個數放在第一個位置,然后在其余的數中選出次小的數放在第二個位置,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數成為有序的序列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了解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关于parseInt面试题
- 下一篇: .gitignore失效 无法忽略n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