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初学_windows 计数器
參考如下文章:
http://www.cnblogs.com/dreamer-fish/p/3417134.html
《性能測試從0開始》204頁起
?
1.排除內存問題
Memory/ Available MBytes? 可用物理內存(參考值:>=10%)(若<4 MB 或更小,總的內存可能不足,或某程序沒有釋放內存)
Memory/ Pages/sec 表示為了解決硬錯誤而從硬盤上讀取或寫入硬盤的頁數(參考值:00~20)(若>20,需研究頁交換活動,若>80,則表示有問題)
Memory/ Page Faults/sec? 表示每秒鐘處理的錯誤頁數,包括硬錯誤和軟錯誤 
Memory/ Page Input/sec 表示為了解決硬錯誤而寫入硬盤的頁數(參考值:>=Page Reads/sec),衡量硬錯誤頁發生的速率
Memory/ Page Reads/sec 表示為了解決硬錯誤而從硬盤上讀取的頁數。(參考值: <5)(若持續>=5,表可能內存不足)
頁交換活動主要關注硬錯誤,即Page Faults/sec —Transition Fault/sec(軟錯誤)、Page Input/sec、Page Reads/sec。硬錯誤會使系統的運行效率很快將下來。
Memory/ cache bytes 文件系統緩存,默認為50%可用物理內存。 若內存不夠時,會自動整理緩存,需關注其趨勢變化。
file cache hits% 文件緩存命中全部緩存需求的比例,反映了iis文件緩存設置的工作情況。(對于一個大部分靜態網頁組成的網站,在80%左右為好)
Memory/ Committed Bytes 以字節表示的確認虛擬內存(參考值: <=物理內存*75%)
?
?
2.懷疑內存泄漏
Process/ Private Bytes、Process/ Working Set 值會升高
Memory/Available Bytes 值降低
private Bytes :進程無法與其他進程共享的字節數量。該計數器的值較大時,有可能是內存泄露的信號
?
3.檢查過于頻繁的頁交換
?
由于過多的頁交換要使用大量的硬盤空間,因此有可能將導致將頁交換內存不足,這容易與導致頁交換的磁盤瓶頸混淆。因此,在研究內存不足不太明顯的頁交換的原因時,您必須跟蹤如下的磁盤使用情況計數器和內存計數器:
?
·?Physical Disk/ % Disk Time
?
·?Physical Disk/ Avg.Disk Queue Length
?
例如如果 Page Reads/sec很低,同時 % Disk Time 和 Avg.Disk Queue Length的值很高,則可能有磁盤瓶徑。
但是,如果隊列長度Avg.Disk Queue Length增加的同時頁面讀取速率Page Reads/sec并未降低,則內存不足。
?
4.處理器
4.1 System/ Processor Queue Length 用于瓶頸檢測。處理隊列中的線程數(如果該隊列的長度大于處理器個數+1,就表示處理器有可能處于阻塞狀態(參考值:<=處理器個數+1)
4.2 Processor/ % Processor Time : CPU使用率,顯示所有CPU線程處理時間(參考值:<75%. 若一個或多個處理器的該值持續超過90%,則表示此時負載 對于目前硬件過于沉重。)(排除內存原因,若該值大,網卡和硬盤值低,則為CPU瓶頸)
?
若Processor Queue Length>處理器個數+1,% Processor Time>90%,則可能處理器瓶頸。
若Processor Queue Length>處理器個數+1,% Processor Time很低,則只是處理器阻塞問題。
?
4.3 System/ context switches/sec 指所有處理器全都從一個線程轉換到另一個線程的綜合速率。 如果切換次數到5000*CPU個數-10000*CPU個數時,說明他忙于切換線程而不是處理ASP腳本
?
?
4.4 Processor/ %DPC Time
處理器在網絡處理上消耗的時間,該值越低越好。在多處理器系統中,如果這個值大于50%并且%Processor Time非常高,加入一個網卡可能會提高性能。
4.5 Processor/ interrupts/sec 處理器每秒接收并維護的硬件中斷的平均值。(如果 % Processor Time >90%,且% interrupts time >15%,則處理器負荷過重,并發生中斷)
4.6 Processor/ % User Time是指系統的非核心操作消耗的CPU時間,如果該值較大,可以考慮是否通過優化算法等方法降低這個值。如果該服務器是數據庫服務 器,Processor/ % User Time大的原因很可能是數據庫的排序或是函數操作消耗了過多的CPU時間,此時可以考慮對數據庫系統進行優化
?
5 磁盤
如果分析的計數器指標來自于數據庫服務器、文件服務器或是流媒體服務器,磁盤I/O對這些系統來說更容易成為瓶頸。
每磁盤的I/O數可用來與磁盤的I/O能力進行對比,如果經過計算得到的每磁盤I/O數超過了磁盤標稱的I/O能力,則說明確實存在磁盤的性能瓶頸。
?
下表給出了每磁盤I/O的計算公式:(如何得到磁盤標稱的I/O能力如何查看? 在bios里查看嗎?)
?
| RAID類型 | 計算方法 | 
| RAID0 | (Reads+Writes)/Number of Disks | 
| RAID1 | (Reads+2*Writes)/2 | 
| RAID5 | [Reads+(4*Writes)]/Number of Disks | 
| RAID10 | [Reads+(2*Writes)]/Number of Disks | 
?
%Disk Time
表示磁盤驅動器為讀取或寫入請求提供服務所用的時間百分比,如果只有%Disk Time比較大,硬盤有可能是瓶頸
Average Disk Queue Length
表示磁盤讀取和寫入請求提供服務所用的時間百分比,可以通過增加磁盤構造磁盤陣列來提高性能(<=磁盤數的2倍)
?
要平衡網絡服務器上的負載,需要了解服務器磁盤驅動 器的繁忙程度。使用 Physical Disk/ % Disk Time 計數器,該計數器顯示驅動器活動時間的百分比。如果 % Disk Time 較高(超過 90%),請檢查 Physical Disk/ Current Disk Queue Length 計數器以查看正在等待磁盤訪問的系統請求數量。等待 I/O 請求的數量應當保持在不大于組成物理磁盤的主軸數的 1.5 到 2 倍。
?
Average Disk sec/Transfer
磁盤中寫入數據的平均時間,單位是s
計數器反映磁盤完 成請求所用的時間。較高的值表明磁盤控制器由于失敗而不斷重試該磁盤。這些故障會增加平均磁盤傳送時間。一般來說,定義該值小于15ms最為優異,介于 15-30ms之間為良好,30-60ms之間為可以接受,超過60ms則需要考慮更換硬盤或硬盤的RAID方式了
?
?
?
Average Disk Bytes/Transfer
值大于 20 KB 表示該磁盤驅動器通常運行良好;如果應用程序正在訪問磁盤,則會產生較低的值。例如,隨機訪問磁盤的應用程序會增加平均 Disk sec/Transfer 時間,因為隨機傳送需要增加搜索時間。
?
?
?========================
計算磁盤IOPS的三個因素:
1、RAID類型的讀寫比 不同RAID類型的IOPS計算公式:| RAID類型 | 公式 | 
| RAID5、RAID3 | Drive IOPS=Read IOPS + 4*Write IOPS | 
| RAID6 | Drive IOPS=Read IOPS + ?6*Write IOPS | 
| RAID1、RAID10 | Drive IOPS=Read IOPS + 2*Write IOPS | 
2、硬盤類型的IOPS值 不同磁盤類型的IOPS:
| 硬盤類型 | IOPS | 
| FC 15K RPM | 180 | 
| FC 10K RPM | 140 | 
| SAS 15K RPM | 180 | 
| SAS 10K RPM | 150 | 
| SATA 10K RPM | 290 | 
| SATA 7.2K RPM | 80 | 
| SATA 5.4K RPM | 40 | 
| Flash drive | 2500 | 
3、具體業務系統的讀寫比 二、案例
1) 業務需求: 10TB 的FC 15K RPM存儲空間,滿足6000 IOPS,計算RAID5,RAID10分別需要多少塊硬盤?
首先需要知道I/O中讀操作與寫操作所占的百分比。?假定6000?IOPS中讀/寫比是2:1
不同的RAID類型Drive?硬盤實際IOPS負載分別如下:RAID10:(2/3)*6000+2*(1/3)*6000= 8000 IOPS
RAID5:(2/3)*6000+4*(1/3)*6000=12000 IOPS
參照不同硬盤類型的IOPS值,換算出需要多少塊盤:
RAID10:8000?/180 = 45塊
RAID5:12000/180 =67塊
====================== 6 網絡監測對象:Network Interface
網絡分析是一件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在一般的組織中都有專門的網絡管理人員進行網絡分析,對測試工程師來說,如果懷疑網絡是系統的瓶頸,可以要求網絡仍有來寫真進行網絡方面的檢測。
Network Interface/Bytes Total/sec為發送和接收字節的速率(包括幀字符在內)。可以通過該計數器的值判斷網絡連接速度是否是瓶頸,具體操作方法是用該計數器的值與目前的網絡帶寬進行比較。
?
Byte Total/sec
表示網絡中接受和發送字節的速度,可以用該計數器來判斷網絡是否存在瓶頸(參考值:該計數器和網絡帶寬相除,<50%)
?
?7?
?
?
?
?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jilu1219/p/6644633.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性能测试初学_windows 计数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使用AutoMapper 处理DTO数据
- 下一篇: 赵明:荣耀Magic V2助眠显示开启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