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首超短古诗原文
100首超短古詩原文是為您推薦的內容,希望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1、游仙詩 其三十五【唐代:張鴻】
雷部尊嚴動九天,近聞金闕掌朝銓。阿香本是推車女,新換頭銜替謝仙。
2、城東早春【唐代: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3、隴西行【唐代:王維】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
4、兵車行【唐代: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耶娘 一作:“爺”)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5、清平調·其一【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6、登咸陽北寺樓【唐代:張籍】
高秋原上寺,下馬一登臨。渭水西來直,秦山南向深。
舊宮人不住,荒碣路難尋。日暮涼風起,蕭條多遠心。
7、酬樂天醉后狂吟十韻【唐代:劉禹錫】
散誕人間樂,逍遙地上仙。詩家登逸品,釋氏悟真筌。
制誥留臺閣,歌詞入管弦。處身于木雁,任世變桑田。
吏隱情兼遂,儒玄道兩全。八關齋適罷,三雅興尤偏。
文墨中年舊,松筠晚歲堅。魚書曾替代,香火有因緣。
欲向醉鄉去,猶為色界牽。好吹楊柳曲,為我舞金鈿。
8、楊柳枝【唐代:劉禹錫】
春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9、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唐代:溫庭筠】
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鈿蟬箏,金雀扇,畫梁相見。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10、冬夜山中尋友(一作僧)【唐代:李頻】
何人山雪夜,相訪不相思。若得長閑日,應無暫到時。
葉寒凋欲盡,泉凍落還遲。即此天明去,重來未有期。
11、送黃(一作王)秀才【唐代:李中】
雨余飛絮亂,相別思難任。酒罷河橋晚,帆開煙水深。
蟾宮須展志,漁艇莫牽心。岐路從茲遠,雙魚信勿沈。
12、高士詠·南郭子綦【唐代:吳筠】
子綦方隱幾,冥寂久灰心。悟來應顏游,清義杳何深。
含響盡天籟,有言同鷇音。是非不足辯,安用勞神襟。
13、競渡櫂歌【唐代:黃公紹】
馬如龍,馬如龍,
飛過蘇堤健斗風。柳下擊船青作欖,
湖邊薦酒碧為筒。
14、過九江府【唐代:王翰】
早發潯陽岸,秋風鴻雁高。
谷容通窈窕,江色變蒲萄。
堅壁雄千雉,危檣艤萬艘。
琵琶亭下水,猶似響檀槽。
15、秋曉行南谷經荒村【唐代: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
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
16、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唐代:賈至】
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
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滿建章。
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爐香。
共沐恩波鳳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17、引極三首 其二 望仙府【唐代:元結】
山鑿落兮眇嵚岑,云溶溶兮木棽棽。中何有兮人不睹,遠欹差兮閟仙府。
彼仙府兮深且幽,望一至兮藐無由。望不從兮知如何,心混混兮意渾和。
思假足兮虎豹,超阻絕兮凌趠。詣仙府兮從羽人,餌五靈兮保清真。
18、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十九【唐代:上官婉兒】
逐仙賞,展幽情。踰昆閬,邁蓬瀛。
19、宮詞【唐代:王涯】
簾外微明燭下妝,殿明放鎖待君王。玉階地冷羅鞋薄,眾里偷身倚玉床。
20、和錢員外荅盧員外早春獨游曲江見寄長句【唐代:白居易】
春來有色闇融融,先到詩情酒思中。柳岸霏微裛塵雨,杏園澹蕩開花風。
聞君獨游心郁郁,薄晚新晴騎馬出。醉思詩侶有同年,春嘆翰林無暇日。
云夫首倡寒玉音,蔚章繼和春搜吟。此時我亦閉門坐,一日風光三處心。
21、送供奉喻鍊師歸天目山【唐代:李頻】
承恩雖內殿,得道本深山。舉世相看老,孤峰獨自還。
溪來青壁里,路在白云間。絕頂無人住,雙峰是舊關。
22、頂湖【唐代:李翔】
萬仞峰頭鑿一湖,更誰來此用功夫。張霞鬣是星河鯉,濯火領多日御烏。
往往風波聞下界,時時花雨護仙都。碧蓮洞口人偷說,知似車輪許大無?
23、題林校書花嚴寺書窗【唐代:孟郊】
隱詠不誇俗,問禪徒凈居。翻將白云字,寄向青蓮書。
擬古投松坐,就明開紙疏。昭昭南山景,獨與心相如。
24、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張儀樓【唐代:姚向】
秦相架群材,登臨契上臺。查從銀漢落,江自雪山來。
儷曲親流火,凌風洽小杯。帝鄉如在目,欲下盡裴回。
25、拋毬樂 其二【唐代:皇甫松】
金蹙花毬小,真珠繡帶垂。幾回沖蠟燭,千度入春懷。
上客終須醉,觥杯自亂排。
26、贈江南從事張侍郎【唐代:陳陶】
平南門館鳳皇毛,二十華軒立最高。幾處談天致云雨,早時文海得鯨鰲。
姻聯紫府蕭窗貴,職稱青錢繡服豪。江徼無虞才不展,銜杯終日詠離騷。
27、雜詩【唐代:崔湜】
鵲巢惡木巔,常窘一枝息。寧知椅梧鳳,亦欲此棲宿!
喈喈多好音,矯矯奮輕翼。上林豈不茂,胡為戀幽仄?
處陋仍莫保,居華固陵偪。下流不可居,斯言可佩服。
28、憶故人 其二【唐代:佚名】
一更獨坐淚成河,半夜想思愁轉多。左右不聞君語笑,以橫只見唱戎歌。
29、張元亮見訪留和坐客【唐代:王質】
杯盤倉卒但隨家,所賴龍山得孟嘉。略以詩聲知律呂,敢于學海望津涯。
精神霜后千頭橘,風味新時一顆瓜。發白未應馀子識,汗青當有后人誇。
30、聽譚師彈琴【唐代:王質】
君不能百步洪中裂橫竹,一聲吹入秋天綠。巨魚鼓舞碎明珠,白浪軒昂動浮玉。
又不能多景樓上吹飛鴻,哀弦欲斷滄浪風。徘徊舟子駐不進,江妃出聽煙溟濛。
不知何處得此薰風琴,元龍六尺含蒼云。恐是嶧山孤峰絕頂上,萬歲不老之寒根。
道人兩手提天機,中有妙法無人知。風顛雨急倏來往,雨收風定游絲飛。
欲下不下窺魚鷗,忽前忽后回波舟。恍惚浮云捲天宇,錯落萬點飛星流。
世間萬法總非真,況此假合非天成。匣琴不出手無聲,袖手不彈琴不鳴。
此琴此手兩無與,問君廣陵賀若從何去。王子有琴誰復傳,無徽無軫亦無弦。
若人解得非耳聽,為君試作無手彈。
31、懷東城舊游【唐代:王翰】
水邊臺榭竹間亭,日日幽閑共客尋。妙曲唱闌歡再和,芳樽引滿卻重斟。
箏彈夜月金鶯語,笛弄春風綵鳳吟。往事已同風雨去,衰殘無復有初心。
32、中留道中【唐代:王翰】
秋風爛漫熟禾黍,夾路垂垂棗盡紅。長鐮在腰來婦女,小籃負背走兒童。
野菊開花清露濕,樓桑墜葉白煙籠。夕陽山下少人去,杖藜隨意數飛鴻。
33、將曉【唐代:劉璉】
東方未明星粲粲,霜華蔽野銀色爛。篙工敲火起行舟,驚雁相呼入云漢。
岸回水碧知去程,荒郊似有晨雞鳴。曈曈旭日應可睹,寒威不用來相仍。
34、卜算子【唐代:蕭萐父】
嶺上白云閑,林下清溪冷。瑩徹交融一片心,溪水涵云影。
何處寄相思,月落楓橋靜。日日高樓獨倚愁,目斷飛鴻信。
35、寓目【唐代:杜甫】
一縣蒲萄熟,秋山苜蓿多。關云常帶雨,塞水不成河。
羌女輕烽燧,胡兒制駱駝。自傷遲暮眼,喪亂飽經過。
36、梅道士水亭【唐代:孟浩然】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隱居不可見,高論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再來迷處所,花下問漁舟。
37、高士詠。周豐【唐代:吳筠】
周豐貴隱耀,靜默尊無名。魯侯詢政體,喻以治道精。
蒞人在忠愨,疑叛由會盟。一言達至義,千載良為程。
38、嘉興縣內池閣【唐代:方干】
指畫應心成,周回氣象清。床前沙鳥語,案下錦鱗驚。
細柳風吹旋,新荷露壓傾。微芳緣岸落,迸筍入波生。
舴艋舟中醉,莓苔徑上行。高人莫歸去,此處勝蓬瀛。
39、越中逢孫百篇【唐代:方干】
上才乘酒到山陰,日日成篇字字金。
鏡水周回千萬頃,波瀾倒瀉入君心。
40、送于員外歸隱藍田【唐代:吳融】
曾吟工部兩峰寒,今日星郎得掛冠。吾道不行歸始是,
世情如此住應難。圍棋已訪生云石,把釣先尋急雨灘。
若遇秦時雪髯客,紫芝兼可備朝餐。
41、贈渾鉅中允【唐代:楊巨源】
公子髫年四海聞,城南侍獵雪雰雰。馬盤曠野弦開月,
雁落寒原箭在云。曾向天西穿虜陣,慣游花下領儒群。
一枝瓊萼朝光好,彩服飄飄從冠軍。
42、酬崔駙馬惠箋百張兼貽四韻【唐代:楊巨源】
百張云樣亂花開,七字文頭艷錦回。浮碧空從天上得,
殷紅應自日邊來。捧持價重凌云葉,封裹香深笑海苔。
滿篋清光應照眼,欲題凡韻輒裴回。
43、上劉侍中【唐代:楊巨源】
命代生申甫,承家翊禹湯。廟謨膺間氣,師律動清霜。
鐘鼎勛庸大,山河誡誓長。英姿凌虎視,逸步壓龍驤。
道協陶鈞力,恩回日月光。一言弘社稷,九命備珪璋。
政洽軍逾肅,仁敷物已康。朱門重棨戟,丹詔半縑緗。
位總云龍野,師臨涿鹿鄉。射雕天更碧,吹角塞仍黃。
深入平夷落,橫行辟漢疆。功垂貞石遠,名映色絲香。
斷磧瞻貔武,臨池識鳳凰。舞腰凝綺榭,歌響拂雕梁。
杯凈傳鸚鵡,裘鮮照鹔鹴.吟詩白羽扇,校獵綠沈槍。
風景佳人地,煙沙壯士場。幕中邀謝鑒,麾下得周郎。
珠影含空徹,瓊枝映座芳。王渾知武子,陳寔獎元方。
富貴春無限,歡娛夜未央。管弦隨玉帳,尊俎奉金章。
俗理寧因勸,邊城詎假防。軍容雄朔漠,公望冠巖廊。
分野鄰孤島,京坻溢萬廂。曙華分碣石,秋色入衡陽。
城遠迷玄兔,川明辯白狼。忠賢多感激,今古共蒼茫。
堤擁紅蕖艷,橋分翠柳行。軒車紛自至,亭館郁相當。
珍簟回煩暑,層軒引早涼。聽琴知思靜,說劍覺神揚。
佳景燕臺上,清輝鄭驛傍。鼓鼙喧北里,珪玉映東床。
敢衒由之瑟,甘循賜也墻。官微思假路,戰勝忝升堂。
欲奮三年翼,頻回一夕腸。消憂期酒圣,乘興任詩狂。
海內栽桃李,天涯荷稻粱。升沈門下意,誰道在蒼蒼。
44、送韓九【唐代:高適】
惆悵別離日,裴回歧路前。歸人望獨樹,匹馬隨秋蟬。
常與天下士,許君兄弟賢。良時正可用,行矣莫徒然。
45、贈鄭夫子魴【唐代:孟郊】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風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宋玉逞大句,李白飛狂才。茍非圣賢心,孰與造化該。
勉矣鄭夫子,驪珠今始胎。
46、送李尊師玄【唐代:孟郊】
口誦碧簡文,身是青霞君。頭冠兩片月,肩披一條云。
松骨輕自飛,鶴心高不群。
47、汝墳蒙從弟楚材見贈,時郊將入秦,楚材適楚【唐代:孟郊】
朝為主人心,暮為行客吟。汝水忽凄咽,汝風流苦音。
北闕秦門高,南路楚石深。分淚灑白日,離腸繞青岑。
何以寄遠懷,黃鶴能相尋。
48、與韓愈、李翱、張籍話別【唐代:孟郊】
朱弦奏離別,華燈少光輝。物色豈有異,人心顧將違。
客程殊未已,歲華忽然微。秋桐故葉下,寒露新雁飛。
遠游起重恨,送人念先歸。夜集類饑鳥,晨光失相依。
馬跡繞川水,雁書還閨闈。常恐親朋阻,獨行知慮非。
49、古別離【唐代:孟郊】
欲別牽郎衣,郞今到何處?
不恨歸來遲,莫向臨邛去。
50、長安送友人之黔【唐代:薛能】
衡岳猶云過,君家獨幾千。心從賤游話,分向禁城偏。
陸路終何處,三湘在素船。琴書去迢遞,星路照潺湲。
臺鏡簪秋晚,盤蔬飯雨天。同文到鄉盡,殊國共行連。
后會應多日,歸程自一年。貧交永無忘,孤進合相憐。
51、水簾【唐代:羅鄴】
萬點飛泉下白云,似簾懸處望疑真。
若將此水為霖雨,更勝長垂隔路塵。
52、海棠圖【唐代:崔涂】
海棠花底三年客,不見海棠花盛開。
卻向江南看圖畫,始慚虛到蜀城來。
53、南山田中行【唐代:李賀】
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
云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
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
54、贈友人【唐代:李遠】
鳳城煙靄思偏多,曾向劉郎住處過。銀燭焰前貪勸酒,
玉簫聲里已聞歌。佳人惜別看嘶馬,公子含情向翠蛾。
今日重來門巷改,出墻桐樹綠婆娑。
55、過馬嵬山(一作李益詩)【唐代:李遠】
金甲云旗盡日回,倉皇羅袖滿塵埃。濃香猶自飄鑾輅,
恨魄無因離馬嵬。南內宮人悲帳殿,東溟方士問蓬萊。
唯馀坡上彎環月,時送殘蛾入帝臺。
56、送儲十二還莊城【唐代:綦毋潛】
西坂何繚繞,青林問子家。天寒噪野雀,日晚度城鴉。
寂歷道傍樹,曈曨原上霞。茲情不可說,長恨隱淪賒。
57、黃鵠樓歌送獨孤助【唐代:顧況】
故人西去黃鵠樓,西江之水上天流,黃鵠杳杳江悠悠。
黃鵠徘徊故人別,離壺酒盡清絲絕。綠嶼沒馀煙,
白沙連曉月。
58、鄱陽大云寺一公房【唐代:顧況】
盡日陪游處,斜陽竹院清。定中觀有漏,言外證無生。
色界聊傳法,空門不用情。欲知相去近,鐘鼓兩聞聲。
59、山中(一作朱放詩,題作山中聽子規)【唐代:顧況】
野人愛向山中宿,況在葛洪丹井西。
庭前有個長松樹,夜半子規來上啼。
60、范山人畫山水歌【唐代:顧況】
山崢嶸,水泓澄。漫漫汗汗一筆耕,一草一木棲神明。
忽如空中有物,物中有聲。復如遠道望鄉客,
夢繞山川身不行。
61、宿陟岵寺云律師院【唐代:楊衡】
像宇郁參差,寶林疏復密。中有彌天子,燃燈坐虛室。
心證紅蓮喻,跡羈青眼律。玉爐揚翠煙,金經開縹帙。
肆陳堅固學,破我夢幻質。碧水灑塵纓,涼扇當夏日。
宿禽詎相保,迸火煙欲失。愿回戚促勞,趨隅事休逸。
62、病孔雀【唐代:皮日休】
煙花雖媚思沈冥,猶自抬頭護翠翎。強聽紫簫如欲舞,
困眠紅樹似依屏。因思桂蠹傷肌骨,為憶松鵝損性靈。
盡日春風吹不起,鈿毫金縷一星星。
63、見佳人負錢出路【唐代:鄭世翼】
獨負千金價,應從買笑來。只持難發口,經為幾人開。
64、還山宅【唐代:楊師道】
暮春還舊嶺,徙倚玩年華。芳草無行徑,空山正落花。
垂藤掃幽石,臥柳礙浮槎。鳥散茅檐靜,云披澗戶斜。
依然此泉路,猶是昔煙霞。
65、奉和幸白鹿觀應制【唐代:劉憲】
玄游乘落暉,仙宇藹霏微。石梁縈澗轉,珠旆掃壇飛。
芝童薦膏液,松鶴舞驂騑.還似瑤池上,歌成周馭歸。
66、贈同游【唐代:李昌符】
此來風雨后,已覺減年華。若待皆無事,應難更有花。
管弦臨夜急,榆柳向江斜。且莫看歸路,同須醉酒家。
67、答長安丞裴說【唐代:韋應物】
出身忝時士,于世本無機。爰以林壑趣,遂成頑鈍姿。
臨流意已凄,采菊露未稀。舉頭見秋山,萬事都若遺。
獨踐幽人蹤,邈將親友違。髦士佐京邑,懷念枉貞詞。
久雨積幽抱,清樽宴良知。從容操劇務,文翰方見推。
安能戢羽翼,顧此林棲時。
68、秋江雨夜逢詩友【唐代:杜荀鶴】
故友別來三四載,新詩吟得百馀篇。
夜來江上秋無月,恨不相逢在雪天。
69、哭方干【唐代:杜荀鶴】
何言寸祿不沾身,身沒詩名萬古存。況有數篇關教化,
得無馀慶及兒孫。漁樵共壘墳三尺,猿鶴同棲月一村。
天下未寧吾道喪,更誰將酒酹吟魂。
70、相和歌辭。王昭君【唐代:崔國輔】
漢使南還盡,胡中妾獨存。紫臺綿望絕,秋草不堪論。
71、相和歌辭。中婦織流黃【唐代:虞世南】
寒閨織素錦,含怨斂雙蛾。綜新交縷澀,經脆斷絲多。
衣香逐舉袖,釧動應鳴梭。還恐裁縫罷,無信達交河。
72、句【唐代:趙休】
金莖來白露,玉宇起清風。
73、寄道友【唐代:祝元膺】
兩頷凝清霜,玉爐焚天香。為我延歲華,得入不死鄉。
74、寧王山池【唐代:范朝】
水勢臨階轉,峰形對路開。槎從天上得,石是海邊來。
瑞草分叢種,祥花間色栽。舊傳詞賦客,唯見有鄒枚。
75、扈從御宿池【唐代:祖詠】
君王既巡狩,輦道入秦京。遠樹低槍壘,孤峰入幔城。
寒疏清禁漏,夜警羽林兵。誰念迷方客,長懷魏闕情。
76、塞下【唐代:張祜】
萬里配長征,連年慣野營。入群來揀馬,拋伴去擒生。
箭插雕翎闊,弓盤鵲角輕。閑看行近遠,西去受降城。
77、李羽處士故里【唐代:溫庭筠】
柳不成絲草帶煙,海槎東去鶴歸天。愁腸斷處春何限,
病眼開時月正圓。花若有情還悵望,水應無事莫潺湲。
終知此恨銷難盡,辜負南華第一篇。
78、邊上【唐代:齊己】
漢地從休馬,胡家自牧羊。都來銷帝道,渾不用兵防。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黃。秋風起邊雁,一一向瀟湘。
79、送司空學士赴京【唐代:齊己】
弘文初命下江邊,難戀沙鷗與釣船。藍綬乍稱新學士,
白衫初脫舊神仙。龍山送別風生路,雞樹從容雪照筵。
重謁往年金榜主,便將才術佐陶甄。
80、荊州寄貫微上人【唐代:齊己】
舊齋休憶對松關,各在王侯顧遇間。命服已沾天渥澤,
衲衣猶擁祖斕斑。相思莫救燒心火,留滯難移壓腦山。
得失兩途俱不是,笑他高臥碧孱顏。
81、謝?湖茶【唐代:齊己】
?湖唯上貢,何以惠尋常。還是詩心苦,堪消蠟面香。
碾聲通一室,烹色帶殘陽。若有新春者,西來信勿忘。
82、硯【唐代:李嶠】
左思裁賦日,王充作論年。光隨錦文發,形帶石巖圓。
積潤循毫里,開池小學前。君苗徒見爇,誰詠士衡篇。
83、送姚處士歸亳州【唐代:劉得仁】
白發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
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就碧峰開。
84、晚眺【唐代:羅隱】
憑古城邊眺晚晴,遠村高樹轉分明。天如鏡面都來靜,
地似人心總不平。云向嶺頭閑不徹,水流溪里太忙生。
誰人得及莊居老,免被榮枯寵辱驚。
85、花【唐代:黃滔】
莫道顏色如渥丹,莫道馨香過vK蘭。
東風吹綻還吹落,明日誰為今日看。
86、再經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唐代:劉禹錫】
故池春又至,一到一傷情。雁鶩群猶下,蛙螟衣已生。
竹叢身后長,臺勢雨來傾。六尺孤安在,人間未有名。
87、宜豐新泉【唐代:靈一】
泉源新涌出,洞澈映纖云。稍落芙蓉沼,初淹苔蘚文。
素將空意合,凈與眾流分。每到清宵月,泠泠夢里聞。
88、山夜調琴【唐代:王績】
促軫乘明月,抽弦對白云。從來山水韻,不使俗人聞。
89、送宇文南金放后歸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唐代:岑參】
歸去不得意,北京關路賒。卻投晉山老,愁見汾陽花。
翻作灞陵客,憐君丞相家。夜眠旅舍雨,曉辭春城鴉。
送君系馬青門口,胡姬壚頭勸君酒。為問太原賢主人,
春來更有新詩否。
90、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唐代:岑參】
長安雪后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暉。色借玉珂迷曉騎,
光添銀燭晃朝衣。西山落月臨天仗,北闕晴云捧禁闈。
聞道仙郎歌白雪,由來此曲和人稀。
91、題吳中陸龜蒙山齋【唐代:殷文圭】
萬卷圖書千戶貴,十洲煙景四時和。花心露洗猩猩血,
水面風披瑟瑟羅。莊叟靜眠清夢永,客兒芳意小詩多。
天麟不觸人間網,擬把公卿換得么。
92、云南曲【唐代:劉灣】
百蠻亂南方,群盜如猬起。騷然疲中原,征戰從此始。
白門太和城,來往一萬里。去者無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馬臥陽山,燕兵哭瀘水。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蒼天滿愁云,白骨積空壘。哀哀云南行,十萬同已矣。
93、句【唐代:馬周】
何惜鄧林樹,不借一枝棲。(出《冊府元龜》)
94、舟中夜雪,有懷盧十四侍御弟【唐代:杜甫】
朔風吹桂水,朔雪夜紛紛。暗度南樓月,寒深北渚云。
燭斜初近見,舟重竟無聞。不識山陰道,聽雞更憶君。
95、奉和皇帝上禮撫事述懷應制【唐代:陳子昂】
大君忘自我,應運居紫宸。揖讓期明辟,謳歌且順人。
軒宮帝圖盛,皇極禮容申。南面朝萬國,東堂會百神。
云陛旂常滿,天庭玉帛陳。鐘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娛樂,王業本艱辛。愿罷瑤池宴,來觀農扈春。
卑宮昭夏德,尊老睦堯親。微臣敢拜手,歌舞頌維新。
96、禁闈玩雪寄薛左丞【唐代:錢起】
玄云低禁苑,飛雪滿神州。虛白生臺榭,寒光入冕旒。
粉凝宮壁靜,乳結洞門幽。細繞回風轉,輕隨落羽浮。
怒濤堆砌石,新月孕簾鉤。為報詩人道,豐年頌圣猷。
97、春郊【唐代:錢起】
水繞冰渠漸有聲,氣融煙塢晚來明。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98、秋夜吟【唐代:貫休】
如愚復愛詩,木落即眠遲。思苦香消盡,更深筆尚隨。
饑童舂赤黍,繁露灑烏椑。看卻龍鐘也,歸山是底時。
99、同賦龍沙墅【唐代:戴叔倫】
回轉沙岸近,欹斜林嶺重。因君訪遺跡,此日見真龍。
100、行營送馬侍御【唐代:戴叔倫】
萬里羽書來未絕,五關烽火晝仍傳。
故人多病盡歸去,唯有劉楨不得眠。
101、柳枝詞【唐代:李涉】
錦池江上柳垂橋,風引蟬聲送寂寥。
不必如絲千萬縷,只禁離恨兩三條。
102、升天行【唐代:李咸用】
堂堂削玉青蠅喧,寒鴉啄鼠愁飛鸞。梳玄洗白逡巡間,
蘭言花笑俄衰殘。盤金束紫身屬官,強仁小德終無端。
不如服取長流丹,潛神卻入黃庭閑。志定功成飛九關,
逍遙長揖辭人寰。空中龍駕時回旋,左云右鶴翔翩聯。
雙童樹節當風翻,常娥倚桂開朱顏。河邊牛子星郎牽,
三清宮殿浮晴煙。玉皇據案方凝然,仙官立仗森幢幡。
引余再拜歸仙班,清聲妙色視聽安。餐和飲順中腸寬,
虛無之樂不可言。
103、和容南韋中丞題瑞亭白燕、白鼠、六眸龜、嘉蓮【唐代:陳陶】
伏波恩信動南夷,交趾喧傳四瑞詩。燕鼠孕靈褒上德,
龜蓮增耀答無私。回翔雪侶窺檐處,照映紅巢出水時。
盡寫流傳在軒檻,嘉祥從此百年知。
104、不食仙姑山房【唐代:張籍】
寂寂花枝里,草堂唯素琴。因山曾改眼,見客不言心。
月出溪路靜,鶴鳴云樹深。丹砂如可學,便欲住幽林。
105、送李相公昭義平復起彼宣慰員外副行【唐代:顧非熊】
天井雖收寇未平,所司促戰急王程。曉馳云騎穿花去,
夜與星郎帶月行。新詠盡題關外事,故鄉因過洛陽城。
時逢寒食游人識,竟說從來有大名。
106、代征人妻喜夫還【唐代:梁锽】
征夫走馬發漁陽,少婦含嬌開洞房。千日廢臺還掛鏡,
數年塵面再新妝。春風喜出今朝戶,明月虛眠昨夜床。
莫道幽閨書信隔,還衣總是舊時香。
107、觀山寺僧穿井重禮石霜長者【唐代:曹松】
云僧鑿山井,寒碧在中庭。
況是分巖眼,同來下石瓶。
旁痕終變蘚,圓影即澄星。
異夜天龍蟄,應聞說葉經。
108、洞庭湖【唐代:曹松】
東西南北各連空,波上唯留小朵峰。長與岳陽翻鼓角,
不離云夢轉魚龍。吸回日月過千頃,鋪盡星河剩一重。
直到劫馀還作陸,是時應有羽人逢。
109、雜曲歌辭。定情樂【唐代:施肩吾】
敢嗟君不憐,自是命不諧。著破三條裾,卻還雙股釵。
110、秋夜山居二首【唐代:施肩吾】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獨鶴兩三聲,飛下巖前一枝柏。
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111、秋風函谷應詔【唐代:徐賢妃】
秋風起函谷,勁氣動河山。偃松千嶺上,雜雨二陵間。
低云愁廣隰,落日慘重關。此時飄紫氣,應驗真人還。
112、贈譚先生【唐代:李九齡】
古觀重重繞翠微,杉松深處掩雙扉。
云生萬壑投龍去,海隔三山放鶴歸。
花洞宴游春日永,石壇朝禮曙星稀。
每聽高論長生理,擬向寰中便拂衣。
113、夏日書事寄丘亢處士【唐代:姚合】
暑天難可度,豈復更持觴。樹里鳴蟬咽,宮中午漏長。
病夫心益躁,靜者室應涼。幾欲相尋去,紅塵滿路旁。
114、杏溪十首。石潭【唐代:姚合】
曉向潭上行,夕就潭邊宿。清冷無波瀾,潎潎魚相逐。
釣翁坐不起,見我往來熟。
115、修書院學士奉敕宴梁王宅【唐代:魏元忠】
大君敦宴賞,萬乘下梁園。酒助閑平樂,人沾雨露恩。
榮光開帳殿,佳氣滿旌門。愿陪南岳壽,長奉北宸樽。
116、有寄【唐代:杜牧】
云闊煙深樹,江澄水浴秋。美人何處在,明月萬山頭。
117、寄盧先輩【唐代:杜牧】
一從分首劍江濱,南國相思寄夢頻。書去又逢商嶺雪,
信回應過洞庭春。關河日日悲長路,霄漢年年望后塵。
愿指丹梯曾到處,莫教猶作獨迷人。
118、自遣【唐代:杜牧】
四十已云老,況逢憂窘馀。且抽持板手,卻展小年書。
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聞流寧嘆吒,待俗不親疏。
遇事知裁剪,操心識卷舒。還稱二千石,于我意何如。
119、鐘陵夜闌作【唐代:韋莊】
鐘陵風雪夜將深,坐對寒江獨苦吟。
流落天涯誰見問,少卿應識子卿心。
120、春詞二首【唐代:常建】
菀菀黃柳絲,濛濛雜花垂。
日高紅妝臥,倚對春光遲。
寧知傍淇水,騕褭黃金羈。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蠶饑,盈盈嬌路傍。
121、送別【唐代:駱賓王】
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
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
122、婺源胡氏屏山樓【唐代:鄭玉】
樓外青山列翠屏,矮窗放入眼增明。丹青花草春描畫,水墨林泉秋寫成。
變化四時無俗韻,登臨千古有馀清。高人對此不容語,獨倚闌干看晚晴。
123、登開元寺樓送崔少府還平望驛【唐代:皎然】
登望思慮積,長亭樹連連。悠揚下樓日,杳映傍帆煙。
入夜四郊靜,南湖月待船。
124、效古【唐代:皎然】
思君轉戰度交河,強弄胡琴不成曲。日落應愁隴底難,
春來定夢江南數。萬丈游絲是妾心,惹蝶縈花亂相續。
125、詩偈 其三十三【唐代:龐蘊】
慚愧一雙眼,曾見數般人。端正亦不愛,丑陋亦不瞋。
當頭異國色,何須妄起塵。低頭自形相,都無一處真。
身心如幻化,滿眼沒怨親。
126、將歸舊山留別孟郊【唐代:鮑溶】
擇木無利刃,羨魚無巧綸。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貧。
前者不厭耕,一日不離親。
今來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
蠶桑能幾許,衣服常著新。
一飯吐尺絲,誰見此殷勤。
別君歸耕去,持火燒車輪。
127、西寨寓居【唐代:徐夤】
閑讀南華對酒杯,醉攜筇竹畫蒼苔。豪門有利人爭去,
陋巷無權客不來。解報可能醫病雀,重燃誰肯照寒灰。
嚴陵萬古清風在,好棹東溪詠釣臺。
功智爭馳淡薄空,猶懷忠信擬何從。鴟鳶啄腐疑雛鳳,
神鬼欺貧笑伯龍。烈日不融雙鬢雪,病身全仰竹枝筇。
崇侯入輔嚴陵退,堪憶啼猿萬仞峰。
128、相見歡【唐代:薛昭蘊】
羅襦繡袂香紅,畫堂中。細草平沙蕃馬、小屏風¤
卷羅幕,憑妝閣,思無窮。暮雨輕煙魂斷、隔簾櫳。
129、送王道士還京【唐代:賈至】
一片仙云入帝鄉,數聲秋雁至衡陽。
借問清都舊花月,豈知遷客泣瀟湘。
130、揚州雨中張十七宅觀妓(一作劉長卿詩)【唐代:張謂】
夜色帶寒煙,燈花拂更然。殘妝添石黛,艷舞落金鈿。
掩笑須欹扇,迎歌乍動弦。不知巫峽雨,何事海西邊。
131、杏園即席上同年【唐代:曹鄴】
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一旦公道開,青云在平地。
枕上數聲鼓,衡門已如市。白日探得珠,不待驪龍睡。
匆匆出九衢,僮仆顏色異。故衣未及換,尚有去年淚。
晴陽照花影,落絮浮野翠。對酒時忽驚,猶疑夢中事。
自憐孤飛鳥,得接鸞鳳翅。永懷共濟心,莫起胡越意。
132、南梁行(和二十二兄)【唐代:李德裕】
江南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清光。雜英飛盡空和景,
綠楊陰重官舍靜。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青天詔下寵光至,頒籍金閨征石渠。重歸山路煙嵐隔,
巫山未深晚花折。澗底紅光奪目燃,搖風有毒愁行客。
杜鵑啼咽花亦殷,聲悲絕艷連空山。斜陽瞥映淺深樹,
云雨翻迷崖谷間。山雞錦質矜毛羽,透竹穿蘿命儔侶。
喬木幽谷上下同,雄雌不異飛棲處。望秦峰迥過商顏,
浪疊云堆萬簇山。行盡杳冥青嶂外,九重鐘漏紫云間。
元和列侍明光殿,諫草初焚市朝變。北闕趨臣半隙塵,
南梁笑客皆飛霰。追思感嘆卻昏迷,霜鬢愁吟到曉雞。
故園歲深開斷簡,秋堂月曉掩遺袿.嗚嗚曉角霞輝粲,
撫劍當楹一長嘆。芻狗無由學圣賢,空持感激終昏旦。
133、比聞龍門敬善寺有紅桂樹獨秀伊川嘗于江南…贈陳侍御【唐代:李德裕】
昔聞紅桂枝,獨秀龍門側。越叟遺數株,周人未嘗識。
平生愛此樹,攀玩無由得。君子知我心,因之為羽翼。
豈煩嘉客譽,且就清陰息。來自天姥岑,長疑翠嵐色。
芬芳世所絕,偃蹇枝漸直。瓊葉潤不凋,珠英粲如織。
猶疑翡翠宿,想待鹓雛食。寧止暫淹留,終當更封植。
134、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山桂(此花紫色,英藻繁縟)【唐代:李德裕】
吾愛山中樹,繁英滿目鮮。臨風飄碎錦,映日亂非煙。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豈知幽獨客,賴此當朱弦。
135、閏月七日織女【唐代:王灣】
耿耿曙河微,神仙此夜稀。今年七月閏,應得兩回歸。
136、晚次東亭獻鄭州宋使君文【唐代:儲光羲】
自初賓上國,乃到鄒人鄉。曾點與曾子,俱升闕里堂。
武皇恢大略,逸翮思寥廓。三居清憲臺,兩拜文昌閣。
為道既貞信,處名猶謇諤。鐵柱勵風威,錦軸含光輝。
夜聞持簡立,朝看伏奏歸。洞門清佩響,廣路玉珂飛。
驤首入丹掖,摶空趨太微。絲綸逢圣主,出入飄華組。
愔愔宿帝梧,侃侃居文府。海內語三獨,朝端謀六戶。
善計在弘羊,清嚴歸仲舉。侍郎跨方朔,中丞蔑周處。
天眷擇循良,惟賢降寵章。分符指聊攝,為政本農桑。
籍籍歌五袴,祁祁頌千箱。隨車微雨灑,逐扇清風飏.
既以遷列國,復茲鄰帝鄉。褰帷乃仍舊,坐嘯非更張。
居敬物無擾,履端人自康。薄游出京邑,引領東南望。
林晚鳥雀噪,田秋稼穡黃。成皋天地險,廣武征戰場。
道喪苦兵賦,時來開井疆。霏霏渠門色,晻晻制巖光。
徒念京索近,獨悲溱洧長。大明潛照耀,淑慝自昭彰。
昔歲幸西土,今茲歸洛陽。同焉知鄭伯,當輔我周王。
137、放歌行答從弟墨卿【唐代:李頎】
小來好文恥學武,世上功名不解取。雖沾寸祿已后時,
徒欲出身事明主。柏梁賦詩不及宴,長楸走馬誰相數。
斂跡俯眉心自甘,高歌擊節聲半苦。由是蹉跎一老夫,
養雞牧豕東城隅。空歌漢代蕭相國,肯事霍家馮子都。
徒爾當年聲籍籍,濫作詞林兩京客。故人斗酒安陵橋,
黃鳥春風洛陽陌。吾家令弟才不羈,五言破的人共推。
興來逸氣如濤涌,千里長江歸海時。別離短景何蕭索,
佳句相思能間作。舉頭遙望魯陽山,木葉紛紛向人落。
138、吊膳曹從叔郎中【唐代:李洞】
華省支殘俸,寒蔬辦祭稀。安墳對白閣,買石折朱衣。
蜀客彈琴哭,江鷗入宅飛。帆吹佳句遠,不獨遍王畿。
139、野田行(一作于鵠詩)【唐代:李益】
日沒出古城,野田何茫茫。寒狐嘯青冢,鬼火燒白楊。
昔人未為泉下客,行到此中曾斷腸。
140、華陰東泉同張處士詣藏律師兼簡縣內同官因寄【唐代:李益】
蒼崖抱寒泉,淪照洞金碧。潛鱗孕明晦,山靈閟幽賾。
前峰何其詭,萬變窮日夕。松老風易悲,山秋云更白。
故人邑中吏,五里仙霧隔。美質簡瓊瑤,英聲鏗金石。
煩君竟相問,問我此何適。我因贊時理,書寄西飛翮。
哲匠熙百工,日月被光澤。大國本多士,荊岑無遺璧。
高網彌八纮,皇圖明四辟。群材既兼暢,顧我在草澤。
貴無身外名,賤有區中役。忽忽百齡內,殷殷千慮迫。
人生已如寄,在寄復為客。舊國不得歸,風塵滿阡陌。
141、奉和武相公春曉聞鶯【唐代:李益】
蜀道山川心易驚,緣窗殘夢曉聞鶯。分明似寫文君恨,萬怨千愁弦上聲。
142、上汝州郡樓 / 上汝州城樓【唐代:李益】
黃昏鼓角似邊州,三十年前上此樓。
今日山城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
143、送別【唐代:魚玄機】
秦樓幾夜愜心期,不料仙郎有別離。
睡覺莫言云去處,殘燈一盞野蛾飛。
144、花下宴送鄭煉師【唐代:戎昱】
愁里惜春深,聞幽即共尋。貴看花柳色,圖放別離心。
客醉花能笑,詩成花伴吟。為君調綠綺,先奏鳳歸林。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100首超短古诗原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3】-字典dic和集合se
- 下一篇: js词法作用域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