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之歌》
以前對西方的歌劇不怎么感冒,每次聽豆瓣的古典頻道,碰到歌劇就跳過去。今天在國家大劇院官網的古典音樂頻道,聽了2012年北京新年音樂會,其中一首《木偶之歌》讓我改變了對歌劇的看法,發現歌劇唱法的技巧性相當強,這種技巧性帶來了其藝術觀賞性。看過這首歌劇的演唱和表演后,就會發現,龔琳娜的《忐忑》其實融合了西方歌劇的一些唱法和技巧。我聽中國戲曲不多,不知在中國戲曲中,像《木偶之歌》那樣,在各種音高上快速切換跳躍是否普遍。印象中這樣的唱法在中國戲曲中很少見,這大概也是《忐忑》能成為神曲的原因。《木偶之歌》觀賞性強的另一個原因是其詼諧性,演唱者是在模仿一個木偶在表演,唱到中間還斷氣了,要指揮家重新“擰發條”才能繼續開唱,這大概是為數不多的能引得觀眾在演奏現場發笑的古典音樂。
順便贊一下古典音樂頻道,可以免費觀看國家大劇院的古典音樂現場演奏,效果還不錯,就是內容還少了點。
總結
                            
                        - 上一篇: 游戏类型区分(做游戏的朋友可以看看)
 - 下一篇: HttpWebRequest与Htt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