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发布开源“白玉兰科学大模型”,包含化学合成、神经流体、科学评测基准三个领域
感謝網友 原思凱 的線索投遞!
7 月 12 日消息,據上海交通大學新聞學術網消息,該校在剛剛結束的 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首次推出了“白玉蘭”科學大模型 1.0。
據介紹,白玉蘭科學大模型包含三個領域模型,依托上海白玉蘭開源開放研究院開源發布:
-
代表以分子結構為中心的學科方向的化學合成(BAI-Chem)
-
代表以動力學為中心的學科方向的神經流體(BAI-NeuroFluid)
-
跨學科、跨模態基礎模型科學評測基準(BAI-SciEval)
其中,白玉蘭科學大模型-化學合成號稱是首個具備反應條件生成與“人在環路”反饋優化能力的化學大模型,能夠加速分子設計、反應設計進程,以及條件生成、反應檢驗等化學合成全鏈條,潛在功能性分子(如藥物分子)及其合成方案設計的進程,能夠將整體時間“從傳統方法的幾個月提速到幾十分鐘”。
該平臺還提供化學聊天機器人和化學合成助手,支持用戶以自然語言的方式進行交互,能夠基于用戶給定的目標分子一次性提供生成式合成方案和檢索式合成方案。
白玉蘭科學大模型-神經流體號稱創建了視覺直覺學習框架,上海交大表示該模型可將物理啟發的生成式 AI 技術運用于流體粒子模型的計算與模擬,“首次實現了從外部視覺表觀推理內部流體動態”,在可反演粘度、密度等流體屬性,在問題規模、模擬速度、模型泛化性、反問題求解精度等方面,也是“突破了現有流體數值模擬方法的計算瓶頸”。
白玉蘭科學大模型-評測基準則是面向基礎科學領域構建的首個包含動態數據的評測基準,號稱涵蓋了約 1.8 萬道具有挑戰性的科學問題,涉及化學、物理和生物三大基礎科學領域及其數十種子領域,包括基礎知識、知識應用、科學計算和科研能力四個方面,旨在全面評估大模型的科學知識掌握水平和輔助科研能力。
附白玉蘭開源官網、官方 GitHub 頁面鏈接:
-
Baiyulan Open AI
-
上海白玉蘭開源開放研究院?GitHub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上海交大发布开源“白玉兰科学大模型”,包含化学合成、神经流体、科学评测基准三个领域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24GB+1TB手机要普及了?一加真我重
- 下一篇: telnet/ftp/netst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