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巴菲特之路(一文读懂“股神”巴菲特及其传奇投资生涯)
沃倫·巴菲特之路(在一篇文章中閱讀沃倫·巴菲特和他傳奇的投資生涯)
在一篇文章中了解沃倫·巴菲特和他傳奇的投資生涯
1.巴菲特本人
巴菲特的全名是沃倫·沃倫·愛德華·巴菲特。他于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內(nèi)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他父親的名字叫霍華德。他是一家經(jīng)紀公司,后來成為國會議員。他母親的名字是萊拉,她的娘家姓是斯塔爾。據(jù)記載,巴菲特很小的時候就對股票產(chǎn)生了興趣,并在父親辦公室的黑板上用粉筆登記了股價。更傳奇的是,巴菲特當時告訴他的朋友,如果他30歲還不能成為百萬富翁,他會從奧馬哈最高的大樓上跳下去。11歲那年,巴菲特造訪紐約證券交易所,進行了人生中的第一筆股票交易——出于對石油和天然氣的樂觀判斷,他購買了city Service的6股優(yōu)先股,其中3股屬于自己,3股屬于妹妹多麗絲。
第一份工作:報童
大蕭條不期而至,內(nèi)布拉斯加州也遭受重創(chuàng)。和大蕭條時期的許多孩子一樣,巴菲特在人生的早期就意識到了金錢的重要性。他養(yǎng)成了非常節(jié)儉的習慣,比如去紐約讀商學院的時候,他甚至為了省錢還留在了基督教青年會。13歲時,巴菲特找到了一份報童的工作,每天早上和下午都送報紙。1944年,巴菲特提交了他的第一份納稅申報表——此時此刻,他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他的第一個短期目標,賺了1000美元。
巴菲特畢業(yè)于DC華盛頓州的伍德羅·威爾遜高中,在那里他度過了關鍵的青春期。從小學到高中,巴菲特的種種行為一次次展現(xiàn)出他早熟的商業(yè)天賦。他不僅送報紙,還在家里賣郵票、可口可樂(44.04、0.52、1.19)、高爾夫球和雜志。與此同時,他有精力兼任賭馬小報《馬童精選》的編輯。在此期間,巴菲特還開始了彈球機租賃業(yè)務。他和一個伙伴買了便宜的彈球機,確保它們正常工作,安裝在正確的地方,并在高中同學的口袋里賺了很多硬幣。
15歲買房
15歲時,巴菲特積累了2000美元,他用這筆錢在內(nèi)布拉斯加州買了一個40英畝的農(nóng)場。他雇了一個農(nóng)民為自己打工,用農(nóng)場賺來的錢補貼大學學費。巴菲特先是獲得了林肯內(nèi)布拉斯加大學的理學學士學位,然后向哈佛商學院遞交了申請。被哈佛拒之門外后,巴菲特走進了哥倫比亞商學院,并于1951年獲得經(jīng)濟學碩士學位。正是在哥倫比亞商學院,巴菲特成為了傳奇投資家本杰明·格拉哈姆的弟子。
碩士畢業(yè)后,巴菲特回到奧馬哈,同時開始學習公眾演講。同時,他開始在內(nèi)布拉斯加-奧馬哈大學教授投資課程。1954年,巴菲特帶著新婚妻子蘇珊和女兒搬到了紐約,在那里他為導師格雷厄姆工作。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巴菲特不斷地從一個城市搬到另一個城市,最終回到了他的家鄉(xiāng)奧馬哈,在那里他買了一棟小房子定居下來。即便如此,31500美元的房價還是讓節(jié)儉的巴菲特感到有些苦澀,于是他為這個購房決定自嘲為“巴菲特的愚蠢”。
從1951年到1956年,巴菲特擔任投資推銷員和證券分析師。1956年,26歲的巴菲特已經(jīng)擁有了17.4萬美元的財富和一棟房子。他相信靠自己的投資可以賺到足夠的收入,過上舒適的生活,于是決定一次性退休。然而,沒過多久,他就意識到,要實現(xiàn)35歲前成為百萬富翁的人生目標,他必須更加積極。巴菲特未來的合伙人和伯克希爾的股東應該慶幸,巴菲特最終放棄了退休的想法,走上了人生最大的成功之路。1956年,他創(chuàng)立了巴菲特合伙公司。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巴菲特對這家新公司的第一次收購,也是最著名、最有影響力的一次收購,是在1964年對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收購。這家公司誕生于19世紀30年代。它的原名是山谷瀑布公司。1929年,它被更名為伯克希爾精紡聯(lián)合公司。在1955年與海瑟薇制造公司合并后,它的名字聞名于世。合并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蒸蒸日上,擁有數(shù)百萬美元的收入、1.2萬名員工和15家工廠。巴菲特對伯克希爾的投資始于1962年。雖然巴菲特合伙相當成功,但1969年,巴菲特決定解散,專注于伯克希爾的發(fā)展。他走出紡織行業(yè),開始收購傳媒(華盛頓郵報)、石油(埃克森美孚(77.53、1.67、2.20%))和保險(GEICO)等各種資產(chǎn)和企業(yè)。
伯克希爾從1988年開始投資可口可樂,最終購買了該公司約7%的股份。1990年5月下旬,伯克希爾開始發(fā)行a股,巴菲特本人正式成為億萬富翁。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他計劃將大部分財富捐給慈善機構。他在一封公開信中宣布,大部分捐款將捐給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截至2014年,他們已收到價值約283億美元的1.85億股伯克希爾股票。
近年來,巴菲特領導下的伯克希爾公司持續(xù)增長。2011年,他大舉投資IBM(155.52,2.34,1.53%)。2012年年中,他收購了自己和媒體巨頭Media General旗下60多家覆蓋美國南部的報紙。雖然許多同行已經(jīng)從積極管理投資的第一線退休,但巴菲特仍在對公司進行大量日常管理。
“我不相信世襲財富的想法,”他在2006年接受查理·查理·羅斯采訪時說。在巴菲特看來,那些巨額財富的繼承人只是幸運精子俱樂部的成員,他所信奉的自由主義政治理念讓他決定不把自己的財產(chǎn)留給后代。巴菲特也支持開征遺產(chǎn)稅,對整個資本征收重稅的想法。
2004年,巴菲特的第一任妻子蘇珊去世。2006年,他與阿斯特麗德·蒙克斯結婚,據(jù)《紐約時報》報道,他們“已經(jīng)有了20年的感情”。巴菲特和蘇珊在20世紀70年代分居,但他們沒有離婚,蘇珊早就認識到巴菲特和阿斯特麗德的關系。巴菲特曾多次向民主黨競選團隊捐款,包括支持奧巴馬和希拉里競選總統(tǒng)。
2.巴菲特的成功之路
巴菲特的名字和他最偉大的成就幾乎成了代名詞——伯克希爾·哈撒韋。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巴菲特一直是伯克希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幫助公司不斷擴張,最終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綜合企業(yè)之一。具體來說,巴菲特成功進入加速通道始于1956年他的家人搬回內(nèi)布拉斯加州。
第一次合作
在為格雷厄姆工作之前,巴菲特是一名投資推銷員。巴菲特非常喜歡這份工作,除了他推薦給客戶的股票貶值,客戶虧損的時候。為了盡可能避免這種與客戶的尷尬和不快,巴菲特成立了一家合伙公司,只與最親密的朋友和家人合作。這種合伙關系有很多獨特的規(guī)則:巴菲特自己開始只投資100美元,然后用他應該得到的管理費不斷再投資,這樣他的股票就會不斷增加;比如合伙企業(yè)拿到4%以上,巴菲特拿一半,合伙企業(yè)虧損,巴菲特賠四分之一;投資的增減只能在每年的12月31日進行,合伙人對投資沒有發(fā)言權。
1959年,巴菲特的公司有7個合伙人,總資產(chǎn)超過100萬美元。巴菲特本人持有9.5%的股份。三年后,巴菲特成為百萬富翁,將所有合伙企業(yè)整合成一個單一的商業(yè)實體。
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1962年,巴菲特發(fā)現(xiàn)了一個投資機會,購買了新英格蘭紡織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部分股票。與公司管理層發(fā)生爭執(zhí)后,巴菲特認定公司需要更換領導團隊,于是加大了股票購買力度。諷刺的是,多年后巴菲特說,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是最令人遺憾的交易之一。
巴菲特徹底明白了擁有保險業(yè)務的好處——客戶今天支付真實保費,但幾十年后才“可能”從保險公司拿到錢——巴菲特把伯克希爾作為控股公司,收購了國家賠償公司等一系列未來的保險公司,并基于保險業(yè)務的現(xiàn)金流進行了新的收購。
作為價值投資者,巴菲特不能被認為是工業(yè)知識專家。伯克希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巴菲特發(fā)現(xiàn)一家公司很便宜,所以他決定買下它,盡管他不是紡織行業(yè)的專家。巴菲特一點一點改造伯克希爾,使其逐漸放棄傳統(tǒng)業(yè)務,轉(zhuǎn)型為投資其他企業(yè)的控股公司。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巴菲特收購、持有和出售了許多不同行業(yè)的無數(shù)企業(y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沃伦巴菲特之路(一文读懂“股神”巴菲特及其传奇投资生涯)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肱二头肌热身动作
- 下一篇: 网上商城有哪些 关于网上商城的基本类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