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链表_python数据结构之链表(一)
2020-07-09更新
細細琢磨了一下以前的這篇文章,感覺這樣不太能體現鏈表的精髓,要想真的想深入研究鏈表這種數據結構,在沒有指針的語言中,還是應該用靜態鏈表來模擬真正鏈表比較好。
對于靜態鏈表,個人認為要先想想下面幾點:
靜態鏈表的存儲結構是什么?
沒有指針,怎么來模擬指針?怎么模擬C語言中地址的概念
怎么去模擬內存管理?
OK, 先來聊聊第1、2點,靜態鏈表在沒有指針的語言中用數組來實現,用一組地址連續的存儲單元來存放數據(第一次了解到這里,我也是懵圈的,數組???這不就是順序表嗎,怎么和鏈表扯上關系?),有意思的就來了,我們就用數組的下標來代替地址吧!!!對,要學會靜態鏈表,你就先要把數組看做一個內存空間,數組下標就是這個空間的地址。C有指針就相當于可以在整個內存空間的海洋里遨游,而靜態鏈表就是只能在自己搭建的舞臺上起舞。
當你認識到數組來模擬一片內存空間,下標就是地址的時候,我們就要來解決實際問題了,也就是怎么模擬內存的管理?
一、肯定是定義節點item類,其中data保存數據,next保存下一個節點的下標(也可以理解為下一個的位置或者地址),靜態鏈表類SLinkList,在初始化函數__init__里創建一個size+1大小的列表link(因為我的設計是將0節點設為頭結點,不保存數據,用來記錄鏈表長度length,鏈表尾部rear等信息)。
現在內存空間創建好了,那么問題又來了,我們怎么知道哪些節點是鏈表里面的,哪些節點是空閑的?在這里我想到了一個比較巧妙的方法,不用另外創建一個數組去存儲空閑空間信息。因為初始化的時候所有的空間都是空閑的,我們可以先將所有的空閑節點連起來(也就是第i個節點保存第i+1個節點的位置),然后頭結點用一個變量space指向第一個空閑空間的位置,這樣我們就保持space永遠指向一個空閑節點的位置,即可隨時知道那個位置是空閑的了。代碼如下,通過代碼可以比較直觀的理解我的意思。
1 classitem (object):2 def __init__(self, data):3 self.data =data4 self.next =None5
6 classSLinkList(object):7 '''
8 靜態鏈表,就是用數組來模擬鏈表,那么數組的下標就當做是節點的地址,9 這個概念是靜態鏈表的核心10 '''
11 def __init__(self, size = 100):12 '''
13 初始化主要是用于初始化鏈表的大小,而非創建鏈表14 '''
15 self.link = [item(None) for i in range(size + 1)] #申請size大小的節點空間[0,1,2,...,size],其中下標0的節點作為頭結點
16 self.link[0].next = None #表示空表
17 self.link[0].space = 1 #指向第一個節點,因為初始化時第一個節點為空閑節點
18
19 i = 1
20 while i
<
<
<
<
<
<
<
<
<
<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链表_python数据结构之链表(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西门子GPRS模块开发详解
- 下一篇: centos7使用yum安装mysq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