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让繁琐工作自动化
python,在占領國一段時間的朋友圈,是關于編程的東西。大都是是掃碼進入學習群之類的東西。只是不知道哪些當時刷圈的小伙伴們學的怎么樣了,大致也有一兩個月的時間。
為什么提起這個,因為最近也看到一些python編成的書籍和慕課的介紹。覺得還挺有意思的就看了一些。大致了解下,代碼是可以作畫和制作詞云,還可以編寫一些邏輯來控制和判斷。能所能做的可以說是很多很多。就像有本書的書名《Python編程快速上手——讓繁瑣工作自動化》。這個能不能達到,答案是肯定的。
詞云:
邏輯判斷:
這邏輯基本上就像人思考和判斷,這個是簡單的邏輯,而如果程序足夠完善,這個要比大多數人的決策和判斷要準確的多。
所這么多其實不是想說python(讀音paisen)。只是想說python,一個新概念,不要拒絕新知識。
另一個想說的是拼音(Pinyin),二十六個字母。漢語怎么會有26字母呢,西方的文字,也是漢字的發音基礎。一個生子還是需要Pinyin才能讀出來。現在拿出文言文來,看到生子一臉懵逼了,沒有拼音估計想讀下去都很難。字符是基礎。
另一個NC。在大學的課程里有一個課程是NC代碼。也就是機加程序的NC代碼。那個時候什么華中數控、西門子、三菱的執行代碼還有些區別。模擬NC的代碼的程序也有,類似于仿真加工,可以校驗程序。
當然,現在的幾乎不用人再編寫NC代碼了,大多設計軟件中都開始集成輸出NC代碼功能。再次之,也可以將圖形文件直接編譯輸出NC代碼,比如FASTCAM。設計中離不開數據,而這個數據包含兩個內容:1數字(尺寸)+2字母(位置和形式),在NC代碼中也包含這兩個數據。程序內部數據讀取就相對簡單。如果加入人為的編成就會產生一些錯誤和失誤,導致最終的結果錯誤。讓繁瑣工作自動化,這個就是程序的魅力所在。FASTCAM就是這個程序(代碼的集合)。當然,不一定是python干的,可能是其他的編程語言。
最近有幾件工作的事,倒是想起一些東西。一個是有一個工作流程,因為太久沒有做,就忘記了規則。最后,卻導致小小的返工。一件不可怕,可是多了就很繁瑣。事實上,這件事還是出現大量的彌補工作。是不是可以用邏輯和次序控制呢?這個是可以的,如果不符合要求就無法進行下一步工作,就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當然,這個流程和實際中的工作要求是不同的。但這些流程和代碼是可以編譯為對應的流程,用于控制流程保證正確和符合規范。
一個工具的目的是什么,它是要應用于所從事的工作或者生活,用于簡化和高效。否則就像是背了一堆單詞和句子,能干什么,只是占據腦容量了。
DOS系統已經很少看到了。但實際上一些計算機一些基礎的命令和運行,還是DOS。命令行的高效是不容置疑的。當然,WIN10現在的交互界面越來越便于理解和操作。要是現在還讓你看一堆代碼,估計你再也不會買電腦了。
但對于計算機領域的人,可能更傾向于看代碼,因為只要看到代碼才知道所要的結果是不是想要的,執行的命令是不是病毒程序。這個在圖形界面是無法知道的,等到執行完成,病毒已經泛濫了。
現在的設計也開始趨向于類似代碼和命令行了。雖然三維軟件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圖形或者立體模型,但參數(數據)對設計而言,卻更為重要。在現在的軟件中也強調參數化設計。為什么?答案:讓繁瑣工作自動化。
有過三維設計經驗的人,會發現參數化設計,在設計變更時會很方便。因為在一個模型中找到對應特征去一個一個更改是很浪費時間的,還要記住一些關聯數據的更改,否者設計會出錯。而參數化設計就可以避免一個一個特征的去找,只需要更改對應的賦值就可以準確,高效的達到目的。對于關聯數據也可以用關系(自變量和變量去控制和一些邏輯)以減少參數的數量。
再往下延深,設計軟件與Excel 可以交互。而無論在設計軟件中的代碼以及Excel 自身的函數,而對于數據處理和控制流(條件),很容易實現。因此大大的降低的人工處理數據的繁瑣操作。Excel在數據處理以及一些函數應用中,對于控制流的應用,就能準確的判斷是否符合條件,從而取代依靠人的記憶判斷。
這一切無不體現在編程的思想之中,讓繁瑣工作自動化。而無論是設計軟件還是Excel 本身也是通過代碼編譯而成,也是代碼的一種應用形式。因而,更好的理解編程語言卻無意中更好理解設計軟件和Excel的思想,讓繁瑣變的簡單和自動化。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13995051/2310953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让繁琐工作自动化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中国惊现磁悬浮高铁新技术 或将改变运输格
- 下一篇: matlab常微分方程数值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