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Java工程师的自我修养_一个架构师的自我修养
1、合格的工程師 需要 1~3 年時間,其典型特征是 “在別人的指導下完成開發”。主要以積累基礎知識,包括編程語言、編程工具、各類系統的基本使用。屬于最原始的“基礎技能積累階段”。
2、高級工程師 需要 2~5 年時間,其典型特征是 “獨立完成開發”,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設計、編碼實現,其中需求分析和方案設計已經包含了“判斷”和“選擇”,只是范圍相對來說小一些,更多是在已有架構下進行設計。
從普通工程師成長為高級工程師,主要需要 “積累方案設計經驗”,簡單來說就是業務當前用到的相關技術的設計經驗。包括:表設計經驗、緩存設計經驗、業務流程設計經驗、接口設計經驗等。
當接到一個業務需求的時候,高級工程師能夠組合這些設計經驗,最終完成業務需求。
3、技術專家 需要 4~8 年時間,其典型的特征是 “某個領域的專家”,通俗地講,只要是這個領域的問題,技術專家都可以解決。
從高級工程師成長為技術專家,主要需要 “拓展技術寬度”,因為一個 “領域” 必然會涉及眾多的技術面。
要成為一個 Java 開發專家,需要掌握 Java 多線程、Java 虛擬機、面向對象、設計模式、Netty、Elasticsearch、Memcache、Redis、MySQL 等眾多技術。
4、初級架構師 需要 5~10 年時間,其典型特征就是能夠 “獨立完成一個系統的架構設計”,可以是從 0 到 1 設計一個新系統,也可以是將架構從 1.0 重構到 2.0。
初級架構師負責的系統復雜度相對來說不高,例如后臺管理系統、某個業務下的子系統、100 萬 PV 量級的網站等。
初級架構師和技術專家的典型區別是:架構師是基于完善的架構設計方法論的指導來進行架構設計,而技術專家更多的是基于經驗進行架構設計。簡單來說,即使是同樣一個方案,初級架構師能夠清晰地闡述架構設計的理由和原因,而技術專家可能就是因為自己曾經這樣做過,或者看到別人這樣做過而選擇設計方案。
從技術專家成長為初級架構師,最主要的是形成自己的 “架構設計方法論”
5、中級架構師 需要 8 年以上時間,其典型特征是 “能夠完成復雜系統的架構設計”,包含高性能、高可用、可擴展、海量存儲等復雜系統,例如設計一個和 Kafka 性能匹敵的消息隊列系統、將業務改造為異地多活、設計一個總共 100 人參與開發的業務系統等。中級架構師與初級架構師的典型區別在于系統復雜度的不同。
從初級架構師成長為中級架構師,最關鍵的是 “技術深度和技術理論的積累”
6、高級架構師 需要 10 年以上時間,其典型特征是 “創造新的架構模式”
高級架構師與中級架構師相比,典型區別在于“創造性”,高級架構師能夠創造新的架構模式,開創新的技術潮流。
然而Java入行容易精通難,需要能力也需要運氣,我們深知能經歷一個項目從初期到發展到最后演變成高并發,高可用,高性能的大型項目全過程對一個工程師的成長來說是彌足珍貴的,而現實是,這樣的機會鳳毛麟角。于是我們幾位講師通力合作,為同學們精心打造了這門《Java架構師成長直通車》課程。
希望幫助同學們通過體系化的學習,快速提高開發能力、實戰能力、技術可遷移能力;培養工程化思維、架構設計思維等。從而形成小伙伴們自己的系統化認知思維框架。希望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能幫助小伙伴們一路打怪升級,少走幾年彎路,突破瓶頸。他人5~8年才能積累的經驗你能夠在10個月就獲得體系化構建架構師能力,快速成長加速晉升,最后成為一個真正的,優秀的架構師。
想試聽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一个Java工程师的自我修养_一个架构师的自我修养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otrs软件_OTRS首页、文档和下载
- 下一篇: otrs安装mysql_安装OT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