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散户如何实现余额宝收益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业务:散户如何实现余额宝收益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隨著市場經濟化,理財越來越走近每個人,二十年前大部分人所謂的理財就是把錢存銀行,二十年后大部分人所謂的理財就是把錢存余額寶,從財富擁有者的角度來說這是市場化的受益者,以前銀行把我們的錢以更高的利息借貸出去,從中賺取息差;現在支付寶把我們的錢扔給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專門管理。接下來讓我們梳理下這背后的邏輯和本質。
一、透過現象看本質
傲慢的銀行:銀行給活期存款的利率是0.35%,銀行貸給企業平均來說至少3.5%的利率,我們身邊買過房子的小伙伴應該清楚,貸款利率3.5%那是住房公積金貸款,還加個各種限制條件,大家是排隊,擠破頭都在等銀行放款,商業貸款就更甚了,最低4.9%,還有上浮10%、15%、20%,銀行還附以各種辦信用卡、開通證券賬戶、買理財產品還買保險為名搭售自己產品,當然有讀者朋友說你給的是活期存款利率,央行五年以上定存利率也是4.9%,這么說來銀行沒賺息差。如果沒有國家管控和政策,你以為銀行愿意以這么低的貸款利率放貸嗎?銀行貸給企業的利率可比這高多了,5%是信用極優的企業,普遍來說都是10%起步的,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每次去銀行辦理住房貸款,銀行那么傲慢的姿態了,本來可以以10%貸給企業的,現在迫于國家、政策壓力只能4.9%,很難說銀行心里沒氣。
新生的余額寶:自從余額寶一誕生,銀行的小額散戶們仿佛看到了救世主,大家趕緊把存銀行里的錢全部搬到余額寶里了,剛開始的時候余額寶也有4%的年化收益,相差10倍,你說大家會怎么選擇,結果可想而知,銀行們著急了,趕緊動員各種方式、渠道,但銀行含在嘴里的那塊肉確是說什么也不愿意分一些出來,所以即使銀行動靜再大,通過政府、政策給余額寶加上各種限制條件,限額等等,有段時間買余額寶還有名額,晚了就沒了,這個最后讓監管層也哭笑不得。余額寶的商業模式其實很簡單,客戶把錢給余額寶,余額寶通過天弘基金(支付寶子公司)去資本市場交易或者把錢存在央行收取隔夜利息費,總之資金規模大即使利息再少最后的利息收益也非??捎^,而不像傲慢的銀行那樣,獨自吃下整塊蛋糕。
真實的余額寶:余額寶的成功帶動了一大波“寶寶”們,余額寶就像救世主一樣拯救了成千上萬被銀行“壓榨”了許久的儲戶們,但是余額寶就真的為人民服務嗎,真的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無償服務嗎?NO,只要是個企業,不盈利怎么行,買過基金的都明白再購買基金的時候有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和托管費這“四大金剛”,這些費用從哪里來?羊毛出在羊身上,當然最終的成本都落在了每個使用余額寶的用戶身上(這里筆者主要講真相,不帶誹謗或詆毀余額寶觀點,筆者本人也是余額寶用戶),以上四項費用一般都在2%以內,貨幣基金費用要低一些,同時隨著規模的擴大,費用成本還可以降的更低,下面是從天弘基金官網截取的一個費用說明,即使費用再低,也不可能是免費的。
具體的費用大家可以到各自基金網站或者基金合同中查詢。如果從費用總和考慮,我們把從銀行轉到余額寶的錢的0.68%(按截圖中的計算),對,是我們本金的0.68%,但實際上我們還是感覺比錢存在銀行還賺錢,至于余額寶賺不賺錢或者賺多少錢,我們是很少關心的。但由于余額寶幫我們管理賺取的收益要遠大于費用,所以我們感覺賺錢了,但同時余額寶也賺錢了,而且還賺的不少,從資本市場上來說余額寶提供現金理財業務,收取一定的費用,那是理所當然,無可厚非的,筆者也贊成這個觀點。
自己的“余額寶”:那讀者朋友可能要問有沒有什么方法,既能賺取像余額寶那么穩定的收益同時又可以避免以上四種手續費,方法當然有,不過不是針對散戶的,因為證監會已經把對散戶開發的這扇門關閉了,但我還是有必要說明一下商業模式,因為筆者之前在一家以做債為主的基金公司,穩定收益能做到余額寶的3~5倍,但唯一不足的是不能隨存隨取。商業邏輯是這樣的,我們完全可以復制天弘基金的方法,去二級市場購買到期日在一年以內的短期債券,然后持有至到期,這樣債券每天會給你算利息,我們拿到的收益差不多接近國債收益率,但肯定比國債低一些,那3、5倍是怎么做出來的,加杠桿!企業合格投資者可以把買入的債券抵押出去,然后再拿抵押拿到的錢繼續賣債券,不斷循環不就相當于加杠桿嗎?但隨著監管慢慢嚴格,個人投資者是沒有這個權利的,也就是正回購只針對機構投資者開放,所以散戶要做到這個收益,首先渠道上就被堵死了,另外一個個人用戶只能購買AAA級以上債券,選擇的范圍也很有限,當然在抵押的時候借用資金是有成本的,不過相比收益來說還是很可觀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业务:散户如何实现余额宝收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va毕业设计_银行账目管理系统
- 下一篇: 网站赞助打shang单页HTML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