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4 月 21 日:微处理器先驱诞生;Winamp 发布;COPPA 正式生效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歷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2 年 4 月 21 日,在 2006 年的今天,數碼資訊網站 IT168 CEO 確認公司已經收購技術社區 ITPUB。宋剛則表示,收購 ITPUB 將有助于 IT168 更好地覆蓋企業高端用戶。因為 IT168 開始關注高端人群和企業用戶,ITPUB 上匯聚了許多企業優秀的技術人才,他們是企業采購的決定者。回顧互聯網歷史上的 4 月 21 日,這一天還發生過哪些關鍵事件呢?
1950 年 4 月 21 日:微處理器先驅 Wayne Pickette 出生
圖源:維基百科微處理器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技術進步之一,而眾所周知,世界上第一個微處理器 Intel 4004 是由 Faggin、Hoff、Mazor 和 Shima 四位設計者和發明者共同完成的;但是關于微處理器的設想,可能還要更早。英特爾曾經雇傭了一名叫做韋恩·皮克特(Wayne Pickette)的非裔員工,韋恩對 4004 開發的貢獻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得到他的前雇主英特爾的認可。
韋恩·皮克特(Wayne Pickette)出生于 1950 年 4 月 21 日,他于 1968 年創建了將計算機放在芯片上的設計,隨后他致力于開發第一臺微型計算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交換機作為服務器骨干網的工作人員之一。韋恩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電子工程師,他學生時代的興趣便是設計一個計算機化的視頻系統,用于在電視上共享圖書館資料。1967 年,17 歲的他購買了一臺 PDP-8/S 計算機,以便為他的項目進行計算。當時,剛看完科幻作品《我,機器人》的韋恩·皮克特便在設想怎么將所有邏輯功能都放置在單個微芯片上。1968 年 2 月,韋恩向仙童半導體公司展示了他的設計,但該公司以“瘋狂”為由拒絕了他的想法。
圖源:維基百科1968 年夏天,失意的韋恩開始在 IBM 工作,即為 IBM 的溫徹斯特項目進行邏輯設計;在這個項目中,當今個人計算機中常見的硬盤驅動器得以創建。1970 年春天,韋恩跳槽至英特爾,并提出了自己對計算機的想法架構和小型化的概念,這一次,韋恩再次獲得了失敗,。回顧 Intel 4004 開發的故事便能知道,這段時期的英特爾正在集中精力開發存儲芯片而非邏輯芯片,1969 年 6 月,Busicom 公司的島正利(Masatoshi Shima)和其他人員一起訪問英特爾,探討了定制芯片組問題,韋恩也在項目組內。但是,英特爾應用部門的負責人特德·霍夫(Ted Hoff)當時很擔心英特爾很難生產滿足 Busicom 公司的要求,于是到了 1970 年年初,該項目在英特爾內部逐漸停頓。
1970 年夏末,韋恩從工程師費德里科·法金(Frederico Faggin)那里了解到 Intel 4001 到 Intel 4004 芯片的情況,此時 Busicom 瀕臨破產,英特爾管理層放棄了這款產品,而法金一入職便接手了該項目。特德·霍夫邀請韋恩和法金去他家吃飯,三人聊了微處理器的事;霍夫甚至給了韋恩一本名為《未來的沖擊》(Future Shock)的書,書中描述了社會對變化的抗拒。隨后,當項目組不得不投票“關于是否在 1971 年拉斯維加斯秋季聯合計算機會議上推出 4004”時,年僅 21 歲的韋恩急于求成、年少輕狂,成為了唯一一個贊成提前展示 Intel 4004 的人。
但在 1970 年年底,4004 芯片正式完成,此時韋恩早已退出了項目組。1971 年 3 月,Busicom 公司終于獲得了一套完整的 4000 系列芯片組。在 Intel 4004 之前,唯一放置在集成電路上的是邏輯功能。韋恩是第一個想把算術元件、指令邏輯、時序邏輯和寄存器邏輯,把所有這些不同的 IC 都放在一個芯片上的人。1971 年 11 月,英特爾開始宣傳 4004,廣告語為:“宣告集成電子設備新時代。”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Indybay 采訪韋恩·皮克特
1997 年 4 月 21 日:Winamp 發布
圖源:維基百科Winamp 是一個由 Nullsoft 公司開發的 Windows 與 Android 下的媒體播放器軟件,曾被美國在線(AOL)收購,現為 Radionomy 旗下產品之一。Winamp 支持多種媒體格式,支持皮膚更換,支持通過各種插件擴展,同時也具有最基本的播放列表和媒體庫功能。Winamp 以其聲音效果、播放列表和媒體庫功能而出名。隨著 MP3 的共享,其知名度迅速增長。Winamp 的作者是 Justin Frankel、Dmitry Boldyrev 和 Shiva Ayyadurai。播放器包含免費版和共享版等版本。
1998 年 2 月,Winamp 程序被重寫為“通用音頻播放器”(General purpose audio player),并采取插件支持構造,評論反饋良好。此后經過快速和多元化的開發,當年 11 月已經開發出 66 個插件,Winamp SDK 甚至能方便開發人員開發出七種不同類型的插件。美國在線于 2013 年 11 月 20 日宣布將于當年 12 月 20 日起關閉 Winamp 的網站,并不再維護和提供下載服務;2014 年 1 月 14 日,Radionomy 自 AOL 手中收購 Winamp 與網站 SHOUTcast,至今仍在運營和更新。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2000 年 4 月 21 日:COPPA(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生效
圖源:維基百科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Children’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簡稱 COPPA)首次出版于 1998 年 10 月 21 日,主要針對在線收集 13 歲以下兒童個人信息的行為。它詳細介紹了網站運營商必須包括的隱私政策,何時以及如何獲得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以及應盡的責任,運營商必須保護兒童的隱私和安全,包括限制向 13 歲以下的兒童銷售。COPPA 于 2000 年 4 月 21 日正式生效。
未成年人是特殊群體,在信息化的時代,應當受到特殊保護。未成年人信息數據隨意發布、收集和使用的現象能引發許多的思考;盡管 13 歲以下的兒童可以在父母允許的情況下合法地提供個人信息,但許多網站——尤其是社交媒體網站,以及其他收集大部分個人信息的網站——由于成本和所涉及的工作,通常無法貫徹對于未成年人的保護。我國對于未成年人的限制是 18 歲而不是 13 歲,但相對應地也少了許多有力限制,比如當前美國、歐盟和英國都規定了兒童個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應當經過其監護人的同意。你對于未成年人的網絡隱私有什么看法?你覺得應該做出哪些措施呢?歡迎參與本期評論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計算機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歷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tangxy@csdn.net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历史上的今天】4 月 21 日:微处理器先驱诞生;Winamp 发布;COPPA 正式生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通过VS编码的UI测试来测试用户界面(一
- 下一篇: 过年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