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关于Quest Pro、Quest 2、元宇宙的最新诠释
Meta正式發布了高端VR一體機Quest Pro,并與微軟等公司建立深度合作,讓我們看到了Meta進一步鋪開的AR/VR戰略布局。另一方面,Meta改名、業務重心轉移已經有一年時間,這一年里該公司經歷了廣告業務受創、Reality Labs持續虧損、收入首次下滑、股價一度下跌60%,并且在近期停止了招聘,意圖縮減公司規模。那么這些變化,又對Meta的AR/VR、元宇宙愿景產生哪些影響?這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近期,扎克伯格在接受The Verge采訪時,回顧了過去一年的業務發展,并解釋了為什么Meta堅持AR/VR和元宇宙,以及未來的長期發展策略和商業模式、為何與蘋果產生競爭等等。本次采訪干貨滿滿,小扎發表了很多實在的觀點,也許會讓你更加了解Meta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接下來它將做些什么。
The Verge:Meta已經更名一年了,回顧這一年,你覺得品牌重塑達到你預期的效果了嗎?
扎克伯格:這一年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元宇宙是一個長期的投入,Quest Pro只是Meta首個辦公VR設備,到2030年底我們計劃迭代到第四代、第五代,屆時這個產品線才會真正成熟。而對于業務轉型、品牌重塑,前期公司內部的態度比較消極,有一些疑慮,比如未來的愿景是什么、發展方向是什么,但隨著時間推移,Meta的元宇宙業務正在逐步展開。
尤其是,我看到了行業對Meta轉型的反饋,我們改名后的前幾個月,就看到有其他公司也加入進來,討論如何在元宇宙中發展業務。元宇宙屬于和愿景在行業內的流行速度超出了我的預期,這實際上為我們帶來了不同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很多人期待建造元宇宙,但另一方面,如果在某一階段經歷挑戰,可能會打破一些人的幻想,因為這是一個長期的愿景。就目前來講,Meta已經投入大量資金,產出的Quest 2等VR頭顯表現良好,而且我們在AR/VR、神經接口等方面的研究,幾乎是行業領先的。
盡管如此,AR/VR在兩三年后可能還不能完全成熟,因為構建一個新的計算平臺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在經歷市場變化后,很多企業在制定戰略時容易更考慮資金,甚至可能減少在長期項目上的投入。因此我認為,如果今年宣布改名可能比去年更難,更不容易被接受。盡管今年大家對于元宇宙可能沒那么期待,但我對目前Meta的進展非常樂觀。
我在科技領域從業多年,很清楚長期戰略的發展會時而順利,時而具有挑戰,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一個一個解決眼前的問題。
The Verge:我們來談談Quest Pro,這款VR頭顯和Quest 2等已有的產品線有兩大區別,其一是面部追蹤,其二則是混合現實。為什么Meta要在VR中實現MR功能?它對于Meta的VR戰略有什么意義?
扎克伯格:AR眼鏡是長期的目標,但將芯片、投影模組、全息顯示波導、SLAM相機、揚聲器、電池等元件集成在眼鏡中并不容易。而MR,則是一種介于VR和光學AR之間的一個過渡。混合顯示是一種基于攝像頭透視的AR,使用者看到的每個像素都是由圖形管道渲染的,而不是像光學AR眼鏡那樣可以透過真實世界的光線。
The Verge:我體驗過Quest Pro的彩色透視模式,該模式顯示的虛擬屏幕效果逼真,但透視出的物理鍵盤看起來還是有些模糊,按鍵看的不是特別清楚。
扎克伯格:未來,我們將繼續提升鍵盤透視的效果,比如增強按鍵追蹤和定位等等。此外,隨著未來產品迭代,視頻透視體驗也將繼續優化。盡管如此,我認為Quest Pro已經達到了目前最好的混合現實標準。
盡管Quest Pro還不夠理想,但它足以展示一種混合顯示的概念和未來發展方向,以啟動相關的開發者生態,推動對混合顯示應用場景(混合辦公、生產力等等)的探索。
The Verge:Quest Pro的另一大特點是支持面部、眼球追蹤,這些功能可以在辦公、社交等場景得到合理應用。Meta在設計這些功能的過程中,是如何考慮隱私安全問題的?
扎克伯格:面部傳感數據會加密并保留在Quest Pro頭顯中,我們不會將原始數據發送給VR應用,基本上數據在處理后就會被廢棄。此外,用戶需要授權才能開啟眼球、面部表情追蹤權限。另外,為了確保數據安全的可靠性,Meta還專門雇人來審核,而未來也將繼續仔細完善。
在Quest Pro上實現混合現實很重要,這是連接VR和AR的橋梁,而在這款設備上實現面部追蹤也很關鍵,因為這有望幫助我們在AR/VR/MR中實現存在感,目前還沒有其他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相比于Zoom等視頻通話形式,在VR中交流更有臨場感/沉浸感,更容易讓你相信自己和遠程的好友、同事共處同一空間,即使你們使用的Avatar看起來不如視頻逼真。
The Verge:你認為AR/VR具有存在感就足以吸引人們采用嗎?
扎克伯格:在我看來,AR/VR具有傳遞存在感的能力,這也是它的主要價值。Meta的目標是以更好的方式幫助人們建立聯系和溝通,我們已經嘗試過網頁端、PC和移動端,但這些平臺都無法提供AR/VR所具備的存在感,因此很難實現終極的社交體驗。因此Meta投入大量資金、招聘大量人才來研發,以加速AR/VR平臺開發,并希望通過這項技術構建更加理想的社交體驗。
存在感是定義Quest Pro的關鍵特征之一,而為了營造這種存在感,我們需要通過準確模擬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來實現逼真的表達。不過,在VR中加入多傳感器也犧牲了其他性能,包括消耗CPU大量算力。相比之下,盡管索尼PS VR2也支持眼球追蹤,但逼真的Avatar似乎并非他們的重點。
The Verge:相比于Quest Pro,Quest 2的價格更加親民,此前Meta希望通過補貼硬件,來吸引更多人使用VR。據估計,Quest 2的銷量似乎已經超過1000萬臺,這準確嗎?
扎克伯格:現在還不能公布銷量,我們想要等到VR規模更大的時候,再公布銷量數據。
The Verge:Meta距離擁有十億VR用戶可能還很遠,目前來講,Quest 2吸引了健身愛好者、游戲玩家,那么價位更高的Quest Pro目標用戶是誰?
扎克伯格:Quest Pro的受眾有兩類,一種是追求頂級VR體驗的人,另外一種則是通過VR來提高生產力的人。目前來看,VR市場可根據價位分成兩個層級,一種售價300-500美元的VR設備(Xbox、PlayStaion的價格區間,價格容易被人們接受),其應用場景以娛樂為主,包括游戲、社交、探索、健身等等。而另外一種,則是專業、高端的VR設備,可用來替代PC工作站等計算機,用戶通常愿意支付1500-2000美元來購買。
整體來講,生產力將成為未來Pro系列VR產品的關鍵定位,真正感興趣的人會逐漸將VR作為主要工作方式,我看好這方面的市場潛力。
除了探索專業市場外,Meta推出Quest Pro的另一個原因則是驗證新技術,搶先構建相關的開發者生態和內容生態,這將是一個很大的優勢。而后期,我們會將Quest Pro系列的功能下放到Quest 3、Quest 4等消費級產品中。這意味著,開發Quest Pro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更好的升級消費級Quest產品,就像是Quest 1對Quest 2產生的作用。
今年雖然我們不會發布Quest 3,但我們的確在研發更多消費級VR設備。
The Verge:Meta Quest 2不靠硬件賺錢,那么Quest Pro定價更高,它算是一個盈利的硬件設備嗎?
扎克伯格:這很難計算,如果只是計算設備的材料成本,Quest Pro也許有一些利潤。但如果將產品背后的研發成本考慮在內,那顯然Quest Pro硬件并不賺錢。
Meta的總體戰略不是靠硬件賺錢,而是通過研發VR頭顯來推動生態發展,讓更多人使用VR。長期來看,Meta在VR上的商業模式將基于軟件和服務,這一直是我們的策略,沒有改變。
此外,還希望圍繞VR建立開放的生態系統,與微軟等公司建立合作關系。
The Verge:談談Meta與微軟的合作關系,在Quest VR平臺引入Teams、Azure、Windows等微軟服務,對Meta、微軟分別有哪些好處?兩家大公司建立大規模合作,這并不常見。
扎克伯格:這確實是一次重大合作,微軟和Meta都在為下一代計算平臺構建關鍵技術,兩家公司合作將進一步加速探索。微軟的企業級服務可以和Quest Pro有很好的結合,比如微軟365可允許Quest Pro在云端串流Windows電腦,相比于傳統電腦界面,在VR中可以同時開啟三個虛擬的電腦桌面。
另外,Intune、Azure Active Directory等服務可以保護信息安全,幫助Quest Pro更好的滿足企業需求。在構建企業服務方面,微軟已經有幾十年經驗,因此微軟的服務將為Quest Pro的辦公應用帶來一個好的開端。除了企業客戶外,這款設備也面向專業人士或個人工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微軟作為合作伙伴,可以通過與解決方案集成,來助推Quest Pro的銷量。
The Verge:也就是說,微軟可能為Quest Pro帶來客戶,而隨著Quest生態發展,微軟Azure生態也會隨之增長,對嗎?
扎克伯格:假設一家企業向微軟尋求一種利用元宇宙技術來提升員工效率的方案,微軟便可以結合自身服務套件和Quest Pro,為企業提供容易使用的整體解決方案,這對于微軟和Meta來講都有吸引力。
除了微軟外,我們還與Adobe、Autodesk、埃森哲建立了合作。尤其是埃森哲,這家公司有大量整合業務,服務于多個行業,比如為企業提供培訓方案、幫助企業排除故障等等。除了VR外,MR也可以很好的滿足這些企業服務的需求,尤其是在石油鉆井等一線工作場景。
通過這些合作,Meta接下來10年的整體理念得以體現,即打造更開放的生態,與其他公司一起構建下一代計算平臺。
另一方面,相比于iOS這種封閉系統,Windows、安卓生態更加開放,支持其他供應商的芯片、PC、軟件和應用商店。這是未來Quest的發展方向,即圍繞AR/VR建立開放的次世代計算生態。
當然,這倒不是斷言哪種生態一定成功。在PC時代早期,Windows是主要的生態系統,而在移動計算時代,不得不說蘋果生態比安卓更賺錢。在下一個計算時代,這一趨勢可能又會再次改變。Meta的目標,是通過與其他公司合作,確保開放的生態在次世代計算領域再次占主導。
The Verge:可是Meta也在定制芯片、開發硬件、構建軟件和服務。
扎克伯格:Meta還處于開放生態的早期階段,因此不得不先建立部分生態。實際上,Quest 2可能是首款讓VR進入主流市場的VR設備,在此之前,大多數公司可能并沒有認真看待過這項技術。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對VR的接受度更高,合作點也更多,而通過合作我們才能進一步擴大AR/VR生態。舉個例子,我期待未來三星也開發VR,在恰當的時間點,Meta也愿意和三星合作。
The Verge:我認為,如果蘋果公布AR/VR頭顯項目,Meta一直在推動的AR/VR趨勢才會更加清晰。考慮到傳聞中蘋果AR/VR頭顯的發布時間,你覺得蘋果推出新的隱私功能與還在籌備的AR/VR硬件策略有關嗎?蘋果的隱私功能影響了很多移動廣告商,Meta甚至因此虧損了100億美元。
扎克伯格:這我不知道,我不在蘋果工作,自然不了解其內部戰略,也無法控制蘋果的行為。但如果蘋果真的為了跟Meta在AR/VR領域競爭,而提前阻礙我們,也不是完全不合理。不過有一點很清楚,蘋果推出新隱私功能的動機并不像公開聲稱的那樣沒有私心,的確這項功能對蘋果用戶有好處,但它與蘋果戰略非常吻合,有點巧合了。
The Verge:沒錯,如果未來蘋果AR/VR頭顯采用封閉生態,甚至也許不兼容Meta VR應用。那么對于Meta來講,構建AR/VR是不是為了擺脫在移動平臺上受其他公司控制的局勢?
扎克伯格:這是一個考慮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實際上在創辦Facebook之前,我就已經相信元宇宙這個概念,構建沉浸的3D社交平臺是我長期的愿望,因為這將改變現有的線上溝通模式,解鎖更接近面對面的社交體驗。
目前,VR社交已經展現出部分潛力,但很遺憾,2D視頻很難傳達VR的實際體驗,因此用錄屏來宣傳的效果不夠理想。這也是為什么本次采訪并沒有在VR中進行,但這不是不可能,在未來幾年VR的圖像清晰度和逼真度也會更接近視頻。
The Verge:從你對AR/VR的描述來看,可以明顯看出你的熱情和深刻的信念。你覺不覺得外界的一些聲音在質疑你的元宇宙戰略,不相信這項技術會增長至你預期的規模?實際上,還有很多人并不理解元宇宙的含義,或是不理解為什么要嘗試AR/VR。對此你怎么看?AR/VR、元宇宙是不是一個緩慢、漸進的方向,隨著時間推移,才會形成網絡效應?
扎克伯格:AR/VR起步很慢,但后期會發展的越來越快。實際上,建立一個數十億人規模的平臺,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的投入。就拿Facebook來講,這款軟件建立在已經存在的硬件平臺上,顯然比從頭構建平臺要更容易,但我們也花了8年時間才擁有十億用戶。
而對于外界的質疑,我實際上是享受的,如果太多人認可、支持我做的事情,我反而會不舒服。其實,外界質疑可以分為建設性的意見和單純的仇恨發言,而經營一家公司的難點,就是將這兩種質疑區分開,而不是完全忽視批評。
很多人提出質疑,卻并沒有意圖幫助我們。而我則希望從質疑中,尋找有價值的信號,來提升和優化產品。參考:TheVerge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扎克伯格关于Quest Pro、Quest 2、元宇宙的最新诠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泛函分析(基础知识点)
- 下一篇: Win软件使用---SecureCRT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