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于农村
中國教育的關鍵在于農村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教育公平的表述比較關注。今年也準備了一個提案,就是關于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留守兒童的教育其實與農村孩子教育有很大的聯系。過去的五年,一些名牌高校招生確實傾斜到了一些偏遠地區,我本人就是受益于貧困地區專項計劃才得以在2013年考取心儀的985大學。統計數字顯示增加了10萬名學生,但在這10萬人中進一步分析,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小城市。也就是說真正受惠的農村孩子并不多,這里還涉及到一系列的政策調整和教育調整。
????先談“教”。關注農村孩子的教育問題,真的要從初中開始,把那些有潛力的孩子調到好的中學,讓當地重點中學的農村孩子比例逐步提高。我小學在農村里讀書,初中父母送我到縣城接受初中教育,從而進入重點中學。我親身經歷了這個過程,有些高中才走出來到好學校的同伴,面臨的困難就大學多。重點中學不好進,中學更愿意接收教育水平好的初中的學生。并且鮮少看到此類同學成績突出,這是因為在初中很多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就已經養成。而這導致其更難受益于大學的特招政策,沒辦法真正受惠。
????“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命題,我認為是存在的,消除是困難的。但要想辦法如何淡化這一命題在教育上帶來的影響,我認為就得盡可能從起跑線上去考慮教育均衡的問題。
????再談“育”。正如馬云在第二屆馬云鄉村教師獎之“重回課堂”的活動上不斷強調的,中國的‘教’其實非常好,尤其高考恢復以后,全世界各大名校的學生很難考得過中國的孩子。我們這中下等成績的學生跑到歐美去,基本上都是最好的學生。但我們的“育”,不咋的。德智體美,我們做得很糟。
????就說城鄉藝術教育的差距。在城市中小學藝術教育催開朵朵藝術鮮花之時,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卻普遍發展緩慢,藝術教育的缺失是農村完整意義上的教育大打折扣。我小學在鄉下讀書,印象中,一個老師可以是好幾個學科的任課教師。那時候從來不喊什么“語文老師”,“英語老師”,因為根本就不分的。那時學校里有一個多媒體教室和一個計算機教室。其實多媒體教室里面就是有一套音響,計算機教室里有四臺計算機,但是用得很少。我小學時,2003年就用用過金山打字,千千靜聽。但是我對電腦的認知就停在知道電腦能打字并且操作很復雜上了。后來初高中都很少接觸過電腦,它對于我來說非常陌生。以至于大學填報專業的時候,就說過。“我不知道我想報什么專業,但我知道我不學計算機。”可知本科一年級時學得是及其痛苦的。最后陰差陽錯本科進了IT專業,并在這個行當深造下來,也是幸運。
????加大對農村中小學教育工作的經費投入和師資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為中小學教育提供有力保障。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要建立農村中小學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機制,用以對教師的培訓及教學器材的配備與更新;為第二課堂增加專項補貼經費。正視城鄉差距,盡可能寬闊農村和落后地區孩子的眼界和見識,把工作做到實處。
????教育,乃教離不開育,育依附于教。教育差距,也是經濟差距所帶來的文化水平落后。真切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這個大事業中。城市可以幫扶農村,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能有回饋家鄉的情懷和行動。
?????
總結
- 上一篇: 利用AT89C52定时器输出可调PWM
- 下一篇: Android应用开发之FrameLay